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荫浏晚年佚文《中国音乐发展概述》辑释
1
作者 宫宏宇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30-136,M0005,共8页
对于杨荫浏的学术成就及其国乐思想,中外学界已有不少研究。近期亦有学者就杨荫浏早期的生活、交友圈、与中外学者的互动发表文章。但这些研究所聚集的时段主要为杨先生的前半生,研究所据资料主要是已公开发表的相关著述,对“档案”中... 对于杨荫浏的学术成就及其国乐思想,中外学界已有不少研究。近期亦有学者就杨荫浏早期的生活、交友圈、与中外学者的互动发表文章。但这些研究所聚集的时段主要为杨先生的前半生,研究所据资料主要是已公开发表的相关著述,对“档案”中的杨荫浏及其晚年与海内外学者的书信往来尚未注意到。笔者查阅杨荫浏晚年与赵如兰通信时,得见杨先生生前未曾公开发表的短文一篇。该文未收入《杨荫浏全集》,《山高水长(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120周年图录)》也没提及此文,应是杨荫浏的一篇佚文,故在此予以介绍辑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荫浏 佚文 中国音乐发展概述》
下载PDF
双排键音乐技术的引进对中国音乐发展影响的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永刚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8年第1期134-136,共3页
雅马哈双排键音乐技术和它独创的音乐培训模式在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音乐教育系统,雅马哈双排键音乐技术进入中国音乐教育领域的同时也带来我们对中国音乐教育影响的思考,本文从雅马哈音乐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入手,介绍了双排键电子琴的... 雅马哈双排键音乐技术和它独创的音乐培训模式在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音乐教育系统,雅马哈双排键音乐技术进入中国音乐教育领域的同时也带来我们对中国音乐教育影响的思考,本文从雅马哈音乐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入手,介绍了双排键电子琴的音源发展及其技术进步,引出对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键电子琴 音乐技术 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下载PDF
对关于中国音乐发展问题讨论的分析与思考——兼再谈学术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海宏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0年第4期16-18,共3页
关于中国音乐的价值如何,及中国音乐应该向何处去的问题,近来争论很多,也很尖锐。仔细分析发现,在这场讨论争论中,很多争论双方极力想证明的观点实际上并不矛盾,而真正存在理论分歧的东西,又没有耐心地去分析与整理。本文力图跳出争论... 关于中国音乐的价值如何,及中国音乐应该向何处去的问题,近来争论很多,也很尖锐。仔细分析发现,在这场讨论争论中,很多争论双方极力想证明的观点实际上并不矛盾,而真正存在理论分歧的东西,又没有耐心地去分析与整理。本文力图跳出争论的圈子,去分析当前讨论的问题本身。 理论研讨与争论的根本目的是明辩真理,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发展,这既是学者的使命,也是学者们安身立命的本职工作。明白了学术研讨根本目的,明确了自己的职能,也就可以清醒而仔细地分析我们当下讨论的问题了。 为了推动讨论的深入,就要冷静与清晰地整理一下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发展 保护传统 感性体验 审美价值 取向 文化价值 音乐文化 治学方法 学风
下载PDF
浅析经典古曲改编的钢琴曲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4
作者 包慧琴 《音乐时空》 2015年第23期44-44,62,共2页
经典古曲改变的钢琴曲在保持传统音乐形式和特征的基础之上,通过引入西方钢琴的创作与演奏技法,使传统音乐焕发了新的生机。本文通过对中国古曲改编钢琴曲对国内音乐发展产生的作用,更好地理解经典古曲的艺术价值,探寻中国当代音乐发展... 经典古曲改变的钢琴曲在保持传统音乐形式和特征的基础之上,通过引入西方钢琴的创作与演奏技法,使传统音乐焕发了新的生机。本文通过对中国古曲改编钢琴曲对国内音乐发展产生的作用,更好地理解经典古曲的艺术价值,探寻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古曲 改编 中国音乐发展
下载PDF
关于中国音乐发展史中可作六个音乐文化分期的思考 被引量:6
5
作者 费师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44-49,共6页
广东汉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支干脉,研究汉乐意义重大。文章作者在多年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中国音乐发展史分为六个文化分期的观点,具体包括:巫文化阶段、雅文化阶段、清商文化阶段、燕乐文化阶段、俗乐文化阶段、... 广东汉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支干脉,研究汉乐意义重大。文章作者在多年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中国音乐发展史分为六个文化分期的观点,具体包括:巫文化阶段、雅文化阶段、清商文化阶段、燕乐文化阶段、俗乐文化阶段、新音乐文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发展 文化分期 巫文化阶段 雅文化阶段 清商文化阶段 燕乐文化阶段 俗乐文化阶段 音乐文化阶段
下载PDF
从皮亚佐拉到刘凤鸣——关于中国音乐发展的思考
6
作者 廖苏兰 《东方娱乐周刊》 2022年第7期135-136,共2页
皮亚佐拉是班多钮手风琴吹奏家和阿根廷音乐家,刘凤鸣是唢呐演奏家和作曲家。一个是探戈音乐革命者和探戈大师,一个是唢呐世家和东方音乐巨匠。两个人的演奏乐器和音乐看似毫无关联,但其实同一个时期,两者的音乐都曾有过高光时刻和巅峰... 皮亚佐拉是班多钮手风琴吹奏家和阿根廷音乐家,刘凤鸣是唢呐演奏家和作曲家。一个是探戈音乐革命者和探戈大师,一个是唢呐世家和东方音乐巨匠。两个人的演奏乐器和音乐看似毫无关联,但其实同一个时期,两者的音乐都曾有过高光时刻和巅峰期,但是之后的发展却大相径庭。通过对比两位音乐家的音乐发展引发了对中国音乐发展的思考。中国音乐在新时代如何健康发展?在音乐发展过程中创新性、多元性、多层次的重要性如何?本文主要对音乐的功能性、民族性以及音乐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几个问题进行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亚佐拉 刘凤鸣 中国音乐发展
