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尺度区域内暴雨落区预报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弘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35-38,共4页
以天气学原理和预报页经验为基础,通过对影响宝鸡地区45场暴雨天气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尺度系统对暴雨落区的经向分布与纬向分布的影响。由此建立了暴雨落区的预报模型,对中尺度区域内暴雨落区的预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暴风雨 中尺度区域 落区 短期预报
下载PDF
指向地理空间觉察能力的中尺度区域探究策略
2
作者 阳平芬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9年第12期35-35,共1页
利用中尺度区域开展学生地理空间觉察力的培养具有独特优势。地理教师要关注中尺度区域的选择和呈现,从“畅想→真实”让学生体验区域的空间位置,在“尺度变化”中拓宽空间认知,构建心理地图,叠加区域信息,引导空间认知归纳等是中尺度... 利用中尺度区域开展学生地理空间觉察力的培养具有独特优势。地理教师要关注中尺度区域的选择和呈现,从“畅想→真实”让学生体验区域的空间位置,在“尺度变化”中拓宽空间认知,构建心理地图,叠加区域信息,引导空间认知归纳等是中尺度区域探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区域 地理觉察能力
下载PDF
例谈基于中尺度区域的地理复习策略
3
作者 丁长城 《文理导航》 2015年第25期73-73,共1页
地理空间能力是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表现,发挥中尺度区域在地理复习中的作用,既能体现对区域地图读图能力的关注,也可体现知识的迁移应用,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对中尺度区域的探究,从"假想"到"真实",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 地理空间能力是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表现,发挥中尺度区域在地理复习中的作用,既能体现对区域地图读图能力的关注,也可体现知识的迁移应用,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对中尺度区域的探究,从"假想"到"真实",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思维和空间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更深刻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区域 空间思维 空间能力 区域特征 区域探究
下载PDF
同化ECMWF短时预报场对区域中尺度模式预报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何邓新 赖安伟 +6 位作者 张文 康兆萍 王俊超 王珊珊 郭英莲 马鹤翟 王志斌 《暴雨灾害》 2024年第3期288-298,共11页
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预报场常作为背景场驱动区域中尺度天气模式业务系统,其数据质量对区域模式的预报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模式使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场(NCEP GFS)作为背景场,其预报精度有待提高。为提... 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预报场常作为背景场驱动区域中尺度天气模式业务系统,其数据质量对区域模式的预报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模式使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场(NCEP GFS)作为背景场,其预报精度有待提高。为提高模式的短期预报能力,提出一种利用三维变分方法同化高质量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细网格预报场改善模式初始场的方法,将NCEP GFS预报场作为背景场,同化ECMWF三维格点预报要素,开展个例和批量同化试验。首先,利用探空观测对NCEP GFS和ECMWF的12 h预报产品进行误差特征统计,ECMWF 12 h细网格预报的温度、水平风场、相对湿度的均方根误差都小于NCEP GFS预报场,因此对其进行同化是可行的。然后,对2021年8月11—13日的强降水个例进行不同分辨率的ECMWF预报场同化敏感性试验。最后,基于不同敏感性试验的结果,选择1°×1°的ECMWF预报场对2021年8月进行批量同化试验。结果如下:(1)2021年8月11—13日的强降水个例同化预报试验表明,要素场预报误差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改善,尤其是在模式低层;对12~36 h、36~60 h、60~84 h累积降水的TS评分具有一定的改善能力,尤其是暴雨量级。(2)不同分辨率的ECMWF预报场同化敏感性试验表明ECMWF预报场1°×1°的预报效果要优于0.5°×0.5°和0.25°×0.25°。(3)2021年8月的批量试验结果显示,同化ECMWF 12 h 1°×1°预报要素后,12 h、36 h和60 h预报的温度、湿度和风场在垂直方向上比控制试验均方根误差有所降低,降水TS评分提高明显,特别是50 mm暴雨降水TS评分,提升了13.33%,可有效改善华中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对强降水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 三维变分同化 强降水 华中区域中尺度模式
下载PDF
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模式水平风场预报能力的检验评估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明欢 赖安伟 +1 位作者 周志敏 万蓉 《暴雨灾害》 2019年第4期373-379,共7页
