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1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贡献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陶文昭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7期50-54,共5页
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是中国矢志不渝的追求。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而且贡献于世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中国未来要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坚持...
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是中国矢志不渝的追求。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而且贡献于世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中国未来要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完善中国模式,对世界做出更多更全面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贡献
和平发展
改革开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中国贡献和未来发展
2
作者
高贵现
郭玲霞
秦路
《世界农业》
2024年第6期15-26,共12页
本文通过构建粮食安全韧性分析框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了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存在的问题,考察了中国的贡献及不足,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发现:①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直观的问题是生产能力不足,深层次的...
本文通过构建粮食安全韧性分析框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了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存在的问题,考察了中国的贡献及不足,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发现:①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直观的问题是生产能力不足,深层次的问题是权力和资源分配不合理。②中国对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生产能力的提高及合作农户家庭韧性的提升,能够纠正部分权力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但影响范围有限。③中国需要加强与当地民众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同时加强不同项目间或企业间的配合,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资源调配和协调,提高影响力。④中国模式和中国贡献具有世界意义,但是需要非洲国家和民众正确认识并积极配合,这样才能使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发生实质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粮食安全
韧性建设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中和目标下的全球海洋综合治理及中国贡献
3
作者
李国辉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92,I0003,I0004,共19页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海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碳中和目标之下,海洋的巨大潜力和海洋综合治理备受国际关注。保护和发展海洋碳汇、减少涉海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利用海洋清洁能源,是通过海洋实现碳...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海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碳中和目标之下,海洋的巨大潜力和海洋综合治理备受国际关注。保护和发展海洋碳汇、减少涉海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利用海洋清洁能源,是通过海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路径选择。基于碳中和的海洋综合治理,包括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气候治理、海洋能源治理,不同领域的治理正推进“跨域整合”。气候治理对海洋的关注度在提升,碳中和的气候目标也在融入海洋治理机制中。推进海洋碳中和也面临治理机制体系复杂化、治理机制合作政治化加剧、治理合作实践国际协调困难、技术及成本问题突出等困境。在此背景下,我国可以为海洋综合治理提供理念支持,在治理机制构建中弘扬并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国内海洋综合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海洋综合治理
气候变化
全球治理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意义、基本条件和中国贡献
4
作者
陈茂荣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7-56,共10页
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后,其对世界政治理论内容的丰富、国际社会分析范式的创新和全球治理实践方案的提供均具有重要世界意义。在当代社会,为了全人类整体利益和集体安全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世界人民的现实需要,也是各国民众...
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后,其对世界政治理论内容的丰富、国际社会分析范式的创新和全球治理实践方案的提供均具有重要世界意义。在当代社会,为了全人类整体利益和集体安全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世界人民的现实需要,也是各国民众的明智选择。然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尚需诸如思想共识、制度规范和外部环境等基本条件。中国政府不仅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且主动实践这一理念,为世界的合作共赢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意义
基本条件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秩序演变与中国贡献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曦
徐菲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8期23-28,共6页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性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多边性组织不断提升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的话语权。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秩序呈现为主体演变和内容演变两种趋势。主体演变,即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由最初联合国粮...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性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多边性组织不断提升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的话语权。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秩序呈现为主体演变和内容演变两种趋势。主体演变,即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由最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和发达国家主导,演变为国际组织和主权国家为主体的治理体系;内容演变体现为国家和研究者们从重视粮食供给,演化为强调家庭生计安全。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秩序演变进程中,中国采取了推动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变革、积极参与国际粮食安全规则制定、提高农业数字化研究水平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农业对外援助和投资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秩序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粮食安全
秩序
演变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边安全问题解决中的中国角色与贡献
被引量:
1
6
作者
尹继武
林晨希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3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安全问题是国家关心的首要议题之一。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较为复杂,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热点敏感问题事态多变。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需要域内国家的协调合作予以应对。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的大国,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
安全问题是国家关心的首要议题之一。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较为复杂,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热点敏感问题事态多变。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需要域内国家的协调合作予以应对。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的大国,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主动承担安全治理责任,提出安全治理理念,搭建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在热点问题上提出方案、贡献智慧,在周边安全问题的解决与应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交
周边安全
国际合作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蕴、困境与中国贡献
7
作者
于珊珊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8-31,共4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不仅科学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也为解开人与自然的现实困境贡献了中国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临的现实之困归根到底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与处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不仅科学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也为解开人与自然的现实困境贡献了中国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临的现实之困归根到底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与处理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了这一思想的重大价值与作用。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做出了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现实之困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原创贡献
8
作者
杨静娜
《湘南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5-38,43,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两个创造,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不同的维度划分人类文明新形态有不同的理解和内容,从生态角度划分则展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形态即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两个创造,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不同的维度划分人类文明新形态有不同的理解和内容,从生态角度划分则展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形态即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原创贡献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责任观,这为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新的方向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态文明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依据和实际贡献
9
作者
潘涛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渐成为世界政治生活领域的热议话题,而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新课题。理论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渐成为世界政治生活领域的热议话题,而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新课题。理论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实践层面,中国在政治外交、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等领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并倡导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以实现各国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在东亚气候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10
作者
李谭琳
《区域治理》
2024年第27期0121-0123,共3页
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谈判进程缓慢背景下,区域层面的气候治理显得十分重要。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一员,其积极的气候治理政策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气候治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梳理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的措施,可以揭示其对东亚气候治理的...
