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代史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悦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4期61-63,共3页
历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中国近代史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职院校开设中国近代史课程,编撰高职适用的历史教材,深化历史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注重发... 历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中国近代史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职院校开设中国近代史课程,编撰高职适用的历史教材,深化历史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注重发挥中国近代史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其为振兴历史教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教学要贯穿中国近代史教育
2
作者 姚梅林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62-63,70,共3页
将历史知识贯穿到“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人类前途,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教学 中国近代史教育 社会主义信念 改革开放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中国近代史教育应彰显忧患意识
3
作者 胥荣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7期116-116,共1页
忧劳可兴国,逸豫则亡身。一己之身,众人之国,自满自大,不图进取,必将停滞;耽于安乐,不思隐忧,本身就是巨患。在今天,对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我国近代史教育,不仅要着重于我国近代(1840—1949年)的屈辱史与抗争史教育,更应着... 忧劳可兴国,逸豫则亡身。一己之身,众人之国,自满自大,不图进取,必将停滞;耽于安乐,不思隐忧,本身就是巨患。在今天,对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我国近代史教育,不仅要着重于我国近代(1840—1949年)的屈辱史与抗争史教育,更应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忧患意识教育。这不仅是因为我国近代史是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绝好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教育 忧患意识教育 1949年 干部群众 中华民族 青少年
下载PDF
中国近代史教育应彰显忧患意识探讨
4
作者 王晓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3期165-167,共3页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广大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近代史,对广大青少年来说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时,除了加...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广大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近代史,对广大青少年来说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时,除了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在中华民族屈辱史和抗争史的教育外,还应该积极引导青少年增强忧患意识,让忧患意识深深印刻到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之中。这不仅是因为中国近代史是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现成的教材,还因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具备忧患意识。只有具备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保持清醒的头脑,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在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时应彰显忧患意识,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培育他们成为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新一代接班人。本文以中国近代史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彰显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然后分析现阶段中国广大群众忧患意识的现状,最后提出在中国近代史教育中培养忧患意识的路径。希望通过此文进一步探索中国近代史教育在培育广大青少年增强忧患意识方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教育 忧患意识 重要性 路径
下载PDF
试论国情教育
5
作者 陈燕萍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B10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国情教育 大学生 高校 社会调查 社会主义教育 中国近代史教育
下载PDF
争其不当争 弃其不当弃——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清政府对外交涉浅析
6
作者 周贤良 《广西教育》 2007年第04B期37-38,共2页
中西交涉是中国近代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中西交涉的历史基本上是中国不断丧失各种主权、西方列强不断攫取各种侵略权益的历史。从客观方面来说,“弱国无外交”,在英法等西方列强炮舰外交的威胁下,中国主权的丧失具有一定的历... 中西交涉是中国近代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中西交涉的历史基本上是中国不断丧失各种主权、西方列强不断攫取各种侵略权益的历史。从客观方面来说,“弱国无外交”,在英法等西方列强炮舰外交的威胁下,中国主权的丧失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在主观方面,当时的清政府不愿意主动了解外部世界,不懂得利用正当的交涉来维护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交涉 清政府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教育 历史必然 西方列强 中国主权 客观方面
下载PDF
The Construction of"New Woman" in Chen Hengzhe's Autobiography
7
作者 Tieniu Che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12期739-756,共18页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autobiography of Chen Hengzhe (1890-1976) (see Appendix), a relatively less studied woman writer, historian, and critic in modem China. Through the study in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pursui...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autobiography of Chen Hengzhe (1890-1976) (see Appendix), a relatively less studied woman writer, historian, and critic in modem China. Through the study in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pursuit of modem education, simple appearance, great leaders, and the ambassadors of culture, the author'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Chen's construction of"new woman" has been influenced by complex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orces such a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iconoclastic spirit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Meanwhile, Chen's gender consciousness is also an important element. Moreover, Chen's pioneering standing and her own experiences of studying abroad makes her take the lead in conceiving women's leadership and their roles in global culture communications. In the late Qing and the early Republic, traditional values and norms of womanhood were severely challenged. Chen's construction of"new woman" is her conscious effort to define a new womanhood and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ongoing exploration of Chinese women for modem womanhood.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Chen's "new woman", this paper seeks to enrich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y of modem Chinese women's exploration of modem womanh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woman culture and politics modem China womanhood AUTOBIOGRAPHY Chen Hengzh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