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中国课程与教学论流派构建的审思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小碚 王天平 张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5-139,共5页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已经进入了自主构建阶段,原创性研究和本土化研究为建设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土壤。在批判和借鉴已有课程与教学论流派的知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之上,大力促进中国课程与教学论流派的发展,可以...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已经进入了自主构建阶段,原创性研究和本土化研究为建设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土壤。在批判和借鉴已有课程与教学论流派的知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之上,大力促进中国课程与教学论流派的发展,可以丰富和发展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更好地利用课程与教学论流派所创生的理论与学说,指导中国大地上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派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流派 构建 审思
下载PDF
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被引量:157
2
作者 钟启泉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23,共6页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旧教育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改革与反改革的声浪,恐怕会持续改革的全过程。我们需要清晰地向整个社会传递这样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既定方针,不可动摇。课程改革要进行到底,倒退没有出路。本文联系当前中国大陆近...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旧教育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改革与反改革的声浪,恐怕会持续改革的全过程。我们需要清晰地向整个社会传递这样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既定方针,不可动摇。课程改革要进行到底,倒退没有出路。本文联系当前中国大陆近年来教育界出现的若干现象,阐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课程改革 挑战 反思 策略
下载PDF
蔡元培与中国课程改革的美育传统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共7页
蔡元培接手晚清以来的课程改革时,重视以美育升华自私功利的现实人心,培养国家各项改革事业及个人美好人生必需的"高尚情感",中国课程改革由此形成清晰的美育传统。重温蔡元培开拓课程改革新路时留下的美育传统,不仅有利于边... 蔡元培接手晚清以来的课程改革时,重视以美育升华自私功利的现实人心,培养国家各项改革事业及个人美好人生必需的"高尚情感",中国课程改革由此形成清晰的美育传统。重温蔡元培开拓课程改革新路时留下的美育传统,不仅有利于边缘化的本土课程美学摆脱对于西方美育理论的过分依赖,而且能为主流课程学者优化课程改革构思,回应国家"美好生活"发展目标,提供有益历史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中国课程改革 美育传统
下载PDF
当代国外教学理论的走向与中国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2
4
作者 郝志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2,共4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国外教学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走向:面向学习者、关注合作交往、自主建构知识、为理解或思维而教、走向个性养成。当代国外教学理论的走向深刻地启迪了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国外教学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走向:面向学习者、关注合作交往、自主建构知识、为理解或思维而教、走向个性养成。当代国外教学理论的走向深刻地启迪了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方法论和教学论学科建设,持久地影响了我国教育的教学改革实践(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教学理论 基本走向 中国课程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5
作者 钟启泉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12年第4期55-59,共5页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旧教育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改革与反改革的声浪,恐怕会持续改革的全过程。我们需要清晰地向整个社会传递这样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既定方针,不可动摇。课程改革要进行到底,倒退没有出路。本文联系当前中国大...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旧教育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改革与反改革的声浪,恐怕会持续改革的全过程。我们需要清晰地向整个社会传递这样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既定方针,不可动摇。课程改革要进行到底,倒退没有出路。本文联系当前中国大陆近年来教育界出现的若干现象,阐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课程改革 挑战 反思 策略
下载PDF
浅谈中国课程政策发展的问题与解决
6
作者 李丹 杨东萱 《中外企业家》 2012年第12期148-148,164,共2页
课程政策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课程政策是一种政治行为,其编制是一种政治过程。中国课程政策面临三个突出的问题:第一,中国课程政策应该采用什么类型?第二,中国课程政策应该以什么理论分析框架为指导... 课程政策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课程政策是一种政治行为,其编制是一种政治过程。中国课程政策面临三个突出的问题:第一,中国课程政策应该采用什么类型?第二,中国课程政策应该以什么理论分析框架为指导?第三,什么样的中国课程政策是好的?中国课程政策问题的核心综合起来可以说是需要变革,改变现有模式,用一种"共有"理念指导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灵活有张力的课程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课程政策 课程政策类型 理论分析框架 课程共有理念
下载PDF
中国课程改革制度创新:基本遵循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磊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11,共8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课程改革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关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予以保障,这就是课程改革的制度创新问题。回顾我国课程改革历程,...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课程改革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关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予以保障,这就是课程改革的制度创新问题。回顾我国课程改革历程,课程改革制度创新的基本遵循是:党的领导,人民至上;顺势而为,变革创新;循序渐进,逐步推进;顶层设计,基层实验;收放自如,不断调适。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课程改革制度创新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制度创新总体要求;扎根中国大地,保障制度创新落地实施;彰显公共品格,确保制度创新宗旨使命;秉持制度理性,不断完善课程改革制度。唯有如此,方能确保课程改革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课程改革 党的领导 制度创新 制度理性 教育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1978—2018年:中国课程改革当代史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九诠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19,共9页
