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律信仰危机与中国法治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范进学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48-51,共4页
论法律信仰危机与中国法治化范进学当世界各国纷纷踏上法治化之路时,中国从领导决策层到普通公众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的过程中日益感受到法治的巨大价值。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的确... 论法律信仰危机与中国法治化范进学当世界各国纷纷踏上法治化之路时,中国从领导决策层到普通公众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的过程中日益感受到法治的巨大价值。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的确立,法治精神逐渐深入人心。然而,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信仰危机 中国法治化 传统法律文化 法律工具主义 社会正义 权利意识 法律制度 中国法学 执政党 传统政治文化
下载PDF
国家法治先于社会法治为主导──中国法治化的道路选择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蔡道通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关键词 社会法治化 国家法治 市民社会 道路选择 中国法治化 政治国家 法治建设 法治化建设 法制现代化 政府推进型法治
下载PDF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中国法治化的根本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祥健 《东南学术》 CSSCI 1998年第6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法治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法治化 领导地位 党的政策 领导行为 社会主义法治 中国共产 党与法 遵守宪法和法律
下载PDF
法律观念的转变:中国法治化的关键
4
作者 蔡道通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4期16-18,共3页
法律观念的转变:中国法治化的关键蔡道通当代中国,立法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广,立法数量越来越大,立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完善的立法对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法治化的进程意义重大。但是,立法绝非法律的全部,更不是法治化... 法律观念的转变:中国法治化的关键蔡道通当代中国,立法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广,立法数量越来越大,立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完善的立法对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法治化的进程意义重大。但是,立法绝非法律的全部,更不是法治化的同义语。因为,“宣布基本权利的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治化 社会系统 法律制度 社会冲突 观念的转变 价值标准 法律观念 目的价值 控制器 工具价值
下载PDF
论中国法治化的现状及途径
5
作者 王宗礼 《人大研究》 1997年第9期21-26,共6页
论中国法治化的现状及途径□王宗礼一、法治化:标准与价值法治化是由人治导向法治的过程。因此应当从人治与法治的对比中获得对法治基本含义的阐释。法治与人治都是人类治理国家的方式和体制,但两者在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基础,治理国家... 论中国法治化的现状及途径□王宗礼一、法治化:标准与价值法治化是由人治导向法治的过程。因此应当从人治与法治的对比中获得对法治基本含义的阐释。法治与人治都是人类治理国家的方式和体制,但两者在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基础,治理国家的理念和方式以及治理国家的后果等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状及途径 法治化进程 中国法治化 法治国家 司法独立 法治精神 法治状态 政府权力 社会契约论 个人意志
下载PDF
现代法律意识:中国法治化的观念基础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红燕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中国法治化的实现必然受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现代法律意识可以说是中国法治化的观念基础。文章从中国法律意识的历史渊源,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内涵,现代法律意识的构建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现代法律意识 中国法治化 政治 思想文化 道家思想 权力意识 普法教育
下载PDF
廉政建设与中国法治化进程
7
作者 张坚 《新长征》 2001年第1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法治化 反腐败 司法机关 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 腐败现象 立法机关 社会问题 执法能力 执法机关
下载PDF
论中国法治化的观念基础 被引量:89
8
作者 夏锦文 蔡道通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51,共9页
论中国法治化的观念基础夏锦文蔡道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当代中国法制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变革时期。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关键之一是法律观念的现代化。其中法律至上应是中国法制现代化(法... 论中国法治化的观念基础夏锦文蔡道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当代中国法制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变革时期。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关键之一是法律观念的现代化。其中法律至上应是中国法制现代化(法治化)的观念基础。这意味着法律应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上观念 政策与法律 中国法治化 社会系统 法律至上 观念基础 社会冲突 法治 法律工具主义 价值标准
原文传递
中国法治化的现实基础 被引量:49
9
