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对浮游植物群落的控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小冬 孙军 +1 位作者 刘东艳 汪岷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4-535,共12页
海洋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控制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节律、规模和归宿。从海洋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有害藻华的控制、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机制、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的研究方法和中... 海洋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控制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节律、规模和归宿。从海洋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有害藻华的控制、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机制、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的研究方法和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模型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控制浮游植物种群演替的贡献,为进一步预测和控制有害藻华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 浮游植物群落 物种演替 有害藻华
下载PDF
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大中型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位迪 郑连明 +3 位作者 李伟巍 何浩阳 林华 张格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7-525,共9页
利用2014—2016年毎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进行的大面调查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该海域夏季大中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种数平面分布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环境参数,研究了种类组成、种数平面及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 利用2014—2016年毎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进行的大面调查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该海域夏季大中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种数平面分布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环境参数,研究了种类组成、种数平面及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邻近海域3年共鉴定大中型浮游动物165种,隶属7个门的17个类群;桡足类和水螅水母类是每年夏季优势类群;调查区大中型浮游动物种类分布大致呈现近岸低、远岸高、南部高于北部的特征;大中型浮游动物种类数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但是种类组成有明显的年际更替.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盐度、温度和溶解氧是影响大中型浮游动物种类数平面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复杂的水文环境及台风过境的剧烈影响可能是造成该区域大中型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型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年际变化
下载PDF
大亚湾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植食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优迈 韩留玉 +1 位作者 陈绵润 佟蒙蒙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9-850,共12页
本文以中型浮游动物成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大亚湾实验站附近一个采样点连续两年的野外调查和现场摄食实验,分析大亚湾近岸富营养化海域中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的选择摄食特性。结果表明:2015—2017年实验站附近中型浮游... 本文以中型浮游动物成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大亚湾实验站附近一个采样点连续两年的野外调查和现场摄食实验,分析大亚湾近岸富营养化海域中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的选择摄食特性。结果表明:2015—2017年实验站附近中型浮游动物的总丰度在冬季达到最高,其次为春、秋和夏季;其优势种大多是滤食性桡足类,如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等,中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特性与优势种摄食行为有很大的相关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更偏好于粒径较大的小型浮游植物(20—200μm),而对微型(2—20μm)或超微型浮游植物(0.7—2μm)的摄食影响较小,甚至会因为选择性摄食对这两种类型的浮游植物的生长有间接促进作用。且中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选择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除每个季节均倾向于摄食甲藻和青绿藻。除此之外,在春季偏好于定鞭藻和隐藻,夏季偏好于定鞭藻和绿藻,秋季偏好于硅藻、隐藻和聚球藻。尽管硅藻的生物量在调查期间平均约占总浮游植物类群的50%,但是中型浮游动物并不主动摄食硅藻,而更偏爱生物量低但营养较高的甲藻。总体上,中型浮游动物虽然对浮游植物有一定的摄食,但其植食性较弱,不能对浮游植物的生物量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亚湾 中型浮游动物 选择性摄食 分级叶绿素 浮游植物类群 植食性
下载PDF
夏季北极Kings Bay海域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邓邦平 蒋晓山 +4 位作者 周红宏 曹叔楠 张昊飞 王肖波 王腾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6-491,共6页
