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华文媒体与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庆江 《南海学刊》 2017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为代表的海外进步华文媒体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担当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它们催生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报刊媒体,并成为中国启蒙与救亡运动的重要舆论平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海外进步华文媒体成为中... 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为代表的海外进步华文媒体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担当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它们催生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报刊媒体,并成为中国启蒙与救亡运动的重要舆论平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海外进步华文媒体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重要展示平台,是传播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信息平台,也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沟通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海外华文媒体 中国近现代化
下载PDF
试论洋务运动与中国近现代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广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9-61,共3页
19世纪 60 - 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 ,但它揭开了近代中国工业革命的序幕。加快了中国迈向近代现代化的进程 ,引起了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因此 。
关键词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中国近现代化
下载PDF
从阿Q的革命到吕纬甫之流的沉落——论鲁迅对中国近现代化历史过程中两大基本力量的分析
3
作者 左怀建 《商丘师专学报》 1992年第1X期23-25,共3页
在中国人追求近现代化历史文明的过程中,有两种因素和力量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一种是知识分子,一种是农民。觉醒了的现代知识分子如吕纬甫·魏连殳等人,由于深受二十世纪初侵入中国的西方近现代文明和近现代文化的影响,现代意识增强... 在中国人追求近现代化历史文明的过程中,有两种因素和力量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一种是知识分子,一种是农民。觉醒了的现代知识分子如吕纬甫·魏连殳等人,由于深受二十世纪初侵入中国的西方近现代文明和近现代文化的影响,现代意识增强,自觉意识增强,自觉地把人的个性的解放和社会、群体的解放这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一直难以协调起来的一个矛盾两个方面的任务放在自己的肩上。他们拥有中国走向近现代文明的文化意识和思维方式,他们执着地追求,他们就象刚刚诞生的孩子,一旦睁开双眼,就再也不能把它闭上。他们身上背负着过多的个人、民族、世界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化 现代文明 鲁迅 现代知识者 现代知识分子 自觉意识 历史进程 现代文化 思维方式 封建社会
下载PDF
试论中国教育近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时间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延昭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6,共8页
在东西方各自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时间体系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维度。中国传统的教育时间体系以朱子的"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原则,在《程氏家塾读书日程安排》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对于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在晚清,... 在东西方各自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时间体系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维度。中国传统的教育时间体系以朱子的"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原则,在《程氏家塾读书日程安排》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对于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在晚清,具有农业时间特点的中国传统教育时间体系被抛弃,具有西方工业时间特色的现代教育时间体系被建构起来,从而使中国教育的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时间体系的重构"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时间体系 建构 中国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华文媒体与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5
作者 曾庆江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2018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华文媒体为代表的海外华文媒体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担当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它们催生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报刊媒体,并成为中国启蒙与救亡运动的重要舆论平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它们成为中国改革开... 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华文媒体为代表的海外华文媒体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担当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它们催生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报刊媒体,并成为中国启蒙与救亡运动的重要舆论平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它们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重要展示平台,是传播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信息平台,也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沟通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海外华文媒体 中国近现代化
原文传递
试论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剑杰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5-23,共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合目的的,又是合规律的。人类在形成、实现并校正自己的行为目的的过程中,展开着自身活动的规律。在社会规律的体系中,我们看到全域性的所谓一般规律。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化 资本主义道路 社会运动 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资产阶级 中国社会 半资本主义 毛泽东 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国革命战争
下载PDF
近代中国科学主义思潮的泛化及原因探析
7
作者 张秀丽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年第12期31-32,共2页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随着对科学概念理解的不断深化以及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最终上升为价值层次的过程。在对科学普遍尊崇和信仰的基础上,中国的科学主义并没有在理...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随着对科学概念理解的不断深化以及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最终上升为价值层次的过程。在对科学普遍尊崇和信仰的基础上,中国的科学主义并没有在理论上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相反在实践中却取得了无上威权的地位,成为近代乃至现代支配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内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科学主义 社会思潮 科玄论战 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下载PDF