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谈判进程缓慢背景下,区域层面的气候治理显得十分重要。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一员,其积极的气候治理政策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气候治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梳理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的措施,可以揭示其对东亚气候治理的实质性贡献,证明国家的气候治理措施对于区域气候治理有着明显的推动力,为东亚地区的气候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治理
气候变化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候变化研究的中国知识贡献及其影响局限
被引量:
2
11
作者
郑秋红
巢清尘
+1 位作者
吴灿
李婧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8,共9页
气候变化知识的不断深化和积累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邀请全球有代表性的科学家,通过分析评估国际上正式发表的文献,提供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进展的最新认识结论。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通过统计中国在...
气候变化知识的不断深化和积累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邀请全球有代表性的科学家,通过分析评估国际上正式发表的文献,提供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进展的最新认识结论。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通过统计中国在气候变化十大重要领域的科技成果产出量和影响力、中国政府和科学家对IPCC评估报告的参与以及中国大陆引文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的贡献,分析了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知识的贡献与局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中国在气候变化大多数领域的科技成果产出量已居全球第二或第三位,但在海洋与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国际论文量明显落后;与美国和英国相比,中国气候变化科技成果的各类影响力指标明显偏低;中国对IPCC评估报告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中国积极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参与IPCC评估工作,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了重要的科学支撑作用;但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大陆引文的角度看,中国贡献仍整体偏弱,中国大陆引文的贡献呈领域分布不均衡,优势领域少,成果影响面窄的特点。与科学基础领域相比,中国在影响和适应、减缓和国际合作领域的科学贡献更弱,对全球视角关注不够,但中国大陆引文总体的国际科学合作活跃度较高。后巴黎时代,中国需要更加面向国家需求、气候公约和《巴黎协定》目标以及国际气候变化科技前沿,加强全球视野和原始创新,突出中国优势和特色,使气候变化的中国研究成果更多支撑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研究
IPCC评估报告
文献计量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与中国贡献
被引量:
12
12
作者
陈迎
《当代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共6页
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缔约方之一,也是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的积极推动者。中国将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议程协同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文通过学习解读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以及中法德领导人气候视...
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缔约方之一,也是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的积极推动者。中国将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议程协同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文通过学习解读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以及中法德领导人气候视频峰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梳理了中国深度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总结了中国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能源结构调整、温室气体管控、全国碳市场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
方案
中国
贡献
气候变化
碳中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贡献:国际机制理论视域下的世界互联网大会
被引量:
9
13
作者
余丽
赵秀赞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中国已经举办5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起到示范性作用。基于国际机制理论分析框架,率先探讨国际机制、世界互联网大会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内在逻辑,解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恰适性,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中国举办世界互...
