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所包含的传统因素
1
作者 王佳艺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6期52-55,共4页
20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西方文化思潮与中国传统相碰撞形成的产物,因此,其一开始便带有中国传统因素所含特征,无法彻底脱胎于民族传统,并在一定程度上由传统因素支撑着。
关键词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传统因素 浪漫主义作家 “五四” 民族传统
下载PDF
从古典到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之关系形态考察
2
作者 王孟图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8-91,共4页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通常被认为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这完全忽视了它的本土渊源。事实上,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是汲取多方文明资源而生成的,中国古代浪漫文学资源是最为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它奠定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通常被认为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这完全忽视了它的本土渊源。事实上,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是汲取多方文明资源而生成的,中国古代浪漫文学资源是最为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它奠定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基因,更催生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转型和再生。换言之,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历经从古典到现代的蜕变与超越,表征为三个层面的关系形态———表层断裂、深层接续、转型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 古典 现代 关系形态
下载PDF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庭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36-39,共4页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上,强调主观性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高到创作的首位。受其影响,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文学推崇情感,运用想象进行创作,并认为创作没有外在的目的,同时强...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上,强调主观性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高到创作的首位。受其影响,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文学推崇情感,运用想象进行创作,并认为创作没有外在的目的,同时强调个性主义,表现出了基本的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文学思潮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
下载PDF
高屋建瓴的中国浪漫主义多重范式的建构——读俞兆平《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
4
作者 章长城 《学术评论》 2020年第1期52-56,共5页
中国的浪漫主义研究,20世纪在90年代以来现代性视角的光焰下获得了新的学术生命。其中,俞兆平教授从现代性的核心要义之一科学主义视角对创造社浪漫主义定性的质疑,可以说彻底打破了中国浪漫主义研究的成规。从《写实与浪漫》到《现代... 中国的浪漫主义研究,20世纪在90年代以来现代性视角的光焰下获得了新的学术生命。其中,俞兆平教授从现代性的核心要义之一科学主义视角对创造社浪漫主义定性的质疑,可以说彻底打破了中国浪漫主义研究的成规。从《写实与浪漫》到《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再到《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俞教授的研究领域一直没有离开过浪漫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浪漫主义中国的四种范式》
下载PDF
西方参照与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多元路径——由《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一卷)浪漫主义》说起
5
作者 周向荣 《中国比较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2-277,共6页
关于什么是“浪漫主义”一直众说纷纭,由蒋承勇主编、曾繁亭著的六卷本之一《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一卷)浪漫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以下简称《浪漫主义》),则抽绎出“自由”一词作为西方浪漫主义的核心观念,可谓独树... 关于什么是“浪漫主义”一直众说纷纭,由蒋承勇主编、曾繁亭著的六卷本之一《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一卷)浪漫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以下简称《浪漫主义》),则抽绎出“自由”一词作为西方浪漫主义的核心观念,可谓独树一帜。而用“自由”来反观中国浪漫主义,该书认为,“个体自由”观念在中国“水土不服难以落地”,使得“五四”时期对“个人自由”的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浪漫主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承勇 西方文学思潮 个体自由 核心观念 多元路径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
原文传递
一部富有创见和文采的新著——评《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6
作者 黄曼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512-512,,F003,,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陈国恩 中国 浪漫主义
下载PDF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与中国古代浪漫文学资源之关系形态论
7
作者 王孟图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4-37,共4页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是在汲取多方位、多层面的文明资源的基础上生成的,其中的中国古代浪漫文学资源是最为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是它奠定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基因,同时也是它催生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重生。本文旨在探讨...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是在汲取多方位、多层面的文明资源的基础上生成的,其中的中国古代浪漫文学资源是最为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是它奠定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基因,同时也是它催生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重生。本文旨在探讨二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形态——表层的断裂、深层的文化接续、转型和再生——研究的是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观念从古代到现代的蜕变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 中国古代浪漫文学资源 关系形态
下载PDF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与道家思想及日本文化之比较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聂姗 《南方论刊》 2008年第5期18-19,共2页
中国古代道家文化博大精深,不但对中华民族有着持续的深远影响,对亚洲甚至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传统都有着深刻的文化渗透。本文将把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与道家思想,以及深受道家影响的日本文化作一比较研究。试图在其中挖掘出东方浪... 中国古代道家文化博大精深,不但对中华民族有着持续的深远影响,对亚洲甚至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传统都有着深刻的文化渗透。本文将把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与道家思想,以及深受道家影响的日本文化作一比较研究。试图在其中挖掘出东方浪漫主义文化的一些本质性存在,开掘出新的可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 道家文化 日本文化
下载PDF
从卢梭《忏悔录》的译介与接受管窥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间性
9
作者 杨淑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0,112,共7页
