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鲜人眼中的清中期中国风情——以崔斗灿《乘槎录》为中心 被引量:5
1
作者 范金民 罗晓翔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4,共9页
嘉庆二十三年(朝鲜李朝纯祖十八年,公元1818年),朝鲜人崔斗灿在行经中国大运河全程后,编成《乘槎录》一书,备记遇风惊险之状和与中国士人的交往情形,在同时期中国域外文献中具有重要地位,是19世纪初叶乃至清代近三百年间朝鲜人有关中国... 嘉庆二十三年(朝鲜李朝纯祖十八年,公元1818年),朝鲜人崔斗灿在行经中国大运河全程后,编成《乘槎录》一书,备记遇风惊险之状和与中国士人的交往情形,在同时期中国域外文献中具有重要地位,是19世纪初叶乃至清代近三百年间朝鲜人有关中国运河全程的惟一文献,富有文献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斗灿 《乘槎录》 中国风情
下载PDF
饰说华韵——家居配饰演绎中国风情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橙旻 许盼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1年第6期84-85,共2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风情家居配饰的形成原因、观状、类型的梳理,浅析了演绎出中国风情家居配饰的主要设计手法,初步探究了中国风情家居配饰的发展趋势,为家具企业的软装配饰发展和室内装饰领域的配饰设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家居配饰 中国风情 装饰文化
下载PDF
莫理循《中国风情》一书中所反应的清末西南社会
3
作者 尚季芳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
1894年2月至5月,澳大利亚人莫理循在中国西南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旅行,著成《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中译本名为《中国风情》)一书,引起西方社会的关注。该书从客观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了晚清四川和云南两省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状况,... 1894年2月至5月,澳大利亚人莫理循在中国西南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旅行,著成《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中译本名为《中国风情》)一书,引起西方社会的关注。该书从客观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了晚清四川和云南两省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状况,诸如鸦片的普遍种植、官吏的颟顸腐败、乡土社会的凋敝、边疆军备的废弛、传教士和外籍人士在西南的事工、民众对现代化设施的破坏等等。莫理循还在书中提出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对认识晚清西南社会乃至中国社会都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理循 清末西南社会 中国风情
下载PDF
我眼中的中国风情
4
作者 徐正炎 《上海集邮》 2017年第A0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风情
下载PDF
幽境深远,意趣盎然——张筠青《中国风情钢琴曲八首》技法分析
5
作者 张中平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3,共4页
在音乐风格多元化的今天,不仅需要走在时代前列的探索性的音乐作品,更需要的是扎根于民族传统又具创新精神,并且能与听众相交流的音乐作品。已近古稀之年的张筠青教授运用现代人的音乐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万花筒似的音乐画卷。本文通... 在音乐风格多元化的今天,不仅需要走在时代前列的探索性的音乐作品,更需要的是扎根于民族传统又具创新精神,并且能与听众相交流的音乐作品。已近古稀之年的张筠青教授运用现代人的音乐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万花筒似的音乐画卷。本文通过对作曲家张筠青的《中国风情钢琴曲八首》的技法分析,向大家展示了她的创作思维与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风情 民间联曲体式 自由变奏 曲式分析
原文传递
余音绕梁 情愫未尽——谈“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展”作品
6
作者 段锡 《美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39,共2页
“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展”落幕了,然余音绕梁,情愫未尽,因为它是云南多年来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次中国画展览荟粹了全国名家(含香港及旅美旅欧画家)的作品数百件。主办者又遴选300余件汇编成册,无疑是对精品的再次展示,是对观... “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展”落幕了,然余音绕梁,情愫未尽,因为它是云南多年来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次中国画展览荟粹了全国名家(含香港及旅美旅欧画家)的作品数百件。主办者又遴选300余件汇编成册,无疑是对精品的再次展示,是对观众厚爱的诚挚回报。 这些作品大多宏幅巨制,气势磅礴,具有浓郁的地区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气息。无论陕北姑娘、版纳傣女、还是黄河绝响、云岭风光、写景、写人都避开了旧有的风花雪月模式,代之以强烈的社会进步及时代特征而给人以震撼。由于作品遴选广泛、评选严谨,虽一个省区也不过入选几件作品,但却是各省区优秀画家的优秀之作,一定程度代表了该地区的最好水准。 质量上乘、风格多样是该展览的最大特色,其中既有工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展 中国风情 情愫
