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5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锚定物:中国文化有效传播的路径探索——基于东盟五国青年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孟伟 刘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3,共12页
面向传播对象国受众的高质量内容输出、有效到达和正向且持续性的影响,是我国国际传播力提升的重要目标。对5个东盟国家青年(n=118)的半结构访谈和研究显示,“中国概念”和“中国形象”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突显文化特质、标识性特征与内... 面向传播对象国受众的高质量内容输出、有效到达和正向且持续性的影响,是我国国际传播力提升的重要目标。对5个东盟国家青年(n=118)的半结构访谈和研究显示,“中国概念”和“中国形象”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突显文化特质、标识性特征与内涵定位等议题的重点突破口,“文化锚定物”可看作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内容策略,以传播内容为核心的整体性对策和文化锚定物设计五要素是实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东盟 文化锚定 国际传播
下载PDF
全球文化新秩序与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志洲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全球文化秩序的形成是世界走向全球化时代的产物,西方主导地位和“西方中心主义”以及“西强他弱”是这一全球秩序的基本结构。西方在全球文化新秩序中的主导地位质言之就是掌握了文化国际话语权。全球文化新秩序的构建是大国话语权竞... 全球文化秩序的形成是世界走向全球化时代的产物,西方主导地位和“西方中心主义”以及“西强他弱”是这一全球秩序的基本结构。西方在全球文化新秩序中的主导地位质言之就是掌握了文化国际话语权。全球文化新秩序的构建是大国话语权竞争的重要领域。中国具有特殊的文化身份,且要改变在这一秩序中的结构性弱势地位,具有促进全球文化秩序转型和更新的动力。中国要以国际话语权建设推进全球文化秩序转型,可以从四个方面加强认识并采取举措:加强话语质量建设与传播影响力建设并举;寻求非西方“文化话语权联盟”以获得“共同话语权”;将国家实力增长有效转化为国际话语权特别是文化话语权的增长;对西方文化话语权进行适当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化新秩序 国际话语权 文化身份 秩序转型
下载PDF
“异化”和“归化”视角下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研究——以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文本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江慧 唐尔龙 +1 位作者 钱秀娟 李婷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32-35,共4页
中国文化负载词是国家文化的语言表现形式,准确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对于正确表达中国观点、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中国文化负载词是国家文化的语言表现形式,准确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对于正确表达中国观点、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以期在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翻译能力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归化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策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董东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127-131,共5页
新时代背景下,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对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文化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需要对中国文化教育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相关的策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从而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 新时代背景下,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对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文化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需要对中国文化教育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相关的策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从而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策略。基于此,文章以文化自信的内涵与特征为切入点,围绕文化自信视域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意义与原则,对具体的教育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来华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留学生 文化 教育 策略 海南
下载PDF
智媒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短视频化传播的价值及进路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劼刚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曾经在历史的长河中,因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而熠熠生辉,然而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限制。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智媒时代,借助短视频等新兴传播方式,传统文...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曾经在历史的长河中,因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而熠熠生辉,然而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限制。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智媒时代,借助短视频等新兴传播方式,传统文化重新获得生机。中国传统文化和短视频相互借助,走上了一条共生之路。传统文化借助短视频的传播方式,不仅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更重要的是,通过短视频的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传播范围的拓展、传播方式的创新、传播力度的深化、传播效果的提高以及传播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传统文化和短视频的结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国传统文化 短视频 传播价值