利用经过质量控制的风廓线雷达组网资料(以下简称观测)对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模式(WHMM)水平风场的预报能力进行检验评估,分别从总体、不同高度、不同风速以及单站等方面对全风速(wspd)、纬向风(u)、经向风(v)进行1个月(2013年5月)的统... 利用经过质量控制的风廓线雷达组网资料(以下简称观测)对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模式(WHMM)水平风场的预报能力进行检验评估,分别从总体、不同高度、不同风速以及单站等方面对全风速(wspd)、纬向风(u)、经向风(v)进行1个月(2013年5月)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 WHMM对风场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其12 h和24 h的预报与观测的相关系数在0.6以上,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12 h相关系数大于24 h的,预报风速整体存在负偏差,较观测偏小。随预报时效延长,风场的预报误差增大。u和wspd的预报能力好于v。(2)在垂直方向上,WHMM的wspd、u和v预报的均方根误差(RMSE)随高度先增加后减小,在1~2 km高度预报误差较大,4~5 km的预报误差较小。(3)按照风廓线雷达测风wspd间隔5 m·s-1将模式预报分组,在30 m·s-1以下不同速度分组中,WHMM 12 h预报的wspd、u和v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大于24 h的,且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12 h预报的RMSE大于24 h的,并随风速增加而增大。(4)从单站的风廓线来看,模式可以预报出站点上空风场随高度的变化趋势,广州站预报效果好于芜湖和秭归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模式 风廓线雷达 水平风
下载PDF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层云区域的电场探空观测和电荷结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鸿波 郄秀书 +8 位作者 刘明远 蒋如斌 陆高鹏 陈志雄 孙竹玲 刘瑞婷 李进梁 郑天雪 陈洪滨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31-1541,共11页
基于自主获取的双金属球电场探空仪穿云观测数据,结合地面大气电场、天气雷达、闪电定位等综合观测资料,对华北平原地区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层云区域内的探空电场和电荷结构进行研究。探空系统上升和... 基于自主获取的双金属球电场探空仪穿云观测数据,结合地面大气电场、天气雷达、闪电定位等综合观测资料,对华北平原地区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层云区域内的探空电场和电荷结构进行研究。探空系统上升和下降阶段均处于该MCS层云区域中,此时雷暴正处于成熟阶段。完整的上升阶段探空数据表明,该MCS层云区域内存在6个正、负极性交替的电荷区,主正电荷区的高度范围为8.2~9.5 km,对应温度层-20~-14℃;主负电荷区高度范围为7.4~8.2 km(-14~-10℃);紧靠下方为一个薄正电荷区;最上方为一负极性电荷屏蔽区;0℃层附近有一对正、负极性电荷区。探空下降阶段(间隔约1 h)获取的层云区域电荷分布与上升阶段大致对应,但电荷层所处高度以及厚度和电荷密度均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探空 电荷结构 中尺度对流系统层云区域
下载PDF
利用区域尺度气象模式模拟黑河地区地表能量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树华 蒋浩宇 +5 位作者 胡非 张称意 刘和平 梁福明 辛国君 王建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92-1400,共9页
应用中尺度区域模式RAMS(the 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 system),在40余组不同参数的条件下模拟中国干旱半干旱黑河地区的地表能量通量和土壤温度特征,并以此探索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适用性。为了证明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模式的稳定... 应用中尺度区域模式RAMS(the 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 system),在40余组不同参数的条件下模拟中国干旱半干旱黑河地区的地表能量通量和土壤温度特征,并以此探索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适用性。为了证明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模式的稳定性,模拟连续运行30天,其中包含晴好和阴雨的天气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即使使用较为可靠的NECP再分析气压层资料和实地探测资料,进行初始场和参数的输入,RAMS的默认设置也很难较为合理地反演出地表能量通量,只有合理地调整好其土壤特征参数,RAMS才能得到与实测资料符合得较好的结果。土壤特征参数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影响因子的重要性依次为:土壤含水量、土壤层总厚度、土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区域模式 黑河地区 潜热通量 感热通量 土壤温度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区域中尺度模式温度预报释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顾薇 赵长健 +1 位作者 郭娇 闫慧 《智能城市》 2019年第20期75-76,共2页
为评估上海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崇明本站温度的预报能力,对由模式直接输出的近5年(2014~2018年)的24h和48h本站温度进行检验,并以不同预报时效(24时和48时)的温度值作为线性回归的变量的方法进行本地化释用,得到:①模式整体存在日最低... 为评估上海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崇明本站温度的预报能力,对由模式直接输出的近5年(2014~2018年)的24h和48h本站温度进行检验,并以不同预报时效(24时和48时)的温度值作为线性回归的变量的方法进行本地化释用,得到:①模式整体存在日最低温度高估,日最高温度低估的问题,其中日最低温度的误差存在一个较明显的年循环,即在冬天高估问题显著,夏季则预报较好;日最高温度误差序列的年循环现象较为微弱,季节变化较小。②运用线性回归法,分季节得到的方程对模式产品的弱点有较好的改进,方程简单,便于预报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中尺度模式 多元线性回归 温度订正 本地释用
下载PDF
GRAPES_MESO区域中尺度模式对贵州温度与降水预报的检验评估 被引量:6
9
作者 袁晨 谢清霞 +2 位作者 刘彦华 李力 顾天红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0年第6期56-59,共4页
利用贵州2017年实况高温、低温以及降水数据对GRAPES_MESO区域中尺度模式预报的温度与降水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对贵州高温预报能力较差,对低温预报能力较好,误差在2℃以内且预报稳定性较高,该模式在小雨预报方面有一定优势,对... 利用贵州2017年实况高温、低温以及降水数据对GRAPES_MESO区域中尺度模式预报的温度与降水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对贵州高温预报能力较差,对低温预报能力较好,误差在2℃以内且预报稳定性较高,该模式在小雨预报方面有一定优势,对暴雨及以上降水预报能力较差。从贵州不同区域检验结果来看,该模式在温度预报上为安顺市最好、铜仁市最差,在降水预报上为遵义市最好、黔西南州最差。检验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改进GRAPES_MESO区域中尺度模式,提高要素预报准确率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_MESO区域中尺度模式 温度预报 降水预报 模式误差 检验评估
