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越地域与历史的界限来重新审视黄河文明的文化意义——以中州文化与闽台文化的关联性为例证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支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6,共6页
近三十年来,包括黄河文明史在内的各区域文化史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优秀成果,但是这种区域文化史的研究,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地域界限的限制,大家各自醉心于本区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的发掘,而较少关注于区域之外的问题,特别... 近三十年来,包括黄河文明史在内的各区域文化史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优秀成果,但是这种区域文化史的研究,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地域界限的限制,大家各自醉心于本区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的发掘,而较少关注于区域之外的问题,特别是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因素的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于中州文化与闽台文化关联性的初步分析,探寻不同区域文化间的超越地域的界限与超越历史的界限,从而从更为广阔的空间来阐释黄河文明的伟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明 中州文化 闽台文化
下载PDF
试论中州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2
作者 张晓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7期5-6,共2页
厚重河南拥有的丰富的中州文化资源,是河南高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极为可贵的一手资料和精神源泉。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引入并运用好该资源,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爱国主义情怀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在... 厚重河南拥有的丰富的中州文化资源,是河南高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极为可贵的一手资料和精神源泉。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引入并运用好该资源,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爱国主义情怀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在阐释近现代中州文化核心内容和主要成果的基础上,探讨运用中州文化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法,并提出运用该资源进行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中州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下载PDF
跨越地域与历史的界限来重新审视黄河文明的文化意义——以中州文化与闽台文化的关联性为例证
3
作者 陈支平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第1期21-27,共7页
位于黄河中游的中州区域,与位于中国东南海疆的闽台区域,相隔数千里之遥。然而这两个互不相邻的区域文化模块,却有着相当密切的文化渊源关系。甚至可以说,在中国不同的区域文化模块中,中州文化与闽台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之密切,是其他各个... 位于黄河中游的中州区域,与位于中国东南海疆的闽台区域,相隔数千里之遥。然而这两个互不相邻的区域文化模块,却有着相当密切的文化渊源关系。甚至可以说,在中国不同的区域文化模块中,中州文化与闽台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之密切,是其他各个区域文化所不能比拟的。通过对于中州文化与闽台文化关联性的初步分析,或许可以对从更为广阔的空间来阐释黄河文明的伟大意义,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 历史 黄河文明 中州文化 闽台文化
原文传递
新疆文化中州情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向阳 《戏剧之家》 2017年第9期284-284,共1页
新疆,古称西域,文化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这里有热情好客的新疆人民,有十二木卡姆的主源流和新疆多民族的多元化艺术,更有中原各个省份的地方戏曲艺术的加入,更加丰富了新疆文化的多样性,这也恰恰促成了中原... 新疆,古称西域,文化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这里有热情好客的新疆人民,有十二木卡姆的主源流和新疆多民族的多元化艺术,更有中原各个省份的地方戏曲艺术的加入,更加丰富了新疆文化的多样性,这也恰恰促成了中原文化和新疆文化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文化 中州文化 文化与艺术的融合
下载PDF
论中州地域文化对中州风诗的影响
5
作者 杨智 《神州》 2014年第8期27-28,共2页
特定地区的“精神气候”会深深影响这一地域的文学。文作为华夏民族的发祥之源,春秋时代的中州地域文化辉煌灿烂,为中州风诗的产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使得中州风诗打上了鲜明地区域文化的烙印。
关键词 中州地域文化 中州风诗 影响
下载PDF
论春秋中州地域文化区形成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以《诗经·国风》为例
6
作者 杨智 《汉口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9-34,共6页
春秋时期是形成我国地域文化基本格局的重要时期,中州地域文化区则是当时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区之一。结合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春秋时期的重要文本——《诗经·国风》考察春秋中州地域文化区形成的原因。具体分为两大因素:... 春秋时期是形成我国地域文化基本格局的重要时期,中州地域文化区则是当时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区之一。结合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春秋时期的重要文本——《诗经·国风》考察春秋中州地域文化区形成的原因。具体分为两大因素:其一是自然环境因素,其二是社会环境因素。通过上述考察,加深对春秋时期中州地域文化区形成原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州地域文化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诗经·国风》
下载PDF
《诗经》——地域文化的渊明之光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春保 高金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研究《诗经》,古已有之,而探讨《诗经》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显著的地域文化现象则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诗经》的一个切入点。从《诗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州文化、三秦文化、齐文化和宗周文化等若干鲜明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诗经》 地域文化 艺术风格 中州文化
下载PDF
客家人生仪礼中的中州渊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永章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5期142-146,174,共6页
客家人的根系中原。本文就构成文化重要内容的礼制方面 ,对客家文化中保存的中原古风阐述己见 ,并深入探求与讨论中原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源流因袭关系。
关键词 客家 人生仪礼 中州文化 渊源
下载PDF
三秦文化的中外比较透视
9
作者 方汉文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71-72,共2页
三秦文化是陕西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传统文化。它同其他区域文化如齐鲁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闽南文化、中州文化等一样,也有自己的特点与价值。这些地域性传统文化与某一朝代的全国性文化如殷文... 三秦文化是陕西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传统文化。它同其他区域文化如齐鲁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闽南文化、中州文化等一样,也有自己的特点与价值。这些地域性传统文化与某一朝代的全国性文化如殷文化、周文化、秦文化、汉文化、唐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都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部分。研究三秦文化,不但对于发掘、整理、宏扬陕西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有借鉴意义,而且对于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四个现代化都有积极推动作用。为此,我们约请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的部分学者就三秦文化研究中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对三秦文化研究的关注和兴趣,促进三秦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秦文化 齐鲁文化 荆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闽南文化 区域文化 吴越文化 文化 巴蜀文化 中州文化
下载PDF
丈地村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10
《中州统战》 1994年第12期22-22,共1页
丈地村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许昌县苏桥镇大地和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丈地是一个回汉杂居的大村,近几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回汉党员干... 丈地村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许昌县苏桥镇大地和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丈地是一个回汉杂居的大村,近几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回汉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 模范单位 综合治理 国务院 社会治安 思想政治工作 许昌县 先进村 中州文化 自身建设
下载PDF
