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历史主动思想探微
1
作者 陈文兴 马树勋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历史主动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和军队长征中受到的损失还没有得到恢复、革命战争的对象将以日本侵略者为主、党和红军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广大军事干部的战略理论水平普遍不能...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历史主动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和军队长征中受到的损失还没有得到恢复、革命战争的对象将以日本侵略者为主、党和红军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广大军事干部的战略理论水平普遍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背景下进行系统阐述的。它包括要把注意力的重点投放到全局性问题的关照上,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克服自身缺点、弥补短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把主动行为在军事领域的要求具体化等。它的现实意义是提示今天的我们必须把理论的抽象变成行为的具体,随时随地充分认识自己面临的局势,努力补好自己的短板,在处理各种关系中必须独立自主地使用自己的力量,以高度的韧性承担好自己的具体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历史主动
下载PDF
“范式革命”与中国革命:参与式发展传播的学术政治与中国经验的斗争性
2
作者 赵月枝 冯韦隽 《青年记者》 2024年第4期52-64,共13页
本文重新追踪冷战发展传播学中民主参与问题的全球史脉络,并将中国革命的历史意涵带回这场发展传播理论所谓“范式革命”的重新语境化中。原本旨在抑制第三世界革命、维系资本主义霸权体系的发展传播理论与实践,具体会以何种方式处理中... 本文重新追踪冷战发展传播学中民主参与问题的全球史脉络,并将中国革命的历史意涵带回这场发展传播理论所谓“范式革命”的重新语境化中。原本旨在抑制第三世界革命、维系资本主义霸权体系的发展传播理论与实践,具体会以何种方式处理中国发展传播经验中的革命要素?通过爬梳冷战史材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传播领域的理论写作和海外中国研究,本文发现,冷战发展实践中的社区参与在70年代“参与式范式”形成之前就已存在,但只有当自上而下的国家发展模式遭到质疑后,社会主义中国的地方参与经验才被引入西方发展传播理论家的视野中。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甄别”机制下,中国参与式经验的革命斗争问题被结构功能主义的范式惯性所过滤,产生了去政治化的“政治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范式 中国革命 发展传播 群众路线 结构功能主义
下载PDF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国革命道德的伦理探索
3
作者 姜亚坤 王岩 +1 位作者 赵茹 吕万方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期85-87,共3页
中国革命道德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革命时期以来形成和发展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革命道德,具有人民至上、信念坚定... 中国革命道德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革命时期以来形成和发展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革命道德,具有人民至上、信念坚定、牺牲奉献三个主要内容。中国革命道德作为革命文化中的精华,它所倡导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仍然适用于当代中国,对于当今社会公民的道德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变的过程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球发展新形势以及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态势,我们要盘活革命道德资源,使革命道德焕发生机活力,要自觉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的历史责任,通过用情用心用力讲好中国革命故事的方式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承红色基因,不断为中国革命道德注入新能量和新活力[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德 人民至上 信念坚定 牺牲奉献
下载PDF
基于Python语言的中国革命历史知识图谱数据预处理技术研究
4
作者 景文会 刘伟 +2 位作者 黄炳程 覃兴刚 任佳祺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中国革命历史数据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中国革命历史数据预处理的问题,阐述了基于Python语言的中国革命历史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介绍了中国革命历... 中国革命历史数据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中国革命历史数据预处理的问题,阐述了基于Python语言的中国革命历史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介绍了中国革命历史数据从文字图片提取,到文字图片的储存处理,再到为数据中的人物和事件实体绑定链接的详细流程。此外,项目还取得了大量中国革命历史相关的文字数据,并进行了文本预处理和分析,成功地实现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相关文本的知识图谱的构建。文章所提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优越性,对于推进中国革命历史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中国革命历史 数据处理
下载PDF
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中的求真务实精神
5
作者 边云霞 李文彬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7期91-92,共2页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艰难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同时铸就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等等,这些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精神...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艰难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同时铸就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等等,这些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新道路 求真务实 精神
下载PDF
体验学习圈视角下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教学策略
6
作者 魏敏 郑良梅 《时代人物》 2024年第12期0250-0253,共4页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对语文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教学文本支持。通过应用体验学习圈理论,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教学中强调创设学习情境、巧搭学习支架、组织交流协作、提供反馈平台等教学环节,...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对语文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教学文本支持。通过应用体验学习圈理论,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教学中强调创设学习情境、巧搭学习支架、组织交流协作、提供反馈平台等教学环节,帮助学习者在专题阅读活动中整合体验、感悟、认知与行为等过程,进而更好实现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语文课程中的独特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学习圈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专题教学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基于UbD理论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7
作者 范嘉欣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1期22-24,共3页
逆向教学设计(UbD)主张从教学目标出发,反向思考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够支持学生达成目标。UbD理论强调以理解为核心,以迁移为目标,以评价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以探究为方式,以差异化为策略。UbD理论具有指导语文教学... 逆向教学设计(UbD)主张从教学目标出发,反向思考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够支持学生达成目标。UbD理论强调以理解为核心,以迁移为目标,以评价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以探究为方式,以差异化为策略。UbD理论具有指导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对此,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为例,通过分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教学运用UbD理论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UbD理论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中的实践,以期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D理论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任务群
