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成就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侯云灏 曹守亮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5-123,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界的理论研究活跃,形成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对唯物史观内涵和外延的新阐发,历史理论的探讨深化了对中国历史特点的认识,以历史认识论研究为重点构建史学理论体系,史学方法的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界的理论研究活跃,形成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对唯物史观内涵和外延的新阐发,历史理论的探讨深化了对中国历史特点的认识,以历史认识论研究为重点构建史学理论体系,史学方法的更新和多样使历史研究更具魅力,对历史学功能的新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 唯物史观 历史理论 史学理论
下载PDF
反省与创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4-154,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反省总结的基础上为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进行了重要探索。白寿彝、瞿林东、田昌五等学者较早提出建设构想,或着眼于总结发扬中国传统史学遗产,或从反省以往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存在的误区入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反省总结的基础上为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进行了重要探索。白寿彝、瞿林东、田昌五等学者较早提出建设构想,或着眼于总结发扬中国传统史学遗产,或从反省以往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存在的误区入手,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规划蓝图、设计路线。近40年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取得了若干富有创造性的成果,突出表现在中国社会形态、世界史体系以及相关的通史编纂方面,集中于对五种生产方式学说的反思与超越。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构建,将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推向一个新境界、新高度,并在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材料以及西方史学的关系上留下了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特色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内在机理
3
作者 张品良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闻学构建取得长足进展,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断取得新成果。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多有学者提出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却缺少将两者作整体性考察,探析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闻学构建取得长足进展,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断取得新成果。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多有学者提出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却缺少将两者作整体性考察,探析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内在逻辑理路。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是相融通、相契合、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过程,两者的内在机理具有一致性。中国特色新闻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融贯的辩证互动,所产出的中国特色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闻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中国 内在机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
4
作者 冯建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7,共14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刻不容缓。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它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逻辑起点的完整思想体系,包括生产力与教育、生产关系与教育、人的发展与教育等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建设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论述,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教育问题,形成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推进
5
作者 庄晓东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8,共4页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原则,推动了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实践的实时跟进。新时代,中国始终秉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推进各项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原则,推动了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实践的实时跟进。新时代,中国始终秉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推进各项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化丰富,同时,使其更契合中国当前的实际国情,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新,是引导中国践行“中国梦”的导航灯,其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内涵,也为中国共产党更好地“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明确了方向,为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总结了规律,为人类今后的良性发展探索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创新、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
6
作者 高宁 《政工学刊》 2024年第4期5-10,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既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创造性运用,又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创造性运用
下载PDF
解构与还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重建之路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峰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成为学术史领域的一门新兴的显学。这项研究的转型升级,应从解构与还原两个方面着手。反思和解构以往研究中形成的以下预设或定论: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历史学发展的终极形态,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是政治与学... 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成为学术史领域的一门新兴的显学。这项研究的转型升级,应从解构与还原两个方面着手。反思和解构以往研究中形成的以下预设或定论: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历史学发展的终极形态,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是政治与学术合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史学等同于中共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统一性。解构之后,更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力还原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本相。这一工作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相关原始材料作细致梳理,从求证式阅读转向发现式阅读;二是站在新的历史制高点上进行审视和反思,与研究对象形成对话。还原工作乃是主客观的统一,还原的同时也是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预设误区 解构 还原
下载PDF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创造性贡献
8
作者 谢辉元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60,共12页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他将历史知识视作指导革命运动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推动了延安马克思主义史学重镇的形成;亲自参与中国史学的理论构建,掀起中共党史学习和研究运动,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他将历史知识视作指导革命运动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推动了延安马克思主义史学重镇的形成;亲自参与中国史学的理论构建,掀起中共党史学习和研究运动,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史鉴智慧出色地运用于革命实践中,从史学价值论、史家群体与史学机构建设、史著创作、史学活动、史学经世等多个层面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毛泽东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延安史学
下载PDF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求索之路——于沛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访谈录
9
作者 庄亚琼(整理)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24,共10页
于沛,1944年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原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世界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材委员会高... 于沛,1944年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原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世界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材委员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工程”重点课题“史学概论”首席专家、“世界现代史”责任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史学、俄国史、历史理论、外国史学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撰著、主编《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中国世界史研究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等一系列学术作品,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等重要项目。本次访谈主要围绕于沛的成长与治学经历、理论研究与现实关怀相结合的学术旨趣以及建构中国自主的世界史“三大体系”等相关问题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世界史研究 中国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原所长 世界现代史 世界历史研究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公正的完善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探索
10
作者 李旭阁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5-103,154,155,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一直稳步向前,不断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而司法公正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司法公正的实现,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经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一直稳步向前,不断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而司法公正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司法公正的实现,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经过长期理论研究、历史实践的产物。它充分吸收和合理借鉴了人类探索公平正义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创新发展,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公平正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完美契合,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公正的完善提供更加科学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司法公正 马克思主义 公平正义
