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4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一行走访方“一会一团”
1
《中国天主教》 2024年第1期31-31,共1页
2月5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一行10人到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走访交流,并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代表中国道协向“一会一团”致以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李山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沈斌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 2月5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一行10人到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走访交流,并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代表中国道协向“一会一团”致以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李山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沈斌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郭金才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杨永强主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谭立铸教友、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杨宇神父热情接待并进行友好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协会 节日问候 天主教 友好交流 神父 一行 会长
下载PDF
浅论中国道教建筑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5
2
作者 续昕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3,共4页
道教建筑作为道教文化的物化形式,其作用不仅在于满足其宗教功能,如祭拜、修行、举行斋醮仪式等,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道教建筑这种物化象征形式使道教信徒获得对生命的审美感受,并由此展现道教的文化内涵、哲学理念以及神仙信仰。道教建... 道教建筑作为道教文化的物化形式,其作用不仅在于满足其宗教功能,如祭拜、修行、举行斋醮仪式等,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道教建筑这种物化象征形式使道教信徒获得对生命的审美感受,并由此展现道教的文化内涵、哲学理念以及神仙信仰。道教建筑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之美,二是"返朴归真",三是"天地为庐"的时空观念,四是重人贵生,五是重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建筑 自然之美 返朴归真 重人贵生 重柔
下载PDF
中、朝、日道教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潘畅和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0-37,共8页
以比较的方法,探讨中、朝、日道教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深刻认识三国的文化很有启发意义。这三国道教文化的相同点就在于:其道教文化的建树皆基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上;三国道教皆具有相对“下位层次”文化的性质;道教研究一直... 以比较的方法,探讨中、朝、日道教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深刻认识三国的文化很有启发意义。这三国道教文化的相同点就在于:其道教文化的建树皆基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上;三国道教皆具有相对“下位层次”文化的性质;道教研究一直受到忽视。中、朝、日道教文化的不同点表现在下列几点:其一,中国道教是一种大型民族宗教,日本道教是道教这棵大树上的部分枝杈,朝鲜道教是居于两者之间的既有中国道教似的宗教意义,又有日本道教似的非体系、不完善的一面;朝鲜主要是斋醒祭祀道教,日本主要是实用道教;中国儒、佛、道经渭分明;朝鲜、日本儒、佛、道三者常常搅成一团,无明确界线。道教在本土中国,同儒、佛一样形成巨大的文化洪流,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色。道教在朝鲜和日本,虽然远没有形成如同中国本土道教那样壮观的历史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化 道教 道教研究 道教思想 日本文化 民间道教 宗教意义 佛教 国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古代东亚文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论中国道教对新罗花郎道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亦平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5-14,共10页
道教是中国的民族宗教,其于三国时代传入朝鲜半岛时,正值新罗官方扶植的青年团体花郎道在新罗兴起。花郎道的兴起既有朝鲜半岛三国鼎立的政治形势的影响,也是中国儒佛道三教文化影响的结果,其中有关儒学、佛教与花郎道的关系已取得较多... 道教是中国的民族宗教,其于三国时代传入朝鲜半岛时,正值新罗官方扶植的青年团体花郎道在新罗兴起。花郎道的兴起既有朝鲜半岛三国鼎立的政治形势的影响,也是中国儒佛道三教文化影响的结果,其中有关儒学、佛教与花郎道的关系已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而有关中国道教与新罗花郎道的关系研究目前还缺乏深入考察。其实,中国道教与新罗花郎道虽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之源,但新罗人以"风流"为核心的国仙道,蕴含着崇尚"自然无为"的仙道性质,与老庄思想和道教信仰具有一些天然的同质性,因此当信奉神仙的中国道教传入新罗后,受到崇拜"国仙"的新罗人欢迎。道教的神仙信仰、特异道术和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构成了花郎道的精神内核。新罗作为三国中最弱小的国家,最后却能够统一朝鲜半岛,主要是依靠融入"玄妙之道"的花郎道为其提供了一批文武兼备的人才。道教与花郎道在新罗相遇,所形成的相异相融的发展态势,对新罗统一朝鲜半岛的影响,是古代东亚文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玄妙之道 新罗花郎道 新罗四仙 东亚文化 新罗统一
下载PDF
筚路蓝缕启山林中国道教美术史研究的新篇章
5
作者 黄厚明 王东民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71-71,共1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术史研究逐渐摆脱所谓“美”的艺术的束缚,将传统视野中以往不被关注的所谓“次要的、低俗的甚至民间的东西”纳入到美术史的研究对象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道教美术史的研究渐渐为学界关注和重视,北京大学李凇...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术史研究逐渐摆脱所谓“美”的艺术的束缚,将传统视野中以往不被关注的所谓“次要的、低俗的甚至民间的东西”纳入到美术史的研究对象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道教美术史的研究渐渐为学界关注和重视,北京大学李凇教授《中国道教美术史》便是近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该著于2013年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其资料翔实、方法新颖、研究缜密、见解独到,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精品力作。与以前出版的几部同类著作相比,该著具有三个鲜明的学术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研究 道教 湖南美术出版社 篇章 山林 60年代 20世纪 北京大学
