1
|
读《中国文法论》 |
张豫峰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1996 |
1
|
|
2
|
《中国文法论》关于词类的理论 |
蒋同林
|
《汉语学习》
|
1987 |
0 |
|
3
|
“动词中心”说及其深远影响──《中国文法要略》学习札记 |
吴为章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3
|
|
4
|
《马氏文通》与日本广池《中国文法》——清末中日汉语文言语法理论体系的建立 |
李无未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5
|
“者”“所”“之”在句法转换中的作用──读《中国文法要略》的思考之二 |
袁本良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6
|
刘复《中国文法通论》读后 |
胡明扬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8 |
3
|
|
7
|
《中国文法要略》对我国语言研究的启示 |
王菊泉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8
|
运用变换理论的先驱──《中国文法要略》学习札记之二 |
吴为章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9
|
《中国语历史文法》读书札记两则 |
崔山佳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9 |
1
|
|
10
|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韵律原则——从《中国话的文法》谈语法与韵律的互动研究 |
尚新
刘春梅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1
|
变换·节律·语气——《中国文法要略》修辞观谈片 |
袁本良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2
|
“者”“所”“之”在句法转换中的作用——读《中国文法要略》的思考之二 |
袁本良
|
《安顺学院学报》
|
1997 |
0 |
|
13
|
略论上古汉语的比较范畴——研习《马氏文通》《中国文法要略》札记之一 |
王远明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2 |
0 |
|
14
|
《中国文法要略》的修辞观——纪念《中国文法要略》出版60周年 |
袁本良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5
|
试论《中国文法要略》的价值 |
杨东华
|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16
|
首次重要的语法学术讨论——重读《中国文法革新论丛》 |
杜高印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17
|
重印《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序 |
胡裕树
|
《汉语学习》
|
1984 |
1
|
|
18
|
关于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中的语义分析方法和特点 |
黎晓玲
|
《天府新论》
|
2003 |
0 |
|
19
|
《中国话的文法》述评 |
王婷婷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20
|
古汉语句法转换问题——读《中国文法要略》的思考 |
袁本良
|
《安顺学院学报》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