下载PDF
礼乐文化语境下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反思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慧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5期41-42,共2页
中国作为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明基础。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快速进步中,礼乐文化从边缘化、漠视化到引起国人的重视经历了一段风霜的历程。本文通过... 中国作为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明基础。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快速进步中,礼乐文化从边缘化、漠视化到引起国人的重视经历了一段风霜的历程。本文通过对礼乐文化的简述、礼乐文化发展状况的概括以及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简要概括,以此来谈谈礼乐文化语境下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文化 礼乐文化边缘化 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反思
下载PDF
江文也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8
作者 金莲花 张慧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5-247,共3页
江文也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音乐创作的先驱者,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其创作的每部作品均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特性,这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在创作中立足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音乐民族... 江文也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音乐创作的先驱者,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其创作的每部作品均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特性,这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在创作中立足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音乐民族化道路的开辟者之一。江文也对中国近代音乐民族化的形成与发展均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文也 中国音乐发展 地位 贡献
下载PDF
2021音乐:音乐家的时代责任与学科的全面发展
9
作者 杨曦帆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3期46-55,共10页
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以音乐歌颂建党百年是本年度中国音乐发展的宏大主题与热点话题,音乐创作和舞台表演都不乏精彩之作。在“新文科”的影响下,各院校音乐学科也在探索新时代的新发展,亦有不少亮点。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 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以音乐歌颂建党百年是本年度中国音乐发展的宏大主题与热点话题,音乐创作和舞台表演都不乏精彩之作。在“新文科”的影响下,各院校音乐学科也在探索新时代的新发展,亦有不少亮点。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中国音乐发展 音乐创作 音乐表演 音乐理论 音乐教育
下载PDF
竹笛演奏形式的演变历程与多样化发展——评《竹笛演奏艺术与发展研究》
10
作者 毛禹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2期I0031-I0031,共1页
竹笛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代的祭祀仪式到现代的舞台演出,竹笛在中国音乐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民间音乐的象征,也是专业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竹笛的演奏形式逐渐演... 竹笛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代的祭祀仪式到现代的舞台演出,竹笛在中国音乐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民间音乐的象征,也是专业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竹笛的演奏形式逐渐演变,从最初的伴奏乐器,到逐步确立独奏地位,并在新时代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演出 伴奏乐器 民间音乐 演奏形式 竹笛演奏 民族乐器 中国音乐发展 祭祀仪式
下载PDF
浅析中国艺术歌曲中歌词的表现力
11
作者 王乃仟 《文化产业》 2022年第32期46-48,共3页
艺术歌曲是19世纪初欧洲兴起的一种音乐体裁,大约在“五四运动”前后传入我国,现从“词”的分量和歌词的结构组成两个方面论述歌词在中国艺术歌曲中的表现力。中国音乐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如《春思曲》《思乡》《大江东去》... 艺术歌曲是19世纪初欧洲兴起的一种音乐体裁,大约在“五四运动”前后传入我国,现从“词”的分量和歌词的结构组成两个方面论述歌词在中国艺术歌曲中的表现力。中国音乐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如《春思曲》《思乡》《大江东去》等,歌词大多采用古诗词或新诗,极具表现力。现首先探讨中国艺术歌曲中“词”的分量,其次研究歌词结构的组成,最后对影响歌词表现力的主要内容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歌曲 音乐体裁 《春思曲》 歌词结构 《大江东去》 中国音乐发展 古诗词 《思乡》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天津音乐研究综述
12
作者 郭俊婷 《当代音乐》 2021年第8期180-182,共3页
