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大学中国法律史教学改革的思考 |
杨晓辉
胡文宇
|
《保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国法律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阎晓磊
|
《西部素质教育》
|
2024 |
0 |
|
3
|
史实建构、中西融通与现实关怀——陈景良教授《学步古今:中国法律史略论稿》评介 |
朱磊
|
《社会科学动态》
|
2024 |
0 |
|
4
|
东法西译:近代中国法律的对外译介与形象自塑 |
吴景键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法律史学创新发展的道路选择--以统一多民族国家本土法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视角 |
南杰·隆英强
|
《克拉玛依学刊》
|
2024 |
1
|
|
6
|
论中国法律史课程教学对博物馆知识的引入 |
余地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24 |
0 |
|
7
|
法治与德治一体化实施的实践探究——评《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 |
倪皓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
2024 |
0 |
|
8
|
国家形象构建下中国法律典籍译介规划研究 |
岳靖峰
李双颖
郭洁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两宋民商法及中国传统法的变革与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与“人民教育家”张晋藩教授的对话 |
李群
李翰林
王治山
|
《商业观察》
|
2024 |
0 |
|
10
|
探析中国法律文化的内核——法统 |
宇凤利
|
《甘肃农业》
|
2005 |
3
|
|
11
|
偏好与追求:中国法律史的跨学科研究 |
徐忠明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2
|
抚今追昔,砥砺向前——为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40周年而作 |
张晋藩
|
《人民法治》
|
2019 |
0 |
|
13
|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 |
陈金钊
焦宝乾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5
|
|
14
|
传统中国法律的家户性及当代价值 |
徐勇
张慧慧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5
|
当代中国法律史学研究方法的分析 |
马小红
张岩涛
|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6
|
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几点省思 |
徐忠明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5
|
|
17
|
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及其转型 |
夏锦文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36
|
|
18
|
中国法律史研究的时代图景(1949-1966)——马列主义方法论在法律史研究中的表达与实践 |
马小红
张岩涛
|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9
|
对话:中国法律评注的现状与未来 |
张双根
朱芒
朱庆育
黄卉
|
《中国应用法学》
|
2017 |
13
|
|
20
|
“中国法的历史”还是“西方法在中国的历史”——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再思考 |
刘昕杰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