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江伟 崔蕴涛 《朝阳法律评论》 2009年第2期27-36,共1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事诉讼法学全面借鉴苏联法学。十年动乱期间,刚起步的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被迫中止。改革开放初期,民事诉讼法试行法颁布。这期间的学术研究以注释法学为主。1991年,现行立法颁布。到本世纪初,民事诉讼法学基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事诉讼法学全面借鉴苏联法学。十年动乱期间,刚起步的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被迫中止。改革开放初期,民事诉讼法试行法颁布。这期间的学术研究以注释法学为主。1991年,现行立法颁布。到本世纪初,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体系基本得以转型重构。近年来,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些许不足。而展望未来,民事诉讼法学必将在新时期里取得更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 回顾 展望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民事诉讼依法裁判辨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亚明 《岭南学刊》 CSSCI 2008年第2期60-63,80,共5页
对中国古代民事诉讼是否依法裁判争论较大,通过数据统计难以得出依法裁判的结论,对此应该辩证认识。古代中国表面上未能体现依法裁判既有当代人的理解问题,还受到立法因素、司法制度、结案方式、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并未影响... 对中国古代民事诉讼是否依法裁判争论较大,通过数据统计难以得出依法裁判的结论,对此应该辩证认识。古代中国表面上未能体现依法裁判既有当代人的理解问题,还受到立法因素、司法制度、结案方式、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并未影响依法裁判的大格局。在当代中国,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一致的同时,不能因法律变通影响规则的确定性,应理顺民俗习惯与司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民事诉讼 依法裁判 争议 原因 启示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事诉讼的和谐因素
3
作者 张可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9-63,共5页
诉讼破坏了社会秩序的和谐,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打破了正常生产生活关系的稳定性。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民事诉讼中予以充分体现。从我国历史上民事诉讼的起诉、审理、裁判、执行各个环节来看,和谐理念是贯... 诉讼破坏了社会秩序的和谐,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打破了正常生产生活关系的稳定性。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民事诉讼中予以充分体现。从我国历史上民事诉讼的起诉、审理、裁判、执行各个环节来看,和谐理念是贯彻始终的,是我国古代民事诉讼的精髓。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充分借鉴古代民事诉讼和谐因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民事诉讼 和谐因素 息讼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中的摸索证明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成泓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2-150,共9页
摸索证明的基本含义是指证据声请以获取相关信息为目的。根据古典辩论主义,摸索证明应予禁止。但在修正辩论主义下,对其不应一概予以否定,而应综合考虑对辩论主义所做各种修正,即真实、完全义务、具体化义务、诉讼促进义务和诉讼经济、... 摸索证明的基本含义是指证据声请以获取相关信息为目的。根据古典辩论主义,摸索证明应予禁止。但在修正辩论主义下,对其不应一概予以否定,而应综合考虑对辩论主义所做各种修正,即真实、完全义务、具体化义务、诉讼促进义务和诉讼经济、诚信原则和防止滥用诉讼权利等,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判断。在我国,由于自起诉即要求表明、提交证据,摸索证明有其特殊性。此外,摸索证明与证据声请、证据保全、当事人陈述等制度也有着密切联系。总体而言,由于我国民事诉讼的职权主义色彩仍然较浓以及受制于大环境因素,对摸索证明的处理应当更为宽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摸索证明 辩论主义 修正辩论主义 中国民事诉讼
下载PDF
论中国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燕霞 龙建林 《经济研究导刊》 2008年第19期283-284,共2页
通过考察中国当前民事诉讼模式,在对比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基本设想,并就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证。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充分发挥法官的职权作... 通过考察中国当前民事诉讼模式,在对比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基本设想,并就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证。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充分发挥法官的职权作用和调动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使其相互协作,共同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的一种诉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协同型民事诉讼 模式 建立
下载PDF
大国司法:中国国际民事诉讼制度之重构 被引量:30
6
作者 刘敬东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16,共14页
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方大国相比,中国国际民事诉讼制度尚显落后,同中国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如何以大国司法理念推动我国国际民事诉讼制度的重构,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中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也是中国彰显大国地位、在全球治理中发挥... 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方大国相比,中国国际民事诉讼制度尚显落后,同中国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如何以大国司法理念推动我国国际民事诉讼制度的重构,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中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也是中国彰显大国地位、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大国作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现阶段,中国应当秉承大国司法理念,借鉴大国司法核心要素,运用大国司法应具备的制度内涵完善现行国际民事诉讼制度。这是中国实现"一带一路"、海洋强国等新时期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法治保障,是新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赋予中国的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司法 制度设计核心要素 中国国际民事诉讼 制度重构
原文传递
A Study on the Capital System Reform Tendency of Chinese company
7
作者 ZHAO Shuwen LV Zhiwei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6年第5期62-64,共3页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history and evolvements of capital system in order to grasp the tendency of capital system reform. Managers should give more attention to the establishing of reform institution and the sup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history and evolvements of capital system in order to grasp the tendency of capital system reform. Managers should give more attention to the establishing of reform institution and the supervising of company capital system' s op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Managers should als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hird party and creditors when they value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It is imperfect to only emphasis or value the interests of the shareholders or the third party and creditors. In addition, creditor' s self-protection of civil action should obtain much more approaches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ny capital system reform creditor' s interests
下载PDF
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十年
8
作者 黎伟华 《民主与法制》 2021年第11期23-24,共2页
“你是学习民事诉讼法的硕士,怎么选择去当记者呢?”当年硕士毕业时,我在导师江伟教授的脸上,明显地看到了几分失望和不解。江伟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法学家,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泰斗。1990年7月,作为江伟教授的第四届硕士毕业生,从中国人民... “你是学习民事诉讼法的硕士,怎么选择去当记者呢?”当年硕士毕业时,我在导师江伟教授的脸上,明显地看到了几分失望和不解。江伟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法学家,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泰斗。1990年7月,作为江伟教授的第四届硕士毕业生,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的我选择到《民主与法制》杂志当一名记者。我的同学们大多选择了去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与法律专业密切相关的部门工作。我知道,那时候我的选择,是挺让自己的导师失望的。可是,我有一句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话没有说出口,那就是:我有一个记者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法律系 硕士毕业生 中国人民大学 江伟 最高人民法院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 心灵深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