下载PDF
国家级区域集合预报系统研发和性能检验 被引量:56
10
作者 邓国 龚建东 +6 位作者 邓莲堂 陈静 崔应杰 胡江凯 王晓聪 李应林 李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3-523,共11页
该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研发的区域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主要技术特点:在初值扰动技术方面,通过研究中国地区中尺度模式预报误差快速增长特点、中国地形地貌特征与观测资料的分布情况,研发适合于中尺度模式的增长模繁殖法... 该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研发的区域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主要技术特点:在初值扰动技术方面,通过研究中国地区中尺度模式预报误差快速增长特点、中国地形地貌特征与观测资料的分布情况,研发适合于中尺度模式的增长模繁殖法扰动技术构造初值场;分析数值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内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强对流天气和近地面要素预报的差异,确定多物理过程扰动技术方案。解决全球集合预报扰动信息向中尺度集合预报输入的关键技术,实现中尺度区域集合预报系统与全球中期集合预报系统的嵌套。在模式后处理方面,解决中尺度集合预报结果的偏差订正技术;开发满足多种需求的多要素、多层次概率预报产品和概率预报检验产品。在世界天气研究计划"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尺度集合预报研究开发项目"3年实时预报试验比较评价中,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区域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总体预报能力与国外同类系统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 区域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 技术方案 性能检验
下载PDF
基于SAL方法对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多模式预报空间检验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金小霞 俞剑蔚 +3 位作者 刘梅 陈凯 蔡凝昊 顾荣直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1-801,共11页
采用SAL定量降水预报检验方法,对2017年梅雨期一次区域性极端降水过程EC-THIN、RIOF、NCEP、CMA的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从结构、强度和位置3个方面进行检验对比,同时对72 h内各模式降水预报稳定性开展检验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降水... 采用SAL定量降水预报检验方法,对2017年梅雨期一次区域性极端降水过程EC-THIN、RIOF、NCEP、CMA的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从结构、强度和位置3个方面进行检验对比,同时对72 h内各模式降水预报稳定性开展检验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降水预报误差成因。分析发现:(1)在降水分布上,RIOF、EC-THIN和CMA预报的雨带走向与实况基本一致,NCEP预报主雨带范围偏大,暴雨区偏东;(2)雨区结构上RIOF和EC-THIN把握较好,NCEP和CMA在降水强度方面预报较好,位置预报上各家误差均较小,其中CMA误差最小;(3)EC-THIN和NCEP在结构、强度和位置预报上均有较好的稳定性。CMA在降水强度方面预报稳定较好,位置预报上调整较大。RIOF在降水结构预报上稳定性较好,落区预报上变化幅度较大;(4)降水预报误差根本原因是由系统预报误差而形成,系统强度、位置、移动直接影响着降水偏差。垂直物理量的预报偏差对降水时段、加强、强度也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检验 SAL 高分辨率 区域中尺度模式 面向对象检验
下载PDF
我国区域数值预报业务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慧 崔喜爱 《科技与创新》 2018年第10期41-44,共4页
近年来,区域数值预报业务快速发展,国家级和区域气象中心均建立了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通过对我国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发展现状的调查,梳理了我国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的建设成效,分析了区域数值预报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其未... 近年来,区域数值预报业务快速发展,国家级和区域气象中心均建立了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通过对我国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发展现状的调查,梳理了我国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的建设成效,分析了区域数值预报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数值模式 气象预报 业务发展 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
下载PDF
2020年CMA-GD模式萝岗站水平风场检验评估
13
作者 龚月婷 张华龙 +1 位作者 时洋 林青 《广东气象》 2023年第4期41-44,63,共5页
为评估区域模式对华南水平风场的预报性能,利用2020年3月-2021年2月萝岗站风廓线雷达资料,对华南区域中尺度模式(CMA-GD)预报的萝岗站上空925~400 hPa 24 h内逐时水平风开展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模式预报850~500 hPa风速较实况偏弱,925和... 为评估区域模式对华南水平风场的预报性能,利用2020年3月-2021年2月萝岗站风廓线雷达资料,对华南区域中尺度模式(CMA-GD)预报的萝岗站上空925~400 hPa 24 h内逐时水平风开展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模式预报850~500 hPa风速较实况偏弱,925和400 hPa较实况偏强。通过不同天气分类检验发现,在一般降水天气下纬向风预报误差最小;在无降水天气下经向风预报误差最小;在强降水天气下纬向风和径向风预报误差均最大,呈现出在对流层低层西风预报偏强,南风预报偏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检验 水平风 风廓线 华南区域中尺度模式 萝岗站