中国已经举办5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起到示范性作用。基于国际机制理论分析框架,率先探讨国际机制、世界互联网大会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内在逻辑,解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恰适性,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中国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积极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创设的理性选择,增益"中国方案"传播力与号召力,搭建创设国际规则的平台和扩大共识,减少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合作交易成本,在多边合作的过程中保障全球网络空间的和平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世界互联网大会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需要从国家行为体、议题设置和行为方式3个层面着力,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做出更大贡献:巩固发展中国家成员比例,吸引更多发达国家与会,进一步提升会议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构建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理分配机构大会、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三大会议间互补型关系,服务于现实空间国际社会对和平发展合作的诉求,进而增进议题设置的恰适性;创设常态化实体机构,保障执行力,进一步实现世界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机制理论
世界互联网大会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国际规则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
被引量:
9
14
作者
肖燕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32,共7页
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绸之路精神的“一带一路”倡议,既是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文明交流互鉴作为一种崭新的全球文明观,从人类历史高度积极回答了百年未...
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绸之路精神的“一带一路”倡议,既是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文明交流互鉴作为一种崭新的全球文明观,从人类历史高度积极回答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在新时代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文明交流互鉴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内容,还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实践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回应。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深化“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理论渊源与文化底蕴。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遵循平等性、多样性、包容开放性、共享性的基本原则,依托中华文明,才能形成“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内生机制;只有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才能构筑“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外在机理,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文明交流互鉴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
方案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逻辑、国际经验与中国贡献
被引量:
78
15
作者
尹应凯
侯蕤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4-111,共8页
G20杭州峰会将"数字普惠金融"列为重要议题,并通过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等三个文件。本文从数字普惠金融的逻辑发展主线切入,提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逻辑充分体现了"好金融"更好地服务"好社会"...
G20杭州峰会将"数字普惠金融"列为重要议题,并通过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等三个文件。本文从数字普惠金融的逻辑发展主线切入,提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逻辑充分体现了"好金融"更好地服务"好社会"的目标,数字普惠金融是典型的"好金融"。在此基础上梳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移动货币模式、发达国家的科技金融(Fintech,Finance Technology)模式。进而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贡献",一方面体现在形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践行"好金融促进好社会",另一方面体现在积极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国际合作、引领"好金融促进好世界"。展望未来,G20杭州峰会将推动全球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开启"好金融构建好社会、好世界"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G20杭州峰会
好金融
发展逻辑
国际经验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带一路”与国际制度的中国贡献
被引量:
21
16
作者
何志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9-56,158,共8页
中国是否可能为全球治理做出有效的制度贡献,既要考虑中国历史经验欠缺、现实主导不足、全球和区域性的国际制度已经较为丰富的挑战,也要考虑现有国际制度仍然存在问题和空白的机遇。中国可以考虑在国际制度的公平导向、自主理念、渐进...
中国是否可能为全球治理做出有效的制度贡献,既要考虑中国历史经验欠缺、现实主导不足、全球和区域性的国际制度已经较为丰富的挑战,也要考虑现有国际制度仍然存在问题和空白的机遇。中国可以考虑在国际制度的公平导向、自主理念、渐进模式上下更大的力气,刷新国际制度的格局与范式。"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实际贡献于国际制度的重要契机,其拓展治理主体、转变治理目标和强化文化传承的特色均有可能成为中国改进与完善国际制度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有必要以"适应性管理"的方式形成"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制度模式。"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实施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将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制度的主导型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国际制度
“一带一路”
中国
贡献
“适应性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中国特色与中国贡献
被引量:
15
17
作者
李政涛
王晓晓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32,39,共7页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既是“在中国”提出的世界教育问题,也是“在世界”提出的中国教育问题,带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具体表现为“中国方向”“中国立场”“中国目标”“中国问题”“中国文化”“中国体系”“中国学派”。“建设高...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既是“在中国”提出的世界教育问题,也是“在世界”提出的中国教育问题,带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具体表现为“中国方向”“中国立场”“中国目标”“中国问题”“中国文化”“中国体系”“中国学派”。“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发展原则、人民原则和公益原则为基本立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解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时代诉求;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自身生长的基本点,进而建构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构是一种真正的“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体系
中国
特色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中国民生发展70年:成就、理念及对世界的贡献
被引量:
3
18
作者
唐任伍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6-104,共9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发展价值理念,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民生发展的目标、理念、路径、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发展价值理念,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民生发展的目标、理念、路径、方式、方法等方面,为世界民生发展、减贫事业做出了中国的贡献,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生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发展
中国
经验
中国
道路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减贫实践的中国贡献
被引量:
7
19
作者
周文
冯文韬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8,共7页
如何消灭贫困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希望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贫困理论研究的发展史,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不论是马克思对贫困问题的理解、西方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还是国内相关研究,或多或少都存在理论落...
