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世纪新诗的“代际”命名与诗歌史想象——以中国1960年代出生诗人为中心 |
邵波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
|
1960年代出生的诗人:命名与言说 |
王毅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5 |
2
|
|
3
|
“丰富与多元: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诗人”研讨会举行 |
|
《中外诗歌研究》
|
2012 |
0 |
|
4
|
一个浪漫诗人的偶像效应——二三十年代中国诗人对雪莱婚恋的讨论与效仿 |
张静
|
《中外诗歌研究》
|
2009 |
0 |
|
5
|
轻化:女性模式到女人模式(上)——论八九十年代中国女诗人的两大抒情模式 |
王珂
|
《艺术广角》
|
2002 |
0 |
|
6
|
袁可嘉:40年代中国诗歌批评的一次现代主义总结 |
臧棣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6
|
|
7
|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40年代的调整与转化 |
龙泉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8
|
“花一般的罪恶”——四十年代中国诗坛对波德莱尔的译介 |
张松建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9
|
从一场濛濛细雨开始──论90年代中国新诗 |
王家新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
2
|
|
10
|
论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的现代主义诗学思想 |
陈旭光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1
|
|
11
|
现代汉诗的一个重要话语据点——“九叶诗人”四十年代作品之特质研究 |
伍明春
|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
1
|
|
12
|
论中国30年代现代派诗歌艺术 |
龙泉明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3
|
寂寞园地的拓荒——评罗振亚新著《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研究》 |
吴井泉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8 |
0 |
|
14
|
文化及其救赎——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看中国文化研究的转型 |
胡继华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5
|
论“一体化”解体与大庆石油诗人王勇男1980年代的诗歌创作 |
张宇宁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6
|
四十年代的诗人节及其争论 |
王家康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17
|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1960~1966年5月)(五) |
吴稌年
顾烨青
|
《高校图书馆工作》
CSSCI
|
2016 |
1
|
|
18
|
九十年代中国新诗走向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9
|
论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 |
王泽龙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20
|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1960~1966年5月)(三) |
吴稌年
顾烨青
|
《高校图书馆工作》
CSSCI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