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语境下中国语言形象构建刍议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绪明 廖扬敏 贾力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81-85,共5页
国家语言形象指语言国际比较中某国语言所彰显的主观认知形象,是国家形象和国家精神的符号载体。作为国家形象子系统之一,国家语言形象的内涵、现状、价值、构成要素及提升策略等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中国语言形象是以汉语为代表的中华... 国家语言形象指语言国际比较中某国语言所彰显的主观认知形象,是国家形象和国家精神的符号载体。作为国家形象子系统之一,国家语言形象的内涵、现状、价值、构成要素及提升策略等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中国语言形象是以汉语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语言的整体形象,是中国形象提升的持久动力源与和平实现手段。中国语言形象构建研究是对汉语国际推广及孔子学院项目的全面统合与理论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语境 中国语言形象 构建
下载PDF
中国语言形象的生态学构拟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绪明 邱小琦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7-22,共6页
中国语言形象是指国际社会中形成的以汉语普通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语言的整体形象,中国语言形象的建构应重视汉语语言生态环境的保护。语言系统与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空间异质性及脆弱性等相似性特征。文章从生态学的视角,借鉴... 中国语言形象是指国际社会中形成的以汉语普通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语言的整体形象,中国语言形象的建构应重视汉语语言生态环境的保护。语言系统与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空间异质性及脆弱性等相似性特征。文章从生态学的视角,借鉴生态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当前影响中国语言形象建构的生态问题,并尝试探讨了中国语言形象的合理建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形象 生态语言 建构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中训诂学方法的应用与中国语言形象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莹 杨绪明 《钦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85-90,共6页
形训、声训和义训是重要的训诂学方法,这种对文字、词语传统的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汉语的一种方式。对外汉语教学是树立中国语言形象的良好途径,将训诂学方法运用到对外汉语汉字与词汇教学中,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同时也有... 形训、声训和义训是重要的训诂学方法,这种对文字、词语传统的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汉语的一种方式。对外汉语教学是树立中国语言形象的良好途径,将训诂学方法运用到对外汉语汉字与词汇教学中,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和谐周全、经济创新、一脉相承的中国语言形象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语言形象
下载PDF
基于语体差异的中国语言形象建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绪明 向博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9-24,共16页
作为审美对象、文化载体、思维和交际工具,语言承载着诸多价值。伴随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语言的“实用”形象得以进一步凸显,但与英语等其他语种相比,中国语言的国际形象仍有待提高。中国语言形象应立足于多层次、多方位的整体性建构,... 作为审美对象、文化载体、思维和交际工具,语言承载着诸多价值。伴随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语言的“实用”形象得以进一步凸显,但与英语等其他语种相比,中国语言的国际形象仍有待提高。中国语言形象应立足于多层次、多方位的整体性建构,即除了基于交际层面而生的“实用”形象需稳扎稳打外,中国语言的其他价值也需尽快进行挖掘。作为认知、文化、思维的重要载体,中国语言除“实用”形象外,其“可用”“易用”形象是我们目前急需着力建构的两个重要方面。就中国语言“可用”形象而言,需把握“两时”“两度”的关系,即:共时角度下的中国语言“可用”形象,不仅要注重其“听懂与否”“看懂与否”的交流意图和信息传递,还要关照其语音、文字、文体修辞等多方位的审美表达;从历时角度来看,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语言有其特定的文化价值,承载着中华先哲的智慧结晶,学好、用好时下的语言固然重要,但过去的语言也不能忽视。同时,还应重视中国语言“可用”形象的广度与深度问题,在各地域、各领域树立中国语言国际形象,并透过语言表层反映其蕴含的思维、审美和逻辑内涵。因为中国语言“实用”“可用”形象的塑造都建立在人们熟悉并掌握语言的前提之下,因此,还要大力建构其“易用”形象。从语音、语义、汉字、文化及其公信力等角度研究汉语的言(口语)与文(书面语)差异性,既有利于避免人们对语言的单一化理解,又有利于中国语言“可用”“易用”形象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形象 文言—白话 口语—书面语 “实用”“可用”“易用” 差异性认知
下载PDF
舞蹈艺术语言的表现研究——评《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
5
作者 李鑫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68,共2页
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姿态、表情、节奏、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现人们审美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语言是舞蹈作品的物质载体和主要表现手段,舞蹈作品可以说是... 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姿态、表情、节奏、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现人们审美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语言是舞蹈作品的物质载体和主要表现手段,舞蹈作品可以说是以舞蹈语言为主体建造起来的审美实体。长期以来,舞蹈工作较注重舞台实践,理论研究相对落后, 尤其对舞蹈语言的理论研究更少。因此从舞蹈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舞蹈语言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推动舞蹈艺术形象语言的深化,由此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和艺术形象。由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吴蓓编著的《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 年10 月版)一书从中国舞蹈编导的形象语言入手,将舞蹈艺术语言的表现作为研究核心, 通过对舞剧《原野》、《半生缘》、《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 等著名舞蹈段落的编排手法以及技法的研究,将舞蹈创作领域中内容与形式等观念清晰化,为中国舞蹈的编导创作与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语言 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 中国舞蹈美学 主题动作 传统文化精神 编导教学 文化之根 审美风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