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8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视域下的中国话语及其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欣然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5,56,共7页
源于一种建构本土化空间正义理论的现实诉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阐释和想象应当在廓清经典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原初视域的基础上,从价值规范角度自觉助力中国城市空间的规划发展。中国社会性质与国情决定了其空间话语和实... 源于一种建构本土化空间正义理论的现实诉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阐释和想象应当在廓清经典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原初视域的基础上,从价值规范角度自觉助力中国城市空间的规划发展。中国社会性质与国情决定了其空间话语和实践有自身的特殊性。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发展方式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展现为不断向更高层次空间结构合理性迈进的历史进程,而这实际上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出场的现实依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为社会主义空间正义建设的理论出发点,以坚持唯物史观、贯彻以人为核心以及推动共同富裕来有条不紊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正义事业,对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话语体系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空间生产 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国话语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译传合一:中国话语对外翻译传播研究的理路 被引量:1
2
作者 祁芝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7,80,共14页
国际传播与对外翻译同根相系,密不可分。然而,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研究与对外翻译研究长期在传播学和翻译学两个学科框架内各自行进,相互区隔,前者蕴含的民族—国家本位思维与后者蕴含的人类—全球本位思维之间更是存有内生性矛盾。这种... 国际传播与对外翻译同根相系,密不可分。然而,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研究与对外翻译研究长期在传播学和翻译学两个学科框架内各自行进,相互区隔,前者蕴含的民族—国家本位思维与后者蕴含的人类—全球本位思维之间更是存有内生性矛盾。这种情势严重削弱了相关学术成果的实践效能。将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与对外翻译视为两种各自独立的行为,并分别展开研究,是造成这一情势的根本原因。将国际传播与对外翻译视为一个整体,并以国际传播为立足点,展开译传合一的中国话语对外翻译传播研究,将有益于拓展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视野,提升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研究的实践效能,最终为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 国际传播 翻译传播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话语的中国化表征与全球化表达
3
作者 张立伟 曲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8,共7页
“话语”是来自马克思恩格斯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一个专用术语,话语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理论体系。话语权虽然属于软实力,但是软实力要依附于硬实力,没有硬实力的支撑与保障,软实力也就难以得到彰显和发挥。中国话... “话语”是来自马克思恩格斯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一个专用术语,话语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理论体系。话语权虽然属于软实力,但是软实力要依附于硬实力,没有硬实力的支撑与保障,软实力也就难以得到彰显和发挥。中国话语建构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语言、中国哲学思想、中国情结和其他中国元素和特征为基础,中国话语的中国化表征与全球化表达彰显了中国特色的治理逻辑。中国话语面向世界进行全球化建构与全球化传播的策略与路径选择,就在于通过建构中国话语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实现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目的,体现中国话语的中国观、世界观及其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中国话语 世界观 方法论 建构
下载PDF
中国话语在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构建与融入
4
作者 张晓平 吕开云 纪昌品 《高教论坛》 2024年第9期36-39,共4页
中国话语的构建及传播,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抓手。公共管理学理论知识孕生于西方公共管理实践,落实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至关重要,尤其应关注教学内容中的话语体系。可借鉴话语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言语者、时空、目的等多个维度解构课程... 中国话语的构建及传播,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抓手。公共管理学理论知识孕生于西方公共管理实践,落实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至关重要,尤其应关注教学内容中的话语体系。可借鉴话语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言语者、时空、目的等多个维度解构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西方话语。中国话语构建是推动公共管理学扎根本土化实践的抓手,要求对公共管理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构。通过提高教师的话语研究及传播能力、建立话语对话平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路径,可促进中国话语在课程教学中的切实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话语 西方话语 话语分析 公共管理学
下载PDF
智能媒介视域下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构建的策略研究
5
作者 冯亚利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12,共4页
智能媒介视域下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不仅能够提升中国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还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球交流,更能够促进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优化。智能媒介的应用使中国话语和叙事内容趋于个性化和智能化、渠道日益拓展以及... 智能媒介视域下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不仅能够提升中国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还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球交流,更能够促进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优化。智能媒介的应用使中国话语和叙事内容趋于个性化和智能化、渠道日益拓展以及主体更加多元,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构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智能媒介视域下,可以从提升议题设置和内容生成能力,构建多模态传播矩阵和智媒平台以及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智媒场域三个层面切入,以便更好地把握话语表达主动权、占据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和延伸主流媒体价值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介 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 构建 策略
