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5,0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老年人午睡时长和夜间睡眠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基于2020年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周梅 杨爱琼 +1 位作者 邢英 王玉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0-567,共8页
背景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加,而生活习惯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目的探讨我国老年人午睡时长、夜间睡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基于生活习惯角度推荐睡眠时间,为老年人抑郁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背景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加,而生活习惯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目的探讨我国老年人午睡时长、夜间睡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基于生活习惯角度推荐睡眠时间,为老年人抑郁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23-11-16公开发布第五轮(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CHARLS),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823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评定量表(CSE-D10)评估老年人抑郁症状,午睡时长划分5级:不午睡、<30 min、30~59 min、60~89 min、≥90 min,夜间睡眠分为5级:≥8 h、7~<8 h、6~<7 h、5~<6 h、<5 h。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因素,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午睡时长、夜间睡眠在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中的重要程度,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进一步探索午睡时长、夜间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发生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2020年调查期间,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4.84%(2045/82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午睡时长30~59 min是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OR=0.814,95%CI=0.673~0.985,P=0.034),夜间睡眠时间<5 h是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1.705,95%CI=1.435~2.027,P<0.001)。女性、未婚/分居/离异/丧偶、失能、身体疼痛、强度体力活动、自评健康状况下降、生活满意度下降、卒中、帕金森病会增加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午睡时长、夜间睡眠时间对抑郁症状影响的重要性较高。午睡时长与发生抑郁症状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P_(nonlinear)<0.05),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在午睡时长30 min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持续降低,最低水平约为50 min,午睡时长超过75 min后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会增加。老年人患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在夜间睡眠6 h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持续降低,最低水平约为7 h,睡眠时间超过9 h后抑郁的风险会增加(Poverall<0.05)。结论中国老年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24.84%),午睡时长、夜间睡眠的持续时间与抑郁症之间呈J型关系,建议老年人每天午睡30~75 min,适度的午睡时长有效降低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同时夜间睡眠6~9 h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对老年人群抑郁症的早期防控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老年人 午睡时长 夜间睡眠 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
下载PDF
心系深部探测,情牵物探中心——纪念地震学家张先康先生
2
作者 王夫运 杨卓欣 +8 位作者 段永红 田晓峰 刘保金 潘纪顺 徐朝繁 潘素珍 杨健 刘志 嘉世旭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张先康先生是我国知名地壳深部探测科学家,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地壳上地幔结构地震探测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和领导者之一.曾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学会理事... 张先康先生是我国知名地壳深部探测科学家,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地壳上地幔结构地震探测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和领导者之一.曾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学会理事、河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河南省人大代表、《地球物理学报》和《地震学报》等期刊编委.自参加工作以来,张先康先生一直从事地壳上地幔结构与构造的地震探测、地震数据反演与成像方法技术研究.先后参与和主持了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深地震测深、北京地区地震地质会战第三专题、京津唐张地震预报实验场深部探测、国际岩石圈计划——地学大断面、国家地震局“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工作.主持翻译了《欧洲中部爆破地震研究》《反演理论:数据拟合与模型参数估算方法》重要地学专著.在反演理论、深地震测深数据正反演与成像、三维深地震测深方法发展与应用、深地震反射方法发展与应用、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方法发展与应用、深地震测深仪器装备研制、中国地震局科技计划和项目设计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近二十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测深 国地震局 国地震学会 地震预报实验场 地球物理学会 深部探测 国家地震局 地震学家
下载PDF
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范式的建构
3
作者 童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作为基层治理创新重要力量的中国社会工作亟须从现代化视角审视其专业定位和知识范式。通过比较现代化视角下中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两者都依赖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以及人...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作为基层治理创新重要力量的中国社会工作亟须从现代化视角审视其专业定位和知识范式。通过比较现代化视角下中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两者都依赖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以及人们对良性社会和生活秩序的渴望,都经历了从环境适应到社会关系改善再到生活关系调整三个阶段的专业探索。不同的是,中国社会工作是站在生活秩序重建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建构实践知识范式的,它依据多元哲学视角,在日益疏离的社会关系中实现人与环境内外互促的个人自主成长。这是一种关注个人自主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治理范式,而不同于在注重环境适应的现代化初期由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创建的注重事务问题解决的帮扶范式。这种治理范式不仅能够找回在过度标准化的现代化进程中丢失的个人自主理性,而且能够展现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对多元现代化的诉求,以及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中促进人的现代化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式现代化 国社会工作 自主知识范式 帮扶范式 治理范式
下载PDF
提升高中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4
