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延龄对中国文学典籍的译介——以《中国评论》为中心
1
作者 谢志辉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外交官汉学家庄延龄译介了大量中国文学典籍作品发表于《中国评论》,包括《诗经》《离骚》和唐诗等。通过梳理和对比阅读庄延龄的文学译介作品,发现在译介过程中庄延龄重视译文的文学性,力求以诗译诗,充分考虑...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外交官汉学家庄延龄译介了大量中国文学典籍作品发表于《中国评论》,包括《诗经》《离骚》和唐诗等。通过梳理和对比阅读庄延龄的文学译介作品,发现在译介过程中庄延龄重视译文的文学性,力求以诗译诗,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虽然在翻译过程中存在误译等不足,但其翻译对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早期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延龄 文学典籍译介 中国评论
下载PDF
英文期刊《中国评论》对中国歌谣的译介
2
作者 李炳廷 《国际汉学》 2023年第6期80-87,158,共9页
晚清时期,西方来华外交官、传教士在中国香港英文期刊《中国评论》上译介了大量的中国歌谣,建构了一个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歌谣世界。本文通过对《中国评论》上的文献梳理后发现,西方早期译者主要从西方文化立场出发建构中国歌谣观,将... 晚清时期,西方来华外交官、传教士在中国香港英文期刊《中国评论》上译介了大量的中国歌谣,建构了一个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歌谣世界。本文通过对《中国评论》上的文献梳理后发现,西方早期译者主要从西方文化立场出发建构中国歌谣观,将中国民歌民谣纳入诗歌的范畴,拓展了传统汉诗的边界。他们采取诗体重塑、类比释义、散体译意等翻译方法,从不同层面建构了中国歌谣在诗体结构、主题思想上的特征,对于近代西人认识中国歌谣具有开拓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评论 中国歌谣 歌谣诗体 歌谣术语 歌谣译介
下载PDF
试论《中国评论》在西方汉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国强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0-183,191,共15页
《中国评论》是清末在香港出版的一份英文期刊。从西方汉学史的角度来看,该刊专注于中国研究,并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同时还具有较为明显的学术自觉性,可谓是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期刊。若从地理的视角加以考察,《中国评论》出版... 《中国评论》是清末在香港出版的一份英文期刊。从西方汉学史的角度来看,该刊专注于中国研究,并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同时还具有较为明显的学术自觉性,可谓是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期刊。若从地理的视角加以考察,《中国评论》出版于中国香港,并成为19世纪末远东地区"侨居地汉学"的代表性刊物,开创了西方汉学研究的新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评论 西方汉学 侨居地汉学
下载PDF
略论《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的文化价值取向——以胡适、赛珍珠、林语堂引发的中西文化论争为中心 被引量:8
4
作者 邓丽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8,共6页
《中国评论周报》(TheChinaCritic)是民国时期归国留学生主持的具有国际影响的英文杂志。与五四时代知识界激烈的反传统姿态相比,《中国评论周报》所聚集的知识精英更加注重西学东渐背景下本土文化的重建问题。他们建立起双重的比较文... 《中国评论周报》(TheChinaCritic)是民国时期归国留学生主持的具有国际影响的英文杂志。与五四时代知识界激烈的反传统姿态相比,《中国评论周报》所聚集的知识精英更加注重西学东渐背景下本土文化的重建问题。他们建立起双重的比较文化标准,强调民族历史特性基础上的文化再造,堪称介于西化派、东方文化派之间的第三类态度或第三种文化派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评论周报》 文化价值取向 胡适 赛珍珠 林语堂 西化
下载PDF
“文明论”视野下的晚清中国及其对外关系——以《中国评论》(1872-1901)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4
5
作者 赖骏楠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7-180,共14页
"文明论"是理解19世纪中外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线索。作为19世纪"侨居地汉学"的重要平台之一,《中国评论》也正是在这一框架下来界定和描绘晚清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外关系。在"文明"的性质和等级方面,《中国... "文明论"是理解19世纪中外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线索。作为19世纪"侨居地汉学"的重要平台之一,《中国评论》也正是在这一框架下来界定和描绘晚清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外关系。在"文明"的性质和等级方面,《中国评论》将中国界定为"古代文明",亦即承认其具有部分"文明"特质,但其"文明"等级又明显低于西方基督教"文明"。另外,《中国评论》极为鲜明地坚持基督教作为最高"文明"的实质构成部分。在中国应如何实现更高"文明"这一问题上,《中国评论》提出了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国内法律、接受近代欧美国际法规则等要素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改革方案,尤其强调以全民改宗基督教来作为道德与信仰的改良方案。与此相关的是,在对待由传教所引发的各种中外冲突时,《中国评论》的作者几乎一致主张军事干预,以捍卫传教权利,乃至捍卫借传教权改造中国基层社会结构的权利/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评论》文明 基督教 干预
