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最早的无量寿经变——读支道林《阿弥陀佛像赞并序》有感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明 施萍婷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7,128-129,共11页
支遁(314-366),字道林,东晋著名高僧与名士。精研般若,创即色义,明因缘,悟中道;又游心庄老,于玄学别有建树。其在佛学和玄学之外,尚有一些诗作和"像赞"传世。《阿弥陀佛像赞并序》是其对当时一幅西方净土变的描绘。其中对&qu... 支遁(314-366),字道林,东晋著名高僧与名士。精研般若,创即色义,明因缘,悟中道;又游心庄老,于玄学别有建树。其在佛学和玄学之外,尚有一些诗作和"像赞"传世。《阿弥陀佛像赞并序》是其对当时一幅西方净土变的描绘。其中对"安养国"——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进行了全面的描摹和赞颂。由其内容可见,其所描摹的西方净土庄严与当时流行的《无量寿经》内容一致。而其它文献所载的同类图像都迟于该"像赞"。因此,我们断定该"像赞"所描摹的应该是我国最早的一幅无量寿经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道林 东晋 阿弥陀佛像赞 中国最早 无量寿经变
下载PDF
中国最早的红色儿童团——安源儿童团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洋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2期5-9,共5页
安源儿童团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先驱组织,它的建立开创了我党领导中国少年儿童组织的先河。本文通过探研安源儿童团的成立时间、名称变化、性质宗旨、组织机构、主要活动等一系列问题,阐述了儿童团在安源工人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对中国革... 安源儿童团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先驱组织,它的建立开创了我党领导中国少年儿童组织的先河。本文通过探研安源儿童团的成立时间、名称变化、性质宗旨、组织机构、主要活动等一系列问题,阐述了儿童团在安源工人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最早 红色儿童团 安源儿童团
下载PDF
中国最早的“娱记”
3
作者 唐朝的黑夜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0年第2期63-63,共1页
现在,我们越发难以否认自己身处传媒泛滥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娱乐和八卦的时代。于是我突发奇想:记者作为一种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个年代?
关键词 中国最早的"娱记"》 中学 阅读 语文教学
下载PDF
起源与发展:从《最早的中国》之梳理谈起
4
作者 吕荐龙 刘娜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4期8-10,共3页
《最早的中国》是研究早期中外文化交流极其重要的书籍。本文通过研究《最早的中国》的重要内容等,辅以其他学者的观点和书籍资料,从中国的源起与发展、中国文明兴起背景、早起中外文化交流三部分,探讨它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源起及早期建... 《最早的中国》是研究早期中外文化交流极其重要的书籍。本文通过研究《最早的中国》的重要内容等,辅以其他学者的观点和书籍资料,从中国的源起与发展、中国文明兴起背景、早起中外文化交流三部分,探讨它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源起及早期建构方面的重要体现,来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和平友好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中外文化交流 最早中国 中国文明
下载PDF
雍松与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 被引量:5
5
作者 付永春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5-79,共5页
刘易斯·马塞纳·雍松(Lewis Marcena Johnson)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与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事件密不可分。1897年7月至10月间,雍松以美商的名义在天华茶园、奇园和同庆茶园等处放映电影,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几次放映电影活动之一... 刘易斯·马塞纳·雍松(Lewis Marcena Johnson)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与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事件密不可分。1897年7月至10月间,雍松以美商的名义在天华茶园、奇园和同庆茶园等处放映电影,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几次放映电影活动之一。雍松在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中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雍松是谁?除了历史的偶然性之外,为什么雍松会拥有这一历史地位?本文通过对雍松个人经历的还原考察,试图厘析雍松在中国电影史地位的形成原因。本文认为,雍松的职业特点和个性特征是他在中国早期电影放映中取得历史地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松 中国最早电影放映
