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被引量:2
- 1
-
-
-
出处
《上海丝绸》
2013年第1期2-2,共1页
-
文摘
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服装出口企业之一,在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中占有相当重要的行业地位。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国蚕丝公司。2003年1月,公司改制成为经营者群体持大股的股份制企业。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积极转型,勇于创新,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与成就。公司曾十二次名列上海市出口第一,多次获得上海市政府颁发的出口贡献特等奖、出口贡献金奖等。
-
关键词
中国蚕丝公司
女装品牌
服装出口企业
股份制企业
品牌商
都市时尚
国外客商
品牌运营
十二次
企业精神
-
分类号
F426.8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把握机遇 借力发展“北仓门”蚕丝精品
- 2
-
-
作者
顾馨
-
机构
江苏苏豪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
-
出处
《江苏丝绸》
2015年第3期50-52,共3页
-
文摘
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的三大战略中,最新的概念为"一带一路"。2015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起"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战略思维,带给我们企业管理者新的视角和在新常态下的自身企业发展思路,"一带一路"概念启迪我们的是:多边合作,借力发展,
-
关键词
借力发展
北仓
蚕丝业
海上丝绸之路
企业发展思路
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蚕丝公司
丝绸行业
中国丝绸
-
分类号
F426.8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G124
[文化科学]
-
-
题名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
-
-
-
出处
《上海丝绸》
2013年第2期2-2,共1页
-
文摘
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服装出口企业之一,在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中占有相当重要的行业地位。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国蚕丝公司。2003年1月,公司改制成为经营者群体持大股的股份制企业。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积极转型,勇于创新,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与成就。公司曾十二次名列上海市出口第一。
-
关键词
中国蚕丝公司
服装出口企业
女装品牌
股份制企业
品牌商
十二次
都市时尚
国外客商
品牌运营
遍及全球
-
分类号
F426.8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4
-
-
-
出处
《上海丝绸》
2013年第4期2-2,共1页
-
文摘
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服装出口企业之一,在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中占有相当重要的行业地位。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国蚕丝公司。2003年1月,公司改制成为经营者群体持大股的股份制企业。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积极转型,勇于创新,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与成就。公司曾十二次名列上海市出口第一,多次获得上海市政府颁发的出口贡献特等奖、出口贡献金奖等。
-
关键词
中国蚕丝公司
女装品牌
服装出口企业
股份制企业
品牌商
都市时尚
国外客商
品牌运营
十二次
企业精神
-
分类号
F426.8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发扬蚕丝学术——台湾蚕学教授尹良莹先生
- 5
-
-
作者
青承江
-
出处
《四川蚕业》
1993年第1期61-61,共1页
-
文摘
尹良莹先生系安徽省阜阳县人。生于1903年。1931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农学院蚕桑系。1934年东渡考入日本帝国大学攻读家蚕育种学。毕业归国应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卢作孚邀请来川,筹建四川省蚕丝改良场(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任场长,兼任四川大学农学院蚕桑系教授、四川省立高级蚕丝学校校长等职。尹良莹先生在任职期中,除积极从事蚕丝科学研究。
-
关键词
尹良莹
蚕丝业
家蚕育种学
建设厅厅长
蚕业发展
卢作孚
帝国大学
中央大学
蚕业技术推广
中国蚕丝公司
-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近代江苏省的机械缫丝工业(1860—1945)
- 6
-
-
作者
朱人模
-
机构
扬州市丝绸进出口支公司
-
出处
《江苏丝绸》
1994年第6期44-46,共3页
-
文摘
上海与广东是早期机械缫丝工业的重点地区,而无锡则在其后大放异彩;四川为黄茧丝生产要地,上海、无锡、广东、浙江均为白茧机械丝。虽然由于各地丝厂的生产能力相异,故上表的丝厂数和丝车数无法确实显示出其生产量。但从海关报告中的白茧机械丝输出量来看,在1930年以前,自华南港口广州、江门、三水、九龙出口者约占全国总出口量的56%,而从华东的上海。
-
关键词
蚕丝业
上表
出口贸易
三水
中国蚕丝公司
辑里丝
华中蚕丝公司
信昌丝厂
蚕茧生产
丝织业
-
分类号
F426.8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建国初期周村的制丝业
- 7
-
-
作者
于洪谋
毕谦祥
-
出处
《春秋》
2003年第5期51-52,共2页
-
文摘
清末,小框丝技术由南方传入周村,所产之丝,以其纤度均匀、光泽鲜亮而深受国内外用户之欢迎。于是,许多丝绸商纷纷在周村投资建厂。从1911年开始,周村相继出现了裕厚堂、同丰、恒兴德、源丰四大机器缫丝厂。20世纪20年代年产丝20万斤左右,产品畅销到欧洲和美国。进入30年代,受西方经济危机和人造丝席卷全国市场及战争频仍的影响。
-
关键词
周村
管理处
恢复生产
制丝业
山东省人民政府
厂房设备
王元甫
中国蚕丝公司
中蚕公司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生丝
厂丝
-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