如何消灭贫困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希望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贫困理论研究的发展史,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不论是马克思对贫困问题的理解、西方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还是国内相关研究,或多或少都存在理论落后于反贫困实践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在减贫实践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而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应跳出西方传统理论和认知来看待中国的减贫经验,发展更具有当代意义的反贫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理论
中国
减贫实践
中国
减贫成就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测度以及中国贡献的分析
被引量:
3
20
作者
余芳东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4-40,共7页
国际上常用的世界经济增长率测算方法有按汇率法或按购买力平价(PPPs)法加权的连锁加权法和固定基期法。用不同方法测算出不同的数据结果,它们各有优缺点和独特的经济涵义,满足不同的经济研究目的需要。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按PPPs法加权...
国际上常用的世界经济增长率测算方法有按汇率法或按购买力平价(PPPs)法加权的连锁加权法和固定基期法。用不同方法测算出不同的数据结果,它们各有优缺点和独特的经济涵义,满足不同的经济研究目的需要。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按PPPs法加权的世界经济增长率要明显高于汇率法加权的结果。但不论按何种方法测算,自1980年以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现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增长率
测算方法
中国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贡献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陶文昭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7期50-54,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研究”(08JJD710023)之阶段性成果
文摘
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是中国矢志不渝的追求。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而且贡献于世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中国未来要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完善中国模式,对世界做出更多更全面的贡献。
关键词
中国
贡献
和平发展
改革开放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中国贡献和未来发展
2
作者
高贵现
郭玲霞
秦路
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出处
《世界农业》
2024年第6期15-26,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模式、机制与绩效提升研究”(18BJY141)
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河南省农产业供应链模式及优化路径研究”(2022-YYZD-14)
+2 种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因灾返贫致贫防范机制研究”(222400410351)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研究”(2023BZH005)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户分化视角下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认知、行为响应及政策优化研究”(20238JJ068)。
文摘
本文通过构建粮食安全韧性分析框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了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存在的问题,考察了中国的贡献及不足,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发现:①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直观的问题是生产能力不足,深层次的问题是权力和资源分配不合理。②中国对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生产能力的提高及合作农户家庭韧性的提升,能够纠正部分权力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但影响范围有限。③中国需要加强与当地民众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同时加强不同项目间或企业间的配合,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资源调配和协调,提高影响力。④中国模式和中国贡献具有世界意义,但是需要非洲国家和民众正确认识并积极配合,这样才能使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发生实质性转变。
关键词
非洲
粮食安全
韧性建设
中国
贡献
Keywords
Africa
Food Security
Resilience Building
China’s Contribution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中和目标下的全球海洋综合治理及中国贡献
3
作者
李国辉
机构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国际政治与经济系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出处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92,I0003,I0004,共19页
基金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研究”(编号:ZD001)。
文摘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海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碳中和目标之下,海洋的巨大潜力和海洋综合治理备受国际关注。保护和发展海洋碳汇、减少涉海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利用海洋清洁能源,是通过海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路径选择。基于碳中和的海洋综合治理,包括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气候治理、海洋能源治理,不同领域的治理正推进“跨域整合”。气候治理对海洋的关注度在提升,碳中和的气候目标也在融入海洋治理机制中。推进海洋碳中和也面临治理机制体系复杂化、治理机制合作政治化加剧、治理合作实践国际协调困难、技术及成本问题突出等困境。在此背景下,我国可以为海洋综合治理提供理念支持,在治理机制构建中弘扬并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国内海洋综合治理体系。
关键词
碳中和
海洋综合治理
气候变化
全球治理
中国
贡献
Keywords
Carbon neutrality
global ocean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climate change
global governance
China's contribution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意义、基本条件和中国贡献
4
作者
陈茂荣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7-56,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北边疆地区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2XJA850001)
西华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西北边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研究”(22SA009)。
文摘
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后,其对世界政治理论内容的丰富、国际社会分析范式的创新和全球治理实践方案的提供均具有重要世界意义。在当代社会,为了全人类整体利益和集体安全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世界人民的现实需要,也是各国民众的明智选择。然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尚需诸如思想共识、制度规范和外部环境等基本条件。中国政府不仅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且主动实践这一理念,为世界的合作共赢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意义
基本条件
中国
贡献
Keywords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world significance
basic conditions
China's contribution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秩序演变与中国贡献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曦
徐菲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8期23-2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和印度小型企业利益融合的路径与风险识别研究”(19XGJ018)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跨喜马拉雅研究中心项目“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的生态环境风险识别及对策”(KX2022C07)
