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文本中中国特色用语英译研究——以李克强总理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讲话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京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30-133,共4页
以李克强总理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讲话为例,探讨中国特色用语在政治文本中的使用及英译。介绍中国特色用语的特点,在文本类型划分原则和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从词语、四字格、谚语、句式四个方面分别举例分析,讨论了政治文... 以李克强总理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讲话为例,探讨中国特色用语在政治文本中的使用及英译。介绍中国特色用语的特点,在文本类型划分原则和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从词语、四字格、谚语、句式四个方面分别举例分析,讨论了政治文本中特色用语翻译应遵循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鳌论坛 中国特色用语 政治文本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中国特色用语翻译策略及翻译原则探析——基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慧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57-158,175,共3页
论文主要基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对其中的中国特色用语的英译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其翻译技巧与翻译原则。认为,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大量中国特色的表达,其中有烙上中国文化的文化负载词,有为了语言的简练而出现的"略称... 论文主要基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对其中的中国特色用语的英译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其翻译技巧与翻译原则。认为,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大量中国特色的表达,其中有烙上中国文化的文化负载词,有为了语言的简练而出现的"略称语",也有为了政策的宣传出现的大量新词汇、新提法等,这些表达富有中国特色,且翻译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特色用语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特色用语英译策略研究——以《北京周报》(2015-2019)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鑫鹏 谭芳 +1 位作者 张美慧 马萱玮 《海外英语》 2021年第22期55-56,58,共3页
本研究利用《北京周报》(2015-2019)双语文件,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将其中的中国特色用语分为3类,从目的论视角分析其翻译策略后发现:中国特色用语的英译,目的原则占主导。术语类中国特色用语英译多用逐词翻译与直译,更符合目的原则与忠... 本研究利用《北京周报》(2015-2019)双语文件,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将其中的中国特色用语分为3类,从目的论视角分析其翻译策略后发现:中国特色用语的英译,目的原则占主导。术语类中国特色用语英译多用逐词翻译与直译,更符合目的原则与忠实原则;文学作品引用类中国特色用语英译多用意译,更符合目的原则与连贯原则,选择性地违背了忠实原则;熟语类中国特色用语中,含汉语特色意象的熟语英译多用直译,更符合目的原则与连贯原则,不含汉语特色意象的熟语的英译多用意译与改译,更符合目的原则与忠实原则。本研究为译者翻译中国特色用语提供参考,助力译者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用语 目的论 翻译策略 《北京周报》 汉英平行语料库
下载PDF
中西方英语媒体中国特色用语翻译对比研究
4
作者 曹婷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5年第12期15-17,共3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英语媒体和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特色表达翻译策略的异同,其中中国特色表达分为三个类别,涵盖中国时政词汇、传统文化词汇以及与当代经济社会相关的表达。笔者分析了各类表达中西方英语媒体翻译策略的异同点,并从新闻...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英语媒体和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特色表达翻译策略的异同,其中中国特色表达分为三个类别,涵盖中国时政词汇、传统文化词汇以及与当代经济社会相关的表达。笔者分析了各类表达中西方英语媒体翻译策略的异同点,并从新闻传播、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翻译 中国特色用语 对外传播
下载PDF
从交际语境顺应分析中国特色用语的英译
5
作者 杨婧 鲍成莲 《成长》 2020年第3期51-52,共2页
以维索尔伦提出的语境顺应论为指导,以习近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演讲英译本为例,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用语英译,显示了语境顺应对翻译的阐释作用,指出交际语境顺应下译者在翻译中国特色用语时如何进行文化阐释和语言选择。为日后中国特色用语... 以维索尔伦提出的语境顺应论为指导,以习近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演讲英译本为例,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用语英译,显示了语境顺应对翻译的阐释作用,指出交际语境顺应下译者在翻译中国特色用语时如何进行文化阐释和语言选择。为日后中国特色用语的翻译提供参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语境 中国特色用语 翻译
下载PDF
基于目的论探究中国特色用语汉英翻译——以中国领导人重要讲话会议口译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夏雪 李京京 卢蕾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12期98-98,100,共2页
中国特色用语包括古诗、成语等,多出现于中国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他们的措辞风格代表的是中国特色。会议口译以效果为导向,受众的理解和积极反馈是口译员工作的出发点,同时中国特色用语的翻译也应最大限度忠实源语,弘扬中国特色文化。... 中国特色用语包括古诗、成语等,多出现于中国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他们的措辞风格代表的是中国特色。会议口译以效果为导向,受众的理解和积极反馈是口译员工作的出发点,同时中国特色用语的翻译也应最大限度忠实源语,弘扬中国特色文化。本文基于目的论,以中国特色用语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时引用中国特色用语的例子,探究会议口译可采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中国特色用语 会议口译策略
下载PDF
接受理论视角下中国特色用语的外宣翻译研究
7