下载PDF
“中国话语”国际传播阐释共同体的多元类型及差异化协同
6
作者 王媛 刘心怡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08,共4页
数智化平台语境下,“中国话语”国际传播实践由“以我为主”转变为阐释目标、阐释策略及意义规约各异的阐释共同体同场参与。多元阐释共同体有宣介型、经验型和知识型等类型,他们通过各自的共享话语搭建与平台用户之间或彼此区隔或重叠... 数智化平台语境下,“中国话语”国际传播实践由“以我为主”转变为阐释目标、阐释策略及意义规约各异的阐释共同体同场参与。多元阐释共同体有宣介型、经验型和知识型等类型,他们通过各自的共享话语搭建与平台用户之间或彼此区隔或重叠交错的连接网络,在扩展“中国话语”国际传播实践范畴的同时带来话语竞争和复杂互构。本文结合主题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和情感分析,考察在YouTube平台发布“中国乡村振兴”主题视频的宣介型、经验型阐释共同体代表账号,通过比对199条视频样本在议题类型偏好、视听语言风格、情感态度极性等方面的异同,探讨平台语境下国际传播多元阐释共同体之间话语权偏差的生成逻辑及调适协同机制,试图为数智时代提升“中国话语”国际传播效能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 国际传播 阐释共同体 话语实践 差异化协同
下载PDF
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7
作者 杜云云 安玉露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收录在中国知网中有关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核心文献进行计量分析,通过绘制文献的年度发文量、关键词时区、共现、聚类以及突现的知识图谱,全面梳理国内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研究历程与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 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收录在中国知网中有关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核心文献进行计量分析,通过绘制文献的年度发文量、关键词时区、共现、聚类以及突现的知识图谱,全面梳理国内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研究历程与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研究发现,我国正处于对外话语研究的兴盛期,但本土话语理论构建仍需加强,研究内容系统化综合、研究方法多思路整合和跨学科融合将成为中国对外话语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 对外传播 CITESPACE 可视化图谱
下载PDF
以传播学助力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8
作者 张红军 《青年记者》 2024年第10期1-1,共1页
针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这一时代命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给出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即“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依... 针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这一时代命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给出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即“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依据和话语框架,更是我们党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争取与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时必须倚重的理论资源。面对这一命题,传播学的使命意识可以体现为:用学科专属的理念对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以阐释,以确保其广泛的国际接受度,增强中国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影响力。对此,我们可以在三个方面做出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 中国话语 传播学 位相匹配 传播力 使命意识 接受度 话语框架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建构 被引量:3
9
作者 沈正赋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共6页
中国国际传播工作,既要具有融入全球信息传播共建共享机制的大格局与大视野,也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土化发展要求相辅相成,同频共振。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国际传播的建设性工作需要厘清这样几个基本范畴和发展思路,即中国式现代... 中国国际传播工作,既要具有融入全球信息传播共建共享机制的大格局与大视野,也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土化发展要求相辅相成,同频共振。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国际传播的建设性工作需要厘清这样几个基本范畴和发展思路,即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本质所在、中国国际传播工作的基本理念与中国化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下的中国话语建构必须要考量的前提是,中国话语具有自己的形成规律及其内在规定性、中国要善于与世界开展文化交流和主体间对话,以及中国话语面向国际化建构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出发点。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国际传播理念中,中国叙事体系建构主要体现为:中国叙事在呈现上要与西方叙事保持本来的差异化、中国叙事体系要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进行本土化定位、中国叙事体系要融入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格局进行国际化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话语 中国叙事体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立场、要旨与路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玉骢 罗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8,共5页