文章从译介和接受的角度探索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的浪漫传统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对卢梭《忏悔录》的译介与接受的考察和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是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由中国文... 文章从译介和接受的角度探索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的浪漫传统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对卢梭《忏悔录》的译介与接受的考察和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是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由中国文学传统生发而来,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浪漫传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西文化经由翻译互动的产物。因此,它具有文化互动中的商讨塑型和文化间性特征,具体呈现是:(1)移植并改造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个体精神;(2)接受并重塑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情感意志论;(3)经历并呈现了伦理教化层面的视域变焦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 影响与接受 传统
下载PDF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滥觞——鲁迅和王国维的浪漫主义文学观
10
作者 魏洪丘 《上饶师专学报》 1991年第4期30-35,共6页
本文从文学思潮溯源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缘起。王国维首创“理想”与“写实”的分野和“有我”、“无我”的意境,强调文学的独立价值和自我意识,崇尚自然,孕含了宝贵的浪漫主义因素;鲁讯立足“世界识见”,注... 本文从文学思潮溯源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缘起。王国维首创“理想”与“写实”的分野和“有我”、“无我”的意境,强调文学的独立价值和自我意识,崇尚自然,孕含了宝贵的浪漫主义因素;鲁讯立足“世界识见”,注重反抗专制压迫和争取独立自主的斗争精神,以“真”为创作审美观的核心,强调文学“寓教于悦”的审美价值,最早从流派角度系统介绍和提倡浪漫主义,为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正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潮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观 王国维 鲁迅
全文增补中
浪漫主义在20世纪中国命运的精当论述——评陈国恩的《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11
作者 朱慧琴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12-112,共1页
长期以来,现实主义在中国一直处于正宗的地位,而浪漫主义的命运要坎坷得多.浪漫主义经常被简单地与唯心主义划上等号,系统研究它的专著甚少.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更多的人认为浪漫主义早已过时.直到1992年... 长期以来,现实主义在中国一直处于正宗的地位,而浪漫主义的命运要坎坷得多.浪漫主义经常被简单地与唯心主义划上等号,系统研究它的专著甚少.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更多的人认为浪漫主义早已过时.直到1992年罗成琰的<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出版,情况才算有所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陈国恩 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20世纪 中国 文学 浪漫主义 文学研究 文学思潮
下载PDF
《楚辞》与中华美学的浪漫精神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望衡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0-47,共8页
由屈原开创的中华美学浪漫主义美学传统有三个特点:一、理想为魂。突出体现为人神互拟,人的形象与神的形象不分,神即人。虽然神与人不分,但神是最美的人,理想的人,神于人不仅没有恐怖感,而且让人感到无比温馨。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理想... 由屈原开创的中华美学浪漫主义美学传统有三个特点:一、理想为魂。突出体现为人神互拟,人的形象与神的形象不分,神即人。虽然神与人不分,但神是最美的人,理想的人,神于人不仅没有恐怖感,而且让人感到无比温馨。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理想的民族,理想之境构成了中华美学浪漫主义的灵魂。二、象征为体。浪漫主义重表现,重主观,这主观的表现,在《楚辞》中是借物象来反映的。这种主要用于展现主观的物象为象征。可以说,象征是中国浪漫主义美学之体。三、奇幻特色。抒情是一切浪漫主义的特点,《楚辞》所体现出来的特点是,多用奇幻的意象来表现不一般的情感。于是,这强烈触动我们心灵的情感不仅是至真,至善,而且至美。这三个特点体现出中国美学三个重要的哲学立场:真善美不分;现象与本体不分;现实与理想不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中华美学 中国浪漫主义传统
下载PDF
寻根问祖: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之哲学回望
13
作者 王孟图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14,共7页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哲学底色是由儒、道二家共同描绘的,只是二者在表现形式上是一明一暗、一显一隐。本文旨在从"显在"层面(道家思想)和"隐潜"层面(儒家思想)两个维度,探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在儒、道二家合...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哲学底色是由儒、道二家共同描绘的,只是二者在表现形式上是一明一暗、一显一隐。本文旨在从"显在"层面(道家思想)和"隐潜"层面(儒家思想)两个维度,探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在儒、道二家合理化张力裹挟之下的一种学理上的必然,展现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成长轨迹和历史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 寻根问祖 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
原文传递
从鲁迅和徐志摩看五四新文学中拜伦的影子
14
作者 王碧海 《钦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9-43,共5页
中国浪漫主义在五四时期受到外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撒旦"反抗精神和坦诚抒情的浪漫主义气质随着《哀希腊》的译介对五四时期新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鲁迅和徐志摩的作品... 中国浪漫主义在五四时期受到外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撒旦"反抗精神和坦诚抒情的浪漫主义气质随着《哀希腊》的译介对五四时期新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鲁迅和徐志摩的作品和思想中,可以看到五四中国作家对拜伦精神的继承,看到五四浪漫主义时期"中国式的拜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浪漫主义 五四新文学 拜伦 鲁迅 徐志摩 影响
下载PDF
《九章·哀郢》中的家国情怀
15
作者 崔义忠 谢汀兰 《考试与招生》 2024年第1期53-54,共2页
屈原(公元前340年一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作为“楚辞”这一诗歌体裁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不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诗歌传统。
关键词 诗歌体裁 香草美人 家国情怀 诗歌传统 爱国诗人 哀郢 战国时期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
原文传递
慈心善语
16
《慈善》 2023年第2期62-63,共2页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名言出自我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离骚》,意思是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后悔。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实行清明的政治。屈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名言出自我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离骚》,意思是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后悔。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实行清明的政治。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章》 《九歌》 《离骚》 《天问》 战国时期 爱国诗人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 楚辞
原文传递
编后记
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0-260,共1页
南帆的论文从文学修辞角度进入,讲述了农民叙事话语与知识分子叙事话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在差异与表征张力,而新时代数码语言的出现则预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论文视野开阔,颇有见地。张惠娟、李永东的论文以及王振滔的论文分别对“摩登... 南帆的论文从文学修辞角度进入,讲述了农民叙事话语与知识分子叙事话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在差异与表征张力,而新时代数码语言的出现则预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论文视野开阔,颇有见地。张惠娟、李永东的论文以及王振滔的论文分别对“摩登女郎”以及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从词源学和发生期的角度进行了追溯和梳理,可为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话语 摩登女郎 编后记 词源学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 内在差异 修辞角度 视野开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