Stereotypes in a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Modifying Negative Attitudes to Enhanc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11
作者 Lucia Buttaro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2年第11期1667-1675,共9页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present various aspects of the phenomenon of stereotyping in the context of FL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to discuss practical solutions to be used in a FL classroom to t...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present various aspects of the phenomenon of stereotyping in the context of FL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to discuss practical solutions to be used in a FL classroom to teach the worm about the worm by questioning the stereotypes learners have of other nations and languages.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present some ideas of FL teachers' role in developing students'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with the aim of raising their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nd questioning the stereotypes students bring into a FL classroom. The methodology used was an analysis of fragment of tape scripts from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ctivities from a course book preparing Polish secondary students for the school leaving exam. The topics discussed concern opinions about attitudes towards and judgments of various cultural aspects, be it drinking tea or discussing the weather, impressions people have about other nations, or languages people sp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REOTYPES FL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ocio-cultural comptenece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PERCEPTIONS
下载PDF
The Origin of Chinese Modem Engineering Education: Fuzhou Shipping School's Engineering Education at Late Qing Dynasty
12
作者 Chen Ji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4年第4期302-314,共13页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characteristics can be seen through examining the 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engineering education. During the period ra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characteristics can be seen through examining the 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engineering education. During the period ranging from the 1860s to the middle of the 1890s, the westernization group set up a series of modern industrial and mining enterprises for military and civil use, mak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engineering education become possible and necessary. Thanks to their efforts, many schools and old-style private schools for teaching knowledge about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senior engineering managements and talents were gradually founded in China. These modern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are the source and beginning of Chinese engineering education, which is also the origin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Fuzhou Shipping School for case studies, using a cultural anthropology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overall statu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during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in China. It reiterates the idea of that "engineering education should be returned to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ries to explain the framework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hina. Through conducting research, we fi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modem China generally has the basic resources for re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rough "western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hrough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cation of social influenc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t has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imely reform and gradual improvement of modernization: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ulture and cultivating qualified technical personnel; strictly requiring and building high-level schools and specialties; learning the advanced knowledge and bravely utilizing foreign educational resources; setting pragmatic and highly pertinent disciplines and specialties. It also left the society with thought-provoking lessons, namely, the lagging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social instability made the development severely restricted and obstructed; the unreasonable development layout resulted in the intensified imbalance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bureaucracy nature imposed serious impact on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the negligence of innovation made th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failed,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ering Education China Fuzhou Shipping School Late Qing
下载PDF
弘扬河洛文化的海洋文化特质
13
作者 张惟 《政协天地》 2014年第7期21-22,共2页
汉族下南人直抵东海南海之滨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河洛文化,既保科中州文化的厚重,更展现了海洋文化的新质。汉末三国东吴孙权政权进军福建设置典船校尉足开发海洋的先驱。东海之滨所建的泉州(含今厦门)、漳州和南海之滨所建的潮州(... 汉族下南人直抵东海南海之滨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河洛文化,既保科中州文化的厚重,更展现了海洋文化的新质。汉末三国东吴孙权政权进军福建设置典船校尉足开发海洋的先驱。东海之滨所建的泉州(含今厦门)、漳州和南海之滨所建的潮州(含今汕头、汕尾),以及处于泉、漳、潮之间的龙岩州,郜完成了农业文化向重商文化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文化 河洛文化 文化特质 中州文化 汉末三国 农业文化 文化 南海
原文传递
龙川赵佗遗迹多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文澜 《岭南文史》 1996年第3期26-26,共1页
龙川赵佗遗迹多刘文澜《南方日报》曾载:中山市与河源市携手,从经济上扶助河源市包括开发旅游项目,为龙川县的南越王赵佗古迹等,此举措是具睿智卓识的。随着京九铁路在龙川县城老隆镇与已通车的广梅汕铁路接轨编组设站,龙川即将成... 龙川赵佗遗迹多刘文澜《南方日报》曾载:中山市与河源市携手,从经济上扶助河源市包括开发旅游项目,为龙川县的南越王赵佗古迹等,此举措是具睿智卓识的。随着京九铁路在龙川县城老隆镇与已通车的广梅汕铁路接轨编组设站,龙川即将成为华南最大的新的交通枢纽,已吸引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川县 赵佗 遗迹 广梅汕铁路 越王 河源市 中州文化 《南方日报》 战略价值 京九铁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