下载PDF
边境旅游增进文化认同的路径研究——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视角
6
作者 刘民坤 邓小桂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2期21-27,共7页
“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消除国际误解、构建话语体系、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意义。开展边境旅游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形式,利用边境旅游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边境旅游者的文化认同,对于传播中国形象具有重大的作用。基于文化认同理论... “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消除国际误解、构建话语体系、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意义。开展边境旅游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形式,利用边境旅游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边境旅游者的文化认同,对于传播中国形象具有重大的作用。基于文化认同理论,旅游者的文化认同过程会经历文化认同初始阶段、文化认同理解阶段和文化认同升华阶段,并形成间接性认同、直接性认同、社会性认同、反思性认同和情感性认同等文化认同结果。在边境旅游开展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发挥“中国故事”在提升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传播弘扬中国形象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从加快文化认知、推动社会交往、引起情感共鸣等方面加速和推进边境旅游者认同中国文化。因此,应加强统筹规划,精心策划边境文化旅游产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导游人员的讲解技能;加强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之间的统筹合作,形成合力,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故事能够深入人心,推进边境旅游者快速认知、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并主动传播和弘扬,最终实现传播良好中国形象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旅游 文化认同 国故事 旅游体验 文化 国形象
下载PDF
文化自信自强视域下中外体育文化交融的演化与推进
7
作者 徐洁 栗家玉 邵伟德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0-36,共7页
体育文化是借助身体运动作为表现媒介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中外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是现代体育纵深发展的重要主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文化自信自强视域下中外体育文化的交融进行探讨,认为:体育物质文化的国际化、体育制度... 体育文化是借助身体运动作为表现媒介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中外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是现代体育纵深发展的重要主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文化自信自强视域下中外体育文化的交融进行探讨,认为:体育物质文化的国际化、体育制度文化的共通性、体育精神文化的一致性,使中外体育文化交融具有了坚实的学理基础。中外文化交融进程中中华体育文化自信自强具有多维度的展现形式,包括中国竞技体育的巨大成功彰显了中国体育的国际地位,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中国学校体育的对外传播展现了青少年体育的中国模式。未来,应该着重提升中国竞技体育的国际地位与影响,丰富中外大众体育交融的文化内容,加快我国学校体育的国际化进程,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外体育文化交流融合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自信自强 外体育文化 交流 融合
下载PDF
“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中国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虞翔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期229-231,共3页
“讲好中国故事”旨在通过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在高职英语教学领域,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一项重要的探索。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语... “讲好中国故事”旨在通过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在高职英语教学领域,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一项重要的探索。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语言能力。而中国文化的融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和价值观,增加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好国故事 文化 高职英语教学 措施
下载PDF
北京“双奥会”中的中国文化符号表达及外宣译写策略研究
9
作者 冀倩 方梅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中国文化符号随处可见,主要有艺术形态、自然资源、生活方式、人文资源等四大类。北京“双奥会”上中国文化符号的特色词译写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异化中有归化,归化中有异化,体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中国文化符号随处可见,主要有艺术形态、自然资源、生活方式、人文资源等四大类。北京“双奥会”上中国文化符号的特色词译写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异化中有归化,归化中有异化,体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双奥会”上中国文化符号的呈现及译写折射出自信开放的国家形象,也彰显出中国人真诚友善的可贵品质,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提升了中国国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北京冬奥会 冬残奥会 文化符号 文化特色词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天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之一就是孔子总结的仁学礼学,仁学要求君子治国富民,礼学要求君子按公认的准则获取有限的私利,旨在社会共同富裕,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优秀之处和核心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之一就是孔子总结的仁学礼学,仁学要求君子治国富民,礼学要求君子按公认的准则获取有限的私利,旨在社会共同富裕,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优秀之处和核心价值观所在。