下载PDF
《中国评论》所载英国汉学家哲美森译《大清律例》篇章述评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洋 《国际汉学》 CSSCI 2021年第1期107-114,205,共9页
本文着重考察了19世纪末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刊物《中国评论》所刊载的来华英人哲美森所译《大清律例》之部分篇章。研究发现,哲美森译本虽未全面涵盖清律全部条款,但其基于个人旨趣及时局,系统诠释性地翻译了《兵律·关津》... 本文着重考察了19世纪末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刊物《中国评论》所刊载的来华英人哲美森所译《大清律例》之部分篇章。研究发现,哲美森译本虽未全面涵盖清律全部条款,但其基于个人旨趣及时局,系统诠释性地翻译了《兵律·关津》与《户律》的“户役、田宅、婚姻”诸篇。哲美森的译文既关注律文,亦看重例文,同时注意与英国法的比较,从而有效促成西人对中国传统律典的理解。这一译本亦可作为西方对中国法律的关注由刑事向民商事转向的一则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律例》 中国评论 哲美森 法律翻译史
下载PDF
构建“中国知识”:《中国评论》(1872-1901)与帝国知识体系的产生 被引量:3
7
作者 陆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149-156,160,共9页
《中国评论》(1872-1901)发行于十九世纪后期的香港,是面向当时西方专业人士、传教士和殖民地居民的英文期刊。这份杂志构成了西方知识界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信息基础,反映出当时的欧美尤其是英国的知识界把中国文化纳入殖民帝国知识... 《中国评论》(1872-1901)发行于十九世纪后期的香港,是面向当时西方专业人士、传教士和殖民地居民的英文期刊。这份杂志构成了西方知识界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信息基础,反映出当时的欧美尤其是英国的知识界把中国文化纳入殖民帝国知识版图、建立远东知识系统,逐步将中国研究科学化、学术化的意图,并以"去语境化"的传播方式产生影响场域,最终将西方汉学成功纳入帝国主义学院体系帝国知识体系对中国的学术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后者也必将在主动反思中深化自我认知和本土学科的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评论 西方汉学 去语境化 殖民知识体系
下载PDF
批判与辩护:胡适与《中国评论周报》的一段冲突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立彬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108,160,共8页
1929—1930年,胡适与以留美学生为主体创办的英文期刊《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冲突。透过冲突所显现的关于中西文化和言论自由等问题的分歧,可以看到在国民党建政之初,作为新政权的批判者的胡适与作为辩... 1929—1930年,胡适与以留美学生为主体创办的英文期刊《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冲突。透过冲突所显现的关于中西文化和言论自由等问题的分歧,可以看到在国民党建政之初,作为新政权的批判者的胡适与作为辩护者的《中国评论周报》知识人之间相互关系变化的实际程度,及所反映的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对政治的不同立场和态度。随着对政治秩序和社会重心问题的关注,及与国民党关系的缓和,胡适也最终由批判者转向为中国辩护的重要知识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中国评论周报》 知识分子 国民党
下载PDF
侨居地汉学中的汉语语法研究(1886~1901)——以《中国评论》为讨论的中心
9
作者 张文国 张俊阁 《枣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6-60,共5页
《中国评论》是晚清时期一份出版于香港的英文期刊,是侨居地汉学最有代表性的期刊。据统计,1886~1901年间该刊刊登研究汉语语法的论文(包括专文、释疑等)约有九篇。这些论文在对汉语文言语法、汉语方言语法、汉语词语用法的发展演变... 《中国评论》是晚清时期一份出版于香港的英文期刊,是侨居地汉学最有代表性的期刊。据统计,1886~1901年间该刊刊登研究汉语语法的论文(包括专文、释疑等)约有九篇。这些论文在对汉语文言语法、汉语方言语法、汉语词语用法的发展演变和汉语语法著作等方面均有较深入的研究,与汉语的本土研究相比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居地汉学 中国评论 汉语语法研究 文言语法 方言语法
下载PDF
论林语堂的英语随笔与《中国评论周报》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作为《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的编辑与重要代表,林语堂在刊物的"小评论"(The Little Critic)专栏发表了大量英语随笔。他的随笔平白幽默,清畅自然,口语化和小说化倾向明显,带动了"小评论"创作热。作为... 作为《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的编辑与重要代表,林语堂在刊物的"小评论"(The Little Critic)专栏发表了大量英语随笔。他的随笔平白幽默,清畅自然,口语化和小说化倾向明显,带动了"小评论"创作热。作为双语作家,林语堂的中英双语文本具有同构关系,同一时期的中文小品文受其英语随笔的影响;他的双语创作有敏锐的读者意识,也表现出对英语文化霸权的反抗。林语堂的幽默实践具有理想化色彩,其文化选择的悖谬之处也折射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中国评论周报》 英语随笔 “小评论 双语创作
下载PDF
参加“哈佛中国评论”论坛有感
11
作者 李冀凯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7-48,共2页
五月六日,"哈佛中国评论"在波士顿哈佛大学的科学中心举办了题为"中国参加WTO的机遇和挑战"的学术性论坛.我代表中信咨询公司,应邀作为"国有企业路在何方"的专题讲演人参加了讨论.
