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哈盆地中央构造带正反转演化特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朱文斌 马瑞士 +4 位作者 郭令智 孙岩 徐鸣洁 胡德昭 王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5-131,共7页
吐哈盆地中央构造带由火焰山构造和七克台构造组成。中央构造带形成于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表现为伸展构造特征,生长断层上盘地层厚度明显大于下盘,并于断层上盘所在的台北凹陷形成沉降中心。晚侏罗世,由于拉萨陆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 吐哈盆地中央构造带由火焰山构造和七克台构造组成。中央构造带形成于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表现为伸展构造特征,生长断层上盘地层厚度明显大于下盘,并于断层上盘所在的台北凹陷形成沉降中心。晚侏罗世,由于拉萨陆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作用导致吐哈盆地由伸展盆地转变为挤压盆地,中央构造带也于此时发生构造反转,由早期的伸展正断层转变为挤压逆断层。发生于55Ma的喜山构造事件对天山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影响时间略有滞后,大致发生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中央构造带即在此次构造事件中强烈变形,逆冲出露于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中央构造带 三叠纪 侏罗纪 伸展构造 碰撞作用 构造事件 断层 生长断层 正反转构造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央构造带中南部油气成藏条件、特征及富集规律 被引量:14
2
作者 苏奥 陈红汉 +5 位作者 胡飞 马玉华 刘洪平 王萍 李培军 陈兴龙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基于大量钻测资料、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从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等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匹配等对西湖凹陷中央构造带中南部纵向地层油气成藏条件、特征及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源岩方面,平湖组煤系源岩为主要烃源岩... 基于大量钻测资料、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从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等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匹配等对西湖凹陷中央构造带中南部纵向地层油气成藏条件、特征及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源岩方面,平湖组煤系源岩为主要烃源岩,还原-弱还原和水动力较弱的沉积环境使源岩有机质得到很好保存;储集层方面,常规油气藏储层物性好,主要孔隙类型为原生孔和次生孔,下部低渗近致密-致密砂岩气藏物性较差,局部发育的"甜点"是有利储集体;盖层方面,花上段发育的区域盖层对花港组油气起到了较好的封闭,花下段和平湖组近致密-致密砂岩气除了常规泥岩盖层封闭外,还有致密砂岩物性封闭、气毛细管封闭和超压增压封闭;圈闭方面,花上段油气聚集在挤压反转型背斜圈闭中,而花下段、平湖组油气则聚集在非常规岩性圈闭或与构造叠加的复合圈闭中;成藏要素匹配方面,两者油气充注期与生储盖等成藏条件及其时空上都表现出有利匹配。两类油气藏的富集规律存在差异,断裂输导体系、圈闭条件和保存条件控制着花上段常规油气富集,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物性控制平湖组近致密-致密砂岩油气富集,构造反转和断裂可能也对致密气也存在一定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富集规律 致密砂岩 中央构造带 西湖凹陷
下载PDF
印度次大陆中央构造带沉积—变质型锰矿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 被引量:4
3
作者 杜小伟 杨晓勇 +1 位作者 杨钟堂 L.G.Gwalani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对印度中央构造带Sausar带锰矿及其围岩的31个样品进行了显微镜仔细的观察和鉴定,并分析了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该带的锰矿主要是软锰矿和硬锰矿,锰矿主要富集在锰榴石英岩内。含锰岩系样品具非常高的M... 对印度中央构造带Sausar带锰矿及其围岩的31个样品进行了显微镜仔细的观察和鉴定,并分析了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该带的锰矿主要是软锰矿和硬锰矿,锰矿主要富集在锰榴石英岩内。含锰岩系样品具非常高的Mn/Fe比值,说明热液运输和成矿作用期间锰和铁的强烈分异;MnO/TiO2为67.98~1417.52,说明有大量陆源物质经风化、搬运加入并混合沉积而成。用太古界平均澳大利亚页岩(PAAS)标准化后,稀土元素含量中δEu,δCe都有明显的正异常,说明该带锰矿床是在较强氧化海洋环境和有大量陆源物质加入的条件下沉积,并经过热液的变质交代作用而成的沉积—变质型锰矿床。该沉积—变质型锰矿的发现和研究对我国南方扬子克拉通中元古代浅变质岩系的锰矿寻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变质型锰矿 锰榴石英岩 REE地球化学 矿物学 印度次大陆中央构造带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中央构造带西段沙三中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国景星 戴启德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6-20,共5页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 ,对岩心观察、粒度分析、镜下鉴定结果及测井曲线形态等进行的综合分析表明 ,东营凹陷中央构造带西段Es中3沉积早中期主要属于半深湖—深湖背景下的浊积扇相沉积 ,Es中3沉积中后期属浊积扇相和三角洲相沉积。