下载PDF
攫能论与新科技史观——读《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
6
作者 万本根 陈德述 《中华文化论坛》 2003年第3期157-159,共3页
关键词 书评 道教科学技术史》 国科学史 研究方法 思维方式
下载PDF
中古道教自然审美的观游途径
7
作者 丁杰 江牧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8-25,共8页
汉晋之际,道教对于自然的审美观照从具体方略到实施途径均表现出强烈的内倾特征。其一,道教由观览天地而形成一套天地诸征整体联动的自然观。其二,再依据该自然观将天地进行同化,通过探游山水来证明天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揭示人与自... 汉晋之际,道教对于自然的审美观照从具体方略到实施途径均表现出强烈的内倾特征。其一,道教由观览天地而形成一套天地诸征整体联动的自然观。其二,再依据该自然观将天地进行同化,通过探游山水来证明天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揭示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其三,将天地诸征与人体诸部位相匹配,即做到自然的身体化与身体的自然化。遂凭外观山之洞府,以内观人之洞房,使外景与内景呼应互通,最终完成内向性超越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倾 自然审美 观游 途径 道教
下载PDF
论中国道教、日本神道对古代天皇制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严桂林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69-71,共3页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信仰,神道亦是日本本土宗教,两者在长期的中日历史文化交流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古代天皇制也体现了道家思想和神道思想。
关键词 道教 日本神道 古代天皇制
下载PDF
颠覆与重构:现代性与问题意识观照下的中国道教
9
作者 万里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4-97,共4页
在“现代性”与“问题意识”的双重观照之下,可以看出,近代以降,中国道教界既缺乏一种自我反省的意识,也缺乏一种在社会历史语境产生剧烈变迁情境下之变革自身以与时俱进的理念。一种宗教在社会中的生存乃至发展的基础,便在于它与社会... 在“现代性”与“问题意识”的双重观照之下,可以看出,近代以降,中国道教界既缺乏一种自我反省的意识,也缺乏一种在社会历史语境产生剧烈变迁情境下之变革自身以与时俱进的理念。一种宗教在社会中的生存乃至发展的基础,便在于它与社会广大民众的多元互动。在经历了社会时代剧烈变迁的今天,中国道教如果要不被继续边缘化而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有反省自身、反省传统的问题意识,树立与时俱进的“现代性”观念,积极建构起一种与当代社会/人间互动的普世化模型,通过自我颠覆与重构,脱胎换骨地走出传统、走进现代、走向未来。这是中国道教现代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现代性 问题意识 生活道教
下载PDF
一部颇具开拓性的道教史专著——评《中国道教史》第一卷
10
作者 杨光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18-119,共2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对我国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哲学思想、风俗习惯、科学技术、医药卫生乃至政治经济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书信集》上卷,第18页),其言甚...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对我国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哲学思想、风俗习惯、科学技术、医药卫生乃至政治经济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书信集》上卷,第18页),其言甚为精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对道教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道教 民族心理 传统宗教 书信集 学术界 思想渊源 上清经 发展史 养生学
下载PDF
中国道教研究的“危机”与走向
11
作者 彭肜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5-146,252,共2页
道教的“危机”并不来自于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边缘性地位。恰恰相反,它来自于人们所提出的一系列竭力让道教重返社会中心、力图恢复其社会地位与功能的方法和策略。这主要表现为道教的“实用主义危机”和“实证主义危机”。道教未来... 道教的“危机”并不来自于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边缘性地位。恰恰相反,它来自于人们所提出的一系列竭力让道教重返社会中心、力图恢复其社会地位与功能的方法和策略。这主要表现为道教的“实用主义危机”和“实证主义危机”。道教未来的走向是“走向边缘”与“走向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实用主义危机 实证主义危机 走向边缘 走向心灵
下载PDF
道教科学探索精神的现代诠释——姜生、汤伟侠主编《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评介
12
作者 刘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6-196,共1页
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曾经以其独具特色的认识自然万物、探索生命奥秘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数十名海内外知名学者历经多年共同研究、编撰的《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是第一... 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曾经以其独具特色的认识自然万物、探索生命奥秘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数十名海内外知名学者历经多年共同研究、编撰的《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是第一部系统阐述道教科学思想和科学成果的大型著作,新近出版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姜生、汤伟侠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则是继汉魏两晋卷之后的又一阶段性成果。著作分为九篇,三十九章,共197万字。通读本卷,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科学技术史》 隋唐五代 科学探索精神 南北朝 现代诠释 主编 科学出版社 评介
下载PDF
盛名之下:傅勤家和她的《中国道教史》
13
作者 韩吉绍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1-14,共4页