下载PDF
以哲人的视角看中国革命胜利——重读《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二首
8
作者 张兴德 《党史博采(上)》 2024年第4期47-49,共3页
如何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如何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1949年初,就成为人们的议论焦点和热门话题。自1949年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始,毛泽东有多首诗词,有意无意地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歌颂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然性和正义性,委... 如何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如何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1949年初,就成为人们的议论焦点和热门话题。自1949年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始,毛泽东有多首诗词,有意无意地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歌颂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然性和正义性,委婉地回答人们的关切。《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二首就是其中的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浣溪沙 柳亚子 中国革命胜利 热门话题 正义性 诗词 有意无意 必然性
下载PDF
中国革命战争中兵学之魂的再造
9
作者 姚振文 《滨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条件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在战争实践中充分运用了古兵法,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推动了兵学之魂(兵学主要精神)的再造。其中,理念和信仰是兵学之魂的导向和牵引,谋略和智慧是...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条件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在战争实践中充分运用了古兵法,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推动了兵学之魂(兵学主要精神)的再造。其中,理念和信仰是兵学之魂的导向和牵引,谋略和智慧是兵学之魂的主体体现,而理性与哲理则是兵学之魂的深厚根基。这三者融而为一,共同形成了集中体现兵学主要精神的深层次文化心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战争 兵学之魂 马克思主义 中国古代兵法
下载PDF
“亲历”思想:在文本史料中研究中国革命思想的起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若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112,174,共11页
以文本史料为佐证,“亲历”文献遗存的历史语境,对于研究中国革命的思想起源大有裨益。通过挖掘搜寻文献遗存,不仅可以将还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史情景可依凭的思想渊薮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还能为构建考察现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真... 以文本史料为佐证,“亲历”文献遗存的历史语境,对于研究中国革命的思想起源大有裨益。通过挖掘搜寻文献遗存,不仅可以将还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史情景可依凭的思想渊薮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还能为构建考察现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真实思想疆域提供原生态支撑性材料。从关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文本史料入手,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整体发展的历史态势,探寻中国现代思想场域的知识源头,可以更加清晰地考察晚清以来的中国现代思想转型以及中共思想理论建设历程。原生态的文本史料及其蕴含的丰富思想资源,可供学界探索如新文化史等多层次多路径的研究方式,拓展革命思想史的研究空间与阐释路径。大型原始资料丛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丛编》收录了大量研究中国革命思想起源与变迁不可或缺的文本史料,为学界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崭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 中国革命 思想起源 思想理论建设 文本史料
下载PDF
“东方革命转向”:在伊尔库茨克“发生”中国革命
11
作者 张建华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3年第4期43-54,88,89,共14页
伊尔库茨克位于西伯利亚中央和欧亚大陆枢纽地带,是典型意义上的具象“公共空间”,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抽象“空间政治”的特质。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共产国际东方革命浪潮之中,这个城市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革命司令部”作用。这一城市与... 伊尔库茨克位于西伯利亚中央和欧亚大陆枢纽地带,是典型意义上的具象“公共空间”,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抽象“空间政治”的特质。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共产国际东方革命浪潮之中,这个城市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革命司令部”作用。这一城市与周边地区作为中国革命的特殊策源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前导式的准备和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尔库茨克 西伯利亚 中国革命 共产国际 华工
下载PDF
中国革命发展进程视阈之下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12
作者 王新生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0-68,共19页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合作新的历史条件之下,正确认识抗战与中国革命关系,提出了抗战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主张,并率先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新民...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合作新的历史条件之下,正确认识抗战与中国革命关系,提出了抗战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主张,并率先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建设和其他建设。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生机勃勃的情况,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国际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将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赢得了抗日根据地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拥护,从而为抗战成为人民的胜利、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 抗日战争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政权建设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探究
13
作者 朱正华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9-13,共5页
“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正确理解“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把握好教学中要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充分认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方法的必要... “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正确理解“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把握好教学中要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充分认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中国革命道德叙事”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教材为纲确定革命道德叙事的主题,深入开展红色经典阅读,通过小组任务驱动让学生深刻体验中国革命道德情操,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育人和隐性育人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革命道德叙事” 教学
下载PDF
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14