中型浮游动物是北极海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2017年8月,调查了北极Svalbard地区Kings Bay海域中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结果表明:Kings Bay海域共检出中型浮游动物19种,桡足类是最主... 中型浮游动物是北极海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2017年8月,调查了北极Svalbard地区Kings Bay海域中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结果表明:Kings Bay海域共检出中型浮游动物19种,桡足类是最主要类群,占总种类的57.9%,浮游动物的种类数从湾口到湾顶总体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为隐长腹剑水蚤(Oithona decipiens)、飞马哲水蚤(Calanus finmarchicus)和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 brevicornis),占浮游动物群落丰度比分别为48.0%、6.1%和4.3%,隐长腹剑水蚤占绝对优势;各站位三者丰度之和占比均超过47%;浮游动物丰度和湿重生物量均值分别为1241.5 ind·m^(-3)和290.8 mg·m^(-3),丰度分布趋势主要受优势种丰度影响,总体呈现为湾口到湾顶逐渐增多的趋势,生物量分布整体差异不大,湾顶稍高于湾口;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多样度、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均值分别为2.36、0.57和1.65,湾内浮游动物多样度和丰富度差别不大,湾口浮游动物的多样度和丰富度稍高于湾内区域;被囊动物(Tunicata)和腔肠动物(Coelenterata)主要在靠近湾口区域出现,与湾口水系复杂、受北大西洋暖流等影响较大有关;湾内浮游动物丰度高于湾口,与"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湾内外源营养物质增加—浮游植物增多—浮游动物生长繁殖提升"这一连锁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黄河站 中型浮游动物 群落特征 丰度
原文传递
夏季黄海一断面底边界层动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章飞军 张岩松 +2 位作者 张晓凌 郭学武 梁振林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共11页
20 0 2年 8月 4日在黄海从青岛至济州岛断面的 4个站位上 ,进行了底边界层动物昼夜连续采样 ,对底边界层动物的多样性及其昼夜变化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底边界层动物 32种 ,其中桡足类 19种 ,端足类 3种 ,涟虫 3种 ,糠虾 2种 ,毛颚类 2... 20 0 2年 8月 4日在黄海从青岛至济州岛断面的 4个站位上 ,进行了底边界层动物昼夜连续采样 ,对底边界层动物的多样性及其昼夜变化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底边界层动物 32种 ,其中桡足类 19种 ,端足类 3种 ,涟虫 3种 ,糠虾 2种 ,毛颚类 2种 ,枝角类 2种 ,磷虾 1种 ,可划分为中型浮游动物、大型浮游动物和超底栖动物三个生物类群。主要种类有尖额真猛水蚤 (Euterpinaacutifrons)、挪威小毛猛水蚤 (Microsetellanorvegica)、戴氏猛水蚤 (Danielsseniasp .)、小拟哲水蚤 (Paracalanusparvus)和双刺纺缍水蚤 (Acartiabifilosa)等。超底栖动物和中型浮游动物是两个主要类群。此外 ,桡足类幼体 (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 )也是底边界层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性分析显示 :底边界层动物在 4个调查站位的均匀度 (d)皆较高 (0 .72 8- 0 .915 ) ,但种类较少 (19- 33) ,故多样性指数 (H′)较低 (2 .2 4 8-2 .82 7)。超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 ,中型浮游动物次之 ,大型浮游动物较低。各类群的多样性指数在白天和夜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底边界层动物的丰度在细砂底质环境的 1 3站最低 ,在其他 3个具有粉砂 粘土底质环境的站位皆较高。通过聚类分析 ,可将这两种底质环境上的底边界层动物在 2 6 .6 %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底边界层 动物多样性 昼夜变化 多样性指数 海洋生态系统 底质类型 中型浮游动物 大型浮游动物 超底栖动物
下载PDF
Impact of microzooplankton and Calanus sinicus(Brodsky,1962) on phytoplankton in the Yellow Sea during early summer 被引量:1
6
作者 于莹 张武昌 +3 位作者 肖天 李洪波 李超伦 孙松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881-886,共6页
Dilution incubations and Calanus sinicus addition incubations were simultaneously conducted at five stations in the Yellow Sea in June of 2004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microzooplankton and Calanus sinicus on phytopla... Dilution incubations and Calanus sinicus addition incubations were simultaneously conducted at five stations in the Yellow Sea in June of 2004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microzooplankton and Calanus sinicus on phytoplankton based on the Chlorophyll a(Chl-a) levels.The Chl-a growth rates(k) ranged from 0.60-1.67 d-1,while microzooplankton grazed the Chl-a at rates(g) of 0.29-0.62 d-1.The addition of C.sinicus enhanced the Chl-a growth rate(Z) by 0.004-0.037 d-1 ind.-1 L.C.sinicus abundance ranged from 84.1-160.9 ind.m-3,which occupied 90.7%-99.1% of the copepod(>500 μm) population.The in-situ increase in phytoplankton by C.sinicus community was estimated to be 0.000 4-0.005 9 d-1.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microzooplankton were the main grazers of phytoplankton,while C.sinicus induced a slight increase in the levels of phytoplankt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anus sinicus copepod addition incubation dilution incubation MICROZOOPLANKTON the Yellow Se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