根据这一理论的发展轨迹,可将中国思想文化史分为五个时期:五帝夏商周春秋九代治国理论产生并定型的“先王之道”时期;九代后九代之交孔子师徒祖孙总结发展“先王之道”,创造“新王之道”的时期;后九代“百家争鸣”的战国子学时期;汉至清代反复解读“先秦经典”,间出己意的经学时期;清末民国要求全盘西化实未全盘西化的时期。如此分期长处有二: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理论和核心价值观发展脉络很清晰;二是可实证每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虽然千差万别,言人人殊,但基本理论和核心价值观一以贯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优秀传统文化 基本理论 核心价值观 历史分期
下载PDF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立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62,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阐述了其五大内涵要求: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推动我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阐述了其五大内涵要求: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推动我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迫切需要培育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入领会这一全新课题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准确把握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加快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国特色金融文化 重大意义 深刻内涵
下载PDF
改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策略与路径
12
作者 陈玲 饶晓丽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8-32,共5页
在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长久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一直未见明显改观,且弊端尤为凸显。基于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严重失衡的现状,从价值引领、学科素养和文化自信三个方面提出将中... 在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长久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一直未见明显改观,且弊端尤为凸显。基于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严重失衡的现状,从价值引领、学科素养和文化自信三个方面提出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程教学的策略,并基于实践经验,从教学主体、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提炼了有效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失语 多元文化交流 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数字媒体艺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韵 徐凡迪 《丝网印刷》 2024年第2期90-92,共3页
数字媒体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文章探讨数字媒体艺术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更好地利用数字媒体艺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 国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
下载PDF
中国恩德文化的范畴体系
14
作者 杨春时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CSSCI 2024年第2期179-192,共14页
中国文化是恩德文化,就是以施恩-报恩法则规定人际关系,其中社会的管理者是施恩者,被管理者是受恩者、报恩者。恩德文化在不同的领域建立了不同的伦理范畴。在家庭领域形成了以孝悌为中心的伦理范畴,建构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德妻... 中国文化是恩德文化,就是以施恩-报恩法则规定人际关系,其中社会的管理者是施恩者,被管理者是受恩者、报恩者。恩德文化在不同的领域建立了不同的伦理范畴。在家庭领域形成了以孝悌为中心的伦理范畴,建构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德妻贤的伦理规范。在社会领域形成了以友敬为中心的伦理范畴,建构了尊上恤下、敬老爱幼、朋友互信的伦理规范。在政治领域形成了以忠顺为中心的伦理范畴,建构了君明臣忠、官良民顺的伦理规范。这些范畴都体现了恩德观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恩德 孝悌 友敬 忠顺
下载PDF
中国启蒙主义文化批判的历史经验
15
作者 杨春时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7,共12页
中国文化是恩德文化,它以施恩—报恩责任规定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中国恩德文化具有两重性,一是爱的属性,施恩—报恩是双向的爱的互动,恩爱是爱的一种形态;二是控制性,即管理者通过施恩而拥有了支配被管理者的权力,被管理者由于要报恩... 中国文化是恩德文化,它以施恩—报恩责任规定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中国恩德文化具有两重性,一是爱的属性,施恩—报恩是双向的爱的互动,恩爱是爱的一种形态;二是控制性,即管理者通过施恩而拥有了支配被管理者的权力,被管理者由于要报恩而负有了依附性的责任。中国恩德文化与西方传来的现代性相遇,产生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五四前后发生了争取现代性的启蒙主义思潮,开展了对恩德文化的批判。中国启蒙主义主要在家庭伦理领域批判了孝道的恩德观念,从而撼动了恩德文化的根基。但是,启蒙主义的文化批判也有重要缺陷,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有在整体上聚焦于恩德。启蒙主义没有抓住中国文化的基本构成--恩德,而是以科学批判传统文化的迷信,以民主批判传统文化的专制,都没有伤其要害,即没有揭示恩德文化的两重性,没有批判恩德的软性奴役问题。二是激进主义。启蒙主义把中国文化归结为专制主义,批判其为吃人的文化,从而全盘否定了中国文化。恩德文化具有控制性,抹杀了个体价值,因此这种定性有一定合理性。但是恩德文化还具有爱的属性,这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启蒙主义全面否定了中国文化,也抹杀了其爱的属性,具有片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恩德 启蒙主义 文化批判
下载PDF
中国文化建构的基本理念