作者 邱大平 刘思颖 《汉字文化》 2021年第4期119-120,共2页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英文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探讨俗语,隐喻,经典语句以及政治术语等带有中国特色的用语的外宣翻译方法。研究发现在翻译俗语时,化译即用相似表达替换;翻译隐喻时,直译或意译...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英文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探讨俗语,隐喻,经典语句以及政治术语等带有中国特色的用语的外宣翻译方法。研究发现在翻译俗语时,化译即用相似表达替换;翻译隐喻时,直译或意译;翻译经典语句时,增译解释其内涵;翻译政治术语时,直译加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理论 外宣翻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中国特色用语
原文传递
政治文献中特色用语的翻译方法研究
8
作者 陈哲 《新潮电子》 2023年第9期226-228,共3页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又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孕育而生,如何将这些中国特色词汇准确有效地传达给外国读者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用语的...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又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孕育而生,如何将这些中国特色词汇准确有效地传达给外国读者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用语的日译为例,探讨其翻译方法,以期给中国特色用语的日译以方法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特色用语 翻译方法
下载PDF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中国特色政经用语的对等翻译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吉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z1期167-169,共3页
本文以2000至2005年共6界《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在奈达等效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从词汇层面和语篇层面入手,结合汉英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对外宣传的特殊需要对其中出现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用语的对等翻译进行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 奈达 等效翻译 词汇层面 语篇层面 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用语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警务用语翻译的“责”与“术”
10
作者 柯秀青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24-29,共6页
中国特色警务用语是中国警务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译质量与中国警务话语权的提升紧密相关,这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面对新的历史生态环境和时代要求,中国特色警务用语的翻译者当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在宏观层面上承担起译者... 中国特色警务用语是中国警务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译质量与中国警务话语权的提升紧密相关,这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面对新的历史生态环境和时代要求,中国特色警务用语的翻译者当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在宏观层面上承担起译者之"责",树立政治意识,坚持文化自信;在微观层面上自觉践行三维转换之"术",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综观文本,灵活选择音译和音译加注、直译和直译加注以及意译的翻译策略,力争做到"三维一体",以获得"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为我国涉外警务用语的规范化建设和中国警务话语体系的构建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中国特色警务用语 译者责任 三维转换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的中国特色语口译策略——以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洪延凌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65-70,共6页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家领导人频繁出席各大外交场所并发表演讲,并大量使用中国特色语。如何精准、巧妙地将其英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基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赖斯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家领导人频繁出席各大外交场所并发表演讲,并大量使用中国特色语。如何精准、巧妙地将其英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基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赖斯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演讲口译稿为语料,研究此次演讲中出现的中国特色语以及译本进行研究,探讨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为未来的外交演讲口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演讲 中国特色用语 文本类型理论 口译策略
下载PDF
目的论视阈下的翻译分析——以《中国关键词(第一辑)》为例
12
作者 方瑞晴 《中国朝鲜语文》 2023年第5期73-80,共8页
以多种语言出版的《中国关键词》系列图书是中国重要的外宣文本,该系列图书中中国特色用语翻译的准确性与中国的政治立场和国家形象直接相关。本文结合目的论比较分析了《中国关键词(第一辑)》的两个韩译本中中国特色用语的译文。从文... 以多种语言出版的《中国关键词》系列图书是中国重要的外宣文本,该系列图书中中国特色用语翻译的准确性与中国的政治立场和国家形象直接相关。本文结合目的论比较分析了《中国关键词(第一辑)》的两个韩译本中中国特色用语的译文。从文化角度来看,金胜一译者偏向使用归化策略进行翻译,而金荣美译者则多使用异化策略。从语言方面来看,金胜一译者多采用意译策略进行翻译,而金荣美译者更倾向于采用直译策略进行翻译。本文在目的论的基础上,结合典型例子分析了两种译本呈现的主要翻译策略,并探讨了两个译本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以期为中国外宣文本韩译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中国关键词》 中国特色用语 中韩翻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