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植物科学基础研究概览 被引量:4
1
作者 种康 许智宏 李家洋 《中国基础科学》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基础研究投入的增加,大批优秀中青年学者成长以及海外学子归国,我国植物科学从跟踪,逐渐步入领跑学科发展的方阵。中国植物生物学家在Cell、Nature、Science和植物科学国际主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剧增,具有原创意义的研... 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基础研究投入的增加,大批优秀中青年学者成长以及海外学子归国,我国植物科学从跟踪,逐渐步入领跑学科发展的方阵。中国植物生物学家在Cell、Nature、Science和植物科学国际主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剧增,具有原创意义的研究成果推动了部分前沿领域的发展。水稻生物学以产量控制基因研究以及杂交育种理论研究为代表推动了学科发展;以独脚金内酯和茉莉素信号转导途径及其生物学效应为代表的激素生物学具有明显的优势;以基于测序和计算能力的水稻基因组为先导,推动了国际植物基因组学的发展方向。本文概述了中国植物科学的发展动态,旨在展望未来,引导科学家集中力量解决作物生产中的基础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植物科学 激素 信号转导 水稻基因组学
原文传递
科研院所科技管理创新浅析——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苏国华 陈峰 《农业科技管理》 2018年第5期12-15,55,共5页
科研院所的科技发展,除了依靠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外,也离不开有效的科技管理。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期,科技管理上的创新能进一步促进和保障科研院所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文章结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十几年来在... 科研院所的科技发展,除了依靠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外,也离不开有效的科技管理。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期,科技管理上的创新能进一步促进和保障科研院所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文章结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十几年来在科研奖励机制、考核机制上的改革,以及科技管理方法上的创新,浅析科技管理创新如何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推动了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科技管理 科技创新 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永权研究员科研创新团队
3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8-398,共1页
郑永权,男,1962年出生于广东省高州,1985年南京农业大学本科毕业,199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毕业,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客座教授。2012年入选&... 郑永权,男,1962年出生于广东省高州,1985年南京农业大学本科毕业,199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毕业,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客座教授。2012年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013年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研究所 科研创新团队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4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8月,是以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系和农药系为基础,首批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5个直属专业研究所之一,是专业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的社会公益性国家级科学研究机构。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研究所 农业科学 栽培技术 农作物基因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剧毒蘑菇研究取得新进展
5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1期F0003-F0003,共1页
我国地域广博,有毒蘑茹物种繁丰,每年全国各地均发生众多蘑菇中毒事件,其中罪魁祸首当属--剧毒鹅膏。剧毒鹅膏(Amanita spp.)类毒蘑菇含有剧毒环肽类毒素的真菌,因其外形与可食的鹅膏极为相似,故常被人采摘误食导致中毒。而在... 我国地域广博,有毒蘑茹物种繁丰,每年全国各地均发生众多蘑菇中毒事件,其中罪魁祸首当属--剧毒鹅膏。剧毒鹅膏(Amanita spp.)类毒蘑菇含有剧毒环肽类毒素的真菌,因其外形与可食的鹅膏极为相似,故常被人采摘误食导致中毒。而在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死亡的事件中,高达90%是因为误食剧毒鹅膏所引起的。人们对欧洲的剧毒鹅膏(5种)和北美的剧毒鹅膏(15种)认识相对较深入,但对东亚的剧毒鹅膏却知之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 毒蘑菇 中毒事件 肽类毒素 中毒死亡 剧毒 SPP 误食
下载PDF
干旱区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及伊犁-吐鲁番国家植物园建设构想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道远 管开云 +3 位作者 康晓珊 刘会良 王建成 王喜勇 《风景园林》 2023年第2期34-39,共6页
【意义】伊犁-吐鲁番国家植物园是中国唯一一个处于温带大陆气候的植物园,具有独特的地域和生物多样性特点,是干旱区荒漠植物收集、引种、保育的宝库。干旱区内独特且丰富的抗逆生物种质资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联合... 【意义】伊犁-吐鲁番国家植物园是中国唯一一个处于温带大陆气候的植物园,具有独特的地域和生物多样性特点,是干旱区荒漠植物收集、引种、保育的宝库。干旱区内独特且丰富的抗逆生物种质资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重点区域。广泛收集保育干旱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并进行有效迁地保育,对保障全球生物资源安全有重要意义。【分析】国家植物园体系在考虑国家重大战略、主要气候类型与典型植被区划特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因素后,依据国家代表性、保护系统性、社会公益性、管理可行性等准入条件,将伊犁-吐鲁番国家植物园纳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因此,按照国家植物园体系的主要建设任务,整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新疆已建的伊犁植物园及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建设伊犁-吐鲁番国家植物园,是构建干旱区植物迁地保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展望】伊犁-吐鲁番国家植物园旨在构建干旱区植物迁地保育体系,建设集生态保护、物种保育、科学研究、开发利用、实验示范、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世界最大的综合性干旱区植物园。为实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基础,并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科技支撑及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植物 干旱区 种质资源 伊犁植物 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
下载PDF
中国植物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75周年学术年会简讯
7
作者 毛荣森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9-47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植物学会 青年科技工作者 华南植物 中国科学植物研究所 科学院院士 学术年会 会员 代表大会
下载PDF
中国科学家破解膜蛋白晶体结构难题
8
《物理通报》 2004年第4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植物研究所 匡廷云 光合膜蛋白 晶体结构 光合作用 菠菜
下载PDF
中国植物标本馆实现数字化
9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21-21,共1页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是2003年立项的科技部自然科技平台项目“标本数字化”的重要内容。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华南植物所、武汉植物所、以及武汉大学等22个单位、6个植物园参加了。在科技部和中科...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是2003年立项的科技部自然科技平台项目“标本数字化”的重要内容。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华南植物所、武汉植物所、以及武汉大学等22个单位、6个植物园参加了。在科技部和中科院的支持下,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已于2004年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 植物标本馆 数字化 武汉大学 植物研究所 科技平台 科技部 植物