16
作者 杨春时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234,共8页
中国文化具有伦理本位性质,它以施恩-报恩责任规定人际关系,因此是恩德文化。中国恩德文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建构起来的,汉代开始成为正统文化。恩德文化的建构遵循了五个基本理念:第一是社会控制的亲和性理念,这是通过恩德文化的爱的属... 中国文化具有伦理本位性质,它以施恩-报恩责任规定人际关系,因此是恩德文化。中国恩德文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建构起来的,汉代开始成为正统文化。恩德文化的建构遵循了五个基本理念:第一是社会控制的亲和性理念,这是通过恩德文化的爱的属性和控制性达成的,从而建立了相对和谐的社会管理体制。第二是人文化成和天人合德性理念,就是基于人文精神,并且把天恩化为人恩,使天道与人道沟通,形成天人合德的格局。第三是孝的本源性与孝忠一体性理念,就是基于家国同构性,以家庭伦理的孝道为起点,确立孝的源始性和基础地位,进而推广到国家领域,形成忠君爱民的政治伦理。第四是仁的本体性与体用一源性理念,就是确立仁是本体论范畴,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同时“理一分殊”,仁作为“全德”,分为孝悌、友敬、忠顺等伦理范畴,这样就沟通和融合了本体与现象两个领域。第五是以儒为主与多元互补性理念,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容纳和吸收法家、道家、佛家思想,形成兼容互补格局。以恩德为基本构成的中国文化建构的基本理念,不仅具有历史意义,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恩德文化 文化建构
下载PDF
新时代跨文化交际课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策略与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琰 唐中黎 《外语与翻译》 2024年第2期69-74,I0001,共7页
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其核心课程“跨文化交际”需突破以往聚焦于国外文化知识讲授和浅层次文化比较的局限,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思辨性的学习。本文对相关素质和能力的内涵进行分析... 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其核心课程“跨文化交际”需突破以往聚焦于国外文化知识讲授和浅层次文化比较的局限,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思辨性的学习。本文对相关素质和能力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该课程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策略,并结合跨文化教学五项基本原则,提出具体实现途径,以指导学生完成对中外文化的探究、思辨、反省、共情、体验,从而提高其中国文化的跨语言认知与沟通能力、深究中西之道的文化思辨能力,增强其文化自觉,实现跨文化人文素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际 国传统文化 文化能力 文化思辨能力
下载PDF
中国姓氏文化的周边传播规律探析
18
作者 陆地 孙延凤 陈沫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5期20-29,共10页
姓氏是一个人的社会符号,也是建构周边关系的媒介之一,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播现象。以“人体传播”为研究对象,运用周边传播理论及其相关概念,系统考察了中国姓氏周边传播的“源”“流”“变”“化”,以期探索中国姓氏文化周边传... 姓氏是一个人的社会符号,也是建构周边关系的媒介之一,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播现象。以“人体传播”为研究对象,运用周边传播理论及其相关概念,系统考察了中国姓氏周边传播的“源”“流”“变”“化”,以期探索中国姓氏文化周边传播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姓氏文化 周边传播 基本规律
下载PDF
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中医文化教学体系构想
19
作者 周延松 都湘怡 《现代语文》 2024年第6期90-95,共6页
中文和中医同属于中国文化,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在国际中文教育的背景下考察中医文化教学,既需要遵循国际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还应考虑中医学的专业属性。国际中文教学中的中医文化具有不同的主题类别和呈现方式。依据《国际中文教... 中文和中医同属于中国文化,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在国际中文教育的背景下考察中医文化教学,既需要遵循国际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还应考虑中医学的专业属性。国际中文教学中的中医文化具有不同的主题类别和呈现方式。依据《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同时参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划分,从中医的专业性和文化的层级性两个向度,对中医文化的知识内容与元素作出合适的定位,并且提出中医文化教学体系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教学体系 《国际文教育用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 国际文教育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月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建筑与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贯穿了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的每一个方面。文章以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实用、审美、文化角度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古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从设计思想、形式、内容等方面以经... 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建筑与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贯穿了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的每一个方面。文章以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实用、审美、文化角度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古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从设计思想、形式、内容等方面以经典案例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体现;综合现代建筑设计特点,提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设计原则,旨在为现代建筑设计增强文化内涵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传统文化 建筑设计 文化传承 设计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