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学史诠释之方法论考察——以熊十力“释经法”为中心
1
作者 聂民玉 石永超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100,共8页
我国最早的文化典籍为"六经",中国哲学史大都以对传统典籍"六经"的诠释而展开。这六部经典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延续不绝,相对于其他文明古国来讲,主要的就是源于不断地对"... 我国最早的文化典籍为"六经",中国哲学史大都以对传统典籍"六经"的诠释而展开。这六部经典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延续不绝,相对于其他文明古国来讲,主要的就是源于不断地对"六经"进行阐释的结果,因此,探讨诠释"六经"的"方法论"尤为重要。自近代以来,学者们不断地借鉴诠释传统经学的"方法论",以"现代哲学"的眼光和方法来重新审视传统经学史的材料,使经学史的材料成为建构自己思想体系的重要学术资源,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熊十力先生也不例外,为了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他也离不开对"六经"进行诠释,这势必会产生阐释经学的"方法论"的问题。熊先生以"譬喻"和"辨伪"法为武器,开始了对"六经"的阐释,并建构了自己的"道德形上学"体系,因之而成为"现代儒学三圣"。当然,熊先生的"释经法"乃至整个中国经学史的诠释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学史 诠释方法 熊十力 “譬喻” “辨伪” 局限性
下载PDF
马宗霍及其中国经学史研究
2
作者 吴仰湘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8-159,164,共12页
马宗霍是现代著名学者,撰述宏富,其中《文学概论》、《音韵学通论》、《书林藻鉴》久负盛名,在文学、小学、书法学等领域各有造诣。他从学术史立场撰写的《中国经学史》,更是中国第一部经学通史,彻底改变了中国经学史研究落后的局面。... 马宗霍是现代著名学者,撰述宏富,其中《文学概论》、《音韵学通论》、《书林藻鉴》久负盛名,在文学、小学、书法学等领域各有造诣。他从学术史立场撰写的《中国经学史》,更是中国第一部经学通史,彻底改变了中国经学史研究落后的局面。他又在《说文解字引经考》中,考明许慎经学的基本面貌,并解决了经学史上诸多重要问题,将小学、经学与史学融贯为一,使中国经学史研究取得一次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宗霍 国学 中国经学史 《说文解字引经考》 现代学术
下载PDF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经学史”课程的思考
3
作者 张利军 《高教学刊》 2018年第11期77-78,81,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流是儒学,而儒学的中心是经学。"中国经学史"课程的主旨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学生渗透尊重学术史、尊重前辈学者的教育理念,树立对历史的敬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流是儒学,而儒学的中心是经学。"中国经学史"课程的主旨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学生渗透尊重学术史、尊重前辈学者的教育理念,树立对历史的敬意。主要讲授经学发展史部分,在新的学术背景下,强调学术创新,学习传统文化而推陈出新。该课程还专门开设经典研读部分,主要训练经学研究方法,以具体实例向学生渗透"二重证据法"。梳理清楚中国经学史,使广大青年学生理清中国儒学发展的整个脉络,对进一步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儒学 中国经学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范文澜及其《中国经学史的演变》的理论启示
4
作者 路则权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71,共7页
范文澜先生既是马克思主义史家,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学家,他在延安时期通过《中国通史简编》所形成的史学理论不仅指导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还在实践上回答了马克思主义者应如何进行经学史研究,即要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 范文澜先生既是马克思主义史家,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学家,他在延安时期通过《中国通史简编》所形成的史学理论不仅指导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还在实践上回答了马克思主义者应如何进行经学史研究,即要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斗争是经学发展的动力、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辩证思维方法等。这些史学理论指导经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对我们今天实现经学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家 范文澜 中国经学史的演变》
下载PDF
经学史研究的一缕清风?——读新出《中国经学史大纲》
5
作者 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台湾学者叶纯芳所著《中国经学史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以承袭民国时期的研究传统和成果的台湾学界的经学史为特色,实则对于民国经学与台湾经学的研究和推介,均感不足。文章系针对《中国经学史大纲》的批评性书评。
关键词 中国经学史大纲》 民国经学 台湾经学
下载PDF
经学史研究的新篇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经学 中国经学史 书评 少数民族政权 社会
下载PDF
论吴雁南先生的经学研究
7
作者 孙洁 《今古文创》 2020年第11期31-33,共3页
中国经学史研究是吴雁南先生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吴雁南先生对经学的研究,经历了由清代经学到心学、进而到王学、最后通中国经学史的历程。对中国经学的发展与演变、经学的特点、经学的影响以及经学的价值都进行了研究。吴雁南是在... 中国经学史研究是吴雁南先生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吴雁南先生对经学的研究,经历了由清代经学到心学、进而到王学、最后通中国经学史的历程。对中国经学的发展与演变、经学的特点、经学的影响以及经学的价值都进行了研究。吴雁南是在1949年以后经学长期遭受冷遇的情况下中国大陆最早重启经学研究的为数不多的重要学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雁南 《清代经学通论》 中国经学史 贡献
下载PDF
中国学术史著作提要——“经学史类”撷英
8
作者 张林川 周春健 《书品》 2004年第3期60-70,共11页
经学是中国学术的核心,一部中国学术史主要是一部中国经学史。尽管经学是作为汉代的代表性学术形态出现的,但并没有随着汉代社会的终结而销声匿迹。