原文传递
论证模式、发展阶段与不同意义的“最早中国”
6
作者 鲍奕凡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6期121-127,共7页
在当今"最早中国"问题的讨论中,存在着"文化要素模式""身份观念模式""政统模式"及"地域模式"四种不同的论证模式,从根本上导致了学者们各执己见的状况。四种论证模式中,"文化... 在当今"最早中国"问题的讨论中,存在着"文化要素模式""身份观念模式""政统模式"及"地域模式"四种不同的论证模式,从根本上导致了学者们各执己见的状况。四种论证模式中,"文化要素模式"在价值层面与技术层面都具有较高的合理性。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相比找出"最早中国"的排他性定义,指出不同意义上的"最早中国"或许更为合适。基于"文化要素模式"以及"国家形成阶段论"的理念,从"早期中国文化圈""邦国""王国""帝国"四种考古学概念出发,庙底沟时代早期中国文化圈为中华文明发展基础意义上的"最早中国",良渚文化为早期文明国家意义上的"最早中国",二里头文化为广域王国意义上的"最早中国",而秦王朝为帝国意义上的"最早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早中国 “文化要素模式” 中国文化圈” 良渚文化 二里头文化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文化与中国城市历史发展长河的第四个黄金时代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启林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共5页
从分析约5000年前我国出现城市以来的发展中,对三次文化与城市黄金时代的孕育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对太湖至宁波、绍兴地带良渚文化中心地最早城市的问题,从与中原和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情况对比中,从90年代以来良渚文化最新研究成果引... 从分析约5000年前我国出现城市以来的发展中,对三次文化与城市黄金时代的孕育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对太湖至宁波、绍兴地带良渚文化中心地最早城市的问题,从与中原和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情况对比中,从90年代以来良渚文化最新研究成果引用中,肯定了在南方最早出现城市的可能性最大。对第四次文化与城市黄金时代的孕育和出现的必然性,进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最早城市 城市文化孕育 文化立市战略
下载PDF
从华夏民族形成于中原论“何以中国”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震中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中国文明的起源与"最早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命题。所谓"中国文明的起源"或"中国国家的起源"探讨的是在现在的中国大地上,与现在的中国有渊源关系的"文明社会的起源"或"国家的起源"... 中国文明的起源与"最早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命题。所谓"中国文明的起源"或"中国国家的起源"探讨的是在现在的中国大地上,与现在的中国有渊源关系的"文明社会的起源"或"国家的起源"。所谓"最初的中国"探讨的是"中国"这个概念最初指的是什么,它如何出现的,它是如何演变为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等问题。通过考证,我们发现,"中国"这一概念最初的出现与"多元一体的复合制王朝国家结构"是密不可分的;《说文解字》所说的"夏,中国之人也",就是把中国一词与夏王朝国家的出现和华夏民族的形成关联在了一起。也就是说,在复合制国家结构中,王朝与"天下"才具有了同一性;王朝的政治中心即国都,与所谓"土中"和"国中"具有同一性。由此,我们说,"中国"一词的概念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过程:位于洛邑的国中—中原王朝—历代封建王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民族 最早中国 中国 中国文明 二里头文化
下载PDF
天下第一游戏——击壤考述 被引量:4
9
作者 韩丹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53,共6页
四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一种击壤游戏,其活动方法早已失传,现据推测加以复原。兴起于魏晋时代的击壤活动,则是一种全新的游戏。一千数百年来,不断发展演变,已经成为我国儿童游戏的一大系列。产生于击壤游戏的《击壤歌》。也演变成我国... 四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一种击壤游戏,其活动方法早已失传,现据推测加以复原。兴起于魏晋时代的击壤活动,则是一种全新的游戏。一千数百年来,不断发展演变,已经成为我国儿童游戏的一大系列。产生于击壤游戏的《击壤歌》。也演变成我国文学的一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壤(Ji Rang) 中国最早的游戏 两种形态
下载PDF
最早中国:多元一体早期中国的形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建业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5,共6页