成都理工大学校级科技立项课题(QM2023-40)。
文摘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性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多边性组织不断提升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的话语权。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秩序呈现为主体演变和内容演变两种趋势。主体演变,即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由最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和发达国家主导,演变为国际组织和主权国家为主体的治理体系;内容演变体现为国家和研究者们从重视粮食供给,演化为强调家庭生计安全。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秩序演变进程中,中国采取了推动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变革、积极参与国际粮食安全规则制定、提高农业数字化研究水平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农业对外援助和投资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秩序稳定发展。
关键词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粮食安全
秩序
演变
中国
贡献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边安全问题解决中的中国角色与贡献
被引量:
1
6
作者
尹继武
林晨希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3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文摘
安全问题是国家关心的首要议题之一。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较为复杂,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热点敏感问题事态多变。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需要域内国家的协调合作予以应对。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的大国,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主动承担安全治理责任,提出安全治理理念,搭建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在热点问题上提出方案、贡献智慧,在周边安全问题的解决与应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
外交
周边安全
国际合作
中国
贡献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蕴、困境与中国贡献
7
作者
于珊珊
机构
大连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8-31,共4页
基金
大连财经学院校级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22dlxjjg26。
文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不仅科学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也为解开人与自然的现实困境贡献了中国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临的现实之困归根到底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与处理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了这一思想的重大价值与作用。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做出了中国贡献。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现实之困
中国
贡献
Keywords
man and natur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the dilemma of reality
China’s contribution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原创贡献
8
作者
杨静娜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
出处
《湘南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5-38,43,共5页
基金
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一般项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问题及破解研究”(2022BZX003)。
文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两个创造,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不同的维度划分人类文明新形态有不同的理解和内容,从生态角度划分则展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形态即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原创贡献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责任观,这为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新的方向和选择。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态文明
中国
贡献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依据和实际贡献
9
作者
潘涛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出处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渐成为世界政治生活领域的热议话题,而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新课题。理论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实践层面,中国在政治外交、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等领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并倡导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以实现各国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
贡献
Keyword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of mankind
China's contribution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在东亚气候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10
作者
李谭琳
机构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区域治理》
2024年第27期0121-0123,共3页
文摘
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谈判进程缓慢背景下,区域层面的气候治理显得十分重要。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一员,其积极的气候治理政策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气候治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梳理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的措施,可以揭示其对东亚气候治理的实质性贡献,证明国家的气候治理措施对于区域气候治理有着明显的推动力,为东亚地区的气候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关键词
区域气候治理
气候变化
中国
贡献
分类号
D [政治法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变化研究的中国知识贡献及其影响局限
被引量:
2
11
作者
郑秋红
巢清尘
吴灿
李婧华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国家气候中心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8,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气候变化风险的全球治理与国内应对关键问题研究”(批准号:2018YFC1509000)
科学技术部《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制工作专项。
文摘
气候变化知识的不断深化和积累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邀请全球有代表性的科学家,通过分析评估国际上正式发表的文献,提供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进展的最新认识结论。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通过统计中国在气候变化十大重要领域的科技成果产出量和影响力、中国政府和科学家对IPCC评估报告的参与以及中国大陆引文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的贡献,分析了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知识的贡献与局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中国在气候变化大多数领域的科技成果产出量已居全球第二或第三位,但在海洋与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国际论文量明显落后;与美国和英国相比,中国气候变化科技成果的各类影响力指标明显偏低;中国对IPCC评估报告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中国积极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参与IPCC评估工作,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了重要的科学支撑作用;但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大陆引文的角度看,中国贡献仍整体偏弱,中国大陆引文的贡献呈领域分布不均衡,优势领域少,成果影响面窄的特点。与科学基础领域相比,中国在影响和适应、减缓和国际合作领域的科学贡献更弱,对全球视角关注不够,但中国大陆引文总体的国际科学合作活跃度较高。后巴黎时代,中国需要更加面向国家需求、气候公约和《巴黎协定》目标以及国际气候变化科技前沿,加强全球视野和原始创新,突出中国优势和特色,使气候变化的中国研究成果更多支撑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推进。