原文传递
中法文化年中国风情中国画展作品——《塔吉克牧羊女》
7
作者 刘大为 《美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1,共1页
关键词 “中法文化年·中国风情中国画展” 展览作品 《塔吉克牧羊女》 刘大为
原文传递
中国憧憬——记俄罗斯圣彼得堡著名画家中国风情作品展
8
作者 维拉尼卡.梁 《美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87-88,共2页
追寻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首先是一部错综复杂的交流史,这其中包容着各种民族文化的碰撞,渗透融化,吸收的漫长进程,这种文化现象,在欧美大陆尤其显著。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亚洲文化,受阻于深奥的哲学思想,复杂的... 追寻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首先是一部错综复杂的交流史,这其中包容着各种民族文化的碰撞,渗透融化,吸收的漫长进程,这种文化现象,在欧美大陆尤其显著。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亚洲文化,受阻于深奥的哲学思想,复杂的文字体系,以及各种各样的历史和社会因素,在广义上更多地保留了本土文化的特色。接近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是新千年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之——俄罗斯圣彼得堡著名画家“中国风情作品展”正是这种文化趋势的具体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圣彼得堡著名画家中国风情作品展 参展画家 艺术交流 民族文化 艺术风格 绘画语言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的流变轨迹及叙事模式
9
作者 肖佩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66-70,共5页
中国市井风情小说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小说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市民文学的艺术形式。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小说家的创作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现代小说形成了两次市民文学浪潮,出现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古都中国市井&... 中国市井风情小说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小说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市民文学的艺术形式。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小说家的创作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现代小说形成了两次市民文学浪潮,出现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古都中国市井"、以上海为代表的"挟带洋场风韵市井"、以大江南北小镇等为代表的"闾巷市井"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市井叙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 流变轨迹 叙事模式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侠”之美学品格
10
作者 肖佩华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3期136-140,共5页
中国文学长期以来存在着"阴柔有余"、"刚气不足"的缺陷,而市井风情小说中"侠"的出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冲击了中国文学传统的以"阴柔"、"优雅"为主的审美品格格局,从中显现出雄健粗... 中国文学长期以来存在着"阴柔有余"、"刚气不足"的缺陷,而市井风情小说中"侠"的出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冲击了中国文学传统的以"阴柔"、"优雅"为主的审美品格格局,从中显现出雄健粗朴、英气勃勃、精悍凝练、豪气干云的"侠"之美。现代市井风情小说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美学传统,谱写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市井"侠义"之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 “侠” 美学品格
下载PDF
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的“喜”剧美学品格
11
作者 肖佩华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9-182,共4页
中国小说的历史是从"喜"剧开始的,这种记载"街谈巷语"、"稗官野史"的粗鄙文类从一出现就带有强烈的"喜"剧色彩,它是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反对话语而出现的。喜剧艺术是对人类与民族苦难... 中国小说的历史是从"喜"剧开始的,这种记载"街谈巷语"、"稗官野史"的粗鄙文类从一出现就带有强烈的"喜"剧色彩,它是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反对话语而出现的。喜剧艺术是对人类与民族苦难和不幸的超越。市井风情小说喜剧的民间性正是在笑乐中将苦难与焦虑淡化,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去直面人生。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市民文学的艺术形式,充满了"喜"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 “喜”剧 美学品格
