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中国文学史写作的整体性呈现与思考——评《百年中国文学史写作范式研究》
1
作者 斯炎伟 《学术评论》 2020年第1期41-46,共6页
对于中国文学而言,20世纪无疑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历史时段。这种特殊性不仅体现于时代的变动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异常丰富的资源,更在于种种历史情态作用下人们对中国文学开始萌生了历史意识。中国文学曾经以何种面貌存在?有哪些文学形态与... 对于中国文学而言,20世纪无疑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历史时段。这种特殊性不仅体现于时代的变动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异常丰富的资源,更在于种种历史情态作用下人们对中国文学开始萌生了历史意识。中国文学曾经以何种面貌存在?有哪些文学形态与内在特质?经历了怎样一条发展道路?又隐含着哪些历史的合力与嬗变的逻辑?诸如此类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思考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写作 中国文学史 《百年中国文学史写作范式研究 写作范式
下载PDF
“中国文学史写作”研究的新“范式”——评温潘亚等著《百年中国文学史写作范式研究》
2
作者 刘卫东 《学术评论》 2020年第1期34-40,共7页
百年来,中国文学史著作出版已逾两千余部,面貌各异,这不仅表明文学史写作的活跃、兴盛,还侧面说明文学史写作并非定于一尊,而是处于不断变迁之中。此间,有着流传至今的学术经典如《宋元戏曲史》《中国小说史略》,但也出现过为数不少的... 百年来,中国文学史著作出版已逾两千余部,面貌各异,这不仅表明文学史写作的活跃、兴盛,还侧面说明文学史写作并非定于一尊,而是处于不断变迁之中。此间,有着流传至今的学术经典如《宋元戏曲史》《中国小说史略》,但也出现过为数不少的滥竽充数之作。因此,对这一现象的梳理、把握和定位,就成了一项难度系数相当大的工作。温潘亚等所著的《百年中国文学史写作范式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对中国文学史写作兴起以来的状况做了详尽的梳理,在"何为文学史"等元理论方面做了可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写作 整体把握 文学史书写 《百年中国文学史写作范式研究 中国文学史 写作范式
下载PDF
扎根范式下衰弱老年人身体活动演进过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晶莹 杨如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079-4084,共6页
以3个社区衰弱老年人为样本,制定半结构访谈提纲收集数据,采用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运用编码和认知地图技术,构建衰弱老年人身体活动演进“O”型模型,形象深入地剖析衰弱老年人身体活动演进过程的内在动因和形成机制。发现生活事件的... 以3个社区衰弱老年人为样本,制定半结构访谈提纲收集数据,采用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运用编码和认知地图技术,构建衰弱老年人身体活动演进“O”型模型,形象深入地剖析衰弱老年人身体活动演进过程的内在动因和形成机制。发现生活事件的应对态度是推动不同衰弱老年人进行身体活动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人格特质和价值观通过内化作用在身体活动决策中发挥作用。为临床疾病管理及院外延续护理中身体活动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老年人 身体活动 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 生活事件 延续护理 疾病管理
下载PDF
开放式主题访谈:一种中国社区心理学研究范式载体 被引量:14
4
作者 杜刚 黄希庭 +2 位作者 吕厚超 岳童 陈红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3-152,229,共11页
开放式主题访谈是一个描述性概念,是指以访谈者与受访者的关系为其结构,以访谈主题为其探访核心,来了解社区心理普遍联系特点的范式载体,是一种中国社区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载体。它植根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和中国社区实际特点,适用于现阶... 开放式主题访谈是一个描述性概念,是指以访谈者与受访者的关系为其结构,以访谈主题为其探访核心,来了解社区心理普遍联系特点的范式载体,是一种中国社区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载体。它植根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和中国社区实际特点,适用于现阶段的中国社区心理学研究。心理学为国家社会发展服务,发展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以及中国社区心理学人才健康成长的需求催生了这种社区心理学研究范式载体。它的研究程序包括六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主述阶段、交谈阶段、结束阶段和小结阶段,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开放式主题访谈对于我国社区心理学建设很有启发意义,它增强了创建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主题访谈 中国社区心理学研究范式 载体 中华文化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社会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方法反思——海外中国研究的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章立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8-209,共12页
19世纪以来,外交官、传教士、记者和探险家等通过田野调查撰写的中国游记,与职业人类学家的村庄民族志一起成为海外中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通过研究具体村庄来认识20世纪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转向,昭示着以古代文明为研究对象的传... 19世纪以来,外交官、传教士、记者和探险家等通过田野调查撰写的中国游记,与职业人类学家的村庄民族志一起成为海外中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通过研究具体村庄来认识20世纪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转向,昭示着以古代文明为研究对象的传统汉学转向以现当代中国社会为主的中国研究。现在适时对这些以村见国的村庄民族志进行梳理,在反思其与中国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时,也探讨纾解其方法困境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研究 村庄民族志 中国研究范式
下载PDF
中国范式之下的城市发展话语研究——以杭州为例
6
作者 刘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26期89-90,共2页