关键词
气候变化研究
IPCC评估报告
文献计量
中国
贡献
Keywords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
IPCC assessment report
bibliometrics
China’s contribution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与中国贡献
被引量:
12
12
作者
陈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当代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气候变化风险的全球治理与国内应对关键问题研究”课题八“新时代中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和国内应对战略研究”(批批准号:2018YFC1509008)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创新项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STSB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缔约方之一,也是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的积极推动者。中国将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议程协同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文通过学习解读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以及中法德领导人气候视频峰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梳理了中国深度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总结了中国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能源结构调整、温室气体管控、全国碳市场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
方案
中国
贡献
气候变化
碳中和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贡献:国际机制理论视域下的世界互联网大会
被引量:
9
13
作者
余丽
赵秀赞
机构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网络空间国家大数据主权安全保障和治理机制研究”(16AZD032)
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综合改革项目
文摘
中国已经举办5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起到示范性作用。基于国际机制理论分析框架,率先探讨国际机制、世界互联网大会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内在逻辑,解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恰适性,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中国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积极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创设的理性选择,增益"中国方案"传播力与号召力,搭建创设国际规则的平台和扩大共识,减少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合作交易成本,在多边合作的过程中保障全球网络空间的和平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世界互联网大会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需要从国家行为体、议题设置和行为方式3个层面着力,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做出更大贡献:巩固发展中国家成员比例,吸引更多发达国家与会,进一步提升会议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构建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理分配机构大会、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三大会议间互补型关系,服务于现实空间国际社会对和平发展合作的诉求,进而增进议题设置的恰适性;创设常态化实体机构,保障执行力,进一步实现世界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
关键词
国际机制理论
世界互联网大会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国际规则
中国
贡献
Keywords
International Regime Theory
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
Global Cyberspace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Rules
China Contribution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
被引量:
9
14
作者
肖燕飞
机构
湖北美术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32,共7页
基金
2018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村文化扶贫问题研究——以湖北为例”(项目编号:18D087)
2017年湖北省中青年理论家项目“‘一带一路’倡议格局下的国家文化安全研究”(项目编号:17ZD06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绸之路精神的“一带一路”倡议,既是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文明交流互鉴作为一种崭新的全球文明观,从人类历史高度积极回答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在新时代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文明交流互鉴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内容,还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实践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回应。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深化“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理论渊源与文化底蕴。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遵循平等性、多样性、包容开放性、共享性的基本原则,依托中华文明,才能形成“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内生机制;只有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才能构筑“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外在机理,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文明交流互鉴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
方案
中国
贡献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逻辑、国际经验与中国贡献
被引量:
78
15
作者
尹应凯
侯蕤
机构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4-111,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90349)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SZ092)
文摘
G20杭州峰会将"数字普惠金融"列为重要议题,并通过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等三个文件。本文从数字普惠金融的逻辑发展主线切入,提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逻辑充分体现了"好金融"更好地服务"好社会"的目标,数字普惠金融是典型的"好金融"。在此基础上梳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移动货币模式、发达国家的科技金融(Fintech,Finance Technology)模式。进而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贡献",一方面体现在形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践行"好金融促进好社会",另一方面体现在积极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国际合作、引领"好金融促进好世界"。展望未来,G20杭州峰会将推动全球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开启"好金融构建好社会、好世界"的新时代。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G20杭州峰会
好金融
发展逻辑
国际经验
中国
贡献
Keywords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
G20 Summit of Hangzhou
