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德文学交流史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探索
- 1
-
-
作者
谭渊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
出处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第3期98-112,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文学在17—18世纪德国的传播与中国故事的多元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8BWW06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学术界对中德文学交流、特别是德语作家对中国文化接受的系统研究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最初起主导作用的是一批德国汉学家,他们主要盘点了近代德语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元素。自七十年代起,大批东亚学者前往德国攻读博士学位,通过借鉴比较文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使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而中国学者尤其对重要德语作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挖掘。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聚焦于“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国家战略,在中德文学关系和文化外译研究领域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尝试,研究覆盖了从中国典籍外译到中国文化对德影响,从中国故事西传到中国形象在德语世界中变迁的广阔领域,成果十分丰硕。此外,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视角出发,研究者们也对德语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总结近年的中德文学交流史研究的基础上,也对新时期的中德文学交流史研究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文中指出,在研究方法方面,中德文学交流研究必须重视从史料发掘、多语种译本比对到“知识场”还原的各个环节;在理论上,必须重视文学交流史背后的“精神资源”;在工作态度上,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对文学交流史研究新领域的开拓。只有这样,研究者才能在前人基础上取得更多新的突破,将中德文学关系研究推向深入。
-
关键词
中德文学关系
中德文学交流史
研究综述
研究方法
-
Keywords
Sino-German literary relations
history of Sino-German literary exchanges
research overview
research methods
-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I516.09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