下载PDF
我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栏目征稿
11
作者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8,共1页
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阐释,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刊特... 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阐释,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刊特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栏,热忱向学术界、思想理论界的广大专家、学者长期征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理论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 征稿 丰富内涵 精神实质 贯彻落实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重大贡献及其时代价值
12
作者 刘云飞 王青山 邱雪梅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表达形式,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解构逻辑体系和展现价值意蕴等方面都具有突出作用。在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历程中,毛泽东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重大贡献。在实践中,他一方面彰...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表达形式,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解构逻辑体系和展现价值意蕴等方面都具有突出作用。在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历程中,毛泽东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重大贡献。在实践中,他一方面彰显出对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和党的建设的发展所在的深刻把握,另一方面又构建起依托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备体系结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构建当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也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和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明的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下载PDF
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何以成为世纪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兼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13
作者 陈鑫 《克拉玛依学刊》 2024年第3期52-58,共7页
“普遍—特殊—普遍”循环往复的认知规律、重大历史时期的相互交汇以及“三位一体”的鉴别标准,为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跃升为世纪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可能与条件。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 “普遍—特殊—普遍”循环往复的认知规律、重大历史时期的相互交汇以及“三位一体”的鉴别标准,为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跃升为世纪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可能与条件。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呈现,诞生于“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的历史时期,具备成为世纪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可能。与此同时,这一思想更以中国这一典型样本为研究对象,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方案,以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改变了中国与世界,完美契合了“三位一体”的鉴别标准,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位一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
14
作者 杨春贵 《人民周刊》 2024年第5期75-78,共4页
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党深刻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经验,有针对性地解决人们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党深刻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经验,有针对性地解决人们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这些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全过程,也是我们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强大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 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思想 六个必须 时代化 活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征稿启事
15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0-120,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N 35-1287/G4,ISSN 1673-4823)于2018年9月开始设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N 35-1287/G4,ISSN 1673-4823)于2018年9月开始设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ISSN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专栏 征稿启事 马克思主义理论 投稿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16
作者 袁源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4年第23期0263-0265,共3页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也着重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内涵,得出了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家实际情况融合的实际案例,阐述了开辟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意义。因此本文...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也着重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内涵,得出了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家实际情况融合的实际案例,阐述了开辟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意义。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 原创性贡献,以多个视角为入手点阐述原创性贡献内容以及重大意义,希望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析
17
作者 殷旭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35-38,共4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具有高度契合性。“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具有高度契合性。“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征,应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同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也为“六个必须坚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六个必须坚持” 理论依据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研究——以首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
18
作者 何土凤 杨明琪 鲁卫洋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4年第7期29-31,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发展实际,多举措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在建设平台阵地、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提炼特色优势、推动人才培育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面对新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发展实际,多举措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在建设平台阵地、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提炼特色优势、推动人才培育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首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从学院统筹部署、教师用心施教、学生学用结合等路径入手,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首都高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形态逻辑
19
作者 袁茵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中国共产党于历史性和现实性中构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环。作为形态逻辑的演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富强、民族解放、为世界谋大同相结合产生了理论切中现实的基本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践马克思、恩格斯... 中国共产党于历史性和现实性中构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环。作为形态逻辑的演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富强、民族解放、为世界谋大同相结合产生了理论切中现实的基本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职责,其出场具有革命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探索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政党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如何驾驭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等问题,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其在场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属于中国,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立场凸显了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与资本主义制度较量中取得胜利的压倒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百年》
20
作者 刘玉威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回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走过的百年历程,以历史叙事的方式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的百年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既具有重要的历史考据意义,又为深刻理解中国特色... 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回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走过的百年历程,以历史叙事的方式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的百年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既具有重要的历史考据意义,又为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坐标,不仅有利于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路径的开创性,而且是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中国经济实践融合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发展路径 参考坐标 百年历程 中国经济实践 必要手段 历史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