城市发展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研究的重大课题,近年来获得越来越多学者关注。本文从话语研究的角度,用话语研究的中国范式,揭示了城市发展话语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发展话语主体和内容的研究分析,揭示了杭州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内... 城市发展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研究的重大课题,近年来获得越来越多学者关注。本文从话语研究的角度,用话语研究的中国范式,揭示了城市发展话语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发展话语主体和内容的研究分析,揭示了杭州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内在矛盾,并提出策略上的引导与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研究中国范式 城市发展话语研究 杭州城市发展
下载PDF
从《追求现代性》到“20世纪中国文学”命题的提出——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型之一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志忠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7,共7页
现代性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境,延展至今,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型的一个强大推动力,改变了该学科的研究格局,成为学术研究新的生长点。本文以80年代为时间限度,考察了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到《论"20... 现代性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境,延展至今,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型的一个强大推动力,改变了该学科的研究格局,成为学术研究新的生长点。本文以80年代为时间限度,考察了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到《论"20世纪中国文学"》及相关现象,阐述了在特定语境中,"现代性"与"现代化"交互使用,取代沿用甚久的"革命——阶级分析"范式,建立"现代性——启蒙话语"范式的学术进程,并且对其中一些关节点予以较为深入的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 文明与启蒙
下载PDF
从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管窥当前传统音乐教材建设
8
作者 易德良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23-130,共8页
当下高等音乐院校的中国传统音乐教材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音乐本体分析”与“文化内涵阐释”及其关系如何正确处理;2.常识“普及”与认知“提高”如何权衡;3.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如何及时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2019年蔡际洲教授编著... 当下高等音乐院校的中国传统音乐教材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音乐本体分析”与“文化内涵阐释”及其关系如何正确处理;2.常识“普及”与认知“提高”如何权衡;3.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如何及时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2019年蔡际洲教授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上述问题,可视为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国范式”的重要实践成果。受这部教材的启发,当前传统音乐教材建设应注意:正确处理“音乐分析”与“文化阐释”的关系;兼顾广大师生“普及”与“提高”的双重需求,推进传统音乐教材的个性化、多样化与体系化建设;重温中国传统音乐学术史上的经典文献与优良学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传统音乐研究与教学的“中国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际洲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中国传统音乐教材建设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中国范式
下载PDF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出版
9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0-29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研究范式问题讨论》 黄宗智 后现代主义 中国
原文传递
2017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延续、传承与创新
10
作者 覃世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7年第1期70-97,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既以自身为对象,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与传统,又以中国具体实际为反思对象,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思想智慧”。该范式日益凸显其规范性与功能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总体叙事与微观叙事以及...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既以自身为对象,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与传统,又以中国具体实际为反思对象,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思想智慧”。该范式日益凸显其规范性与功能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总体叙事与微观叙事以及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相结合的多重特点。总体而论,2017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既有延续了对传统论题的持续性关注,更有直面中国实践创新的新的哲学思考。当前应特别注意以下五大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些误读、误判,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进行自我同一性论证,如何具体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党的创新与学术创新、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关系,如何避免研究的工具化和实用化倾向,如何解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乏力等。应注重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前瞻性功能,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研究范式 延续 传承 创新 问题