下载PDF
黑河地区近地面层辐射和温度的适用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树华 蒋浩宇 +5 位作者 胡非 张称意 刘和平 梁福明 辛国君 王建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8-937,共10页
为了检验中尺度区域大气模式在中国高原复杂下垫面区域气候模拟中的适用性,文中采用该模式在40余种不同的初始参数条件下模拟了1991年6月20日至7月20日黑河区域的近地面辐射收支平衡和空气温度。并分析了中尺度区域大气模式应用于中国... 为了检验中尺度区域大气模式在中国高原复杂下垫面区域气候模拟中的适用性,文中采用该模式在40余种不同的初始参数条件下模拟了1991年6月20日至7月20日黑河区域的近地面辐射收支平衡和空气温度。并分析了中尺度区域大气模式应用于中国西北部大起伏地形和高原地区复杂下垫面(HEIFE)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在仅使用NCEP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RAMS标准输入),而不根据当地特征调整区域大气模式初始参数的情况下,对近地面层的辐射收支和空气温度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可能引发较大的误差;特别是地面向上长波辐射通量和2 m空气温度,其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甚远。只有合理地调整模式的初始参数,主要是初始土壤层的温度和湿度,才能得到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的结果;而要进一步地模拟出这些物理量在复杂天气情况下的细致变化,则需要把土壤深度扩大到4 m左右,并使用较为可靠的数据初始化垂直非均匀的土壤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模式 中尺度区域大气模式 HEIFE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下载PDF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Gullies on a Regional Scale: A Case Study of Kebai Reg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2
15
作者 ZHANG Shuwen LI Fei +5 位作者 LI Tianqi YANG Jiuchun BU Kun CHANG Liping WANG Wenjuan YAN Yecha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602-611,共10页
Gully erosion 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land degradation in most areas and attracts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We monitored gullies in the Kebai reg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 by using remote... Gully erosion 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land degradation in most areas and attracts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We monitored gullies in the Kebai reg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found that gully dens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slope when the slope was less than 3°. Gully density in sunny slopes or windward slopes was greater than in shady slopes or leeward slopes because of the impacts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wind and solar radiation. Specifically, the gully density in northeast slope was the greatest and in southwest was the smallest. Gully density was reduced with increasing slope length and the longer the slope length, the less the gully density changed between 1965 and 2005. Affected by runoff, gullies most easily to occur in concave slopes and the critical elevation for gully erosion was 250–275 m. Moreover, hilly regions had the greatest gully density, followed by tableland regions, whereas the gully density in flatlands was the lowest. However, the gully density of these three types of landforms all increased between 1945 and 2000, and the portion of increase was 57.45%(hill), 52.91%(mesa) and 25.32%(plain),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lly density gully erosion monitoring remote sensing Kebai region China
下载PDF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Exhibition Enterprises on a Regional Scale in China 被引量:1
16
