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研究
1
作者 宋才发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1期30-39,共10页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它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管总的东西,建设与之相适...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它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管总的东西,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更加完善的法治体系,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总目标,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总体布局,“十一个坚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内涵,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显著特征。解决民生难题的补短板立法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前提,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立法积极性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抓手,规范和强化司法与行政执法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关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法治体系 法治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 行政执法
下载PDF
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三重逻辑
2
作者 陈柔仪 《新丝路》 2024年第13期38-40,共3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是成功探索的成就之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首要的政治原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是成功探索的成就之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首要的政治原则。文章围绕价值前提、现实根据、实践要求三重逻辑阐释了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要性。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是价值前提;政党引导国家建设的历史路径、党的法治实践是现实根据;处理好党的领导和法治的关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实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领导 全面依法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视角
3
作者 薛全忠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许多原创性重大贡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是其中之一。该创新性命题的提出及其深刻阐释,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社会存在,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许多原创性重大贡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是其中之一。该创新性命题的提出及其深刻阐释,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社会存在,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在举旗择路这个国家治理的首要问题上做出的正确选择。因此,只有追根溯源到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渊源之一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才能学深悟懂弄通和理解掌握运用其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征程中使其真正成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原创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敬煊 邹谨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共6页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依托;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依托;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现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利于建设法治中国、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一步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借鉴国际法治经验,但不照搬照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法治 法治建设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独特性及内在根据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忠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而体现出明显的独特性。从"三个独特"即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角度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有助于正确认识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而体现出明显的独特性。从"三个独特"即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角度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有助于正确认识法治道路的唯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中国法治道路的"独特性"与人类法治"一般性"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独特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实现方式上具有强烈的顶层推动特征;方法手段上具有独特的德法互补特征;发展途径上具有明显的渐进稳健特征。其内在根据是:历史惯性和实践证明了顶层推动的必要性;中华文化为"德""法"融合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现实国情要求法治建设必须渐进稳健。从中可以进一步看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方法论问题,即要从中国的客观实际而不是抽象的理论出发;要从中国道路整体性而不是单纯的法学角度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道路 德法互补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考察及基本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于艳艳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9,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最初酝酿、初步形成、基本形成和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实现了从"人治"到"法制"、从"法制"到"法治"、从"法律体系"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最初酝酿、初步形成、基本形成和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实现了从"人治"到"法制"、从"法制"到"法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改革开放与依法治国双轮驱动,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坚持文明交流互鉴与从中国实际出发不可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依法治 历史考察 基本经验
下载PDF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7
作者 吴传毅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0,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吸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世界法治发展的文明成果。法治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因为法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吸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世界法治发展的文明成果。法治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因为法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道路。西方法治道路是西方历史文化以及西方国情下的产物,照搬西方法治道路在一些非西方国家没有能够取得成功,在中国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比较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一定会愈加宽广,"法治中国"定可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世界法治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历史、逻辑和特色
8
作者 徐邦友 《观察与思考》 2018年第10期73-82,共10页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各个国家由于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不同,法治道路也不相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苦心实践艰难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通过回顾历...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各个国家由于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不同,法治道路也不相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苦心实践艰难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通过回顾历史、考察现实,发现这条道路虽然坎坷曲折,但前景光明,它具有由中国历史、社会、文化条件决定的内在逻辑和鲜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历史轨迹 逻辑 特色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三大特色研究
9
作者 熊威 《西部法学评论》 2018年第6期18-25,共8页
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在法治问题上理论成果;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 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在法治问题上理论成果;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路径,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社会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的"特色"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2]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 实践特色 时代特色
下载PDF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贡献
10
作者 邹谨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1期38-40,54,共4页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导;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中国...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导;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下载PDF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贡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11
作者 邹谨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5年第1期17-20,共4页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贡献主要体现为: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导;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进行了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奠定了重要...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贡献主要体现为: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导;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进行了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为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底蕴——以传统中国的民本、公正、平等、人道理念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玉鸿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6-203,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世界法律文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必须传承的文化资源。在民本、公正、平等、人道等法律价值理论上,中国先哲留下了大量的著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优秀基因。习近平...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世界法律文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必须传承的文化资源。在民本、公正、平等、人道等法律价值理论上,中国先哲留下了大量的著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优秀基因。习近平有关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发展如何汲取历史经验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民本 公正 平等 人道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法理学释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治国 张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49,共11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大核心要义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成为我国法治模式的规定性因素,同时党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大核心要义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成为我国法治模式的规定性因素,同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五项基本原则背后的精神和理念指明了法治道路的应有之义,确立了党的领导型、人民主体型、法律平等型、德法共治型、法治本土化"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模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并非人们臆想的偶然性选择,而是具有法治综合国情范畴内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如果背离我们自己的法治道路,就会导致我国本土化的法治实践缺失对应的理论指导和分析工具,严重阻碍我国法治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道路 法治模式 法治综合国情 法治化进程 法治本土化
下载PDF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被引量:17
14
作者 习近平 《中国民政》 2021年第6期4-9,共6页
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齐心协力,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齐心协力,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马锡五审判方式 全面依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治保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法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核心要义的法理学释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涛 陈正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130,共8页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是坚持中国道路,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必须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形成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当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其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是坚持中国道路,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必须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形成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当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其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遵循,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基础,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支撑,三者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领导 法治理论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纪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入宪十周年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龙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2,21,共7页
自清末以来,近代中国对法治道路的漫长探索经过了五次否定,最终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三者统一"为根本原则,以政府主导... 自清末以来,近代中国对法治道路的漫长探索经过了五次否定,最终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三者统一"为根本原则,以政府主导、上下结合为路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一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论习近平法治思想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晏生 张恒山 《理论视野》 CSSCI 2018年第4期93-100,共8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的最具有特色的内容,意味着中国法治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的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法治思想 中国特色 法治道路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运动机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公丕祥 《金陵法律评论》 2015年第1期3-23,共21页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一个内涵深刻、意义深广的重大论断,需要我们悉心思考、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经历了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从1949年10月...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一个内涵深刻、意义深广的重大论断,需要我们悉心思考、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经历了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的当代中国第一次法律革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持续到当下的当代中国第二次法律革命,形成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其确定的内在目标,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进程的法权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依托;务实主义的法治改革路径;国家法治与区域法治的协调发展;中国法治国情条件的深刻反映。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确立中国法治发展在全球法治发展进程中的自主地位,坚定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条件的自主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法治道路 历史进程 基本目标 逻辑特征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与现实因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自军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12期36-41,共6页
社会因法治而文明,时代因法治而进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道路选择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核心要义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从历史经验、现实需要、未来要求、国际进程... 社会因法治而文明,时代因法治而进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道路选择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核心要义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从历史经验、现实需要、未来要求、国际进程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 党的领导 法治体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色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艳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5,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发展轨迹、治国方略、根本保证、制度基础、学理支撑、人权保障、发展动力、法域类型等八个方面。其中,发展轨迹、治国方略两个方面的特色,突出体现了法治道路与传统文化的紧密性;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发展轨迹、治国方略、根本保证、制度基础、学理支撑、人权保障、发展动力、法域类型等八个方面。其中,发展轨迹、治国方略两个方面的特色,突出体现了法治道路与传统文化的紧密性;根本保证、制度基础、学理支撑、人权保障四个方面的特色,突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姓"社"性;发展动力方面的特色,突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过渡性;法域类型方面的特色,突出体现了中国法治道路的包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道路 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