下载PDF
植物生理学家、农业科学家——娄成后
10
《科协论坛》 1998年第9期28-28,共1页
娄成后,祖籍浙江绍兴,1911年12月生于天津,1932年清华大学生物系理学士,1934年获岭南大学理学院硕士,1939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1939—1949年清华大学植物生理室副教授、教授,1949年至现在,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历任北京农业大... 娄成后,祖籍浙江绍兴,1911年12月生于天津,1932年清华大学生物系理学士,1934年获岭南大学理学院硕士,1939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1939—1949年清华大学植物生理室副教授、教授,1949年至现在,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历任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副校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兼任研究员,中国植物生理学会荣誉会员。曾主持《植物学报》工作,担任《植物生理学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植物 农业 植物生理学报 中国科学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植物学报》 北京农业大学 清华大学 哲学博士
下载PDF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的工程史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业飞 王大洲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7年第3期251-261,共11页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种质资源保藏设施之一,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一个大科学工程项目。基于一手档案材料与访谈,同时参考为数不多的传记材料及公开报道,就该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历史描...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种质资源保藏设施之一,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一个大科学工程项目。基于一手档案材料与访谈,同时参考为数不多的传记材料及公开报道,就该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历史描述。首先,回顾了立项背景并还原了立项过程和关于选址争论。第二,从管理、设计、施工与验收等方面描述了项目建设过程。第三,介绍了项目运行框架,并从种质保藏、资源共享、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四个方面揭示了项目运行状况。最后,从选址决策、建筑设计、组织管理、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尝试总结了若干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工程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工程史
下载PDF
第十一届亚洲药用植物、香料及其它天然产物学术大会简报
12
作者 谭宁华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7-239,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植物资源 国家重点实验室 昆明植物研究所 生物资源 经济植物 药用植物 天然产物 资源持续利用 邀请报告 世界园艺博览园 欢迎宴会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植物生物化学 植物化学 亚洲 香原料 香料
下载PDF
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获新进展 被引量:1
13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芋属植物 种质资源 资源保存 资源分类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
下载PDF
《植物学通报》作者指南
14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I0002-I0003,共2页
关键词 植物 中国科学植物研究所 稿件
下载PDF
昆明植物所专家发现野外生存的弥勒苣苔 被引量:2
15
《生命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496-496,共1页
一种原以为已经灭绝达一百年之久的中国苦苣苔科特有属植物——弥勒苣苔(Paraisometrum mileense,W.T.Wang),最近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高山植物研究组的税玉民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张美德和赵厚涛等人在进行石林县石灰岩山植物... 一种原以为已经灭绝达一百年之久的中国苦苣苔科特有属植物——弥勒苣苔(Paraisometrum mileense,W.T.Wang),最近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高山植物研究组的税玉民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张美德和赵厚涛等人在进行石林县石灰岩山植物区系调查时再次发现。这是一百年来首次在野外发现该种的活体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 野外生存 专家 硕士研究生 苦苣苔科 高山植物 区系调查 石灰岩山
下载PDF
第一届“植物器官发生的信号转导”学术研讨会
16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植物器官 器官发生 中国科学植物研究所 学术研讨会 信号转导
下载PDF
第九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第一轮通知)
17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62-362,共1页
基因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十多年来,我国的植物基因组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克隆了一批重要基因并阐明了其功能,为作物分子设计与遗传改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植物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植物研究所 科学 华南农业大学
下载PDF
新锐科学人文杂志——《生命世界》
18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8-548,共1页
《生命世界》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大型科学人文杂志。她的前身是1974年创刊的《植物杂志》,于2004年4月改版,并重新定位:做中国最有影响力、最有公信力、最有市... 《生命世界》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大型科学人文杂志。她的前身是1974年创刊的《植物杂志》,于2004年4月改版,并重新定位:做中国最有影响力、最有公信力、最有市场的科学人文杂志。与国内其他科学杂志相比,《生命世界》拥有阵容最强大的专家咨询队伍——20余位院士和近100名知名科学家出任杂志的顾问和编委;《生命世界》拥有后盾最稳固的支撑管理机构——国内顶级的国立科研机构之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我国最具实力的出版机构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世界》 科学人文杂志 中国科学植物研究所 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
下载PDF
《种子植物花粉电镜图志》介绍
19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68-568,共1页
关键词 《种子植物花粉电镜图志》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韦仲新 种子植物 花粉
下载PDF
昆明植物所研究推翻了根是合成ABA的主要器官的观点
20
《蔬菜》 2018年第3期60-60,共1页
2018年1月29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张石宝研究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发表题为"Leaves,not roots or floral tissue,are the main site of rapid,external pressure-induced ABA biosynthesis in angiosperms"的研... 2018年1月29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张石宝研究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发表题为"Leaves,not roots or floral tissue,are the main site of rapid,external pressure-induced ABA biosynthesis in angiosperms"的研究论文。研究组采用施加外部压力的一种新颖方法,研究了花、根和叶片组织中ABA对水分持续亏缺的响应,发现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快速合成A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 快速合成 ABA EXPERIMENTAL 器官 叶片组织 SITE 研究论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