作者 汪季石 夏慧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3,共8页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在这一曲折而光辉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率先擎起武装革命的...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在这一曲折而光辉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率先擎起武装革命的大旗,踏上武装割据的征途,并陆续发动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等规模较大的武装起义,相继开辟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根据地,后统一连结成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苏区根据地。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为中国革命书写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范本,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豫皖苏区根据地 中国革命 策源地
下载PDF
中共三大:在开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先河中把握历史主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海龙 马勇田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4,共5页
历史上,中共三大通过开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先河,把握了历史主动。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寄予的厚望与作为革命中心的广州为中共三大开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先河提供了历史舞台,是中共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中共三大前后党的主动作为,从实践上... 历史上,中共三大通过开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先河,把握了历史主动。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寄予的厚望与作为革命中心的广州为中共三大开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先河提供了历史舞台,是中共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中共三大前后党的主动作为,从实践上开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先河。中共三大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思想升华,体现了实事求是精神,从理论上开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三大 革命中心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 历史主动 当代价值
下载PDF
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的实践与反思
16
作者 范小玲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3年第23期0069-0071,共3页
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的实践与反思进行了探究。通过引入历史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以及差异化的学习任务设计,教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同时,通过情境引入和... 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的实践与反思进行了探究。通过引入历史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以及差异化的学习任务设计,教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同时,通过情境引入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与冲突,提升综合素养。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任务难度不适宜等问题,教师需要及时调整策略,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学习任务群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下载PDF
基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课外深度阅读途径探析--以由单元课文向《铁道游击队》整本书的拓展阅读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大忠 左高超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第2期5-9,47,共6页
立足于课文教学的长篇革命小说拓展阅读,应当恪守以下原则:事先阅读整本小说是深度阅读的基础,依据课文的主体特征寻找与长篇小说相对应的内容,引导阅读的内容应尽可能覆盖整部小说,采用确立专题任务和问题驱动的形式进行。基于“中国... 立足于课文教学的长篇革命小说拓展阅读,应当恪守以下原则:事先阅读整本小说是深度阅读的基础,依据课文的主体特征寻找与长篇小说相对应的内容,引导阅读的内容应尽可能覆盖整部小说,采用确立专题任务和问题驱动的形式进行。基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必修课文向《铁道游击队》整本书的有效拓展可谓典型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 课外拓展 深度阅读 《铁道游击队》
下载PDF
陕北石油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
18
作者 文艳林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5-110,F0003,共7页
中国石油开发源于陕北,并与当地乃至中国革命的发展轨迹构成双轨共演现象。通过对自然资源区域与社会发展区域重合互动现象的历史考察与重构,可以揭示这种貌似巧合背后蕴藏着的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包括石油在内的自然资源是陕北地质变迁... 中国石油开发源于陕北,并与当地乃至中国革命的发展轨迹构成双轨共演现象。通过对自然资源区域与社会发展区域重合互动现象的历史考察与重构,可以揭示这种貌似巧合背后蕴藏着的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包括石油在内的自然资源是陕北地质变迁的宝贵遗产,为地表人类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活动于地表的人类社会与地质共演共进,建构了独特的陕北历史。陕北石油从发现到开发,再到发展壮大,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共轨共鸣、共同进步的现象,不仅演绎了自然界的螺旋上升趋势,也演绎了自然与人类社会进程中高度的契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石油 中国革命 共同演进
下载PDF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写作和传播考述
19
作者 邱巍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3-81,105,共10页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初稿第一章第三节由张闻天起草,第二章共七节由毛泽东起草。毛泽东起草的篇幅超过全文三分之二,并对全文进行了修改统稿。1940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人》杂志上首次发表,当时没有署名。半年之...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初稿第一章第三节由张闻天起草,第二章共七节由毛泽东起草。毛泽东起草的篇幅超过全文三分之二,并对全文进行了修改统稿。1940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人》杂志上首次发表,当时没有署名。半年之后,毛泽东根据形势需要进行了首次修改。此后,该书开始以毛泽东个人署名。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的经典著作,其单行本版本数量仅少于《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居第三位。中共中央对毛泽东著作学习的推动,使《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形成广大影响,是一代干部群众学习革命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入门要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 写作 传播 版本
下载PDF
东北抗联教导旅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
20
作者 姚建芳 贺建军 《世纪桥》 2023年第6期94-96,共3页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教导旅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特殊的人民抗日武装,充分利用其独一无二的特殊身份多方周旋,为中国革命做出重要贡献,其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保存革命火种,积蓄革命力量;坚持东北抗战,支援全国抗战;响应中央号召...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教导旅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特殊的人民抗日武装,充分利用其独一无二的特殊身份多方周旋,为中国革命做出重要贡献,其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保存革命火种,积蓄革命力量;坚持东北抗战,支援全国抗战;响应中央号召,配合东北解放。东北抗联教导旅为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对其研究理应深入,对其评价更应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联教导旅 中国革命 历史贡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