关键词 学术著作 经学 经学教科书》 中国经学史 中国经学史讲义》
原文传递
《中国经学思想史》方法论管见
9
作者 汪学群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经学思想 姜广辉 儒家经典 经典诠释
原文传递
从经学到经学史——儒家经典诠释展开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6
10
作者 景海峰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4,共10页
经学是儒学的主体,谈儒学离不开经学,但儒学与经学的关系颇为复杂,大致可分为"前经学时代""经学时代"和"后经学时代",而每一时段的情况又很不一样。在经学解体之后,现代学术中的儒学话语基本上与经学剥... 经学是儒学的主体,谈儒学离不开经学,但儒学与经学的关系颇为复杂,大致可分为"前经学时代""经学时代"和"后经学时代",而每一时段的情况又很不一样。在经学解体之后,现代学术中的儒学话语基本上与经学剥离开来,变成哲学思想等形式;而经学的历史资料则流布于史学、文献学等领域,或收缩为狭小的经学史研究。这种状况已持续了百年,所形成的"经学"观念也渐成定势,使其疆域狭窄,形象枯寂,成一死学问。实际上,广义的经学既包括了围绕经典所展开的各种整理和训释工作,也涉及对这些文本所蕴含的思想义理的诠解与发挥;既有以文字、音韵、训诂等小学功夫为中坚的学问形式,也有问道求理的形而上致思趋向。作为训诂与义理并存的大系统,新的经学建构首先要冲破"以小学为经学"的狭窄观念和"即经学史以为经学"的无奈之举,将经学放到中国文化历史的宏阔视野中来理解,由经典诠释入手阐明其意义,使之从纯粹材料化的身份中解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经学 “汉学”与“宋学” 中国经学史 经典诠释
原文传递
书讯
11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2年第2期20-20,共1页
本书系贵州师范大学吴雁南教授主持的国家“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陆王心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课题的基础研究项目。
关键词 中国经学史 吴雁南 秦学颀 李禹阶 经学研究
下载PDF
Three Models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s Universitie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被引量:3
12
作者 TIAN Qiang, LI Jie-hong QIAO Hui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3年第9期676-683,共8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a comparison is made of the three formats in the history of EECU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s universities). In the first period (1904-1949), English education was conducted separately in g... In the present paper, a comparison is made of the three formats in the history of EECU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s universities). In the first period (1904-1949), English education was conducted separately in government-manage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in institutions sponsored by church-related organizations; English education was well-knit with both general education and specialty education; and self-motivating learning was encouraged. In the second period (1950-1966), almost everything was tinted with a shady color of politics: A halt was addressed drastically to EEC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 in 1952. In the gradual recovery that started four years later, the second format was sawed and hammered, showing the following features: All non-government-mamaged institutions vanished from the stage; English was taught solely as a language or a system of verbal parts, almost deprived of all cultural loading. The third period (1978 onwards) has witnessed a barrier-fre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over three decades, resulting in the unprecedented pervasion of EECU. Yet in the third tbrmat, learners' efforts have turned wholly test-oriented, degenerating into the saddening disintegrity of learning as a process into isolated charges to the target of a test at a time; the ignorant reduction of the learning methods to "Vocabulary Booklets Plus Collections of Test Papers". Such a comparison not only provides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EECU an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t, but also offers some important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or the search of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ervasive problem of"Time-Consumingness and Low-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CU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s universities) MODEL LEARN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