本文主要对有关20世纪50年代天津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进行梳理,归纳总结50年代天津音乐的发展概况。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迎来历史新纪元,焕发出崭新的面貌。随着政治形势的好转、国家实力的提升,国泰民安... 本文主要对有关20世纪50年代天津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进行梳理,归纳总结50年代天津音乐的发展概况。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迎来历史新纪元,焕发出崭新的面貌。随着政治形势的好转、国家实力的提升,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给予音乐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天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九国租界的独特盛况。本土音乐文化与外来音乐文化的碰撞让50年代的天津音乐生活焕发光彩,音乐教育、音乐活动、音乐创作等也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 天津音乐 中国音乐发展
下载PDF
大众哲学家艾思奇对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影响初探
13
作者 胡艺华 黄琛 《社会科学动态》 2019年第6期99-105,共7页
大众哲学家艾思奇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朋友圈中极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与冼星海之间“有很好的往来”,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和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中的一段历史佳话。艾思奇与冼星海之间的交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 大众哲学家艾思奇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朋友圈中极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与冼星海之间“有很好的往来”,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和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中的一段历史佳话。艾思奇与冼星海之间的交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擦肩而过、相逢恨晚、深度交往、念念不忘。在长期的交往中,艾思奇对冼星海的音乐人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表现为:为冼星海音乐道路的选择提供价值引领、为冼星海音乐思想的形成提供理论指导、为冼星海音乐创作的转型提供方法借鉴、为冼星海音乐作品的传播提供重要蓝本。二人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尊重、坦诚相待、砥砺同行的君子之交,对当代哲学工作者及文艺工作者有重要的启示:哲学工作者要积极面向文艺工作者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工作者要主动“学哲学、用哲学”;哲学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应保持深度互动,共同书写哲学底色与音乐特色交相辉映的现代版“高山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冼星海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中国民族音乐发展
下载PDF
中韩流行音乐差异性分析及借鉴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龙 张圣楠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年第12期52-58,共7页
韩国流行音乐在近二十年间迅速发展,在全球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加之超记忆点的舞蹈,融合效果震撼的MV,并以组合形式表现出来的鲜明特色,使其在亚洲甚至世界范畴都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对中韩流行音乐的差异性分析,提出... 韩国流行音乐在近二十年间迅速发展,在全球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加之超记忆点的舞蹈,融合效果震撼的MV,并以组合形式表现出来的鲜明特色,使其在亚洲甚至世界范畴都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对中韩流行音乐的差异性分析,提出了我国流行音乐可借鉴韩国流行音乐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使中国流行音乐在当今时代获得进一步提升,进而做到长足、高速、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流行音乐 中国音乐风格 中国音乐创新发展
下载PDF
从“文化变迁”与“文化自觉”视角思考我国的音乐教育
15
作者 白皓 《黄河之声》 2021年第4期146-149,共4页
本文以“文化变迁”和“文化自觉”为视角,对近代中西音乐的交流和音乐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简要回顾,阐述分析了“文化变迁”中音乐教育“文化自觉”尚待加强的主要原因和我国当今音乐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在未来音乐教育中更好走向“文化自... 本文以“文化变迁”和“文化自觉”为视角,对近代中西音乐的交流和音乐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简要回顾,阐述分析了“文化变迁”中音乐教育“文化自觉”尚待加强的主要原因和我国当今音乐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在未来音乐教育中更好走向“文化自觉”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文化自觉 中国音乐文化发展
下载PDF
人类行为学视野中的中美普通音乐教育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朴万里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12,共12页