下载PDF
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的民俗学价值及表现形态
12
作者 肖佩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7-101,共5页
综观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民俗内容始终贯穿在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与环境氛围之中。从民俗角度看,现代市井风情小说可说是特定社会领域的民俗以文学文献方式所作出的间接展示;从文学角度看,是具有"市井"民俗色彩的特定内容构... 综观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民俗内容始终贯穿在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与环境氛围之中。从民俗角度看,现代市井风情小说可说是特定社会领域的民俗以文学文献方式所作出的间接展示;从文学角度看,是具有"市井"民俗色彩的特定内容构成了现代市井风情小说的题材特征,这也是现代市井风情小说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根源。不少作家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用心灵的感悟去体认市俗风土人情,开启市井风情的情感与艺术空间,从而指向社会、人生的不同层面,传递出作家自身的人生感悟与审美情趣。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武汉的花楼街,江南的水乡,南国的港湾,所有这一切都凸现出浓郁的市井民俗特色,充分体现了现代市井风情小说的民俗学价值和美学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 民俗学价值 表现形态
下载PDF
中国五声调式同主音横向综合理论的应用——廖胜京24首钢琴前奏曲《中国节令风情》调式分析
13
作者 孙乐平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7-99,106,共14页
本文论及廖胜京先生在民族调式领域中具有开拓意义的中国五声调式同主音横向综合理论及其24首钢琴前奏曲《中国节令风情》的调式用法,并对作品中综合调式理论的应用效果,进行梳理和简要的分析评述。
关键词 五声调式 同主音横向综合理论 中国节令风情
下载PDF
中国越乡风情园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建强 沈朝栋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7-471,共5页
中国越乡风情园是嵊州市的一个大型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公园建于嵊州城西鹿山,规划面积5km2.规划根据嵊州市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公园在城市环境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公园的开发建设应具有良好的社会、经... 中国越乡风情园是嵊州市的一个大型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公园建于嵊州城西鹿山,规划面积5km2.规划根据嵊州市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公园在城市环境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公园的开发建设应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为指导思想,确定以越剧文化为主题,规划越剧大观园为主景区;同时全面展示越乡文化,规划剡中文苑、物华天宝街、剡乡农家乐等等为副景区;公园以生态风景林和观光果园构成的绿色环境融入嵊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公园满足当地居民休憩游览的需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和弘扬地方历史文化、展示民俗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规划 中国越乡风情 嵊州市 浙江省 绿化
下载PDF
传统音乐思维的“综合”也是作曲技术创新的新动力——廖胜京《中国节令风情》前奏曲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丹丽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8-51,共4页
《中国节令风情》这部套曲是展示廖先生独创的、多年的研究成果———综合调式的范例作品。这部作品突现出将西洋传统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思维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不仅给创作注入了新的动力,而且这些探索及尝试给我们一定的启发。本文... 《中国节令风情》这部套曲是展示廖先生独创的、多年的研究成果———综合调式的范例作品。这部作品突现出将西洋传统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思维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不仅给创作注入了新的动力,而且这些探索及尝试给我们一定的启发。本文就作品的整体布局、曲式结构等方面的突破性处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胜京 中国节令风情 传统音乐思维综合 作曲技术创新 变化再现 多部性结构
下载PDF
少数民族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思考——以《风情中国》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方梅 《声屏世界》 2021年第4期64-67,共4页