原文传递
中美冲突性国防话语的文化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双萍 张韧 《云梦学刊》 2018年第2期7-11,共5页
当今国际军事局势呈现西强东弱的局面。美国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以其战略思维和安全观影响着全球的战略格局。亚太地区被其认为是现在和未来"最重要的地区"。由于美国对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介入引发了中美双方的国防话语冲... 当今国际军事局势呈现西强东弱的局面。美国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以其战略思维和安全观影响着全球的战略格局。亚太地区被其认为是现在和未来"最重要的地区"。由于美国对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介入引发了中美双方的国防话语冲突。以2014年香格里拉对话会中美代表的冲突性发言为语料,以施旭的中国话语研究范式和文化话语分析法为理论基础,对中美冲突性国防话语进行分析,可厘出美方的冲突引发话语策略和中方的冲突回应话语策略。国防冲突性话语是一种集语言、历史、文化、军事、国防等元素的文化现象,在表明双方对立性国防安全观、军事战略立场等基础上,也体现了诸如两国二元对立与辩证统一、军事霸权与和谐共处、直抒胸臆与言不尽意等文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性国防话语 文化话语分析 香格里拉对话会 中国话语研究范式
下载PDF
《诗经》的哲学意蕴——以《关雎》、《鹤鸣》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梁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9,共6页
《关雎》、《鹤鸣》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关雎》描述君子对淑女的思慕复杂情感,以匮乏的方式突显以情相感、因感而通、因感通而有人际、天人之际的建立与呵护。《鹤鸣》中的鹤鸣、游鱼、树木诸景物呈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乐园经验。... 《关雎》、《鹤鸣》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关雎》描述君子对淑女的思慕复杂情感,以匮乏的方式突显以情相感、因感而通、因感通而有人际、天人之际的建立与呵护。《鹤鸣》中的鹤鸣、游鱼、树木诸景物呈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乐园经验。如何由情感见证际,进而在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天的情意绵绵中呵护并守护际,重建生趣盎然的人间乐园,这或许构成了现代世界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通过对《诗》的哲学阐释,我们尝试突破现有中国哲学研究范式所划定的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感通 乐园 中国哲学研究范式
下载PDF
扎根范式下虚拟企业战略演进过程及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衡量 贾旭东 李飞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2-162,共11页
虚拟企业作为适应动态复杂市场环境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战略演进过程及作用机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三家典型企业为样本,采用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发现了虚拟企业战略演进的两个过程:在市场环境影响下,领导者认知满足利益相关... 虚拟企业作为适应动态复杂市场环境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战略演进过程及作用机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三家典型企业为样本,采用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发现了虚拟企业战略演进的两个过程:在市场环境影响下,领导者认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生存需求,形成虚拟企业初级阶段的战略;领导者认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成长需求,并积极响应市场环境,形成虚拟企业成熟阶段的战略,领导者认知是推动不同战略过程转变的关键影响因素。伴随领导者认知地位从被动向主动转变,战略演进过程呈现出“随行就市”和“造势入市”的特征。本文通过认知地图的方式结合战略演进过程的特征,构建出符合虚拟企业战略演进过程特征的动态连续“W”模型,形象深入地剖析了虚拟企业战略演进过程的内在动因与形成机理,为后续详尽的探究虚拟演进理论提供了可能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 虚拟企业 战略演进“W”模型 领导者认知
原文传递
扎根理论的“丛林”、过往与进路 被引量:190
14
作者 贾旭东 衡量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163,共13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也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以何种方法论对这些特色实践进行理论总结是管理学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扎根理论是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优秀方法论,但其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学派的"...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也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以何种方法论对这些特色实践进行理论总结是管理学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扎根理论是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优秀方法论,但其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学派的"丛林",使初学者望而却步。本文在充分回顾国内外有关扎根理论的代表性研究基础上,梳理了扎根理论发展的脉络及不同学派,对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扎根理论、程序化扎根理论、建构型扎根理论的数据编码流程进行了比较,基于定性与定量研究思想的视角梳理了其演化过程与路径。本文认为,"扎根精神"是扎根理论不同学派共同的学术精神,在秉持"扎根精神"的基础上交流融合是扎根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及已有研究基础,拟提出"扎根方法论(Zhagen Methodology)",为推动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构建中国管理学派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扎根精神 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 扎根方法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