其中 ,...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 ,对岩心观察、粒度分析、镜下鉴定结果及测井曲线形态等进行的综合分析表明 ,东营凹陷中央构造带西段Es中3沉积早中期主要属于半深湖—深湖背景下的浊积扇相沉积 ,Es中3沉积中后期属浊积扇相和三角洲相沉积。其中 ,浊积扇可分为有水道的远源浊积扇、与三角洲有关的近源滑塌浊积扇 ;三角洲相在该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指出了Es中3不同沉积期各相带的空间组合及分布特征。结合测试资料分析 ,辫状水道微相和滑塌浊积扇的中扇为有利相带 ,从而为本区Es中3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中央构造带 沙三中 浊积相 三角洲相 沉积微相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中央构造带形成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冰 凌文学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13期138-140,共3页
按照区域拉张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运用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方法等,对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中央构造带构造形成机制分析,阐明了构造成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提出了有利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认为中央构造带"负花状"... 按照区域拉张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运用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方法等,对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中央构造带构造形成机制分析,阐明了构造成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提出了有利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认为中央构造带"负花状"断裂构造样式与涠洲组~流沙港组一段断块构造主要在流沙港组二段古斜坡受重力作用产生主干正断层,并因流沙港组二段厚层泥页岩的塑性软弱性质,主干正断层断面成为滑脱面,是中央构造带发育重力滑动构造的基本构成要素。乌石凹陷中央构造带重力滑动构造成因机制控制了该区油气成藏特点,推进了乌石凹陷油气勘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拉张 重力滑动构造 中央构造带 乌石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中央构造带原油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金龙 张敏 《辽宁化工》 CAS 2021年第2期254-258,共5页
通过运用色谱-质谱技术(GC-MS),系统剖析了中央构造带原油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正构烷烃峰型呈双峰型分布,C_(27)~C_(29)规则甾烷呈反"L"型分布,揭示了中央构造带母质来源以高等植物为主的的混合来源。Pr/Ph介于0.67~1.25... 通过运用色谱-质谱技术(GC-MS),系统剖析了中央构造带原油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正构烷烃峰型呈双峰型分布,C_(27)~C_(29)规则甾烷呈反"L"型分布,揭示了中央构造带母质来源以高等植物为主的的混合来源。Pr/Ph介于0.67~1.25,G/C_(30)H介于0.28~0.68,表明烃源岩形成于微咸水-半咸水沉积环境。C_(30)*/C_(30)H比值与Ts/Tm比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推测研究区重排藿烷的形成受成熟度影响。C_(29-ααα)20S/(20S+20R)和C_(29)ββ/(αα+ββ)等成熟度参数说明原油处于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构造带 原油 生物标志化合物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智远 徐志星 +2 位作者 徐国盛 徐昉昊 刘金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0-581,共12页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平湖组普遍发育异常高压,高压地层中油气显示活跃。在声波时差测井、地球化学及分析测试等资料的基础之上,运用Eaton法计算单井地层压力,建立单井压力剖面,并在实测压力的约束下,明确研究区...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平湖组普遍发育异常高压,高压地层中油气显示活跃。在声波时差测井、地球化学及分析测试等资料的基础之上,运用Eaton法计算单井地层压力,建立单井压力剖面,并在实测压力的约束下,明确研究区地层压力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分析认为,异常压力在纵向上主要起始于花港组下段,并且异常高压段呈"阶梯式"增大;横向上从中央反转构造带南部向中部,异常高压顶界面有变深趋势。接着,利用Petro Mod软件模拟地层剩余压力演化,认为距今13~9 Ma和4~0 Ma是地层压力大幅度增大的关键时期。最后,结合油气充注历史的研究,确定出油气大规模充注和地层压力的大幅度增加在时间上具有很好的吻合性,并最终建立起研究区异常高压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油气成藏 耦合关系 中央反转构造 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