作者 刘佳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4-90,共7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当代中国法治化的时代强音,成为反映全国人民意志和愿望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也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法律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重要内容,它的进化与发展是为社会上诸...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当代中国法治化的时代强音,成为反映全国人民意志和愿望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也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法律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重要内容,它的进化与发展是为社会上诸多因素所制约的,同样法治国家的建立也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我认为对我国法治化进程影响最大的是法治观念与法制意识的现代化、国家权力制约机制的建立、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等问题。它们也是中国法治化构建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也可以说,它们是中国法治化的最现实的基础。本文拟就这几方面做一探讨,以提示目前法治化路径选择上的困难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治化 现实基础 法治观念 法治国家 法律的统治 国家权力 社会主义法治 法治 权力制约 法治化进程
原文传递
中国法治化战略选择:国家积极与社会主动 被引量:6
10
作者 齐延平 《东北史地》 1997年第Z1期82-84,共3页
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表明:不承认国家意志与社会意志、公民个人意志存在冲突和矛盾,是不现实的、有害的。因此中国法治化的选择方案,应是实现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最佳平衡。
关键词 中国法治化 法治行为 国家权力 中国文化 建设经验 社会权利 市民社会 社会主义 个人意志 社会意志
原文传递
中国法治化问题的若干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道才 李萍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28,共4页
一、两个“必然”的必然结合理论界对中国推行法治,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性探讨,主要是从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需要层面:实行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改革和建设的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等;二是规律性... 一、两个“必然”的必然结合理论界对中国推行法治,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性探讨,主要是从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需要层面:实行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改革和建设的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等;二是规律性层面:民主政治就是法治化政治,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法治化 法治社会 精神文明 法治国家 制度文明 物质文明 法制国家 法治化进程
原文传递
论法律信仰危机与中国法治化 被引量:114
12
作者 范进学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8,共6页
论法律信仰危机与中国法治化范进学当现代世界各国纷纷踏上法治化道路之时,中国从领导决策层到普通公众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的过程中日益感受到法治的巨大价值。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的... 论法律信仰危机与中国法治化范进学当现代世界各国纷纷踏上法治化道路之时,中国从领导决策层到普通公众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的过程中日益感受到法治的巨大价值。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的确立,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信仰危机 中国法治化 法律文化 社会正义 权利意识 普遍信仰 法律制度 法律的普遍性 “君权神授” 法治社会
原文传递
构建中西行政程序法研究的桥梁——《中国行政程序法治化》述评
13
作者 章志远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构建 行政程序法 中国行政程序法治化 书评 杨寅 中国 西方国家
下载PDF
法治的动力,探索中国进入现代法治的路径
14
作者 李有群 詹瑞明 《法制与经济》 2009年第12期36-37,共2页
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选择。法治,既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又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下依据法治规律所创建的现代治国模式。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依法治国"目标的引领下,准确把握并努力创造... 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选择。法治,既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又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下依据法治规律所创建的现代治国模式。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依法治国"目标的引领下,准确把握并努力创造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动力体系,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法治道路,对卓有成效地推进中国法治化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治化 动力 体系 现代法治路径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15
作者 马小臣 《文化产业》 2023年第9期79-81,共3页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思想精髓,有助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社会。诠释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容,探究传统法律文化中永不过时的精神和价值,寻找传统法...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思想精髓,有助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社会。诠释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容,探究传统法律文化中永不过时的精神和价值,寻找传统法律文化中有益于中国法治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法治化 和谐社会 当代中国法治 重要基石 构建和发展 思想精髓 现代化
下载PDF
新疆南疆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法治队伍建设
16