logical evolutio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Chinese contribution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带一路”与国际制度的中国贡献
被引量:
21
16
作者
何志鹏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9-56,158,共8页
基金
吉林大学重大课题培育项目"中国特色国际法治理论体系研究"(2015ZDPY07)
文摘
中国是否可能为全球治理做出有效的制度贡献,既要考虑中国历史经验欠缺、现实主导不足、全球和区域性的国际制度已经较为丰富的挑战,也要考虑现有国际制度仍然存在问题和空白的机遇。中国可以考虑在国际制度的公平导向、自主理念、渐进模式上下更大的力气,刷新国际制度的格局与范式。"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实际贡献于国际制度的重要契机,其拓展治理主体、转变治理目标和强化文化传承的特色均有可能成为中国改进与完善国际制度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有必要以"适应性管理"的方式形成"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制度模式。"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实施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将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制度的主导型强国。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国际制度
“一带一路”
中国
贡献
“适应性管理”
Keywords
Glob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Belt and Road '
China
'Adaptive Management'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中国特色与中国贡献
被引量:
15
17
作者
李政涛
王晓晓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出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32,3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VAA190001)。
文摘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既是“在中国”提出的世界教育问题,也是“在世界”提出的中国教育问题,带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具体表现为“中国方向”“中国立场”“中国目标”“中国问题”“中国文化”“中国体系”“中国学派”。“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发展原则、人民原则和公益原则为基本立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解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时代诉求;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自身生长的基本点,进而建构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构是一种真正的“中国贡献”。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体系
中国
特色
中国
贡献
Keywords
High 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contribution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中国民生发展70年:成就、理念及对世界的贡献
被引量:
3
18
作者
唐任伍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6-10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思想发展史”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8ZDA012
文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发展价值理念,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民生发展的目标、理念、路径、方式、方法等方面,为世界民生发展、减贫事业做出了中国的贡献,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生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
关键词
民生发展
中国
经验
中国
道路
中国
贡献
Keywords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China's experience
China road
China's contribution
分类号
D2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减贫实践的中国贡献
被引量:
7
19
作者
周文
冯文韬
机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8,共7页
基金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7JZD011)
文摘
如何消灭贫困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希望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贫困理论研究的发展史,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不论是马克思对贫困问题的理解、西方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还是国内相关研究,或多或少都存在理论落后于反贫困实践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在减贫实践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而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应跳出西方传统理论和认知来看待中国的减贫经验,发展更具有当代意义的反贫困理论。
关键词
贫困理论
中国
减贫实践
中国
减贫成就
中国
贡献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测度以及中国贡献的分析
被引量:
3
20
作者
余芳东
机构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
出处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4-40,共7页
文摘
国际上常用的世界经济增长率测算方法有按汇率法或按购买力平价(PPPs)法加权的连锁加权法和固定基期法。用不同方法测算出不同的数据结果,它们各有优缺点和独特的经济涵义,满足不同的经济研究目的需要。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按PPPs法加权的世界经济增长率要明显高于汇率法加权的结果。但不论按何种方法测算,自1980年以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现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
世界经济增长率
测算方法
中国
贡献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贡献论
陶文昭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中国贡献和未来发展
高贵现
郭玲霞
秦路
《世界农业》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碳中和目标下的全球海洋综合治理及中国贡献
李国辉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意义、基本条件和中国贡献
陈茂荣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秩序演变与中国贡献
陈曦
徐菲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周边安全问题解决中的中国角色与贡献
尹继武
林晨希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蕴、困境与中国贡献
于珊珊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原创贡献
杨静娜
《湘南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依据和实际贡献
潘涛
《铜仁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在东亚气候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李谭琳
《区域治理》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气候变化研究的中国知识贡献及其影响局限
郑秋红
巢清尘
吴灿
李婧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与中国贡献
陈迎
《当代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国贡献:国际机制理论视域下的世界互联网大会
余丽
赵秀赞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
肖燕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逻辑、国际经验与中国贡献
尹应凯
侯蕤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
7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一带一路”与国际制度的中国贡献
何志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中国特色与中国贡献
李政涛
王晓晓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新中国民生发展70年:成就、理念及对世界的贡献
唐任伍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减贫实践的中国贡献
周文
冯文韬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测度以及中国贡献的分析
余芳东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