“中国革命史”改成“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的新尝试
8
作者 张德鹏 严淑萍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0-72,共3页
中国革命史课程只讲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远离当代,现实感不强;偏重革命的历史,忽视经济建设的历史,缺乏实用性;体系落后,内容陈旧,与时代要求有距离.凡此种种,理论脱离实际的缺憾,使学生关心的许多现实问题得不到充分的解答.在... 中国革命史课程只讲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远离当代,现实感不强;偏重革命的历史,忽视经济建设的历史,缺乏实用性;体系落后,内容陈旧,与时代要求有距离.凡此种种,理论脱离实际的缺憾,使学生关心的许多现实问题得不到充分的解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革命史课程现有体系不作大的改变,仅仅进行枝节上的小改小革,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长此以往,中国革命史课程必将失去生命力,成为学生的负担,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史课程 建设史 中国近现代化 经济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党 孙中山 教师 电化教学 社会主义改造
下载PDF
中国学生留美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评李又宁教授《华族留美史:150年的学习与成就》一书
9
作者 易刚明 《八桂侨刊》 2004年第4期37-40,共4页
中国学生150年波澜壮阔的留美生涯,一直是海内外华夏儿女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它褒贬不一、难有定论。为了向世人展示150年来中国留美生的学习成就、生活情况及留美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1997年,由华族留美... 中国学生150年波澜壮阔的留美生涯,一直是海内外华夏儿女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它褒贬不一、难有定论。为了向世人展示150年来中国留美生的学习成就、生活情况及留美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1997年,由华族留美史研究会牵头,一批华裔学者在美国举办了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华族留美史:150年的学习与成就》一书是其成果的集中体现。本文在简要介绍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该书中的一些最新理论成果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族 留美 成就 中国近现代化
下载PDF
走向新世纪的热切呼唤─—评《二十世纪中国史》
10
作者 晨曦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112-113,共2页
走向新世纪的热切呼唤─—评《二十世纪中国史》晨曦近些年来,史学界出版了不少断代史的著作、教材,尤以中国近代史为多,但其起止时间多为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再或延至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称为现代史。时... 走向新世纪的热切呼唤─—评《二十世纪中国史》晨曦近些年来,史学界出版了不少断代史的著作、教材,尤以中国近代史为多,但其起止时间多为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再或延至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称为现代史。时间断限差不多,体例内容也大同小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 中国 工业代化 新世纪 中国代化 政治代化 中国代史 中国近现代化 师夷长技以制夷 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下载PDF
中国革命史的电化教学改革研究
11
作者 李军山 程红 《现代教育技术》 1994年第Z1期26-28,共3页
电化教学在中国革命史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地与教学内容协调一致、配合密切、效果甚佳的课堂电化教学系列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化教学效果的发挥。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中国革命史... 电化教学在中国革命史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地与教学内容协调一致、配合密切、效果甚佳的课堂电化教学系列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化教学效果的发挥。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中国革命史电化教学内容和手段运用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史课程 电化教学手段 课堂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改革 电教片 课堂教学 幻灯片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现代化 投影片
下载PDF
中国百年美学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12
作者 齐凌云 赵伯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54-58,共5页
本文沿着历史的线索回顾了中国美学在二十世纪这一百年中所走过的五个时期,展现了中国美学由古典美学向近现代美学转变并逐渐建立美学近现代体系的历程,从中总结了中国美学的几个特点。本文对当前中国美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本文沿着历史的线索回顾了中国美学在二十世纪这一百年中所走过的五个时期,展现了中国美学由古典美学向近现代美学转变并逐渐建立美学近现代体系的历程,从中总结了中国美学的几个特点。本文对当前中国美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期中国美学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百年美学 审美意识 中国美学的现代化
下载PDF
走向深蓝的启蒙——魏源《海国图志》的意义
13
作者 王晓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11,共4页
魏源《海国图志》一书以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为蓝本,对其增删扩编,内容增加了十之八九,成为当时世界上内容较全面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由闭关锁国的封建帝国走向深蓝的海洋和世界的启蒙读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魏源《海国图志》一书以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为蓝本,对其增删扩编,内容增加了十之八九,成为当时世界上内容较全面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由闭关锁国的封建帝国走向深蓝的海洋和世界的启蒙读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走向近现代化的金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海国图志》 中国近现代化 启蒙
下载PDF
招商局
14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08年第10期97-98,共2页
招商局创立于一八七二年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企业的先驱,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起到过重要推动作用。招商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长为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其交通运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与服务,... 招商局创立于一八七二年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企业的先驱,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起到过重要推动作用。招商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长为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其交通运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与服务,金融资产投资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商局 大型企业集团 利润总额 经营 香港 房地产开发 中国近现代化 业务 管理 洋务运动
下载PDF
招商局