作者 唐书哲 徐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研究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内涵主要包括文化知识和态度、理解和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策略。高中英语教学可以围绕这四个方面,采用主题阅读策略、体裁教学策...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研究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内涵主要包括文化知识和态度、理解和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策略。高中英语教学可以围绕这四个方面,采用主题阅读策略、体裁教学策略、跨学科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习得文化知识和态度,坚持讲好中国故事的家国立场;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辨性;提升学生对中国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利用多体裁、多模态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帮助学生恰当灵活使用跨文化策略,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讲好国故事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一组概念框架
5
作者 鄢一龙 胡鞍钢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5年第1期20-28,共9页
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制度基础与治理支撑。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组概念框架包括:国家治理现代化五边形,即治理价值观、治理观念、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绩效;国家治理... 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制度基础与治理支撑。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组概念框架包括:国家治理现代化五边形,即治理价值观、治理观念、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绩效;国家治理的两套秩序,即自觉治理秩序和自发治理秩序;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四大部分,即有道政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六大体系,即党的全面领导体系、国家权力分工体系、政府治理体系、武装力量体系、地方治理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中国式国家治理的五大系统,即决策系统、执行系统、支撑系统、监督与制衡系统、风险控制系统;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个场域,即宏观域治理现代化、中观域治理现代化、微观域治理现代化。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与实践在世界各国中是极其独特的,由此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式现代化 国式治理现代化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之治 现代化 国家治理
下载PDF
中国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动态演变及生态系统模型建构——基于三轮大样本实证调查
6
作者 孙彩平 葛丹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12,共17页
道德情感是品德现实化的动力因素,是考察儿童知行统一性的关键点。基于2016、2019、2022年中国儿童道德发展的大样本整体动态数据(77953,77367,79914),采用回归分析、夏普里值分解发现中国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1)类型不均衡,同情心表现... 道德情感是品德现实化的动力因素,是考察儿童知行统一性的关键点。基于2016、2019、2022年中国儿童道德发展的大样本整体动态数据(77953,77367,79914),采用回归分析、夏普里值分解发现中国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1)类型不均衡,同情心表现需要关注;(2)水平随年龄的增高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发展趋势,10岁为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点;(3)存在性别和城乡区域的结构差异;(4)按因素影响强度呈现独特的生态系统逻辑,从高到低排列为“个体-学校-社会支持-家庭”;生活满意度、了解儿童的人、学校和家庭心理环境是高影响因素;不同因素对不同性别和学段儿童的道德情感发展影响存在差异。由上发现提出,中国儿童道德情感培育要重视道德情感类型的发展失衡、群体发展的差异和关键影响因素,优化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生态系统,抓住发展的关键期,进一步明确教育的侧重点,提升针对性和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儿童 道德情感 发展动态 影响因素 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的时代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进路
7
作者 杜鹏 李子洋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面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农村“未富先老”的现实挑战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提供的历史机遇,建设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是契合农村人口老龄化现实基础、创新养老服务体系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时代需要的必然选择。中国特... 面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农村“未富先老”的现实挑战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提供的历史机遇,建设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是契合农村人口老龄化现实基础、创新养老服务体系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时代需要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政府、家庭、基层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的多层次的、内容丰富的连续性养老服务体系,其目的是促进老年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体系在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积极老龄观的核心理念,传承中国的“家文化”、乡土社会的“互助文化”和基层乡村的“简约治理”传统。未来要进一步从促进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挥农村老年人的主体作用、锻造总揽全局协同高效的行动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完善和丰富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内容、夯实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要素基础等方面推进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村养老服务 时代内涵 发展进路
下载PDF
中国文学史编纂中的“唱对台戏”
8
作者 陈文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6,116,共7页
中国文学史编纂中的“唱对台戏”,包括多种类型,或发生在晚辈与前辈之间,如五四新文化人之于清民之际的文学史家;或发生在同辈学人之间,如五四时期的学衡派之于新文化人;或发生在域外汉学与本土学术之间,如《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之于... 中国文学史编纂中的“唱对台戏”,包括多种类型,或发生在晚辈与前辈之间,如五四新文化人之于清民之际的文学史家;或发生在同辈学人之间,如五四时期的学衡派之于新文化人;或发生在域外汉学与本土学术之间,如《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之于通行的中国文学史。“唱对台戏”促进了对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深入理解,是中国文学史编纂逐渐趋于完善的必由之路。对其间的种种情形加以考察,有助于深入把握“先入之见”与“客观性”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文学史 编纂 “唱对台戏”
下载PDF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育价值及其教学实现——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
9
作者 王珍 马绍玺 《教师教育学报》 2025年第1期85-96,共12页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蕴含独特的教育价值,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有效实现和充分彰显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育价值,语文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蕴含独特的教育价值,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有效实现和充分彰显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育价值,语文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指引,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方向,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托,以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为问题导向,从德育价值、美育价值、史学价值、文化价值四个维度深入挖掘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育潜力。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育价值的四个维度具有整体性、层次性、交互性和生成性,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生成的结构关系,共同形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巨大的教育潜力。教师可通过巧妙整合文本资源、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序组织实践活动,最大化实现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育价值,增强学生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价值认同,使之能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革命精神,最终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教育价值 国革命传统作品 统编高语文教材 教学路径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美丽中国建设绩效评估