1978—2018年中国课程改革当代史,依据政策文本和课程实践,以2000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1978—1985年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话语的拨乱反正,1986—2000年初步确立了课程话语与制度。后一阶段的课程改革,是以2010年为界分为实... 1978—2018年中国课程改革当代史,依据政策文本和课程实践,以2000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1978—1985年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话语的拨乱反正,1986—2000年初步确立了课程话语与制度。后一阶段的课程改革,是以2010年为界分为实验期与深化期,其间有一个转段的过渡过程。从教学话语到课程话语,是对课程改革当代史的总体刻画;这一历史线索可以简括为:"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进入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更系统的阶段。新课程改革具有显著的审议品格。政策、学术、实践领域不同的识见和意见,参与构成和勾勒了课程改革当代史的境况与机理,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在课程领域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课程改革 当代史 教学话语 课程话语 课程审议
下载PDF
中国课程论百年发展的历程、特点与展望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鉴 单新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42,共11页
中国课程论学科自20世纪20年代创立以来,经历了学科发展的初创、停滞、重建以及多元化发展四个阶段。回顾和总结中国课程论百年发展的特点发现,课程论学科构建的立场经历了从外来到本土化的不断推进;课程论的学科边界从一个相对独立的... 中国课程论学科自20世纪20年代创立以来,经历了学科发展的初创、停滞、重建以及多元化发展四个阶段。回顾和总结中国课程论百年发展的特点发现,课程论学科构建的立场经历了从外来到本土化的不断推进;课程论的学科边界从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到依附教学论,再到独立并走向与教学论的整合;课程论领域关注的主题体现了从静态的文本课程到文本课程与体验课程并重,从课程编制为主到多元课程研究谱系共生的变迁。展望中国课程论的未来发展,在学科体系上,应回归课程研究的原点,推进课程论的学科群建设;在教材体系上,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分层分类开发优质适学教材;在话语体系上,中国学者要根植于本土文化传统,完善中国特色的课程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课程 学科构建 学科体系 教材体系 话语体系
下载PDF
建构有中国气派的课程论学科体系——40年来中国课程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仕德 刘翠青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20年第3期86-104,共19页
40年来,中国课程论从隐性转向显性,经过学界和多方机构协同持续努力,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系统回顾梳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产出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中国课程论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坚定发展路向、回应实践渴望、调整发展范式,注重学... 40年来,中国课程论从隐性转向显性,经过学界和多方机构协同持续努力,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系统回顾梳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产出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中国课程论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坚定发展路向、回应实践渴望、调整发展范式,注重学科体系建设,提升学科解释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再造中国课程论的学术话语权,书写好中国课程新知识体系是新时代中国课程论的一项新使命。未来发展需要以中国元素内涵为目标,以中国本土方案为根基,以中国理论构建为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年 中国课程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当代中国经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元素挖掘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洁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58-61,共4页
专业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经济学专业课程自带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多元思政特性决定了其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必要性。文章聚焦“当代中国经济”课程,以课程特征为研究起... 专业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经济学专业课程自带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多元思政特性决定了其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必要性。文章聚焦“当代中国经济”课程,以课程特征为研究起点,在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及思政目标基础上,从经济理论、思想与现实等多个维度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与典型案例,并据此提出“问题导向、双向贯通、三链融合、多维推进、团队协同”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经济”课程 思政理念 思政元素 价值塑造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文化差异视角下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路径——以中国概况类课程为例
12
作者 余鑫 马敏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96-101,107,共7页
来华留学教育是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概况类课程作为来华留学生必修通识课,具有文化传播和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文化差异给中国概况类课程的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带来了积极或消极... 来华留学教育是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概况类课程作为来华留学生必修通识课,具有文化传播和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文化差异给中国概况类课程的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带来了积极或消极影响。因此,需要增强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促进中外学生交流,为留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和实践机会;加强课程建设,构建课程资源平台和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来华留学生 中国概况类课程 课堂教学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国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全科)为例
13
作者 欧阳钦 杨起群 《广西教育》 2024年第3期81-84,共4页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中国文学课程改革,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政觉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及开阔思政教育视野,助推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此,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实施中国文学课程改革,从重塑...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中国文学课程改革,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政觉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及开阔思政教育视野,助推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此,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实施中国文学课程改革,从重塑课程目标、深挖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计、打造课程品牌等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助推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 中国文学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视野下武术课程改革的思考