15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年第9期242-242,共1页
招商局创立于一八七二年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企业的先驱,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起到过重要推动作用。赖于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长为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其交通运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与服务,金融资... 招商局创立于一八七二年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企业的先驱,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起到过重要推动作用。赖于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长为一个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其交通运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与服务,金融资产投资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三大核心产业,在业内居领先地位。集团总部位于香港,业务分布于香港、中国内地、东南亚等极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市场,被列为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在国际工商界有著广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商局 房地产开发 中国近现代化 洋务运动 中国 金融资产投资 中国内地 大型企业集团 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运输
下载PDF
The Origin of Chinese Modem Engineering Education: Fuzhou Shipping School's Engineering Education at Late Qing Dynasty
16
作者 Chen Ji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4年第4期302-314,共13页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characteristics can be seen through examining the 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engineering education. During the period ra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characteristics can be seen through examining the 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engineering education. During the period ranging from the 1860s to the middle of the 1890s, the westernization group set up a series of modern industrial and mining enterprises for military and civil use, mak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engineering education become possible and necessary. Thanks to their efforts, many schools and old-style private schools for teaching knowledge about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senior engineering managements and talents were gradually founded in China. These modern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are the source and beginning of Chinese engineering education, which is also the origin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Fuzhou Shipping School for case studies, using a cultural anthropology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overall statu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during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in China. It reiterates the idea of that "engineering education should be returned to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ries to explain the framework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hina. Through conducting research, we fi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modem China generally has the basic resources for re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rough "western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hrough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cation of social influenc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t has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imely reform and gradual improvement of modernization: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ulture and cultivating qualified technical personnel; strictly requiring and building high-level schools and specialties; learning the advanced knowledge and bravely utilizing foreign educational resources; setting pragmatic and highly pertinent disciplines and specialties. It also left the society with thought-provoking lessons, namely, the lagging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social instability made the development severely restricted and obstructed; the unreasonable development layout resulted in the intensified imbalance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bureaucracy nature imposed serious impact on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the negligence of innovation made th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failed,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ering Education China Fuzhou Shipping School Late Qing
下载PDF
论《马氏文通》的理论基础——纪念《马氏文通》发表一百周年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宋绍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43,共8页
马建忠是中国近代重要的爱国思想家、外交家,更是一位学贯中西的伟大学者。《文通》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百年后重读《文通》,依然能够给我们许多深刻而有益的启示。《文通》的理论基础不仅仅是泰西的葛郎玛,而是包含... 马建忠是中国近代重要的爱国思想家、外交家,更是一位学贯中西的伟大学者。《文通》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百年后重读《文通》,依然能够给我们许多深刻而有益的启示。《文通》的理论基础不仅仅是泰西的葛郎玛,而是包含了更为深刻的普通语言学理论。《文通》的意义不限于语言学,它是中国学术思想摆脱中世纪的羁绊,走向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文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建忠 性理格致 普遍唯理语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 中国学术思想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