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山王方壶铭文借用现象研究
- 1
-
-
作者
刘迎
-
机构
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
出处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7-50,共4页
-
文摘
文字使用中的借用现象是古汉语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文章从通假和假借两个角度对战国时期中山王方壶铭文中存在的文字借用现象进行整理和讨论,可以探寻出本字与借字在构形和语音结构方面的关系,以及借用现象存在的特点。同时,准确把握中山王方壶铭文中的借用现象,有助于我们通读文献材料准确理解铭文,认识古文字结构和发展演变规律,进而提高我们阅读古籍的能力。
-
关键词
中山王方壶
借用
通假字
假借字
-
分类号
H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中山王厝方壶》“鼠夫”和鼠首、首鼠考
- 2
-
-
作者
黄震云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8-72,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先秦名学文献整理及其思想流别研究”(18ZDA243)。
-
文摘
鼠夫出自《中山王厝方壶》。根据《赵国策》记载和考古发现,古代有以鼠代人的殉葬制度,鼠夫指身边的人,鼠首就是指老鼠头。但是首鼠就是鼠+首,表示我和讨厌的人,带有贬义。“首鼠两端”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言武安侯田蚡对与魏其侯窦婴进退议事感到恼火,认为像人和老鼠共事,意为美丑同列。宋代以来辞书误解为和“首施两端”“首尾两端”同意,今人从其说。
-
关键词
《中山王厝方壶》
鼠夫
鼠首
首鼠
通识
-
Keywords
bronze
inscription of pre-Qin
Zhongshan Kingdom
Shufu
Shushou
Shoushu
common view
-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三种视角下看传统 临《中山王■方壶》铭文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刚田
-
出处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13年第1期18-20,共4页
-
文摘
此方幅临《中山王(璺)方壶铭文》由单行拼接而成,尺幅约为对开四尺方.用泥银纸,衔接处以仿古色粗纤维皮纸作衬,纸的质地一粗一精,颜色一亮一暗,对比之间使作品的形式效果格外醒目.写时篆书的结构尽量忠于原范本,而用笔在保持原范本点画挺细如银钩铁画般的美的同时,注意加入柔和的笔意,表现出的是毛笔一笔笔自然"写"出来的,而不是工艺化的"描"出来的.
中山王青铜器一组,1 978年在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诸器中以《中山王(璺)鼎》铭文最多,计469字,为现在大陆能见到的青铜器中铭文最多者.其篆文极富装饰性,在传世的金文中别具一格.字形修长,结构收放对比强烈,有"疏处可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之妙,点画极富装饰之美,于婉丽流动中见骨力,有"吴带当风"之妙.2006年初夏我受山西书界朋友之邀去讲几堂书法课,有老朋友仇相吉送我他集中山王三器铭文的复印本数十页.
-
关键词
中山王方壶
周王孙
中山王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H3
[语言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