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音乐教学法中外融通研究——以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为例
1
作者 刘梦薇 《艺术科技》 2024年第4期240-243,共4页
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如今教育多元化的背景下,对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和研究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上。方法:文章对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在国内发展的现存问题以及带来的... 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如今教育多元化的背景下,对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和研究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上。方法:文章对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在国内发展的现存问题以及带来的启示展开分析。结果: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的教育理念与我国的教育理念一致,与我国的改革目标也相吻合。结论:实现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的中外融通是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 小学音乐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法 中外融通
下载PDF
中外融通与产教融合模式打造养老服务领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践
2
作者 何凤云 袁兆新 杨智源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2年第6期474-478,共5页
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发展质量,人口老龄化使健康养老成为国家战略,作者阐述了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提出团队建设目标和以中外融通、产教融合模式打造养老服务专... 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发展质量,人口老龄化使健康养老成为国家战略,作者阐述了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提出团队建设目标和以中外融通、产教融合模式打造养老服务专业教师团队的策略,为全国首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其他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融通 产教融合 养老服务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下载PDF
融通中外讲述新"荆"彩——湖北日报借融媒之势提升外宣之能
3
作者 边畔 马江余 《新闻前哨》 2023年第13期35-36,共2页
融通中外,讲述精彩.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地方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湖北日报为例,分析其在国际传播中的实践和创新,就地方主流媒体如何提升国际传播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融通中外 融合创新 外宣 传播力
下载PDF
基于“融通中外”促进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4
作者 王悦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3年第34期106-108,共3页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传播能够加速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信息交流,通过双向传播实现认知方面的交融。在“融通中外”背景之下,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就是实现文化的良性互动,推进文化语境的融合,寻找文化传播主体的利益共同点。下文对于...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传播能够加速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信息交流,通过双向传播实现认知方面的交融。在“融通中外”背景之下,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就是实现文化的良性互动,推进文化语境的融合,寻找文化传播主体的利益共同点。下文对于“融通中外”跨文化传播必要性进行解读,分析文化跨文化传播角度和具体策略,期待为跨文化传播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通中外 跨文化 传播
下载PDF
国际理解教育需扎根本土融通中外
5
作者 杨小微 《现代教学》 2019年第21期1-1,共1页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每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都不能回避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在顺应世界潮流的同时,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答案是既要坚守本土和初心,又要吸纳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如要进一步追问:如何...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每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都不能回避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在顺应世界潮流的同时,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答案是既要坚守本土和初心,又要吸纳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如要进一步追问:如何在坚守与吸纳之间保持一种张力?那么,给出的答案不仅仅是用思想、理念和语言,更需要用扎扎实实的行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用自己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以及相应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理解教育 上海市闵行区 融通中外 七宝镇 特色发展之路 信息化背景下 全球化 扎根本土
下载PDF
以“融通中外”提升跨文化传播实效 被引量:6
6
作者 边铀铀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7-109,共3页
跨文化传播意味着文化的良性互动,旨在构建不同群体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这种流动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传播、认知与交融。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实现国家形象的正向传播,具体演进路径应当分三个层次展开:就逻辑起点而言,应以"... 跨文化传播意味着文化的良性互动,旨在构建不同群体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这种流动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传播、认知与交融。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实现国家形象的正向传播,具体演进路径应当分三个层次展开:就逻辑起点而言,应以"融通中外"打造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体系;就形象定位而言,应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形象框架;就传播基点而言,应着力增强中西文化间的共通性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融通中外 跨文化传播 共通性
下载PDF
打造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 中国争取国际话语权的要诀在哪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10-112,共3页
善于借用国际上通用的概念范畴,赋予新的内涵,作出新的解释,使这些概念范畴的使用逐步发生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新变化,是当前争取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点选择。然而,今天在争取国际话语权问题上,我们仍然存在着概念范畴的使用问题,这就需要... 善于借用国际上通用的概念范畴,赋予新的内涵,作出新的解释,使这些概念范畴的使用逐步发生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新变化,是当前争取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点选择。然而,今天在争取国际话语权问题上,我们仍然存在着概念范畴的使用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历史的眼光、辩证的观点、学术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权 融通中外 市场经济
下载PDF
从“走向世界”到“融通中外”:中国国际传播十年回顾
8
作者 刘滢 张紫彤 《现代视听》 2022年第9期18-23,共6页
过去十年,中国国际传播从“走向世界”到“融通中外”,在国际传播思想层面,重思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方法,以“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目标,在稳定延续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战略层面,积极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 过去十年,中国国际传播从“走向世界”到“融通中外”,在国际传播思想层面,重思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方法,以“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目标,在稳定延续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战略层面,积极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和媒体集群,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在策略层面,开展“一国一策”的精准传播,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实践层面,新兴技术赋能多元传播主体,全媒体国际传播已然成为主流。未来,通过拓宽共通的意义空间,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和传播路径,中国将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开辟下一个十年的国际传播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传播 精准传播 融通中外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融通中外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9
作者 李思 《今日中国》 2022年第10期40-42,共3页
2022年是外文出版社成立7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给外文出版社外国专家的回信中说:“通过准确传神的翻译介绍,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对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很有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 2022年是外文出版社成立7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给外文出版社外国专家的回信中说:“通过准确传神的翻译介绍,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对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很有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世界了解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窗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习近平思想准确传神地表达给外国读者,外文出版社70年来在对外翻译出版事业中积累的深厚经验、一脉相承的学术精神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文出版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外国专家 外国读者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文明交流互鉴 融通中外 学术精神