10
作者 王奇 姜明栋 黄玉洁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基于减污降碳协同视角构建美丽中国建设绩效评估体系,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定量分析长三角城市群2011—2021年美丽中国建设绩效的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构建Dagum基尼系数分解模型探究其空间差异来源。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美丽中国建设绩... 基于减污降碳协同视角构建美丽中国建设绩效评估体系,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定量分析长三角城市群2011—2021年美丽中国建设绩效的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构建Dagum基尼系数分解模型探究其空间差异来源。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美丽中国建设绩效在研究期内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绩效值的分布趋于向高水平区间集中。(2)长三角城市群的美丽中国建设绩效的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南京、杭州、合肥、上海等城市群中心城市美丽中国建设绩效在研究期内的提升幅度最大,而马鞍山、铜陵等传统资源型城市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时面临较大压力。(3)省际差异是造成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美丽中国建设绩效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且其贡献率在研究期内由46.98%上升至72.23%,其中,苏-皖组间差异是省际差异的主要来源。据此提出推进长三角城市群构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美丽国建设 绩效评估 基尼系数
下载PDF
中国快速交通系统与旅游生态效率脱钩关系及时空格局演化
11
作者 白洋 李亚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4,共9页
厘清快速交通系统与旅游生态效率发展的动态脱钩关系,对依托快速交通建设布局驱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9—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旅游碳排放测算模型、Super-SBM模型测算快速交通系统和旅游生态效... 厘清快速交通系统与旅游生态效率发展的动态脱钩关系,对依托快速交通建设布局驱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9—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旅游碳排放测算模型、Super-SBM模型测算快速交通系统和旅游生态效率的综合发展水平,采用Tapio脱钩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揭示二者脱钩关系的时空演化规律与状态转移特征。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中国快速交通系统发展水平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旅游生态效率则波动下降。(2)研究期内,省域和区域层次的脱钩关系均以强负脱钩为主。(3)省域主流脱钩关系呈现多种脱钩类型交替嬗变的时序演化特征,存在连接状态覆盖范围逐渐压缩、脱钩北上和负脱钩南下的空间转移趋向。(4)省域脱钩状态主要发生向“上”转移,负脱钩关系的稳定性最强且存在空间集聚倾向,不同脱钩状态的邻域对省域脱钩状态转移存在明显异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交通系统 旅游生态效率 脱钩关系 马尔科夫链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小说在拉丁美洲的译介与接受
12
作者 游瑞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39-141,共3页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国现当代小说在拉丁美洲的译介与接受情况日益受到关注。通过梳理相关译介历程、分析接受现状,并探讨其背后的动因,旨在为中国文学在拉丁美洲的广泛传播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国现当代小说 拉丁美洲 译介 接受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极限思维的理论寻绎及当代价值
13
作者 韩隽 张山杉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7,共6页
自党中央首次提出极限思维一词以来,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要深刻把握极限思维的科学内涵,必须立足其出场和发展逻辑。极限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度共鸣,且蕴含着深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 自党中央首次提出极限思维一词以来,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要深刻把握极限思维的科学内涵,必须立足其出场和发展逻辑。极限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度共鸣,且蕴含着深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极限思维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的发展与运用,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赓续。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防范化解“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的极限挑战,必须充分发挥极限思维的当代价值。既要正确处理好“风”和“浪”的关系,又要下好先手棋,积极谋求战略主动,更要以顽强的斗争精神来迎接极限的洗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思维 国式现代化 底线思维 风险挑战
下载PDF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审计质效——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14
作者 王杏芬 蒋莹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基础设施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代表。自2013年实施的“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信息消费的重要平台,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以该战略下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切... 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基础设施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代表。自2013年实施的“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信息消费的重要平台,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以该战略下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其对审计质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显著提升试点城市上市公司的审计质效;机制检验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来提升审计质效;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这证实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行为的积极影响,为提升审计质效和推进“新基建”国家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国”战略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传递 审计质效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现代性初探
15
