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外礼仪基础》研究性教学初探
1
作者 徐爱华 《现代营销(下)》 2011年第5期196-197,共2页
本文在研究性教学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学原则以及教学结构等角度进行了《中外礼仪基础》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探究;并从"问题——计划——实施——评价"等四个环节探讨了该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中外礼仪基础 理论探究 实施过程
下载PDF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策略探究——以《中外礼仪基础》课程教学为例
2
作者 徐爱华 《现代营销(下)》 2011年第4期143-145,共3页
《中外礼仪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侧重于实践性,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在于缺乏本科教学的理论色彩和学术含量,教学结果往往会产生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将研究性教学理论和模式应用于《中外礼仪基础》课程教学过程正好能弥补这... 《中外礼仪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侧重于实践性,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在于缺乏本科教学的理论色彩和学术含量,教学结果往往会产生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将研究性教学理论和模式应用于《中外礼仪基础》课程教学过程正好能弥补这个缺陷,本文就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媒介方面提出了应用研究性教学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最后,对未来研究性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中外礼仪基础 策略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外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峥琳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9年第1期97-98,共2页
具备有关中外礼仪的文化素养是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成为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所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因此,中外礼仪应该得到学生的足够重视。为此,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中外礼仪课程 跨文化交际 综合素质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外体育礼仪的价值、表现及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小兰 廖理连 许之屏 《内江科技》 2013年第6期96-97,共2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中外体育礼仪的价值、表现和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①中国体育礼仪主要体现了"恭敬谦让"、"中庸"、"仁爱"的内在价值,国外体育礼仪的价值体现了人的异化及神与人的...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中外体育礼仪的价值、表现和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①中国体育礼仪主要体现了"恭敬谦让"、"中庸"、"仁爱"的内在价值,国外体育礼仪的价值体现了人的异化及神与人的对立思想。②中外体育礼仪的表现在物质层面上的器物礼仪表现基本一致,而服饰礼仪中外存在巨大差异,如中国的武术服装、韩国跆拳道服装以及奥运会健美操服装各有特色,制度层面上的礼典、礼法和礼制也存在巨大差异,如中国的射礼与奥运会的点燃圣火仪式、中国武术段位的等级标志与跆拳道的等级标志、中国武术和韩国跆拳道的行礼方式均有较大差异。③中外体育礼仪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国外体育礼仪注重个人主义观念,中国注重集体主义观念;国外体育礼仪文化强调在礼貌方面突出得体,而中国则强调"贬己尊人";国外体育礼仪文化提倡自由平等,中国提倡尊卑位序;国外体育礼仪呈现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体育礼仪倾向于世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体育礼仪 价值 表现 比较
下载PDF
中外社交礼仪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被引量:2
5
作者 白岚 贾秀春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年第2期159-160,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日渐密切。中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有了兴趣,"汉语热"持续升温。但由于各国在文化、习俗方面有许多不同,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笑话和障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日渐密切。中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有了兴趣,"汉语热"持续升温。但由于各国在文化、习俗方面有许多不同,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笑话和障碍。本文就中外社交礼仪文化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同时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社交礼仪 跨文化交际 对外语言教学
下载PDF
中国何以成为“礼仪之邦”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4,共8页
传统文献和当代汉语的用语习惯中,"礼仪之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逐渐代替了"礼义之邦"。其内在原因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礼仪之有无视为自我文化认同的根本标识和华夷之辨的主要依据。宋明以降,中国越来越重视和... 传统文献和当代汉语的用语习惯中,"礼仪之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逐渐代替了"礼义之邦"。其内在原因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礼仪之有无视为自我文化认同的根本标识和华夷之辨的主要依据。宋明以降,中国越来越重视和强化礼仪,逐步走向一个礼仪化的国度。其表现形式和塑造机制有三:其一,"礼仪之邦"是域外视角观察中国所获得的真切印象,是中外文化比较的结论;第二,百姓日常生活越来越礼仪化,这是礼制下移的结果,是士大夫们通过庶民通礼、宗族祠堂、家礼家仪、乡规民约等途径合力塑造的结果;第三,民间日用礼书的广泛传播,民间礼生的传承和实践,推动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礼仪化。由是,中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礼义之邦"一词反而习焉不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仪之邦 中外礼仪比较 礼生 日用礼书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小学国际理解课程的实践探究
7
作者 莫露 胡琳 《新课程研究》 2022年第20期27-29,共3页
在信息化时代,尤其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环境下,增进各国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是必然趋势。基于“互联网+”的国际理解课程可以帮助小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做到足不出户便能知晓天下事,有利于学生树立理解、尊重、... 在信息化时代,尤其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环境下,增进各国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是必然趋势。基于“互联网+”的国际理解课程可以帮助小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做到足不出户便能知晓天下事,有利于学生树立理解、尊重、包容各国文化的理念,增进文化自信,形成国际化视野。文章就以国际理解课程中的“中外礼仪特征”教学为例,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国际理解课程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国际理解课程 中外礼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