下载PDF
世界中国学是文明互鉴之学
10
作者 张西平 《国际汉学》 202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2023年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 2023年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 兼容并蓄 融通中外 交流互鉴 开放包容 中华文明 文明互鉴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涉外法治话语体系
11
作者 何志鹏 《民主与法制》 2024年第3期35-36,共2页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加快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同时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涉...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加快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同时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涉外法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彰显我国法治大国、文明大国形象。这为我们加强涉外法治话语体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政治方向 法治话语体系 根本遵循 融通中外 集体学习 大国形象 历史担当 民族复兴
原文传递
用三个融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12
作者 程维 《前线》 2022年第9期48-48,49-51,共4页
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能够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向世界生动阐释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的... 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能够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向世界生动阐释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理论创新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内容融通、叙事融通和渠道融通是对外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了解和理解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中国故事 中外融通 国际传播
下载PDF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五个新维度
13
作者 张晓军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3期34-35,共2页
在深度融合背景下,各级主流媒体,尤其是基层媒体,必须适应新要求、承担新使命,发挥自身优势,从新视野、新内容、新形态、新技术、新平台五个维度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关键词 全媒体 融合发展 国际传播 融通中外
下载PDF
从“和合”到“融通”: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理念的历史传承与现实意涵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润华 沈国勋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第3期-,共10页
中华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秉承着"和而不同"的理念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和合"文化在与异质文化的碰撞、融合中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提出了"融通中外"的对外文化... 中华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秉承着"和而不同"的理念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和合"文化在与异质文化的碰撞、融合中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提出了"融通中外"的对外文化交流新理念,力图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民心相通。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和现实的观照出发,分析"融通中外"文化交流理念的历史渊源和传承性,解读其对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并基于"和合"文化的历史发展经验对如何践行"融通中外"理念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文化 融通中外 中外文化交流
下载PDF
融通中外视域下中国政治话语对外翻译传播策略
15
作者 封琮 张莹 武广庆 《新丝路》 2024年第17期0098-0100,共3页
文章指出了中国政治话语翻译传播面临着内容、表达、立场、渠道等层面的困境,易于出现翻译后受众记不住、听不懂、没人信、传不开等问题。为化解这些困境和问题,需要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政治话语体系。这要求译者在翻译传播中国政治话语... 文章指出了中国政治话语翻译传播面临着内容、表达、立场、渠道等层面的困境,易于出现翻译后受众记不住、听不懂、没人信、传不开等问题。为化解这些困境和问题,需要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政治话语体系。这要求译者在翻译传播中国政治话语时,运用合理有效的翻译策略,包括从语言表达维度侧重“以他为基”的目的语取向,从社会文化维度侧重“以我为准”的源话语取向和从意识形态维度侧重“以我为主”的源话语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通中外 中国政治话语 翻译传播
下载PDF
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精神要义与重大意义
16
作者 刘小新 《学术评论》 2023年第5期8-11,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在对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贯通古今、融通中外,凝练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文明 融通中外 贯通古今 精神要义 马克思主义指导 传承发展 永续传承
下载PDF
充分发挥海外侨胞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
17
作者 吴星辰 张旭斌 许多 《海内与海外》 2023年第7期41-42,共2页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挥海外侨胞的优势,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文化互鉴。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第十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家表示热...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挥海外侨胞的优势,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文化互鉴。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第十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向世界各地华侨华人致以诚挚问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务工作 华侨华人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 海外侨胞 独特优势 融通中外 民族复兴
原文传递
共情传播视域下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提升新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滢 冉育华 《对外传播》 2023年第6期31-34,共4页
中国核心术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载体。共情概念引入传播学领域,为国际传播注入了新的理论血液,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分析框架。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困境,有必要把共情传播纳入到相关... 中国核心术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载体。共情概念引入传播学领域,为国际传播注入了新的理论血液,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分析框架。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困境,有必要把共情传播纳入到相关研究中来,指导学术探讨和实践考察。中国核心术语具备融通中外的精神内核,在国际传播中应注重夯实共情基础,警惕共情的局限性,把握共情要素,建构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中国核心术语 国际传播 融通中外
下载PDF
《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的“二次开发”:原则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维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3年第3期29-34,94,共7页
如何使用和教授《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是不亚于教材编写的重要命题;而教材的使用和教学效果又关系到“三进”工作的成效。本文基于教材编写目的、教材试用期间部分教师反馈的问题,提出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并以... 如何使用和教授《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是不亚于教材编写的重要命题;而教材的使用和教学效果又关系到“三进”工作的成效。本文基于教材编写目的、教材试用期间部分教师反馈的问题,提出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并以此为原则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同时,教师在教材“二次开发”实践中应处理好教学的因事为制与知识的完整建构、学科内容与教育维度、“教材”与“学材”三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二次开发” 时政文献外译 “以我为主 融通中外
下载PDF
新媒体、新文化、新力量 被引量:1
20
《传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6-7,共2页
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新媒体因技术而生,发展势不可挡。要把新媒体的力量调动到文化强国建设上来,让新媒体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希望新媒体界找准定位,提高传播品位,发挥更大的作为。新媒体话语体系构建要有特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 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新媒体因技术而生,发展势不可挡。要把新媒体的力量调动到文化强国建设上来,让新媒体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希望新媒体界找准定位,提高传播品位,发挥更大的作为。新媒体话语体系构建要有特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构建新媒体特色的话语体系。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使用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来传播正能量。更要立足中国文化的底色,捕捉时代话语要素和国际话语的亮点,打造融通中外的新媒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传播正能量 时代话语 文化强国建设 媒体界 融通中外 话语体系构建 新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