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长期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晓利 孙波 +3 位作者 梁音 周静 宗海宏 陈玲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8-282,共5页
针对红壤地区面临的一系列土壤问题,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围绕典型红壤地区水、土、气、生4个方面的各项指标参数进行了长期监测。每年共采集和分析整理各类数据约30 Mb。大量的监测数据信息为红壤生态系统的长期研究以及区域农业... 针对红壤地区面临的一系列土壤问题,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围绕典型红壤地区水、土、气、生4个方面的各项指标参数进行了长期监测。每年共采集和分析整理各类数据约30 Mb。大量的监测数据信息为红壤生态系统的长期研究以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服务。通过多年的监测研究,发现红壤地区土壤p H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等养分含量不同程度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增长速度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长期监测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地貌概况
2
作者 杨跃军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1997年第2期35-39,共5页
按照形态-成因分类原则,划分了会同站地貌类型,介绍了其低山地貌的特征,以及新构造运动的特征与地貌背景,为网络信息系统的建立及今后科研及示范推广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
关键词 会同站 中国科学院 地貌类型 地貌背景 森林生态实验站
下载PDF
扎根西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记中国科学院拉萨农业生态实验站
3
作者 马爱平 《中国科技财富》 2016年第11期94-94,共1页
山南地区贡嘎县岗堆镇吉纳村,这个由西藏科技厅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共建的现代农牧结合示范基地,在“三区人才”科技专项、西藏饲草产业专项、中国科学院STS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组建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53.45亩,开展人工牧... 山南地区贡嘎县岗堆镇吉纳村,这个由西藏科技厅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共建的现代农牧结合示范基地,在“三区人才”科技专项、西藏饲草产业专项、中国科学院STS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组建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53.45亩,开展人工牧草种植、改良奶牛和藏羊养殖新型农牧结合规模化生产示范。近年来,合作社产业化开发逐步走向正规,2015年现金分红有望达到5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科学院 生态实验站 西藏 专业合作社 农业 拉萨 公里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4
作者 于小军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2000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站不同土壤中的微生物类群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史央 戴传超 陆玲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2-36,共5页
跟踪检测中科院红壤生态站三种不同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在一年中的变化 .结果表明 :不同利用方式下 ,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区系组成有较大差异 ,水田以细菌为主 ,占总菌群的 76 .83% ;旱地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比例显著上升 ,分别占总菌群的 2 5 .6... 跟踪检测中科院红壤生态站三种不同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在一年中的变化 .结果表明 :不同利用方式下 ,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区系组成有较大差异 ,水田以细菌为主 ,占总菌群的 76 .83% ;旱地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比例显著上升 ,分别占总菌群的 2 5 .6 8%和 2 2 .5 7% ;林地中真菌的比例在三种土壤类型中最高 ,达到 4 8.5 2 % .同时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红壤生态 类群调查 微生物数量 区系组成 土壤微生数 细菌 真菌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
6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F002-F002,F00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 地理优势 辽宁 长白植物区系
下载PDF
一位博士后的土地情怀 记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站长、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首席科学家梁文举
7
作者 逄安库 田德育 阎威 《中国改革》 2003年第2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博士后 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 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首席科学 梁文举 人物介绍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
8
作者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8-1291,F0004,共5页
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以下简称“常熟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太湖农业生态试验站。20世纪50—80年代,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太湖平原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土壤改良、合理... 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以下简称“常熟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太湖农业生态试验站。20世纪50—80年代,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太湖平原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土壤改良、合理施肥、丰产试验等科研任务。由南京土壤研究所承担的“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太湖地区高产土壤的培育与合理施肥的研究”结束后,南京土壤研究所明确把水稻土、红壤、潮土三类主要农业土壤作为以后的研究工作重点,所领导与长期在太湖地区的研究人员认为,要把太湖地区工作延续下去,必须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试验站,作为水稻土、经济发达地区农业与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基地,在此背景下,常熟站于1987年6月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丰产试验 科研任务 生态实验站 合理施肥 生态试验站 土壤改良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
9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8-759,F0003,共3页
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以下简称"鹰潭站")建于1985年,地处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刘家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989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开放研究站,1990年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重点站,2002年被批准为江西... 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以下简称"鹰潭站")建于1985年,地处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刘家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989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开放研究站,1990年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重点站,2002年被批准为江西省红壤生态重点实验室,2005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重点站(江西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7年成为第一批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生态实验站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红壤 农田生态系统 科技示范园区 科学观测 重点实验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 被引量:1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7年第12期1409-1410,共2页
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以下简称"封丘站")建于1983年,位于黄河北岸的河南省封丘县潘店镇,隶属于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现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观测研究站,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1—2015... 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以下简称"封丘站")建于1983年,位于黄河北岸的河南省封丘县潘店镇,隶属于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现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观测研究站,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1—2015年连续3个五年评估周期均被评为CERN优秀野外站,是中科院部署在黄淮海平原,特别是沿黄河及黄河泛滥地区,致力于农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农业 黄淮海平原 中科院 野外观测 科学观测
原文传递
广西区扶贫办领导考察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实验站
11
作者 曾昭霞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9-379,共1页
4月24日至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公室主任吴宇雄一行在环江县委书记蒋向明的陪同下先后到中国科学院广西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肯福异地科技扶贫示范区和古周生态重建示范区考察工作。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科技扶贫 农业生态 喀斯特 广西区 生态实验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 生态试验站