14
作者 吴松 章璐璐 戚天翼 《体育科学研究》 2024年第3期52-57,共6页
以我国学校武术课程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依据,针对我国学校武术课程改革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一个出发点”“两个着眼点”“四个切入点”... 以我国学校武术课程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依据,针对我国学校武术课程改革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一个出发点”“两个着眼点”“四个切入点”。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学校武术课程的改革,应当以解决我国学校武术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着眼于学校武术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学校武术课程内容标准的革新两个方面,从贯彻和执行“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的课程标准,探寻“易解、易能、易效”的武术教学形式与内容,创设“以兴趣为引导”的“趣味性”学校武术课堂,夯实“传承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目的等四个切入点,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旨在开辟我国学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新路径,展现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事业的新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学校武术课程 武术课程改革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中国民间舞课程教学策略分析
15
作者 曹景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5期132-134,共3页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尤其在艺术教育领域,这一理念的重要性更为凸显。中国民间舞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民族艺术瑰宝,如何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尤其在艺术教育领域,这一理念的重要性更为凸显。中国民间舞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民族艺术瑰宝,如何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与传承,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中国民间舞课程教学策略,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阐述这一策略如何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高校民间舞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中心 高校 中国民间舞课程 教学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国法律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6
作者 阎晓磊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5期26-29,共4页
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法律史课程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国法律史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势与劣势,最后提出了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国法律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 微信平台 中国法律史课程教学 法学专业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以中国古典园林课程为例
17
作者 鲁瑾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32,共6页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其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优势,结合中国古典园林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深度...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其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优势,结合中国古典园林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深度挖掘古典园林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课程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实践。并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涵养”和“评价”相结合的角度,积极探索依托专业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文化自信 中国古典园林课程
下载PDF
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课程思政探究——以宋文化英文之旅课程为例
18
作者 薛丽娜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1期28-31,共4页
中国文化外语课程应当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方向,但相关的实证研究还十分有限。该文以宋文化英文之旅课程为例,从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案例和教学实践成... 中国文化外语课程应当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方向,但相关的实证研究还十分有限。该文以宋文化英文之旅课程为例,从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案例和教学实践成效五个方面展示如何深度融合语言文化教学和思想价值塑造,以期为中国文化外语课程思政育人实践路径和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外语课程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课程思政 育人实践 宋文化英文之旅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阅读教学改革路径———以应用型高校中文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寇嫒丽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文章以应用型高校中文专业为例,论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阅读教学改革路径,包括重塑教学内容,作品阅读为本;革新教学方式,学生中心定位;优化教学评价,考核驱动阅读。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中文专业 应用型高校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20
作者 赵红娟 《对外经贸》 2024年第3期132-134,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模式,中国对外贸易课程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OBE教学理念以“产出导向”“学生中心”为主导思想。基于OBE理念,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团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模式,中国对外贸易课程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OBE教学理念以“产出导向”“学生中心”为主导思想。基于OBE理念,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创新设计,形成“教”与“学”个体多元互动混合,该模式应用于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实践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