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5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
作者 邓光荣 《现代哲学》 1998年第4期1-4,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哲学思想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哲学思想 和平与发展 资本主义 主要矛盾 实事求
下载PDF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正聿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共3页
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新现象、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使理论正确地把握并有效地引导现实的社会发展,是当代理论工作者面对的重要问题。中国的历史曾经向我们昭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导中国走向进步的科学理论,同时... 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新现象、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使理论正确地把握并有效地引导现实的社会发展,是当代理论工作者面对的重要问题。中国的历史曾经向我们昭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导中国走向进步的科学理论,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和建设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伟大的作用。中国的现实正在向我们彰显,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建设必须不断地展开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不断地展开和深化。我们这次组织的笔谈,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和建设的路径、内容和方法,并希望引起学界的重视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当代中国 理论创新 笔谈 教科书 划分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个转换──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论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培炎 《桂海论丛》 2000年第2期10-15,共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哲学基本问题、核心范畴和逻辑结构三大转换,从而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主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哲学基本问题、核心范畴和逻辑结构三大转换,从而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实践,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是广义认识论。开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问题 核心范畴 逻辑结构
下载PDF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贴近当代现实的哲学 被引量:1
4
作者 陆魁宏 《湖湘论坛》 2002年第4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化建设 三个代表 唯物主义
下载PDF
《哲学通论》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5
作者 曲红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0-22,共3页
《哲学通论》一书不仅是中国哲学研究进步的产物,它同时也大大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程。主要表现在:《哲学通论》进一步推动了哲学教科书改革;它倡导的注重"哲学观"研究和前提批判的思维方式为繁荣和发展当代马... 《哲学通论》一书不仅是中国哲学研究进步的产物,它同时也大大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程。主要表现在:《哲学通论》进一步推动了哲学教科书改革;它倡导的注重"哲学观"研究和前提批判的思维方式为繁荣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视角和方法;它以特有的哲学理解方式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通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
下载PDF
商品经济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6
作者 安启念 《社会科学》 1987年第11期4-8,19,共6页
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我国经济生活在改革中发生的最重要变化。它唤醒了十亿中国人民的主体意识,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离开对商品经济及其影响的认真思索,就不可能把握当今我国哲学发展的脉搏,不可能对其发展... 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我国经济生活在改革中发生的最重要变化。它唤醒了十亿中国人民的主体意识,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离开对商品经济及其影响的认真思索,就不可能把握当今我国哲学发展的脉搏,不可能对其发展趋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认识主体 经济生活 主体意识 资产阶级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中国 相互关系 客观存在 哲学发展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7
作者 常改香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1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哲学,是推动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哲学,是既"不丢老祖宗",又能&q...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哲学,是推动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哲学,是既"不丢老祖宗",又能"讲新话"的哲学。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必须积极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促进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融合,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下载PDF
方法论自觉: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十六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综述
8
作者 张佳琳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2-64,共3页
2016年9月24—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辽宁沈阳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00余位学者出席了论坛。本次论坛以"方法论自觉:发展21世纪中国的... 2016年9月24—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辽宁沈阳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00余位学者出席了论坛。本次论坛以"方法论自觉: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以密切联系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与当代中国马克思哲学理论的方法论创新为焦点,与会学者围绕以下五个专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探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和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动态和新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马克思哲学 方法论自觉 21世纪 论坛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综述
下载PDF
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9
作者 张世英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02年第1期46-52,329,共9页
近代中国主要是学习西方近代哲学的主一客关系的思维模式和主体性哲学。19世纪中叶起开始了一个反对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诸多现代哲学派别开始产生。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半个世纪以来,特别... 近代中国主要是学习西方近代哲学的主一客关系的思维模式和主体性哲学。19世纪中叶起开始了一个反对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诸多现代哲学派别开始产生。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遭到了片面的理解,与西方现代哲学绝对地对立起来。时代要求我们,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途径之一就是汲取西方现代哲学的优秀思想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近代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下载PDF
理论自信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10
作者 常培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7年第3期278-286,共9页
理论自信表征着主体对于某种理论成果所持有的信任认可和始终不渝坚守的执着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信和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根基之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历程中,理论自信发挥着重要作用,... 理论自信表征着主体对于某种理论成果所持有的信任认可和始终不渝坚守的执着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信和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根基之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历程中,理论自信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所必需的主体性要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创新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自信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向何处去——“21世纪哲学创新暨黄楠森教授80华诞”学术研讨会综述
11
作者 乌云贺喜格 照日格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S1期356-357,共2页