关键词 “哈佛中国评论 论坛 中国 WTO 发展机遇 经济发展 体制改革
下载PDF
《中国评论》韩愈译介研究
12
作者 李海军 黎海嘉 《外国语文研究》 2020年第5期73-80,共8页
早在19世纪末,清末英国来华传教士湛约翰通过《中国评论》将韩愈译介到了英语世界。本文从介绍《中国评论》和湛约翰入手,研究了《中国评论》中的韩愈译介。研究发现:湛约翰主要采取了介绍、译述、翻译和评论四种译介方式。总体而言,湛... 早在19世纪末,清末英国来华传教士湛约翰通过《中国评论》将韩愈译介到了英语世界。本文从介绍《中国评论》和湛约翰入手,研究了《中国评论》中的韩愈译介。研究发现:湛约翰主要采取了介绍、译述、翻译和评论四种译介方式。总体而言,湛约翰的韩愈译介比较全面,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对史实考据不足,存在误读;对文本细读不够,存在误译;未能设身处地,评论时以己度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约翰 中国评论 韩愈 译介
下载PDF
《中国评论》典籍译介研究--以湛约翰古诗英译为例
13
作者 李红绿 《怀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中国评论》刊载了中国古代文学、哲学、法学、史学等不同类型的典籍译文,典籍译介成就斐然。以来华传教士湛约翰的古诗英译为例,探讨早期《中国评论》西方译者的典籍译介策略和方法。研究发现,《中国评论》上的典籍译者采取直译、节... 《中国评论》刊载了中国古代文学、哲学、法学、史学等不同类型的典籍译文,典籍译介成就斐然。以来华传教士湛约翰的古诗英译为例,探讨早期《中国评论》西方译者的典籍译介策略和方法。研究发现,《中国评论》上的典籍译者采取直译、节译、释译等不同的翻译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译介中国典籍,不拘泥于某一种翻译策略,翻译技法的运用灵活多变,推动了中国文化西传,对英国专业汉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评论 古诗英译 典籍译介 湛约翰 翻译方法
下载PDF
19世纪英文汉学期刊译介《智囊补》研究--以《中国丛报》和《中国评论》为例
14
作者 李海军 黎海嘉 《外语与翻译》 2021年第1期9-12,共4页
《智囊补》早在19世纪就被译介到了英语世界。1841年,德国传教士Gutzlaff在《中国丛报》上首次将《智囊补》译介到英语世界。1889年,英国外交官Hurst在《中国评论》上再次把《智囊补》译介到英语世界。因各自身份和所处历史文化语境不同... 《智囊补》早在19世纪就被译介到了英语世界。1841年,德国传教士Gutzlaff在《中国丛报》上首次将《智囊补》译介到英语世界。1889年,英国外交官Hurst在《中国评论》上再次把《智囊补》译介到英语世界。因各自身份和所处历史文化语境不同,Gutzlaff和Hurst译介《智囊补》时,在对原文的态度、译介方式以及译介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囊补》 中国丛报》 中国评论 译介
下载PDF
《中国评论》与《离骚》首次英译考
15
作者 李炳廷 李睿熹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26-33,共8页
关于《离骚》首个英译本的出处、译者身份及译本特征目前还存在一些纰漏或语焉不详。本文从文献考证、译者交游、译本关联出发考证译者身份,论述《离骚》首个英译本的翻译特点。《中国评论》第七卷第五期最早刊登了V.W.X.的《离骚》英... 关于《离骚》首个英译本的出处、译者身份及译本特征目前还存在一些纰漏或语焉不详。本文从文献考证、译者交游、译本关联出发考证译者身份,论述《离骚》首个英译本的翻译特点。《中国评论》第七卷第五期最早刊登了V.W.X.的《离骚》英语译文,署名V.W.X.的译者为英国晚清来华外交官汉学家庄延龄。这一论断改写了庄延龄的汉诗英译成就,使其部分遮蔽的汉学成果得以彰显。庄延龄不仅是《离骚》的最早英译者,也是《诗经》及杜甫、魏徵、陈子昂、张九龄、孟郊等唐代诗人英译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评论 《离骚》英译 庄延龄 V.W.X.