纪录片作为记录文化现象、传播文化内容的载体,对处于边缘化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我国首部全景式,国际化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为内容,以代表各民族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大型英文纪录片《风情中... 纪录片作为记录文化现象、传播文化内容的载体,对处于边缘化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我国首部全景式,国际化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为内容,以代表各民族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大型英文纪录片《风情中国》为个案进行探讨,对该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方式与不足之处作深入分析,借此来探讨全球化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纪录片传播与展示少数民族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少数民族 非遗 纪录片 风情中国
下载PDF
托马斯·阿罗姆绘画中的大清图像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59,共6页
19世纪中叶,英国画家托马斯·阿罗姆对中国社会作了多方位的生动描绘。托马斯·阿罗姆本人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他认真借鉴了威廉·亚历山大等画家关于中国题材的作品,并结合想象进行再创造。阿罗姆笔下的大清图像对于传播... 19世纪中叶,英国画家托马斯·阿罗姆对中国社会作了多方位的生动描绘。托马斯·阿罗姆本人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他认真借鉴了威廉·亚历山大等画家关于中国题材的作品,并结合想象进行再创造。阿罗姆笔下的大清图像对于传播中国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阿罗姆 大清图像 中国风情 中西艺术交流
下载PDF
东方风情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提名展亮相纽约
18
作者 东美 《东方美术》 2005年第5期38-39,共2页
应美国《李特屯·韩尼诗亚洲艺术》画廊之邀,由《东方美术》杂志社策划组织的“东方风情·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提名展”于2005年9月19日在纽约画廊如期举行,共展出阿年、李鸣泉、许俊、周矩敏、吴以徐、戴雨樵、施云翔、赵澄襄... 应美国《李特屯·韩尼诗亚洲艺术》画廊之邀,由《东方美术》杂志社策划组织的“东方风情·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提名展”于2005年9月19日在纽约画廊如期举行,共展出阿年、李鸣泉、许俊、周矩敏、吴以徐、戴雨樵、施云翔、赵澄襄、谢定超、余龙等十位画家和旅英画家曲磊磊的作品60幅,集中代表了参展画家的不同风格和艺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风情·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提名展” 2005年 纽约画廊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年”当代美术作品系列展首展在法国巴黎隆重举行
19
作者 李伟 《美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8-15,共8页
正值春寒乍暖,在美丽的塞纳河畔,巴黎国际艺术城笼罩着节日的气氛。2004年2月18日晚.中国美术家协会与法国巴黎艺术城共同主办的当代美术作品系列展首展“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在法国巴黎艺术城展览馆隆重开幕。参加开幕... 正值春寒乍暖,在美丽的塞纳河畔,巴黎国际艺术城笼罩着节日的气氛。2004年2月18日晚.中国美术家协会与法国巴黎艺术城共同主办的当代美术作品系列展首展“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在法国巴黎艺术城展览馆隆重开幕。参加开幕式的有驻法中国文化参赞刘燊、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大为、巴黎艺术城主席西蒙·布鲁诺、旅法华裔画家朱德群、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家赴法考察团以及众多的法国观众和新闻媒体。展览共展出中国画作品150余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 法国巴黎艺术城 文化交流 绘画技巧 艺术风格 中国文化年”当代美术作品系列展
原文传递
赫洛尔特与早期梅森瓷器装饰的中国人物图式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喜发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8-79,共2页
赫洛尔特是早期梅森窑瓷器"中国风情"装饰画的首倡者。在梅森瓷器对中国瓷器装饰风格的借鉴过程中,尤以装饰性的人物画在造型、用色和明暗等方面变化显著,其反映了欧洲早期的瓷器从对中国瓷器装饰画题材和构成要素的借鉴。本... 赫洛尔特是早期梅森窑瓷器"中国风情"装饰画的首倡者。在梅森瓷器对中国瓷器装饰风格的借鉴过程中,尤以装饰性的人物画在造型、用色和明暗等方面变化显著,其反映了欧洲早期的瓷器从对中国瓷器装饰画题材和构成要素的借鉴。本文从造型和图式的表现特点入手,对赫洛尔特的装饰观及早期梅森瓷器的"中国风情"装饰人物画进行分析。认为在赫洛尔特的影响下,梅森瓷器上的中国人物装饰画不但经历了明暗立体化和程式化转变过程,并向欧洲瓷器装饰画中引入了一种混合图式。这种变化不只是"中国风情"走向"欧化"的表现,也反映了梅森窑早期瓷器装饰中出现的"借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森窑 赫洛尔特 中国风情 装饰 图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