作者 李庚香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从世界现代化历史来看,西方率先开启了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石的现代化探索,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发生深刻变革,形塑了以资本逻辑、工具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特征。但与此同时,西方现代性悖论导致了...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从世界现代化历史来看,西方率先开启了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石的现代化探索,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发生深刻变革,形塑了以资本逻辑、工具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特征。但与此同时,西方现代性悖论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冲突、个体与共同体以及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之间的张力等问题。在反思资本主义带来的现代性悖论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将价值理性同工具理性、历史理性、理论理性、实践理性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创造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在实践中具体地解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面临的价值难题,从而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性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唯一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新的现代性理论框架作为支撑,这样才能确保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既能稳固中华文明根基,又不偏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方向。深入探索新现代性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面而多维度地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促进世界现代化进程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式现代化 现代性 新现代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之会计原理新探
16
作者 熊筱燕 张影 周晓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0,F0003,共9页
服务财政会计中心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持续赋能,建构适时所需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是会计界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基于此,中国会计界自当与时偕行,深入政策制定、理论发展、实践探索等多层面积极推进创新工作。会计原理是会计知... 服务财政会计中心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持续赋能,建构适时所需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是会计界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基于此,中国会计界自当与时偕行,深入政策制定、理论发展、实践探索等多层面积极推进创新工作。会计原理是会计知识的底盘,探索并搭建与现在及未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会计原理,是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为此,文章重新审视了与会计原理相关的基本问题,并从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内涵和要求出发进行扬弃和深化探索,就会计定义与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流等亟待变革的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与感悟,以期为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贡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 会计原理 会计定义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信息流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
17
作者 王炳林 刘志亮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3,共9页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尽管各种精神都有鲜明具体的坐标和内涵,但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是连贯的。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牺牲奉献是崇高品格,艰苦奋斗是优良作风,忠诚热爱...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尽管各种精神都有鲜明具体的坐标和内涵,但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是连贯的。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牺牲奉献是崇高品格,艰苦奋斗是优良作风,忠诚热爱是真挚情感,实事求是是根本原则,开拓创新是政治勇气,独立自主是根本立足点,团结统一是制胜法宝,胸怀天下是宽广境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十大要素,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崇高品格,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产党 精神谱系 思想内核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18
作者 童星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1,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伟大的历史创造。邓小平是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发明者,并着重从历史创造主体的被动性、受动性方面对其予以阐释。习近平继承发展了这一概念,为历史创造主体增添了主动性、能动性色彩。中国式现代化有五...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伟大的历史创造。邓小平是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发明者,并着重从历史创造主体的被动性、受动性方面对其予以阐释。习近平继承发展了这一概念,为历史创造主体增添了主动性、能动性色彩。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基本特征,其中每一个都充满了可能的社会冲突风险: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蕴含了“人机冲突”风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蕴含了“人人冲突”风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蕴含了“人心冲突”风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了“人地冲突”风险;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蕴含了“人天冲突”风险。清醒认识这些风险是化险为夷的前提,真正防范化解这些风险,有赖于历史创造主体正确处理创造活动的主动性与被动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风险 社会冲突风险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与区域结构变迁
19
作者 杨典 董书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较为突出,城乡与区域结构的现代化转型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城乡与区域发...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较为突出,城乡与区域结构的现代化转型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特征。城乡结构方面,伴随人口流动的普遍化,中国正从“农民-市民”二元城乡结构走向“农民-流动人口-市民”多元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方面,既有的东中西梯度发展格局尚未改变,与此同时“东北振兴”问题日益迫切,南北差距也呈现扩大趋势。消弭空间发展不均衡、实现中国城乡与区域结构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关系到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乃至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对此,需要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以及人情、面子等传统关系文化的“双重路径依赖”,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破解中国城乡与区域不均衡问题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式现代化 城乡结构 区域结构 不均衡 结构变迁
下载PDF
数字技术驱动下中国民歌变革及应对策略研究
20
作者 胡娟 方元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数字科技的崛起对音乐创作和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对中国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数字化发展对中国民歌的影响,包括作品表演形式与作品的传承与创新,并详细分析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相应... 数字科技的崛起对音乐创作和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对中国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数字化发展对中国民歌的影响,包括作品表演形式与作品的传承与创新,并详细分析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通过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期望为传承和创新中国民歌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国民歌 变革 应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