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9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杜飞进 裴智勇 廖文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共5页
评价一个执政党的执政业绩,不仅要看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也要看其社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从党的十六大起,党中央就非常重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各地在实践中也创造出许多成功的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坚... 评价一个执政党的执政业绩,不仅要看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也要看其社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从党的十六大起,党中央就非常重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各地在实践中也创造出许多成功的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也要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实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只有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决策中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同时又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公共决策、社会公示等新制度新机制的实行,使党和国家的决策更加赢得社会公众的支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积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拆迁"、"打工"等社会热点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管理体系 创新社会管理 执政党 群众路线 和谐社会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新华 王露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47,共7页
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必须实现社会管理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从"统治"向"善治"转变,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 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必须实现社会管理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从"统治"向"善治"转变,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维稳"向"创稳"转变,从"重城轻乡"向"城乡统筹"转变,从"单一管治"向"共同治理"转变。只有着眼于社会管理的理念、方式、基础、制度等方面的全面创新,从全局出发又从细微处入手,才能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管理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管理 体系建设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问题的新认识——再论政府社会管理中的政府、社会、公民三者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乔耀章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10,0,共6页
社会管理不仅是对狭义社会的管理,而且是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管理;"社会管理"可分为社会管理、管理社会、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社会管理这样几个概念;要从时间与空间、实体与虚拟的维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社会管理不仅是对狭义社会的管理,而且是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管理;"社会管理"可分为社会管理、管理社会、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社会管理这样几个概念;要从时间与空间、实体与虚拟的维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管理中的"社会"进行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社会与政府 社会管理 共同管理 相互管理 社会和谐
下载PDF
公众参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的又一基石 被引量:4
4
作者 冯桂林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0,共3页
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公众参与具有主体性特征,即公众是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它通过一定的渠道对公共事务表达意见,并且对公共事务的决策和治理产生影响,而且这种主体性既不被外界所赋予,也不能被外界所剥夺或侵犯;公众参与还具有客体性特征... 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公众参与具有主体性特征,即公众是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它通过一定的渠道对公共事务表达意见,并且对公共事务的决策和治理产生影响,而且这种主体性既不被外界所赋予,也不能被外界所剥夺或侵犯;公众参与还具有客体性特征,即每个公民不仅享有合法利益和权力,而且承担公民责任和义务,遵守社会伦理和法纪;公众参与也具有互动性特征,即由于公众参与的范围是公共事务,这种参与既是公众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互动过程,也是公众与公众之间的互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社会管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被引量:1
5
作者 侯远长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共4页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管理新任务。要实现这一社会管理新任务,就要从本地区、本单位做起,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探索社会管理体系的指导原则、总体要求、基本内容和...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管理新任务。要实现这一社会管理新任务,就要从本地区、本单位做起,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探索社会管理体系的指导原则、总体要求、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的基本原则,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管理 体系构建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实践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2
6
作者 赵雪峰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年第6期22-26,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管理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管理的地位逐渐提高,管理主体逐渐多元,管理方式逐渐科学,管理体制逐渐完善。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自主性不足、户籍制度凝固、管理部门分割和社会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管理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管理的地位逐渐提高,管理主体逐渐多元,管理方式逐渐科学,管理体制逐渐完善。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自主性不足、户籍制度凝固、管理部门分割和社会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面对社会群体利益分化、社会急剧转型以及全球化和信息化等带来的挑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实践创新,必须对管理理念、管理格局、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莫光辉 祝慧 《中国国情国力》 2011年第6期28-31,共4页
建国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控制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一切由国家来管理,社会处于一种边缘性地位,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管理方式逐渐显示出自身的弊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是发展经济,政府... 建国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控制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一切由国家来管理,社会处于一种边缘性地位,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管理方式逐渐显示出自身的弊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是发展经济,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对经济进行管理,与此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体制 党和政府 路径 社会管理方式 国家控制 建国初期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研究现状述评
8
作者 涂小雨 《宁夏党校学报》 2013年第2期74-77,共4页
梳理国内外关于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研究,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管理体系 社会转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
9
作者 杜家毫 《活力》 2013年第2期4-5,共2页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着眼于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一次鲜明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战略思想,并具体要求加快形成社会管理体...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着眼于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一次鲜明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战略思想,并具体要求加快形成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四个“加快形成”.适应发展新形势,顺应时代新要求,呼应群众新期待,不仅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科学内涵,而且明确了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对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创新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社会管理体系 社会管理机制 社会体制改革
下载PDF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10
作者 李志勇 《领导之友》 2012年第12期23-24,共2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把社会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并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点任务作了全面部署。报告提出的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把社会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并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点任务作了全面部署。报告提出的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管理体系 社会体制改革 “五位一体” 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改善民生 部署
下载PDF
上海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三五一体”社区实践模式
11
作者 刘群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经历了三代领导集体不断丰富和发展,到十八大最终确立,为我国社会管理指明了前进方向。上海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形成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不断推进实践探索,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经历了三代领导集体不断丰富和发展,到十八大最终确立,为我国社会管理指明了前进方向。上海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形成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不断推进实践探索,创新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构建了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大都市社会管理体系的"三五一体"社区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管理体系 社区实践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探索
12
作者 田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172-174,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无疑离不开建设者的管理,建立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包括规则分体系、组织分体系、方法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无疑离不开建设者的管理,建立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包括规则分体系、组织分体系、方法分体系、评价分体系、价值分体系等,这些管理体系的划分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的,具有人文性、科学性、合理性、时效性、先进性等优点,体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的巨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社会 管理
下载PDF
刍论改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13
作者 赵雪峰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7,共4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社会管理既是社会建设的一个子系统,也是推动社会建设的动力和手段。从当前中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管理理念,健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社会管理既是社会建设的一个子系统,也是推动社会建设的动力和手段。从当前中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管理理念,健全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管理格局,实行民主法治、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完善合理有效、富于活力的管理体制,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管理体系 基本构架 以人为本 民主法治
下载PDF
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14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共1页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2月19日上午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2月19日上午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管理体系 科学化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 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七大 邓小平理论
下载PDF
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15
《行政管理改革》 2011年第3期1-1,共1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管理体系 科学化水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中央总书记 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七大 邓小平理论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整体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喜平 郭越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为其立场观点方法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的整体性。“六个必须坚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为其立场观点方法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的整体性。“六个必须坚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整体统一和整体发展。“六个必须坚持”将唯物辩证法同唯物史观统一起来,将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原创性经验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统一起来,深化了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要将“六个必须坚持”整体运用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征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 世界观 方法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建构逻辑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健杰 《工会理论研究》 2024年第1期4-13,共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当代出场,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会工作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中国工会理论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向学科化转向的必然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建构逻辑涵盖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当代出场,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会工作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中国工会理论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向学科化转向的必然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建构逻辑涵盖了研究对象、学科属性与基本特征,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与落脚点,范畴体系建构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会发展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高度统一基础上的创新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 建构逻辑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关系、核心要义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向军 庞付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F0002,共10页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习近平新时代...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要从不同维度深刻领悟其核心要义,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性,要在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关系 核心要义 实践指向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俞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作为一种观察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思维方法,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应用和创新发展,具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鲜明的实践品格三重特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将其置于深邃宽广的大... 作为一种观察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思维方法,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应用和创新发展,具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鲜明的实践品格三重特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将其置于深邃宽广的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守正性与创新性、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基本遵循,在具体实践中统筹好“两个大局”,以大历史观为科学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内涵 基本遵循 实践要求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根脉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加快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