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守正创新、开放包容、自信自强,反对在文化立场上的保守主义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要旨是把握民族复兴的构建前提,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基... 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守正创新、开放包容、自信自强,反对在文化立场上的保守主义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要旨是把握民族复兴的构建前提,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基础,彰显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价值。构建路向上,要植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土壤,积极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化学者的学术使命自觉,促进各学科交流融通形成中国特色;突破西方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桎梏,注重国际社会的话语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复兴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中国话语建构
11
作者 唐剑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2,共6页
中国话语是中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阐释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成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中国话语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思政建设的实际要求,并且有完整的层次设计和路径安排。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 中国话语是中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阐释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成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中国话语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思政建设的实际要求,并且有完整的层次设计和路径安排。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中国话语的内在关联解决的不仅是为什么需要中国话语的问题,还有如何用中国话语在历史教育中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实践当中需要用中国话语对历史教育进行重塑,为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叙事建立连续性,进而提炼出完整的中国叙事,将其体系化并纳入中国话语,更好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和解放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话语 叙事 中国式现代化 生产力
下载PDF
中国话语研究理论建构的探索实践——田海龙教授访谈录
12
作者 李志远 田海龙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田海龙教授于2021年出版的专著《社会网络中的话语互动》对话语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体系、应用路径进行了系统阐发。自该书出版以来,话语互动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话语互动论作为批评话语研究新阶段的产物,不仅对认识社会... 田海龙教授于2021年出版的专著《社会网络中的话语互动》对话语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体系、应用路径进行了系统阐发。自该书出版以来,话语互动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话语互动论作为批评话语研究新阶段的产物,不仅对认识社会网络中社会主体通过话语实践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还对研究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新话语的产生过程提供了新方法。为了深入学术探讨,特邀请田海龙教授就话语互动论的基本内涵、提出背景、应用拓展以及由此所体现的中国话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等问题作进一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互动论 中国特色话语研究 理论与实践 学术创新
下载PDF
巴迪欧本体论思想及其对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启示
13
作者 符俊 尉迟光斌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巴迪欧杂糅存在论、公理体系集合论和当代主体学说,重建本体论哲学。巴迪欧认为西方传统本体论把万物归于本质存在,是“计数为一”的运算,真正本体是进行计算前的“纯多”,是未被纳入人类知识体系的“不可辨识之多”。借助集合论,巴迪... 巴迪欧杂糅存在论、公理体系集合论和当代主体学说,重建本体论哲学。巴迪欧认为西方传统本体论把万物归于本质存在,是“计数为一”的运算,真正本体是进行计算前的“纯多”,是未被纳入人类知识体系的“不可辨识之多”。借助集合论,巴迪欧把“不可辨识之多”的本体存在与空集相联系,进而借助选择公理和保罗·科恩的力迫法,证明数学也需要主体“力迫”介入。巴迪欧意在证明本体存在处乃真理诞生处,在主体的调研和类性延展等忠实程序下,发端于本体存在处的“不可辨识之多”的偶然性事件将演化为真理。从巴迪欧本体论思想看,相对于西方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成就就是“不可辨识之多”,是人类历史中的重大事件,表达的是本体存在的真理,对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事件 真理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下载PDF
从内嵌到互嵌:失能过程理论体系的中国话语
14
作者 胡宏伟 胡鑫怡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3,共14页
全球性失能风险的扩散加速了失能过程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国正积极参与其中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主体力量。本文梳理失能过程理论体系的理论脉络、关键议题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情境及其发展方向。研究表明:第一,失能过程理论是联... 全球性失能风险的扩散加速了失能过程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国正积极参与其中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主体力量。本文梳理失能过程理论体系的理论脉络、关键议题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情境及其发展方向。研究表明:第一,失能过程理论是联系医学、社会学众多领域与理论的复杂体系,核心涵盖失能过程理论并关涉生命历程、累积劣势等理论;第二,失能过程理论研究囊括概念、技术、诱因、结果和治理五大议题,共同推动了失能过程理论体系的深化与延展;第三,失能过程理论体系呈现从个人问题走向社会建构、从社会排斥走向社会包容、从线性路径走向非线性路径、从诠释主义走向经验主义的四大演变态势,全方位构成了失能过程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第四,中国作为失能过程理论体系检验与发展的最大场域,历经“内嵌→互嵌”两大阶段,从文化、环境与治理模式多维度,融入孝文化、差序格局、有为政府等中国要素,进一步拓展了失能过程理论体系;第五,下一步应坚持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将中国情境融入逻辑链条、寻找适合中国情境假设的技术框架、发现研究问题的中国价值,从而发挥中国话语对全世界失能过程理论体系发展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健康治理 失能过程 理论体系 中国话语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逻辑理路与世界意义
15
作者 单佳慧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6,共6页
