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中国模式民主的内涵与优势
1
作者 梁战军 《开封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9-11,共3页
中国模式民主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与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模式民主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中国模式民主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人民的利益、保证民主制度的高效运行、保证国家长期稳... 中国模式民主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与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模式民主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中国模式民主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人民的利益、保证民主制度的高效运行、保证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模式民主之路,大力推进中国模式民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法治,对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巩固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模式民主 内涵 优势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的民主化模式——基于容错性民主的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志发 林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22,共8页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民主被提升到党的生命、社会主义生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命的历史高度。但由于我国民主理论处于发展阶段,对新出现的法制改革比如深圳市、重庆市出台的"试错条例"尚缺乏解释力。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西方学...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民主被提升到党的生命、社会主义生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命的历史高度。但由于我国民主理论处于发展阶段,对新出现的法制改革比如深圳市、重庆市出台的"试错条例"尚缺乏解释力。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西方学者和中国传统儒家的错误观,提出了容错性民主新概念,并在批判西方民主理论的基础上,为深圳市、重庆市试错条例的出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错条例 试错权 容错性民主 中国民主模式
下载PDF
中国的民主模式与党内民主的实现——民主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毅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6,共8页
民主是什么,众说纷纭,难以界定;但民主不是什么,却是可以澄明的。中国式民主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反对中国走民主化道路的,有认为中国民主模式已经成熟的,也有比较客观地认为中国的民主化仍在路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的。作... 民主是什么,众说纷纭,难以界定;但民主不是什么,却是可以澄明的。中国式民主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反对中国走民主化道路的,有认为中国民主模式已经成熟的,也有比较客观地认为中国的民主化仍在路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的。作为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民主化道路复杂尤甚。国家主导的有序化民主必然要求党内民主的改革和深入,这已成为推进中国民主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中国民主模式 党内民主
下载PDF
“协商性民主”与“竞争性民主”相结合:中国民主政治模式 被引量:2
4
作者 傅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5,共3页
21世纪的中国政治发展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呢?其形成的基本依据应该包括:一是不能离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二是离不开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创建适合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
关键词 中国民主政治模式 协商性民主 竞争性民主
下载PDF
论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基础及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弘 肖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3,共4页
公共理性和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基础。公共理性的建立与诉求的不成功,加之西方文化传统所导致的物质与文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价值分离,导致了西方协商民主的实际运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果。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建... 公共理性和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基础。公共理性的建立与诉求的不成功,加之西方文化传统所导致的物质与文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价值分离,导致了西方协商民主的实际运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果。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建构的逻辑基础决定了其理论的特点和表现形态。中国协商民主的建设和发展应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确立其价值取向和价值定位,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和合之道 和谐社会 公共理性 中国协商民主模式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方向的争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春玺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6-199,共4页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重要的制度原因就是政治体制改革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在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向何处去的争论中,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主模式。这些争论大体包含三个层次: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重要的制度原因就是政治体制改革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在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向何处去的争论中,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主模式。这些争论大体包含三个层次: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性质和方向的争论;关于我国采用何种具体政治体制模式的争论;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和突破口的争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势主要包括:以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价值导向;以党内民主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党的执政方式向依法治国转变;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和监督职能将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体制 改革方向 争论 中国民主模式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新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许耀桐 《党政研究》 2017年第6期5-12,共8页
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中的起关键保障的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新发展,通过谋划政治建设的顶层设计,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推进政治体制改... 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中的起关键保障的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新发展,通过谋划政治建设的顶层设计,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发展民主政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新蓝图、新思想、新格局、新亮点、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民主模式 国家治理
下载PDF
中国民主模式的理论表述问题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光斌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0,M0003,共6页
以学术讲政治很重要,概念表达很重要,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化极端重要,二战后的20年内美国完成了自由主义的社会科学化,使受众以为自由主义民主就是科学乃至普世价值。研究发现,无论是作为自由主义内核的代议制、个人权利和多元主义,还是... 以学术讲政治很重要,概念表达很重要,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化极端重要,二战后的20年内美国完成了自由主义的社会科学化,使受众以为自由主义民主就是科学乃至普世价值。研究发现,无论是作为自由主义内核的代议制、个人权利和多元主义,还是作为民主实践形式的竞争性选举,都是中世纪发展起来的欧洲文明的组成部分,自由主义民主是欧洲文明的政治表达。社会主义民主—民主集中制—协商共识型民主—可治理的民主,构成了以人民民主为价值原则的中国模式。中国的民主模式只能用诞生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政治学方法论——历史政治学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主模式 历史政治学 比较政治 民主话语
原文传递
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道路:党内民主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34
9
作者 胡伟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3,共10页
中国必须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并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必须也可以与保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并行不悖,应通过以扩大差额选举为取向的党内民主的建构来发展中国的民主。
关键词 中国民主模式 党内民主 中国共产党 民主政治 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模式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模式的思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国民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50,共6页
西方"三权分立"民主模式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即在"分权和制衡"及"政治博弈"过程中强化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偏离了"民主"的发展方向,使之沦为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游戏&qu... 西方"三权分立"民主模式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即在"分权和制衡"及"政治博弈"过程中强化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偏离了"民主"的发展方向,使之沦为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游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模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它从价值立场、阶级立场和制度设计等方面全面超越了西方"三权分立"民主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最稳定的、本质的属性。在当代中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在坚持"三者"有机统一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等具体实施环节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模式 “三权分立”民主模式
原文传递
毛泽东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世华 陈晓丹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7,共6页
本文通过考察毛泽东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探索,进一步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国情基础和价值追求;通过分析毛泽东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构建,揭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的思想历程和原则遵循。这对我们今天破... 本文通过考察毛泽东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探索,进一步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国情基础和价值追求;通过分析毛泽东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构建,揭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的思想历程和原则遵循。这对我们今天破除民主迷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深刻而全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人民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民主模式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上最宝贵的经验——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世文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10,共6页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上最宝贵的经验。这一宝贵经验,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上最宝贵的经验。这一宝贵经验,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建设 基本规律 中国民主模式
下载PDF
Global Development Equity: Its Ethical Nature and Historical Construction--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Essence and Problems of the "Theory of China's Neo-colonialism"
13
作者 Chen Zho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年第2期35-50,共16页
Global development equity is a concrete unity of the ethics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modern and historical ethics, subject-centered and ecological ethics, and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ethics. Its construction ... Global development equity is a concrete unity of the ethics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modern and historical ethics, subject-centered and ecological ethics, and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ethics. Its construction requires prolonged effort and a comprehensive grasp of modernity, the law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overall logic of soci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an all-around readjustment of concepts, institutions and behaviors. Within the concrete and historical unity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the unity of limited global rights and limited global responsibilities" i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for constructing global development equity. Declarations that China is practicing neo-colonialism are in fact inherently associated with Eurocentrism. The peaceful, joint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China's historical advancement of global development equity are practical refutations of such asser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al ethics global responsibility global rights eolonialism Chinese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