原文传递
广西科技厅领导考察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实验站
12
作者 聂云鹏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9-379,共1页
4月25日,广西科学技术厅副厅长粟定成、农村处处长蒙福贵一行在环江县委书记蒋向明、副县长覃克参陪同下,考察了中科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喀斯特生态系统 生态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 广西 科技厅 农业 科学技术 研究站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0-1001,F0003,共3页
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以下简称"沈阳站")位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十里河镇(北纬41°31′,东经123°24′),现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致力于农业和生态环境研究。沈阳站于1987年开始选址、征地、规划和... 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以下简称"沈阳站")位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十里河镇(北纬41°31′,东经123°24′),现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致力于农业和生态环境研究。沈阳站于1987年开始选址、征地、规划和建设,在1989年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1992年被批准为CERN重点站;1997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野外开放试验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态实验站 沈阳市 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生态环境 CERN 苏家屯 辽宁省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 被引量:1
14
作者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32,F0003,共4页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以下简称“大亚湾站”)于1984年建立,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美丽的滨海城市深圳市的大鹏新区东渔社区,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站于1989年成为中国生态研究网络(CERN)首批29个站...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以下简称“大亚湾站”)于1984年建立,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美丽的滨海城市深圳市的大鹏新区东渔社区,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站于1989年成为中国生态研究网络(CERN)首批29个站之一,1990年被定为中国科学院开放站正式向国内外开放,1993年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重点站,2005年进入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NERN)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序列。大亚湾站具有30余年海湾观测与研究的历史,是我国亚热带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唯一的海洋综合研究与技术支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海洋生物 大亚湾 实验站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生态研究网络 CERN 科学观测
原文传递
为了红壤的明天——访“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项目组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立红 《中国科技奖励》 2006年第4期34-39,共6页
近10多年来,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的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通过实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江西省等下达的多项重大科研计划,系统开展了我国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研究工作,提出了红壤退化的区域防治对... 近10多年来,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的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通过实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江西省等下达的多项重大科研计划,系统开展了我国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研究工作,提出了红壤退化的区域防治对策和综合利用战略,形成了一系列的优化模式和配套技术体系并加以示范和推广应用。该项目成果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退化 区域防治 退化机制 项目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 配套技术体系 生态实验站 科研计划
下载PDF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点睛之笔——评《农田多水源高效利用理论与实践》
16
作者 关军锋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自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试验站、山东禹城实验站成功开展低产盐碱区粮食增产试验后,2012年提出“渤海粮仓”的设想,其目标是将长期遭受旱涝碱灾害的环渤海地区建成我国的重要“粮仓”。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对该设想高度重视,2... 自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试验站、山东禹城实验站成功开展低产盐碱区粮食增产试验后,2012年提出“渤海粮仓”的设想,其目标是将长期遭受旱涝碱灾害的环渤海地区建成我国的重要“粮仓”。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对该设想高度重视,2013年正式批准启动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示范工程 渤海粮仓 中国科学院 理论与实践 山东禹城 生态试验站 实验站 高效利用
下载PDF
前言
17
作者 赵其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7-,共1页
1988年10月24—29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金课题协作组在江西鹰潭市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召开了“全国土壤系统分类主要土纲研讨会”。鉴于土壤分类是反映土壤科学发展水平的,而且历来受到土壤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为此,特将有关论文... 1988年10月24—29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金课题协作组在江西鹰潭市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召开了“全国土壤系统分类主要土纲研讨会”。鉴于土壤分类是反映土壤科学发展水平的,而且历来受到土壤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为此,特将有关论文汇集刊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土壤科学 研讨会 红壤 生态实验站 热带土壤 土壤分类 土纲
下载PDF
黄土地 红土壤
18
作者 王鹤山 刘奇华 《科学中国人》 1995年第3期57-58,共2页
黄土高原,干沟万壑,纵横梁峁,波澜壮阔,犹如风神捏就。她西起青海日月山,东达太行山,北靠长城和阴山,南抵秦岭,跨越我国北方七个省区,面积达63万平方公里。 黄河,环抱黄土高原的主体部,每年携带着大量泥沙,向大海奔腾不息。 五干年来,... 黄土高原,干沟万壑,纵横梁峁,波澜壮阔,犹如风神捏就。她西起青海日月山,东达太行山,北靠长城和阴山,南抵秦岭,跨越我国北方七个省区,面积达63万平方公里。 黄河,环抱黄土高原的主体部,每年携带着大量泥沙,向大海奔腾不息。 五干年来,农耕文明在这里迅猛发展。华夏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炎黄子孙辟出了令人惊叹的梯田。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 黄土地 试验站 千烟洲 农业生态 红壤丘陵区 中国科学院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土流失 安塞县
下载PDF
秸秆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
19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年第19期128-128,共1页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丁维新课题组以位于黑龙江省的中科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为基地,建立秸秆原位分解试验,利用固态13C核磁共振等技术,研究了秸秆碳化学特征对分解过程的调控效应。在一年的分解期内,大豆秸秆分解最快,其次...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丁维新课题组以位于黑龙江省的中科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为基地,建立秸秆原位分解试验,利用固态13C核磁共振等技术,研究了秸秆碳化学特征对分解过程的调控效应。在一年的分解期内,大豆秸秆分解最快,其次是玉米和小麦秸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分解 土壤有机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分解过程 生态实验站 黑龙江省 核磁共振 调控效应
下载PDF
秸秆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
20
《农家致富》 2017年第20期19-19,共1页
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措施,但秸秆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效应存在争议,内在机制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丁维新课题组以位于黑龙江省的中科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为基地,建立秸秆原位分解试验,利用固态13C... 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措施,但秸秆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效应存在争议,内在机制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丁维新课题组以位于黑龙江省的中科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为基地,建立秸秆原位分解试验,利用固态13C核磁共振等技术,研究了秸秆碳化学特征对分解过程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提升,也可以为作物提供氮素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秸秆还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分解过程 生态实验站 影响效应 黑龙江省 核磁共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