话语作为理念与实践的表达载体,是特定历史时空的产物。立足“两个大局”,重新确立中国的世界定位,是新时代中国话语创新的基本逻辑。基于新时代中国树立全球主体地位的权利意识和中国承担推动世界进步的责任意识,应以“全球史观”为方... 话语作为理念与实践的表达载体,是特定历史时空的产物。立足“两个大局”,重新确立中国的世界定位,是新时代中国话语创新的基本逻辑。基于新时代中国树立全球主体地位的权利意识和中国承担推动世界进步的责任意识,应以“全球史观”为方法挖掘和阐释中国与世界的有机联系,树立“在世界之中”对话意识,“以中国作为方法”推动构建多元开放的世界格局,从而构建一套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具有宽广的全球视野的中国话语体系。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华文明历史图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人类美好未来愿景的集中体现,具有超越“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局限、重塑平等多元国际话语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体系 全球视野 “全球史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话语的世界表达与全球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
16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2024年4月26日,“中国话语的世界表达与全球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由设在同济大学的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和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 2024年4月26日,“中国话语的世界表达与全球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由设在同济大学的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和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陈怡群,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代表、浙江大学教授许钧出席并分别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传播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 中国话语 对外宣传 陈怡 浙江大学教授 语言文字
下载PDF
中国话语权建构的历史演进、理论创新与对外传播路径
17
作者 曹斯亢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0-57,共8页
从话语权的角度来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被动到主动的百年演进历程,历尽艰辛但终有所成,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及其经验做法。习近平总书记深谙中国话语之道,在多种场合就加强中... 从话语权的角度来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被动到主动的百年演进历程,历尽艰辛但终有所成,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及其经验做法。习近平总书记深谙中国话语之道,在多种场合就加强中国话语权建设发表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目标、内涵、路径、方式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话语的理论创新,为新时代中国话语权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顶层设计。要提高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必须讲好中国和平发展故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中国人故事、中国梦故事和新时代故事,依托伟大的、生动的中国实践,补齐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短板和弱项,打赢国际话语权攻坚战、争夺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 中国故事 对外传播 新时代
下载PDF
提升中国话语国际传播效能的实践路径
18
作者 黄子立 罗理章 《传媒》 2024年第18期56-58,共3页
全面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效能,需要从话语表达、传播渠道、传播主体等各个方面加以优化。为此,主流媒体机构要善于通过特定的传播内容引发海外受众的共情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大力传播生活化气息浓厚的内容来吸引更多海外... 全面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效能,需要从话语表达、传播渠道、传播主体等各个方面加以优化。为此,主流媒体机构要善于通过特定的传播内容引发海外受众的共情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大力传播生活化气息浓厚的内容来吸引更多海外受众的关注;积极拓展国际传播平台,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以及海外意见领袖,构建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的全媒体矩阵;加大对专业性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民间国际传播人才支持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 国际传播 传播人才培养 共情传播
下载PDF
主旋律影视剧的中国话语及叙事体系建构研究——以《我们这十年》为例
19
作者 刘丝雨 刘艳 《今传媒》 2024年第6期72-76,共5页
本文概述了主旋律影视剧、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现实环境、内在动因、外在压力三个角度分析其建构的必要性,并以电视剧《我们这十年》为例,探讨主旋律影视剧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有效途径,旨在为我国讲... 本文概述了主旋律影视剧、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现实环境、内在动因、外在压力三个角度分析其建构的必要性,并以电视剧《我们这十年》为例,探讨主旋律影视剧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有效途径,旨在为我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进中国化叙事立场、叙事主体、叙事策略的深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影视剧 中国话语 中国叙事体系
下载PDF
中国话语体系的影像构建与传播策略——以主流纪录片出海欧美为例
20
作者 马纶鹏 《未来传播》 202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新时代以来,主流纪录片在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方面更是可圈可点。主流纪录片对外传播的国际价值在于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成就,以影像呈现方式助力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在国际合作摄制和对外传播过程中... 新时代以来,主流纪录片在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方面更是可圈可点。主流纪录片对外传播的国际价值在于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成就,以影像呈现方式助力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在国际合作摄制和对外传播过程中,主流纪录片坚持开放性和全球视野,注重题材系列性和文化交融力,组建制播一体的国际团队,“借船出海”多平台展映。以《习近平治国方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纪录片,不仅是欧美传播及二次传播方面的成功典范,而且具象地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体系 主流纪录片 欧美传播 《习近平治国方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