作者 潘泽 成军帅 《现代企业》 2016年第7期46-47,共2页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依法治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了中国法治化的终极目标。加快少数民族法治队伍建设,对于缓解少数民族区域中的部分极端思想,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对更好的推进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在少...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依法治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了中国法治化的终极目标。加快少数民族法治队伍建设,对于缓解少数民族区域中的部分极端思想,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对更好的推进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市、依法治县、依法治乡,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南疆地区 中国法治化 法治化进程 法治国家 治市 队伍结构 法律意识 社会经济 祖国统一 法治教育
下载PDF
大力加强“中国文化引导”,深入促进宗教发展“中国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向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28-31,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宗教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比较以往的宗教政策,本届宗教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应该集中在"一个引导""两个化"以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宗教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比较以往的宗教政策,本届宗教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应该集中在"一个引导""两个化"以及"五大宗教关系"上,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宗教法治化的中国化、宗教工作的法治化与积极协调五大宗教关系。特别是在"积极引导"层面则集中体现为对中国宗教法治化方向的"中国文化引导"等新思想、新方针与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引导论 中国化与法治化 相辅相成
下载PDF
别错过那个故事——从一篇外媒文章浅谈如何对外说明“依法治国”
18
作者 王家全 李怀岩 《对外传播》 2015年第4期6-7,共2页
中国两会结束之后,《世界邮报》(The World Post)总编辑内森·加德尔斯(Nathan Gardels)发表题为《西方媒体正在错失中国最大的故事》的文章,从中国全国人大职能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在“依法治国”之路上取得的进步,其中不乏值得... 中国两会结束之后,《世界邮报》(The World Post)总编辑内森·加德尔斯(Nathan Gardels)发表题为《西方媒体正在错失中国最大的故事》的文章,从中国全国人大职能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在“依法治国”之路上取得的进步,其中不乏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之处。加德尔斯在文章一开始便开宗明义地指出,西方媒体总是将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橡皮图章”做“表面化”的联系,而这种描述变得越来越与实际不符,无助于了解中国今天正在发生的最重要的历史变化:从“行政命令”的治理模式向“依法治国”的长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命令 人大职能 中国法治建设 中国法治化 Nathan 历史变化 立法程序 两会报道 对外报道 法治进程
下载PDF
论公安院校大学生公共说理能力的培养
19
作者 南亚伶 《森林公安》 2023年第3期42-45,共4页
作为中国法治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每个中国公民都应重视加强公共说理教育,提升公民理性。非理性话语泛滥已经不仅是某个人的思维局限,而且是危害全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非理性话语造成的危害需要每位公民去肃清,更需要执法力量的... 作为中国法治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每个中国公民都应重视加强公共说理教育,提升公民理性。非理性话语泛滥已经不仅是某个人的思维局限,而且是危害全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非理性话语造成的危害需要每位公民去肃清,更需要执法力量的参与和纠正。公安院校大学生是未来的警察,他们将以执法者的身份参与社会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院校大学生 公民理性 执法力量 思维局限 中国法治化进程 公共说理 重要参与者 执法者
下载PDF
中国法治建构的历史语境及其面临的问题 被引量:29
20
作者 舒国滢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8-72,共5页
历史即将进入21世纪,这对于正在步入现代化的中国而言.不啻是一个焦虑与期待同在的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讨论中国法治的建构问题,其意义自然是非同寻常的.应当说,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法治的建构.一直是法学界讨论的理论热点问题之一... 历史即将进入21世纪,这对于正在步入现代化的中国而言.不啻是一个焦虑与期待同在的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讨论中国法治的建构问题,其意义自然是非同寻常的.应当说,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法治的建构.一直是法学界讨论的理论热点问题之一.但若深一步考察,学界关于法治讨论的主旨还是有所变化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人治一法治”论辩(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在此一阶段,法学家们就治国方式上到底采取“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对话.以此为中心.学界的同仁们还拓展了相关的论题向度,例如“权与法”、“共产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等等.这次论辩,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基础.随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人治一法治”的理论论辩已经达到了其所期望达到的目的.第二阶段,“法制一法治”辨析.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学者们在更为广泛的语境中讨论法治的建构问题,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乃是对“法治”与“法制”之语义的解析.其实,在此之前,学者们已敏锐地觉察到:社会主义法制并不仅仅是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建构 中国法治化 历史语境 法律文化 法治模式 法律体系 法制建设 法治 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