学术界对于"最早中国"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所谓"最早中国",指最早的"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意义上的最早中国,不同于政治意义上或国家阶段的最早中国,不同于狭义"地中"意义上的最早中国。... 学术界对于"最早中国"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所谓"最早中国",指最早的"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意义上的最早中国,不同于政治意义上或国家阶段的最早中国,不同于狭义"地中"意义上的最早中国。本文认为,最早中国形成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庙底沟时代,涵盖中国大部分地区,具备有中心有主体的多元一体结构,是商周乃至于秦汉以后文化中国的前身和政治中国的基础,其最基本的特质是以农为本,最核心的观念是祖先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早中国 中国 庙底沟时代
原文传递
伯特霍尔德·劳弗和留声机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展魁(译) 《音乐文化研究》 2022年第4期60-72,M0003,M0004,共15页
20世纪初,人类学家伯特霍尔德·劳弗(Berthold Laufer, 1874—1934)参与“雅各布·希夫中国考察项目”(The Jacob Schiff China Expedition;1901-1904),三年间走遍中国东部,于上海、北京等地录制502枚蜡筒,内容包括戏曲、器乐... 20世纪初,人类学家伯特霍尔德·劳弗(Berthold Laufer, 1874—1934)参与“雅各布·希夫中国考察项目”(The Jacob Schiff China Expedition;1901-1904),三年间走遍中国东部,于上海、北京等地录制502枚蜡筒,内容包括戏曲、器乐、民歌等音乐体裁,并计划将录音译谱出版。劳弗蜡筒目前多保存于美国传统音乐档案馆,2017年印第安纳大学采用尼古拉斯·伯格(Nicholas Bergh)设计的蜡筒播放系统,开始数字化工作。劳弗在录制一首作品时大多同时使用两台留声机分别撷取人声、乐声,然受限其时未有标准录制转速,故音频工程师需校准每组蜡筒音频的播放速度,匹配两份音档乐句位置,并平衡两台留声机马达出现的颤动现象,经修复后的音档出现了近似于立体声的音响效果。而劳弗蜡筒录音时间虽较穆麟德(Paul Georg von M9llendorff)晚,但后者录制内容为诗集朗诵。因此,劳弗蜡筒明确的音乐内容,乃目前已知最早于中国录制的音乐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弗 蜡筒 留声机 立体声 中国最早的音乐录音
下载PDF
唐代景教四则
12
作者 黄夏年 梁晓俭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5-50,共6页
唐代的景教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基督教的一支,当时在中国虽曾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仅200余年就变的湮没无闻.唐代是中国最盛的朝代,也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但在东西方宗教文化的交流史上,属于中世纪时期(仅限于唐代)的资料非常有限,大概只... 唐代的景教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基督教的一支,当时在中国虽曾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仅200余年就变的湮没无闻.唐代是中国最盛的朝代,也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但在东西方宗教文化的交流史上,属于中世纪时期(仅限于唐代)的资料非常有限,大概只有景教的资料算的上较为明显和确凿的了.唐代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开放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宗教也很有特点,各种宗教都一度传入,但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佛教在唐代最终走完了中国化的历程,成为外来宗教在中国生根开花的一个正面的典型范例;而景教在唐代却没能走上佛教的道路,传入之后不久即衰,成为外来宗教在中国没有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反面的典型范例,这一正一负的反差之大,是值得令人深思的.本文即对唐代景教的几个问题做一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教碑 宗教文化交流 佛教 最早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 外来宗教 统治阶级 景教徒 中国 印度
下载PDF
《上海年鉴(1852)》的基本特点及重要启示
13
作者 王师师 《上海地方志》 2019年第3期42-47,95,共7页
《上海年鉴(1852)》是目前所知中国内地最早的年鉴,由北华捷报馆编辑,堪称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目前,《上海年鉴(1852)》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整理、翻译,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该年鉴具有体现时代特征、地方... 《上海年鉴(1852)》是目前所知中国内地最早的年鉴,由北华捷报馆编辑,堪称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目前,《上海年鉴(1852)》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整理、翻译,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该年鉴具有体现时代特征、地方特色、注重资料实用性、表现人文色彩、注重气象数据的基本特点。《上海年鉴(1852)》对当代《上海年鉴》编纂具有突出时代特征、彰显地方特色、表现人文元素、提升实用功能、注重资料连续对比性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年鉴(1852)》 中国内地最早年鉴 内容 基本特点 重要启示
