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粹主义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 |
代迅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2
|
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形成过程中的“日本因素” |
彭修银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3
|
论中国现代文艺语境中的接受问题 |
谭善明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4
|
论李长之对中国现代文艺美学的贡献 |
刘月新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5
|
“根”在何处——关于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建设的一点思考 |
嵇山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6
|
普列汉诺夫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评价 |
彭立鸿
|
《怀化学院学报》
|
2006 |
0 |
|
7
|
普列汉诺夫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艺术起源说及其影响 |
彭丽鸿
|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8
|
中国式文艺现代化的审美人类学阐释 |
周锋
王杰
|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中国文艺现代性的符号化表达——以当代文学中的黄河意象为中心 |
刘晋汝
|
《粤海风》
|
2024 |
0 |
|
10
|
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国文艺理论自主知识体系与话语建构 |
曹顺庆
王梦如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1
|
“莎乐美”与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艺思潮 |
付建舟
|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2
|
21世纪早期中国影视潮的新趋向——兼论中国文艺现代性与传统 |
王一川
|
《学术界》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朱译黑格尔美学与现代中国文艺学建设 |
李咏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4
|
符号考古与图像编码: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文艺期刊视觉设计的跨文化经验 |
支宇
吴朋波
|
《符号与传媒》
|
2021 |
1
|
|
15
|
西方文学研究方法与本土实验的意义——关于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艺美学的选择与创新 |
殷国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1
|
|
16
|
抗战时期贵州对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与贡献 |
杨世海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7
|
文学与政治的博弈——瞿秋白译介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纠结 |
刘中望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8
|
深刻的历史反思的深刻与反思思维(上) 从支克坚先生的革命文学研究说开去 |
解志熙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9
|
徜徉于艺术与人生的诗意境界——“饶芃子教授学术思想与教学方法研讨会”综述 |
李凤亮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1
|
|
20
|
长歌当哭——古文论转换的一次尝试 |
郑丽丽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