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与中国新妇女形象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依婧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95,共12页
基于中国妇女饱受“四权”压迫的悲惨历史与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现实需要以及对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理论思考,毛泽东以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家庭形象、革命形象为主要内容对中国新妇女形象进行建构。其建构出的中国新妇女具... 基于中国妇女饱受“四权”压迫的悲惨历史与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现实需要以及对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理论思考,毛泽东以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家庭形象、革命形象为主要内容对中国新妇女形象进行建构。其建构出的中国新妇女具有“男女并驾,如日方东”的劳动者形象、“团结起来”“站立起来”的主人翁形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者形象、“勤俭持家”的家庭建设者形象与“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斗争者形象的多维面相,体现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丰富内涵。毛泽东对中国新妇女形象的建构,在思想遵循、着力路径与目标导向等方面有其鲜明特征,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与妇女自身的现代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新妇女 形象建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阈下妇女幸福生活教育口号研究——基于《新中国妇女》(1949—1966)文本内容的考察
2
作者 刘苧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9,共13页
《新中国妇女》(1949—1966)文本中关于妇女幸福生活教育口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推动妇女教育与发展的具体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视角下,这些口号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妇女的深切关怀,还通过多元化教育手... 《新中国妇女》(1949—1966)文本中关于妇女幸福生活教育口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推动妇女教育与发展的具体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视角下,这些口号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妇女的深切关怀,还通过多元化教育手段促进了妇女的自我提升和社会融入。它们鼓励妇女将个人追求与社会建设相结合,实现了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同时,这些教育口号也塑造了新时代妇女的精神面貌,增强了她们对新中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理解妇女运动历史与探索幸福生活路径提供了宝贵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妇女幸福生活 中国妇女 幸福生活教育
下载PDF
女儿、女拖拉机手、女英雄——1950年代初“新中国新妇女”视觉形象建构的三重面向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简茹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3-146,共14页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涌现出一批新中国妇女典型。本文通过围绕"党的好女儿""女拖拉机手""女英雄"的三重面...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涌现出一批新中国妇女典型。本文通过围绕"党的好女儿""女拖拉机手""女英雄"的三重面向展开的一系列丰富的视觉图像,以及文学和电影的跨媒介形塑,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妇女的视觉形象是如何被塑造的。在国家领袖、官方媒体、艺术评论家、文化官员、艺术同行或批评或表扬的话语导向下,多方力量将文艺工作者引向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之路,并生成一套具有固定程式和逻辑的新中国新妇女形象的审美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妇女 党的好女儿 女拖拉机手 女英雄
原文传递
1950年《新中国妇女》杂志评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晓丽 《史志学刊》 2015年第1期49-54,共6页
《新中国妇女》杂志是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和新中国即将诞生而由《中国妇女》改刊的着力展示解放区妇女工作的大型刊物,具有鲜明的革旧立新的特点。其内容,在"新中国"的宏观语境下,与新中国妇女相连的是妇女解放、... 《新中国妇女》杂志是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和新中国即将诞生而由《中国妇女》改刊的着力展示解放区妇女工作的大型刊物,具有鲜明的革旧立新的特点。其内容,在"新中国"的宏观语境下,与新中国妇女相连的是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土改诉苦、热爱劳动、积极生产、革命人生观、群众观点、艰苦朴素、政治进步、经济独立、同工同酬、学习文化、生育革命后代、夫妻共同进步等;而"狭隘性、依赖性、感情脆弱、怯懦、虚荣、贪图享受"等负面词语则被认为是"旧中国"遗留在妇女身上的反映,要求坚决克服和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年《中国妇女妇女副刊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试论民族主义对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影响
5
作者 符金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于新中国妇女解放,学界对此评价、态度不一。本文从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基本特征入手,从民族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作为新中国国家合法性重要资源的民族主义与妇女解放之间的内在张力是新中国妇女解放现状的根源,而中国民族主义的特性则使... 关于新中国妇女解放,学界对此评价、态度不一。本文从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基本特征入手,从民族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作为新中国国家合法性重要资源的民族主义与妇女解放之间的内在张力是新中国妇女解放现状的根源,而中国民族主义的特性则使这种状况成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妇女解放 民族主义 中国民族主义
下载PDF
蔡畅与新中国妇女国际交往的开拓 被引量:1
6
作者 姬丽萍 刘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2-171,共10页
美苏冷战背景下成立的新中国,受到西方阵营的全面封锁。在新中国拓展外交空间的总体政策下,妇女的国际交往,成为冲破冷战铁幕的助力和有效途径。蔡畅是最早致力于妇女国际交往的妇女领袖人物之一,凭借她特有的魅力和领导力,全国民主妇... 美苏冷战背景下成立的新中国,受到西方阵营的全面封锁。在新中国拓展外交空间的总体政策下,妇女的国际交往,成为冲破冷战铁幕的助力和有效途径。蔡畅是最早致力于妇女国际交往的妇女领袖人物之一,凭借她特有的魅力和领导力,全国民主妇联在北京承办国际民主妇联倡导的亚洲妇女会议、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议,积极参加国际民主妇联的其他活动,通过各种渠道与欧亚非拉各国妇运组织和领袖友好结交,向全世界展示新中国热爱和平、渴望发展的良好形象,有力地配合和促进了国家的外交活动,开启了新中国妇女对外交往的历史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畅 中国妇女 国际交往 全国民主妇联 国际民主妇联
原文传递
多重期待与多元隐喻——1950年代宣传画中的女孩形象
7
作者 苏欢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1-183,共13页
1950年代宣传画中的女孩形象遵循较为一致的表达逻辑,并持续影响至1980年代初期。她们健康活泼、勤劳积极、懂事乖巧,往往占据画面中心位置,且常以“大姐姐”的角色展现在观者面前。通过对和平与战争、集体劳动、日常生活等主题的图像... 1950年代宣传画中的女孩形象遵循较为一致的表达逻辑,并持续影响至1980年代初期。她们健康活泼、勤劳积极、懂事乖巧,往往占据画面中心位置,且常以“大姐姐”的角色展现在观者面前。通过对和平与战争、集体劳动、日常生活等主题的图像素材和文学资料进行对比归纳发现,女孩的视觉形象是国家政治话语支配、个体情感释放性表达与艺术创作技巧需求等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传递出国家和人民对新中国女孩的多重期待。女孩形象的丰富隐喻背后实际上是新中国妇女形象的映射与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孩形象 宣传画 年画 中国妇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