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发现的胡适轶文《中国的小说》及其意义
1
作者 张兵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8,共7页
新发现的胡适轶文《中国的小说》系国内首次发表,是作者小说史观的一次系统表达,不但可以填补胡适思想研究中的一个空白,而且在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相比,这篇讲演明显具有更加开放性的世界眼光,... 新发现的胡适轶文《中国的小说》系国内首次发表,是作者小说史观的一次系统表达,不但可以填补胡适思想研究中的一个空白,而且在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相比,这篇讲演明显具有更加开放性的世界眼光,同时又强调要把小说的研究和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密切结合起来,无疑是开拓了一条新路。然而,忽视民族特点的坚持,在此文中也很明显,这也暴露了他的小说史观中的某些思想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轶文 中国的小说 小说史观 重要意义
下载PDF
中国的小说(1941) 被引量:5
2
作者 胡适 张扬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30-37,共8页
中国的小说最初来自于民间、发展于民间,被保守的文人鄙视。但当它的流行程度和内在美感达到了足够的程度,它就要强迫自己引起知识阶级的强烈关注了。知识阶级从不识字的民众中获得了这些伟大的史诗般的传说,润饰之,修正之,某些情况下... 中国的小说最初来自于民间、发展于民间,被保守的文人鄙视。但当它的流行程度和内在美感达到了足够的程度,它就要强迫自己引起知识阶级的强烈关注了。知识阶级从不识字的民众中获得了这些伟大的史诗般的传说,润饰之,修正之,某些情况下重构之,从而使之成为中国传奇中的伟大经典。这些起源于流行的经过修订的名著变成了新艺术形式、新语言和新文学的老师,靠着它们的教导,中国的上流阶层专心学习创作他们的原创小说,不全是当作一种文学娱乐,也当作一种社会讽刺,当作一种社会批判和变革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小说史观 中国的小说
下载PDF
宗教典籍汉译对于小说汉译的借镜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开瑞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6,共6页
在中国历史上,宗教典籍的译介因其语境化的宗旨和明确的目标读者而衍生出相应的翻译模式和策略。本文梳理了这些模式与策略,并从删繁就简的限度、原作基本价值的传递、读者因素等三个方面,考察了宗教典籍汉译模式和策略对于小说汉译的... 在中国历史上,宗教典籍的译介因其语境化的宗旨和明确的目标读者而衍生出相应的翻译模式和策略。本文梳理了这些模式与策略,并从删繁就简的限度、原作基本价值的传递、读者因素等三个方面,考察了宗教典籍汉译模式和策略对于小说汉译的借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典籍的译介 模式与策略 中国的小说汉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