下载PDF
冀中坳陷中央断裂构造带潜山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39
8
作者 易士威 赵淑芳 +3 位作者 范炳达 刘井旺 杨年荣 谢怀兴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1-367,共7页
由于独特的构造演化,冀中坳陷潜山圈闭十分发育,从而成为重要的勘探领域。冀中坳陷潜山构造带可以划分为陡坡、缓坡和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3种类型。根据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的构造发育特征、储盖组合特征、封闭保存特征以及油气供给方式,... 由于独特的构造演化,冀中坳陷潜山圈闭十分发育,从而成为重要的勘探领域。冀中坳陷潜山构造带可以划分为陡坡、缓坡和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3种类型。根据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的构造发育特征、储盖组合特征、封闭保存特征以及油气供给方式,将中央断裂构造带潜山油气成藏划分为3种模式,即:以任丘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隆-中埋-晚稳定型成藏模式、以河西务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埋-中隆-晚稳定型成藏模式、以及以肃宁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隆-中埋-中稳定型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构造作用控制潜山的规模和油气的供给方式,对潜山储层的发育及油气的保存也有重要的影响。3种模式中以早隆-中埋-晚稳定型各种成藏要素匹配最好,成藏条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饶阳凹陷 廊固凹陷 中央构造带 潜山油藏 成藏模式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构造特征、沙箱模拟与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云金表 赵利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13-121,共9页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是渤海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中油气最富集的区域。该构造带走向近东西,为北陡南缓两翼不对称的隆起带,上部发育"塌陷式"地堑断裂系统。由于构造受北缘断层控制,具有同沉积与逆牵引(reversedrag)特点,故勘...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是渤海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中油气最富集的区域。该构造带走向近东西,为北陡南缓两翼不对称的隆起带,上部发育"塌陷式"地堑断裂系统。由于构造受北缘断层控制,具有同沉积与逆牵引(reversedrag)特点,故勘探早期将其认为滚动背斜。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钻井揭露与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的增多,研究者普遍认为是盐泥底辟构造。本次工作,是在进行详细的地震、地质解释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假设,运用沙箱实验证实方法探讨了构造带成因。通过实验与地质、地球物理的综合研究认为,东营凹陷中央隆起构造带是区域张扭力与重力联合导致的伸展—底辟作用的产物;盐泥底辟物质的形态、底辟与伸展作用的强度控制了局部构造的形态与断裂构造的发育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构造 底辟 伸展 沙箱模拟实验
下载PDF
查干凹陷中央构造带苏一段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10
作者 史朋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年第12期96-97,共2页
通过对油源对比、充注期次、油藏类型及成藏模式的分析,结合烃源岩、断裂及储层展布特征,系统分析了中央构造带苏一段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苏一段油气主要来自下伏巴音戈壁组烃源岩,油气为同源一期充注成藏。油气成藏模式... 通过对油源对比、充注期次、油藏类型及成藏模式的分析,结合烃源岩、断裂及储层展布特征,系统分析了中央构造带苏一段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苏一段油气主要来自下伏巴音戈壁组烃源岩,油气为同源一期充注成藏。油气成藏模式为下生上储。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断裂和储层三个因素的控制,巴音戈壁组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气藏分布范围,巴润断裂系控制油气展布区带,储层发育影响油气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凹陷 中央构造带 苏一段油藏 成藏特征 主控因素
原文传递
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圈闭油气充满度差异性原因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高伟中 谭思哲 +2 位作者 田超 高顺莉 孙鹏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28,共9页