下载PDF
《中国评论》与中国古典小说译介
16
作者 杨嘉仪 《海外英语》 2022年第13期1-3,共3页
《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1872—1901),是清末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报刊之一,它是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期刊。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综述中国古典小说在《中国评论》上的译介情况,可以更好地介... 《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1872—1901),是清末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报刊之一,它是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期刊。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综述中国古典小说在《中国评论》上的译介情况,可以更好地介绍汉学发展过程并为中国典籍外译传播提供一些新的知识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评论 古典小说 译介情况
下载PDF
中国文艺评论话语自主建构的问题指向与方法创新
17
作者 段吉方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10期46-54,I0002,共10页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中国文艺评论理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文艺评论具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话语自主建构是其重要呈现方式。中国文艺评论话语自主建构不仅仅是话语本身...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中国文艺评论理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文艺评论具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话语自主建构是其重要呈现方式。中国文艺评论话语自主建构不仅仅是话语本身的问题,还应该深植于它的问题指向与方法创新过程。从学科角度看,中国文艺评论有其独特的思想资源和文化特性,这方面的内容是其“中国”属性的标识;从学术角度看,中国文艺评论话语自主建构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评论、评析、鉴赏、论说层面,“建构”之所以是“建构”,还需要展现出对当代文艺问题的理论把握的高度、思想表达的厚度、时代观照的深度,最终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评论 话语建构 自主知识体系 方法创新
下载PDF
《中国图书评论》杂志
18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图书评论》杂志是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管、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主办的当前中国国内唯一的、权威的、最具影响力的全书评学术期刊。自1986年创刊以来,期刊始终以“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 《中国图书评论》杂志是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管、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主办的当前中国国内唯一的、权威的、最具影响力的全书评学术期刊。自1986年创刊以来,期刊始终以“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为办刊宗旨,以图书评论文章为载体和纽带,雕刻中国人的阅读地图,努力为文化界、学术界、读书界、出版界的相互沟通与联系服务,在业界具有良好的口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图书评论 办刊宗旨 学术期刊 读书界 阅读地图 相互沟通 图书 实事求是
下载PDF
基于《中国评论》看巴尔福的翻译之“道”
19
作者 杜家怡 肖苑霖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6,共7页
19世纪,不少英国人来到中国从事经商、外交、传教等各类活动。英国商人巴尔福来华后,从经商转为著书、翻译,其主要成就为《南华真经》(《庄子》)首个英语全译本(1881年)、著作《远东漫游》(1876年)、汉语教材《华英通俗编》(1883年)等。
关键词 汉语教材 英国商人 全译本 中国评论 通俗编 《庄子》 巴尔福 翻译
原文传递
哲美森视角下的中国继承制度——以《中国评论》所载哲美森译文为中心
20
作者 杜娇锦 《外国法制史研究》 2023年第1期204-235,共32页
本文以哲美森刊载于《中国评论》的中国法律典籍摘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译文整体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明确哲美森视角下中国继承制度对内实现家庭延续、对外连接家庭与人口土地制度的重要作用;由此从家庭身份继承与家庭财产继承两个方面具... 本文以哲美森刊载于《中国评论》的中国法律典籍摘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译文整体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明确哲美森视角下中国继承制度对内实现家庭延续、对外连接家庭与人口土地制度的重要作用;由此从家庭身份继承与家庭财产继承两个方面具体展开对中国继承制度的论述,前者包含严格身份继承的原因、身份继承的基本原则、身份继承人的范围与次序以及身份继承的具体规则,后者则包含家庭财产的继承范围、家庭财产的继承人、影响继承的家庭角色;最后通过总结哲美森对中西方继承制度的比较,特别是与罗马法继承制度的比较,得以对19世纪至20世纪来华英人群体推动中西法律文明交流的情况管中窥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美森 中国评论 身份继承 财产继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