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十分古老的教育形式。目前,随着学校教育的高速发展,普通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人们现在已经认识到了普通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但是关于如何实现这种价值,人们仍处于一种思想不甚... 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十分古老的教育形式。目前,随着学校教育的高速发展,普通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人们现在已经认识到了普通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但是关于如何实现这种价值,人们仍处于一种思想不甚明晰的状态之中。本文基于人类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针对中美普通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差异,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和解释这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普通音乐教育 当代中美整体性文化行为的差异 中美组织行为学思想的差异 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发展前景展望
下载PDF
“向西方乞灵”新解——接着蔡仲德讲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士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5-9,共5页
蔡仲德的"向西方乞灵"就是求道,就是寻求音乐之道,寻求音乐的根本精神;就是"研究西乐、借鉴西乐……以制造崭新的中国音乐"。如果没有学习与借鉴西方音乐文化的成果,也就没有中国近现代的音乐文化。而就传统的继承... 蔡仲德的"向西方乞灵"就是求道,就是寻求音乐之道,寻求音乐的根本精神;就是"研究西乐、借鉴西乐……以制造崭新的中国音乐"。如果没有学习与借鉴西方音乐文化的成果,也就没有中国近现代的音乐文化。而就传统的继承来说,"传统"是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创造力,这种能力的历史传递就是传统的继承。"向西方乞灵"并没有使中国音乐遭到损害,相反,使得中国完成了从古代音乐向近现代音乐的历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西方乞灵 蔡仲德 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 传统 民族特色
下载PDF
The Comparison and Research Between Chinese and South Korean Preschool Music Education
18
作者 Zhangrui jihuihu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年第7期89-91,共3页
It' s quite necessary for children' 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and good aesthetic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to get preschool music education. As the current society is in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o continuously promo... It' s quite necessary for children' 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and good aesthetic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to get preschool music education. As the current society is in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o continuously promote Chines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we need to actively communicate and study with foreign education; reference the advantages of foreign education ;and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Chinese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give some references to Chinese music education by finding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in music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s in preschool music education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and South Korea preschool education music education comparison.
下载PDF
再读马思聪《关于傅聪得奖》
19
作者 马之庸 《岭南音乐》 2020年第5期24-24,共1页
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先生不仅在小提琴演奏、作曲和教育多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他还是一位著名的音乐话动家、音乐评论家。他对新中国音乐发展所著文章已汇编《居高声自远》一书。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马先生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就频... 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先生不仅在小提琴演奏、作曲和教育多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他还是一位著名的音乐话动家、音乐评论家。他对新中国音乐发展所著文章已汇编《居高声自远》一书。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马先生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就频频出席国际音乐节和国际音乐比赛评委等活动,是新中国首位出任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委。他为中国音乐家与国际乐坛架起音乐艺术交流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 国际音乐 小提琴演奏 音乐评论家 马思聪 傅聪 中国音乐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