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生、储、盖、圈、运、保等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中北部5个背斜油气藏油气充满度存在差异,变化范围是20%~100%,纵向上花港组H5砂组以上层位充满度总体较高、以下层位充满度降... 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生、储、盖、圈、运、保等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中北部5个背斜油气藏油气充满度存在差异,变化范围是20%~100%,纵向上花港组H5砂组以上层位充满度总体较高、以下层位充满度降低。5个构造位于同一含油气系统内,烃源为下部的平湖组,储层为花港组,区域盖层为花港组上段H1—H2层,以背斜圈闭为主,总体上具备相似的静态地质要素,是有利的含油气目标区。5个油气藏主要为两期成藏,分别为15~13Ma和6~5Ma,以第一期为主,圈闭均形成于玉泉组沉积期末,圈闭形成期、断裂活动期和油气充注期在时空上耦合关系良好。断裂活动强度不同导致油气运移的输导能力不同,造就了中央反转构造带油气藏富集程度的差异,油源断层活动强度大,则油气运移条件好,圈闭油气充满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中央反转构造 圈闭油气充满度 差异性 断裂活动强度
下载PDF
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在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形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田 张建培 +2 位作者 张绍亮 余逸凡 唐贤君 《海洋石油》 CAS 2012年第4期11-16,共6页
在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区域地质背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设计合理的有限元应力场模型和边界条件,模拟了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探讨其成因模式。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的构造演化过程可划分为... 在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区域地质背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设计合理的有限元应力场模型和边界条件,模拟了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探讨其成因模式。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的构造演化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1)背斜带的初始形成阶段(始新世末,约32 Ma):在太平洋板块NWW-SEE向俯冲作用下,西湖凹陷的北部和中部地区分别形成了"A"背斜构造带和"B"背斜构造带两个不同高度的小背斜带;(2)背斜带的生长阶段(渐新世末,约23 Ma):在太平洋板块持续俯冲作用下,北部的"A"背斜构造带开始不断的向北扩展抬升,直至福江低凸起,背斜面积不断扩大。中部的"B"背斜构造带则不断的向南扩展抬升,当其扩展至西湖凹陷南部时,衍生出"C"背斜构造带和"D"背斜构造带两个小的背斜带;(3)背斜带的成型阶段(中新世末,约10 Ma):北部的"A"背斜构造带停止扩张,但垂向上仍继续抬升,抬升高度大于其它背斜构造带;中部和南部的"B"、"C"和"D"背斜构造带彼此连通,形成一个统一的大背斜构造带,由此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的中央反转带演化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中央反转构造 形成机制 有限元数值模拟
下载PDF
西湖凹陷玉泉构造油气成藏时空匹配关系研究
13
作者 周平 孙鹏 +1 位作者 刘春锋 熊志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9,共9页
以地质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流体包裹体、自生伊利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资料,运用平衡剖面、盆地模拟技术,研究玉泉构造断裂演化史、圈闭发育史、埋藏史、成岩史、生烃史、油气成藏史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研究表明:玉泉构造经历了前挤压反转... 以地质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流体包裹体、自生伊利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资料,运用平衡剖面、盆地模拟技术,研究玉泉构造断裂演化史、圈闭发育史、埋藏史、成岩史、生烃史、油气成藏史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研究表明:玉泉构造经历了前挤压反转期、挤压反转早期和挤压反转晚期3个阶段,其中挤压反转早期和晚期为NWW向调节断层和圈闭发育、定型的关键阶段;花港组下段H6—H7自13.0 Ma以来油气持续充注成藏至今,储层物性较差,花港组上段为13.0~11.4 Ma和4.2 Ma至今两期油气充注成藏,且第二期为主要油气成藏期,储层物性较好,龙井组为3.4 Ma至今一期充注成藏,储层物性好。总结出玉泉构造寻找有利勘探目标的关键条件为:以花港组上段为勘探主要目的层,靠近早期发育的NNE油源断层,避开晚期NWW向调节断层,指出玉泉3井区北部、玉泉1井区北部花港组上段以及玉泉3井区NWW向断层上盘龙井组、玉泉1井区龙井组上段为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反转 NWW向调节断层 油气成藏史 时空匹配 中央反转构造 西湖凹陷
下载PDF
新疆火焰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与油气藏关系
14
作者 姚宏鑫 王根厚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01-902,共2页