笔者主要总结2001年11月29日举办的“21世纪哲学创新暨黄楠森教授80华诞”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几个观点。完善体系说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要把旧的体系更加完善;回归发展说认为从现在的中国发展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 笔者主要总结2001年11月29日举办的“21世纪哲学创新暨黄楠森教授80华诞”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几个观点。完善体系说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要把旧的体系更加完善;回归发展说认为从现在的中国发展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主题说认为新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从研究现实问题出发;综合创新说认为“大哲学”才是中国哲学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完善体系说 回归发展说 时代主题说 综合创新说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惠斌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4年第1期181-185,共5页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而逐渐深入展开的。与历史上的任何社会进步一样,一种新的实践模式的诞生,必然会遇到原有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框架的束缚。因而思想的解放和理论的创新是必然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而逐渐深入展开的。与历史上的任何社会进步一样,一种新的实践模式的诞生,必然会遇到原有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框架的束缚。因而思想的解放和理论的创新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中国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国度。在中国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者 马克思主义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哲学创新 邓小平理论 伟大实践 思想解放 中国改革 理论框架 理论创新
下载PDF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自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会通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追求
13
作者 胡海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念表征的是中国人对其生命体验的自我理解,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自我”有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塑造“哲学自我”与实现“马中会通”,二者是一致的:一方面,当代中华民族在思想与实践上创造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念表征的是中国人对其生命体验的自我理解,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自我”有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塑造“哲学自我”与实现“马中会通”,二者是一致的:一方面,当代中华民族在思想与实践上创造性地理解、运用与实现自己的文明理念,需要在现实性、实践性、哲学性以及历史时代性等方面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另一方面,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自我”,需要超越用西方哲学的模式解释中国哲学的哲学观,消解直观性、外在性、机械性的思维方式,以各自保有其个性特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为基础,实现二者的真正会通。实现“马中会通”,需要真实地把握其思想实质、现实基础与哲学使命,阐明相关哲学观及其变革,揭示二者的内在契合性,澄明会通的连续性与时代超越性。只有在“马中会通”的基础上,才能憧憬当代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文明境界与塑造新的“哲学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哲学自我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会通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的规律论和规范论路径
14
作者 强乃社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4,共12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取得很多成果,其背景是中国哲学界实践哲学研究受到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相关研究中,实践概念受到高度重视。从一定角度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有两个路径:一个是规律论的路径,一些学者重视马克...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取得很多成果,其背景是中国哲学界实践哲学研究受到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相关研究中,实践概念受到高度重视。从一定角度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有两个路径:一个是规律论的路径,一些学者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问题,重视实践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尤其是劳动与财产的关系,重视实践和劳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本体地位。这个思路重视寻求社会实践的必然规律。另外一个是规范论的路径,一些研究者重视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所包含的内在的规范意义和价值。我们引进了很多国外的研究,比如语言学转向以后,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规范及其基础如何理解,需要重视话语和商谈,重视文化对实践的规范意义。这个思路重视实践的规范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 规律论 规范论
下载PDF
探索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起点——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人的本质认识方向
15
作者 王充 王琳 张禹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2期1-8,14,共9页
构建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是找出合理的理论起点。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人的本质认识方向,通过借鉴资本主义商业体育的理论起点,到分析社会主义体育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起点,最后以马克思... 构建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是找出合理的理论起点。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人的本质认识方向,通过借鉴资本主义商业体育的理论起点,到分析社会主义体育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起点,最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一方面,资本主义体育发展建设以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为理论阐释点,它同样蕴含着“人的发展”的各种规定,由此引发了在一定制度下面向“人的发展”的体育发展成果的探析;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则确定了“人的价值”的理论主线。借鉴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重视与教育匹配的社会关系,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体育的“人的价值”的初心维度的重要论述,可以得到结论,“遵循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是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理论起点 人的本质 遵循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
16
作者 高宁 《政工学刊》 2024年第4期5-10,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既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创造性运用,又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创造性运用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达
17
作者 王英飞 段治文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是展开现代化发展实践的前提。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国式”与“现代化”两个关联语词构成,就“中国式”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既要防止过度强调中国式现代...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是展开现代化发展实践的前提。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国式”与“现代化”两个关联语词构成,就“中国式”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既要防止过度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意义,又要防止因对普遍性的急迫追求而脱离中国实践。就“现代化”而言,其强调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或因循守旧,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应当在人的发展中实现“中国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现代化”的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中国式”与“现代化”的有机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党的二十大 人的发展
下载PDF
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
18
作者 刘东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54-156,共3页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进号角。在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民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进号角。在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民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坚持普遍联系的原理,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从哲学的角度不断创新改革思维,努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难题的破解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教育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研究
19
作者 李雨凡 梁爱强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4-85,93,共3页
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视角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深入理解其本质和特点,把握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规律,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增强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哲学意蕴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中国全球倡议解读
20
作者 岳方元 王晓华 《世纪桥》 2024年第4期36-38,共3页
中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包括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成了中国的全球倡议方案,这三大倡议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确保这一理念得以行稳致远。三大全球倡议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较大的关联性... 中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包括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成了中国的全球倡议方案,这三大倡议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确保这一理念得以行稳致远。三大全球倡议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分别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的角度解读中国三大全球倡议的不同内容,可以更好地把握三大全球倡议的内涵以及价值,从而更好地落实到行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