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几大分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富仁 《开放时代》 1998年第5期15-20,共6页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20年代末,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出现了五次大分化。中国现代学术文化是在不断的分化中实现自己的繁荣发展,同时它也因这分化而埋藏着自己的危机。1949年以后中国学术文化的悲剧性分裂就是这种危机的延续结果。只能用学术...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20年代末,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出现了五次大分化。中国现代学术文化是在不断的分化中实现自己的繁荣发展,同时它也因这分化而埋藏着自己的危机。1949年以后中国学术文化的悲剧性分裂就是这种危机的延续结果。只能用学术文化的手段解决学术文化问题,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最最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分化 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齐鲁文化与现代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
作者 杨新刚 李钧 季臻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齐鲁文化现代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民族传统文化 当代文学 文化资源 文学创作
下载PDF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 被引量:1
3
作者 蔡仲德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7-73,共7页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蔡仲德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字芝生,一八九五年十二月四日(农历十月十八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先生6岁入私塾,依次读《三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蔡仲德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字芝生,一八九五年十二月四日(农历十月十八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先生6岁入私塾,依次读《三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亦读可称新学之地理普及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哲学 中国哲学史新编 冯友兰先生 “六书” 毛泽东 清华大学 《新理学》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马克思主义 所以迹
下载PDF
学术文化背景中的学者研究——评余三定《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
4
作者 李灿朝 刘振球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2期94-94,共1页
余三定先生专著《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者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对新时期以来兴起的学者研究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术小结。这部对于学术研究进行的“学术研究”,辑集了著者90年代以来在学者研究这... 余三定先生专著《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者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对新时期以来兴起的学者研究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术小结。这部对于学术研究进行的“学术研究”,辑集了著者90年代以来在学者研究这块处女地上辛勤耕耘的理论成果,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背景 余三定 学术观点 学术研究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中国学术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冯友兰 学术活动 学术书评
下载PDF
对于研究者的研究──余三定先生著《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序
5
作者 王富仁 《云梦学刊》 1998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政治文化 余三定 “五四”新文化运动 学院派 中国文化 知识分子 马列主义 中国古代 文化的分化
下载PDF
论编纂《辽宁社会科学志》的历史意义
6
作者 曹立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5-156,共2页
论编纂《辽宁社会科学志》的历史意义曹立志编修史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文化传统,也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在我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孔子编纂《春秋》始,就有2000多年正式纂修史志的记载。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政府极其... 论编纂《辽宁社会科学志》的历史意义曹立志编修史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文化传统,也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在我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孔子编纂《春秋》始,就有2000多年正式纂修史志的记载。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政府极其重视这项事业,成立了中国地方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社会科学院 辽宁省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修志工作 日本帝国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意义 “九·一八”事变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下载PDF
和而不同──序《新时期文学热门话题》
7
作者 杨匡汉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72,共3页
和而不同—序《新时期文学热门话题》●杨匡汉对现时的真正把握,往往孕育于对走过的道路的善意大度的疏理与了解之中。中国大陆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变革犹如一场飓风。它席卷着败叶,显现着废墟,催生着建设性的工程,鼓动着人们... 和而不同—序《新时期文学热门话题》●杨匡汉对现时的真正把握,往往孕育于对走过的道路的善意大度的疏理与了解之中。中国大陆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变革犹如一场飓风。它席卷着败叶,显现着废墟,催生着建设性的工程,鼓动着人们兴致勃勃的创造。它动摇着以往被机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和而不同” 热门话题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文化精神 学术规则 宽容精神 人性人道主义 观念和方法 科研管理
下载PDF
Yuan Kejia's Poetics and the western influence
8
作者 Kang Dan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
Yuan Kejia's poetics is the theory about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ew poetry. Some of his specific views on "the poetry and non poems", "the reality and the poetry", "the experience and the poetry", "the logic... Yuan Kejia's poetics is the theory about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ew poetry. Some of his specific views on "the poetry and non poems", "the reality and the poetry", "the experience and the poetry", "the logic of the imagination", and "the drama doctrine" and other problems and the poetics texts are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poetry, poetics or the literary theories. But it is not the summary of the Chinese theories of the western poetry or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western poetry or the literary theories, but an attempt to "use all the cultura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to come close to the literature and understand the literature", to develop the Chinese no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an Kejia POETICS WESTERN INFLUENCE
下载PDF
关于冯友兰思想历程的几个问题──答方克立先生 被引量:1
9
作者 蔡仲德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4-69,共6页
关键词 冯友兰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想历程 中国哲学 方克立 人生哲学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几个问题 辩证法 毛泽东
原文传递
“话语分析”或许不必深求 被引量:1
10
作者 郜元宝 《书城》 2007年第3期9-13,共5页
在我国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目前的专业布局中,语言研究和文学研究一向隔膜。我有时纳闷,为什么非要把研究中国语言的人和研究中国文学的人放在同一个学术单位呢,既然他们这样老死不相往来?治文学的人偶尔也会对"文学作... 在我国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目前的专业布局中,语言研究和文学研究一向隔膜。我有时纳闷,为什么非要把研究中国语言的人和研究中国文学的人放在同一个学术单位呢,既然他们这样老死不相往来?治文学的人偶尔也会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做一点文体学或风格学研究,但面对专门的语言学研究仍然感到头痛,视为畏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语言学研究 话语分析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 话语生存论 基础存在论 文体学 话语主体 新文学 海德格尔 风格学 现代汉语 话语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原文传递
Calligraphy and Modern Chinese Writers
11
作者 Li Jika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年第1期110-126,共17页
Research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s achieved results that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However, its state of near "saturation" has placed it in a dilemma with no clear way forward. Finding new academic growt... Research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s achieved results that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However, its state of near "saturation" has placed it in a dilemma with no clear way forward. Finding new academic growth points has become exceptionally important and urg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e of calligraphy" and "modem Chinese writers" is virtually a research blank and has so Ihr attracted regrettably little attention. In fact, many modem Chinese writers have had close ties with calligraphy, making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its collection, creation and scholarly exploration. Conversely, the culture of calligraphy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such things as the mode of existence, textual forms, emotional expression, ways of thought and aesthetic tastes of modem literature. Moreover, an examination of this relationship may stimulate us to reflect more deeply on literature, calligraphy, culture, education and related issues, which may help us gain a larger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the new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e of calligraphy modem Chinese writers academic innovation third text study of calligraph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