新疆火焰山山脉呈东西走向,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长100km。火焰山中央构造带位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构造相当复杂。一直以来火焰山断裂性质及深部构造形态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王财富等,2002),特别是对于该地区构... 新疆火焰山山脉呈东西走向,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长100km。火焰山中央构造带位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构造相当复杂。一直以来火焰山断裂性质及深部构造形态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王财富等,2002),特别是对于该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研究区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中央构造带 构造演化 台北凹陷 油气成藏 油气勘探 鄯善县 新疆 第四纪 断裂性质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A气田渐新统花港组三段厚层砂岩沉积环境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毅秀 黄导武 +3 位作者 王欢 何贤科 师源 佘亚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6-1235,共10页
西湖凹陷A气田花港组三段巨厚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区主力产气层与优质储层,对其沉积微相的厘定争议较大。综合利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相关资料,研究了目的层相标志、微相类型、沉积环境与相分布。研究认为本区发育辫状河... 西湖凹陷A气田花港组三段巨厚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区主力产气层与优质储层,对其沉积微相的厘定争议较大。综合利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相关资料,研究了目的层相标志、微相类型、沉积环境与相分布。研究认为本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分流间湾微相,不发育反映海相及海侵的沉积物与相标志。垂向上多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置、厚度较大,水平延伸好;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由东北逐渐向西南呈树枝状分叉、连片分布,物源来自东北部。明确研究区属于陆相背景下的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典型的牵引流沉积,不见海侵层序,高能量牵引流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本区高产气藏储层发育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微相 花港组 中央反转构造 西湖凹陷
下载PDF
西湖凹陷T-H区平湖—花港组湿地扇三角洲沉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仝燕 傅恒 高雁飞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5年第6期13-16,81,共4页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的T-H区(西部缓坡带—中央反转构造带)平湖—花港组的沉积体系划分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认为前人沉积体系划分存在不足之处。以西湖凹陷T-H区始新统—渐新统沉积环境背景为基础,通过岩心资料...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的T-H区(西部缓坡带—中央反转构造带)平湖—花港组的沉积体系划分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认为前人沉积体系划分存在不足之处。以西湖凹陷T-H区始新统—渐新统沉积环境背景为基础,通过岩心资料的观察整理、粒度分析、岩矿成分资料整理分析、结构成熟度及成分成熟度分析、岩性电性特征分析、地震相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西湖凹陷T-H区平湖—花港组西部缓坡带SQ3、SQ4存在湿地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提出这一新的沉积体系划分观点以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 西部缓坡中央反转构造 平湖—花港组 湿地扇三角洲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成藏规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宙 王勇刚 唐贤君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9-15,I0001,I0002,共9页
为开展西湖凹陷不同区带的油气成藏差异对比,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和平湖构造带平湖组的油气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的油气藏主要呈现大构造小油藏的分布特征,油气主要富集在受早期... 为开展西湖凹陷不同区带的油气成藏差异对比,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和平湖构造带平湖组的油气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的油气藏主要呈现大构造小油藏的分布特征,油气主要富集在受早期断层控制的有效构造圈闭内,有效区域性泥岩盖层是中央反转构造带油气富集的关键,晚期近E-W向断层的发育对花港组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起调节和改造作用;平湖构造带平湖组的油气藏呈多层系、多系统的分布特征,鼻状构造背景下的圈闭是平湖构造带油气运移的最有利指向及富集区,断裂发育的规模、样式及区域性的泥岩盖层决定了油气藏的类型、富集程度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分布特征 主控因素 中央反转构造 平湖构造 西湖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