下载PDF
浅谈汉语中“黄色”一词的古今词义变迁
14
作者 孙丽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2年第S1期413-413,共1页
关键词 古今词义 颜色词 文化意义 古代汉语 文化内涵 汉民族 最早传入中国 审美意识 具体事物 社会心理
下载PDF
略论陶寺遗址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中的地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伯谦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0,共4页
本文认为,了解陶寺遗址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中的地位,最重要的是要将陶寺遗址放在更为广大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来考察。并指出:陶寺遗址是黄河流域中游的中原地区最早出现的一个科学意义上的国家——王国的都城所在地,在中国古代文... 本文认为,了解陶寺遗址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中的地位,最重要的是要将陶寺遗址放在更为广大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来考察。并指出:陶寺遗址是黄河流域中游的中原地区最早出现的一个科学意义上的国家——王国的都城所在地,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遗址 文明演进 中原地区中国古代最早的王国都城
原文传递
中国乐器之最
16
作者 沈洪 《音乐天地》 1997年第1期35-35,共1页
中国最早的乐器是鼓。鼓,是打击乐器,是与劳动结合最密切的东西,是从生产工具演变而来。《礼记,明堂位》说:“夏后氏之足鼓”。这是说鼓的形式,它是有脚的。《明堂位》又说:“土鼓苇筌,伊耆氏之乐也”,这是说明最早的鼓是用泥土,鼓面可... 中国最早的乐器是鼓。鼓,是打击乐器,是与劳动结合最密切的东西,是从生产工具演变而来。《礼记,明堂位》说:“夏后氏之足鼓”。这是说鼓的形式,它是有脚的。《明堂位》又说:“土鼓苇筌,伊耆氏之乐也”,这是说明最早的鼓是用泥土,鼓面可能是蝉、鹿皮制作。 现存出土最完整的古乐器是 1978年 8月在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国君主曾候乙的一座大墓里发现的 8种 124件乐器。这里出土的乐器有编种 64种,编磬 32件,还有楚惠王赐给曾候乙的博钟一件。这是中国乐器史上最珍贵的文物。埋在地下 2000多年的编钟,设计精巧,铸造瑰丽,出土后发出的音乐声仍然很好,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足见我们的先人在制作乐器方面具有高超的技艺和聪明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乐器 西洋乐器 乐器史 最早传入中国 编钟 击乐器 工艺展览会 古乐器 《琴史》 开裂变形
原文传递
景教在中国的兴亡
17
《中国宗教》 1996年第3期44-45,共2页
景教在中国的兴亡景教是基督教(广义的)最早传入中国的一个支派。它以"聂斯脱利"(Nestorians,叙利亚人,428年任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命名。在唐代传入中国后,唐人称之为来自大秦国的"景教"。兴盛200余年后,荡绝... 景教在中国的兴亡景教是基督教(广义的)最早传入中国的一个支派。它以"聂斯脱利"(Nestorians,叙利亚人,428年任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命名。在唐代传入中国后,唐人称之为来自大秦国的"景教"。兴盛200余年后,荡绝中原。直至1625年(明代天启五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最早传入中国 基督教 叙利亚人 宗教政策 西方教会 武则天称帝 三教调和 景教文献 古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从《新趣小说》到《熙朝快史》——其作者略考和文本改编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达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3-172,共10页
傅兰雅时新小说征文参赛稿件于2011年复制出版,在被发现和出版前,学界公认受此事件影响的两部小说——《熙朝快史》和《花柳深情传》为最早的中国现代小说。笔者发现,《熙朝快史》并非受影响而作,而是直接改编自朱正初参赛的作品《新趣... 傅兰雅时新小说征文参赛稿件于2011年复制出版,在被发现和出版前,学界公认受此事件影响的两部小说——《熙朝快史》和《花柳深情传》为最早的中国现代小说。笔者发现,《熙朝快史》并非受影响而作,而是直接改编自朱正初参赛的作品《新趣小说》。本文从两方面讨论这两部小说,一是略考作者和改编者生平,二是从《新趣小说》到《熙朝快史》两个文本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改编后的文本,寄旨已大有不同。改编者基于一种保守的文化立场,受启于民族主义,注重小说写作的技巧,让小说担当起医国救世的重任。因而,《熙朝快史》足称为最早的中国现代小说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趣小说》 《熙朝快史》傅兰雅小说征文最早中国 代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