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的傅勤家著《中国道教史》是民国时期道教通史研究的代表作。傅勤家为当时商务印书馆老臣傅运森之女,任上海某小学教员,通晓英、日文。从学术传承、资料来源、写作特点和学术影响等几个方面来看,傅氏《中国道教史... 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的傅勤家著《中国道教史》是民国时期道教通史研究的代表作。傅勤家为当时商务印书馆老臣傅运森之女,任上海某小学教员,通晓英、日文。从学术传承、资料来源、写作特点和学术影响等几个方面来看,傅氏《中国道教史》都存在很多问题,有的还很突出,时人评价“斥是书为杂抄,不为过苛也”。因此,对于该书的真正学术价值,今人应有客观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勤家 道教史概论》 道教史》 傅运森
下载PDF
道教与科学——《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序
14
作者 席泽宗 《中华文化论坛》 2002年第3期99-100,共2页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历来有三种看法 :对立 ;和谐 ;既对立又渗透 ,既不对立也不融合、互不相干 ,对道教与中国古代科学的关系 ,也不外乎以上几种看法 ,道教科学思想结构的特殊性 ,增加了把握它与科学的内在关系的难度。道教科学思想最重...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历来有三种看法 :对立 ;和谐 ;既对立又渗透 ,既不对立也不融合、互不相干 ,对道教与中国古代科学的关系 ,也不外乎以上几种看法 ,道教科学思想结构的特殊性 ,增加了把握它与科学的内在关系的难度。道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就是天人合一。正是在天人关系上 ,中西走向不同 ,最终发展出了各自的科学思想和宗教思想。《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在对相关文献全面系统研究基础上 ,吸收已有研究成果 ,在学术理论和观点上取得了创新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科学 道教科学技术史》
下载PDF
中国道教历代史料编目及研习指南
15
作者 刘国梁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7年第3期77-104,共21页
中国道教历代史料编目及研习指南刘国梁由于“道家之术,杂而多端”(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二五),道教史料极其浩繁,在极短的时间内撰写此文,此地又缺乏台、港、澳及国外的研究资料,我国大陆学者研究道教的著述也很不完全,我... 中国道教历代史料编目及研习指南刘国梁由于“道家之术,杂而多端”(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二五),道教史料极其浩繁,在极短的时间内撰写此文,此地又缺乏台、港、澳及国外的研究资料,我国大陆学者研究道教的著述也很不完全,我只能将撰写拙著《道教精萃》、《道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藏》 道教 编目 《大正藏》 华书局 史料 标点本 《华阳国志》 《太平广记》 本纪
下载PDF
中国道教经籍在十九世纪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 被引量:8
16
作者 俞森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8-153,共6页
1812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选译《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拉开了中国道教经籍在英语世界译介的序幕。1868年,《道德经》首个英文译本诞生,1881年,首个《南华真经》英译本出版,19世纪英语世界译介道教经籍近20种,涌现出湛约翰、巴尔福、理雅各... 1812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选译《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拉开了中国道教经籍在英语世界译介的序幕。1868年,《道德经》首个英文译本诞生,1881年,首个《南华真经》英译本出版,19世纪英语世界译介道教经籍近20种,涌现出湛约翰、巴尔福、理雅各、翟理斯、卡鲁斯等一批享誉世界的道教经籍译介名家。到19世纪末,英国成为继法国之后西方道教经籍译介与传播的又一重镇。本文系统梳理中国道教经籍在19世纪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经籍 译介 传播 十九世纪 英语世界
下载PDF
浅析中国道教对越南宗教信仰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青青 《创新》 2009年第9期27-30,共4页
作为与中国山水相连的邻邦,越南受到了汉文化的巨大影响。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对越南的宗教形成发展及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延续到了今天。了解中国道教对越南宗教信仰的影响,是人们了解和研究越南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 作为与中国山水相连的邻邦,越南受到了汉文化的巨大影响。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对越南的宗教形成发展及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延续到了今天。了解中国道教对越南宗教信仰的影响,是人们了解和研究越南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越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越南宗教信仰 影响
下载PDF
中国道教建筑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成就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宗文 《华中建筑》 2005年第B07期141-150,共10页
该文对道教思想和孔子学说对道教的影响、宫观建筑的出现与发展,“治”的成型及其主要建筑、道教建筑的类型与组合、道教建筑中的常见殿宇及其特征以及金殿、金碑、丹泉池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道教 建筑艺术 形成和发展
下载PDF
中国道教传说的文化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守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1期90-92,共3页
中国道教传说的文化价值刘守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道教的传说》,是作为中国民间信仰传说丛书之一选编的。中国各民族信奉多种宗教,其中以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最为深广,佛教由印度传人,道教却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然而国内对... 中国道教传说的文化价值刘守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道教的传说》,是作为中国民间信仰传说丛书之一选编的。中国各民族信奉多种宗教,其中以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最为深广,佛教由印度传人,道教却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然而国内对道教的研究却很薄弱,直到进入8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道教 道教信仰 口头传说 道教文化 长生不死 道教人物 张道陵 传说故事 叙事文学
下载PDF
发掘道教思想 弘扬民族文化——读孔令宏《中国道教史话》
20
作者 陈天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道教史话>> 孔令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