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谢林及其艺术哲学的中国遭遇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海燕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95-102,共8页
作为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代表,谢林的艺术哲学理应给中国现、当代美学一定的启发和影响。可是在中国近百年的美学史上,谢林的艺术哲学思想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谢林艺术哲学在中国遭受冷遇,原因比较复杂,一大可能性原因,就是与中国近... 作为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代表,谢林的艺术哲学理应给中国现、当代美学一定的启发和影响。可是在中国近百年的美学史上,谢林的艺术哲学思想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谢林艺术哲学在中国遭受冷遇,原因比较复杂,一大可能性原因,就是与中国近百年的思想进程不相吻合。另外,谢林哲学美学思想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有被误读的成分。通过对谢林及其艺术哲学的中国遭遇的探讨,或许可以一窥中国百年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特点,并对本土现代性建构起到一些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林 艺术哲学 中国遭遇 启蒙 理性 革命 浪漫
下载PDF
以中国为视角的丝绸之路逻辑线梳理与反思——评郭建龙《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2
作者 高原 《丝绸之路》 2023年第3期14-21,共8页
丝绸之路历经2000余年历史风烟,相关研究亦浩如烟海,望之每每既令人兴叹感慨,又觉纷乱如丝。郭建龙《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在纷乱如丝的丝绸之路历史中抽绎出逻辑主线,表现出较强的史识及与此相关的史料处理能力。该书... 丝绸之路历经2000余年历史风烟,相关研究亦浩如烟海,望之每每既令人兴叹感慨,又觉纷乱如丝。郭建龙《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在纷乱如丝的丝绸之路历史中抽绎出逻辑主线,表现出较强的史识及与此相关的史料处理能力。该书最大特色有二:一是梳理了丝绸之路的几条逻辑线,较为清晰地把握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主线;二是反思丝绸之路上古代中国遭遇世界的历史,较为精准地点中了丝绸之路兴衰的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建龙 《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丝绸之路 中国视角
下载PDF
凡尔纳作品《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中的中国人形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葹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69-73,共5页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是凡尔纳创作的一部完全以中国为背景的小说,2010年才在中国有了首译本。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从形象学的角度分析在18世纪欧洲掀起的"中国热"风潮余温的影响下,凡尔纳笔下的中国人集体形象。
关键词 凡尔纳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遭遇 形象学 中国人形象
下载PDF
儒勒·凡尔纳的中国文化书写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被誉为"近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他写了六十多部科幻小说,总标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他的大部分作品已被翻译为中文,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我们注意到,他在《八十天环游世...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被誉为"近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他写了六十多部科幻小说,总标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他的大部分作品已被翻译为中文,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我们注意到,他在《八十天环游世界》、《海底两万里》等多部作品中写到了中国。此外,他的小说《一个中国绅士的遭遇》,直接描写了中国人的生活故事。本文试图从凡尔纳对中国风物的描写、对中国人形象的刻画,以及对中国人生命哲学的阐发等几方面探讨凡尔纳的中国文化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勒·凡尔纳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遭遇
下载PDF
“空洞”的所指:《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与文学形象学的另议
5
作者 王茜 《中国文学年鉴》 2018年第1期877-878,共2页
对于以创作科幻小说闻名于世的凡尔纳来说,《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以下简称《遭遇》)是一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在小说中,凡尔纳全凭二手资料想象了年轻中国富翁金福的一段人生遭遇。《遭遇》的互文性表现为它分享了凡尔纳众多科幻小... 对于以创作科幻小说闻名于世的凡尔纳来说,《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以下简称《遭遇》)是一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在小说中,凡尔纳全凭二手资料想象了年轻中国富翁金福的一段人生遭遇。《遭遇》的互文性表现为它分享了凡尔纳众多科幻小说共有的双重叙事结构:表层叙事中“平静—动荡—平静”的循环结构与深层叙事中“理性—非理性”的矛盾张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凡尔纳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遭遇 文学形象学 人生遭遇 双重叙事结构 循环结构 互文性
原文传递
儒勒·凡尔纳与中国:历史、新闻(时事)和想象
6
作者 王洪羽嘉(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24,共11页
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与当时可供阅读的新闻时事、旅行游记材料紧密相连。小说脱胎于19世纪下半叶法国对中国、中国人、中国史所形成的表述,展现了19世纪末法国中国论的强烈张力。素材的有限性和作者的进... 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与当时可供阅读的新闻时事、旅行游记材料紧密相连。小说脱胎于19世纪下半叶法国对中国、中国人、中国史所形成的表述,展现了19世纪末法国中国论的强烈张力。素材的有限性和作者的进化论视角将作品置于西方文明观念、野蛮观念和“欧洲化”观念的影响之下,反映了鸦片战争以来全球化和西方化的进程。但与此同时,其作品一定程度触及了中国当时复杂的文明社会特征,为法国社会提供了一个想象和了解中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勒·凡尔纳《一个中国人在中国遭遇 历史 时事 想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