作者 FANG Zhongquan ZHANG Ying +1 位作者 WANG Zhangjun ZHANG Lif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3期497-506,共10页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particularly the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hibition e...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particularly the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hibition enterprises highlighted on the regional scale.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western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taken place over time, the spatial perspective has not been at the centre of attention so far. This paper aims to fill this gap and report on the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hibition enterprises and their influential factors. Based on data about exhibition enterpris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PRD) during 1991–2013, using the Ripley K function analysis and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this research identifies that: 1) the exhibition enterprise on the regional scale is significantly characterized by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the agglomeration density and scale are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2) the spatial pattern of agglomeration has developed from a single-center to multi-center form. Meanwhile, this paper profil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exhibition enterprises by selecting the panel data of nine cities in the PRD in 1999, 2002, 2006 and 2013.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rket capacity, urban informatization level and exhibition venu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location choice of exhibition enterprises. Among them, the market capacity is a variable that exerts a far greater impact than other factors 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hibition enterprises spatial agglomeration Ripley K function analysis regional scale Pearl River Delta
下载PDF
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
17
作者 薛纪善 陈贤 徐国强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项目启动以来,经过课题组成员一年半卓有成效的努力工作,各课题都按照项目专家组批准的年度计划,顺利开展了研究工作.
关键词 中国 气象 数值预报 三维变分同化系统 区域中尺度 中期天气预榴
下载PDF
Discrete Wavelet Multi-scale Decomposition of the Temporal Gravity Variations in North China
18
作者 Liu Fang Zhu Yiqing Chen Shi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4年第3期360-369,共10页
On the basis of 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gravity observations in North China,spatial dynamic variation of regional gravity fields is obtained. A multi-scale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is used to separate anomalies at di... On the basis of 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gravity observations in North China,spatial dynamic variation of regional gravity fields is obtained. A multi-scale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is used to separate anomalies at different depths,and give some explanation to gravity variation at different time space scales. Gravity variation trends in North China are improved. Based on this result and the analysis of wavelet power spectrum,the images of the depth of wavelet approximation and detail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of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for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potential seismic risk in North China from gravity variations in different time space sc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let decomposition MULTI-SCALE Gravity variation field POWERSPECTRUM North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