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空间体系的科赫(Koch)模式 ──对中心地学说的一种可能的修正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涛 李后强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城镇空间体系 科赫模式 中心地学说
下载PDF
克里斯塔勒与中心地理论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大卫 《人文地理》 CSSCI 1989年第4期68-72,共5页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介克里斯塔勒的生平和工作,特别是中心地理论的创立、传播及影响。
关键词 中心地理论 现代地理学 中心地学说 里斯 六十年代 性理论 博士论文 大学授课 地理单元 重新评价
下载PDF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工作的架构与实践--以蒋旨昂为中心 被引量:5
3
作者 岳永逸 熊诗维 《社会建设》 CSSCI 2022年第2期3-28,共26页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正式将社会工作纳入国家建设的总体框架。由此,中国高校的社会工作教学与研究也走上新台阶。为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体系化、学科的规范化,深度参与清河试验区调研和建设的蒋旨昂将燕京大学乡村建设试验的理论...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正式将社会工作纳入国家建设的总体框架。由此,中国高校的社会工作教学与研究也走上新台阶。为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体系化、学科的规范化,深度参与清河试验区调研和建设的蒋旨昂将燕京大学乡村建设试验的理论与方法、人文区位学、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丰富的中国社会基层服务经验和克里斯陶勒的“中心地”学说相融合,在重新定义社区、社会制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套集理论、方法与研习于一体的社会工作体系,积极推动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并在成都郊外创办了“研究—服务—训练”三位一体的石羊场社会研习站。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理论与实践意义兼具的社会工作与本土化社会学——社区社会学相互充实且殊途同归,共同成为认知和改善中国的工具。对当下中国的社会工作、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而言,这些行以求知,服务国家、社会与民众,且与社会学互为表里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探索仍具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旨昂 社区社会学 中心地学说 华大社会学 李安宅
下载PDF
论点-轴系统理论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101
4
作者 陆玉麒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43,共8页
从理论渊流看 ,点—轴系统理论以中心地学说等为理论基础 ,但两者的内涵和应用目标又是不同的。点(城市等 )、线 (交通等线状基础设施 )、面 (农业等腹地资源 )构成区域三要素。区域发展理论都围绕着区域三要素而展开 ,由于侧重点的不... 从理论渊流看 ,点—轴系统理论以中心地学说等为理论基础 ,但两者的内涵和应用目标又是不同的。点(城市等 )、线 (交通等线状基础设施 )、面 (农业等腹地资源 )构成区域三要素。区域发展理论都围绕着区域三要素而展开 ,由于侧重点的不同而形成相应的空间结构模型。以点为核心所形成的是以中心地学说为代表的古典区位论 ,以点、线为核心所形成的是点—轴系统理论 ;点—轴系统理论与中心地理论一起 ,构成为有关区域发展的两大基本理论。在中心地学说中 ,虽然加进了交通因素而构建了K =4的空间结构模式 ,但其中的交通因素依然属于外生变量。只有在点—轴系统理论中 ,点、线才都是内生变量 ,是构建空间结构模型的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点与线的有机结合 ,尤其是对线的特别关注 ,构成了点—轴系统理论的基本特色。正是因为如此 ,区域可达性、空间扩散方式等方面的理论创新 ,构成为点—轴系统理论得以提出的科学基础。重大的理论创新赋予点—轴系统理论以巨大的应用价值。点—轴系统理论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界贡献给社会的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成果。以此为契机 ,通过空间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化 ,应当能够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学派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轴系统理论 中心地学说 论域 区域可达性 点-轴式扩散方式 T型开发战略 区域经济
下载PDF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3
5
作者 陆玉麒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8-476,共9页
自古典区位论开创空间结构分析的先河 ,空间学派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的四大学派之一。从理论上考察 ,归根到底是由地理学的特性 ,即区域性所决定的。区域性决定了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但区域性本身与理论模型的提炼确实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冲突... 自古典区位论开创空间结构分析的先河 ,空间学派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的四大学派之一。从理论上考察 ,归根到底是由地理学的特性 ,即区域性所决定的。区域性决定了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但区域性本身与理论模型的提炼确实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冲突。因此 ,从区域性中剥离出空间性 ,就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模型提炼的前提。然而 ,仅有空间性并不解决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全部问题。可以认为 ,正确协调空间与区域的关系是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地理学界一方面已有数十年的实证分析积累 ,另一方面也充分意识到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在空间结构模型的归纳与提炼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对此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 ,对今后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领域、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认为空间结构模型、空间思维、分析技术、区域应用等 ,构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四大领域。参照自然地理学空间结构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认为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的提炼可在水平至垂直谱系、空间至区域谱系等两个基本层面上展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学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空间结构 中心地学说 点轴理论 双核结构模式
下载PDF
区域开发中城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9
6
作者 严重敏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985年第2期7-11,共5页
国土工作或区域开发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使之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生产、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善,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在区域开发过程中,无论是自然资... 国土工作或区域开发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使之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生产、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善,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在区域开发过程中,无论是自然资源的采掘、社会资源的利用或是工农业的布点,都将导致人口的集聚和城镇的出现,城镇一旦形成,它逐渐成为地区经济活动的聚焦点,人员、物资、能量、信息交换的结节点。城镇赖区域经济开发而形成发展,城镇的成长发展反过来又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前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区域开发 中心地学说 理论与实践 城镇等级体系 区位理论 区域整治 空间结构 国土 地区经济
下载PDF
从木兰秋狝到避暑山庄——康熙年间热河的兴起与区域社会变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红阳 王慧珍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56,共10页
顾朗日、韦伯、芒福德对城市历史社会学的考察是在西方卓越标准下进行的类型学研究,同时施坚雅构建的城市理论体系难以阐释中国历史上农牧交错地带所兴起的城市及其引起的区域社会变迁。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倡导的"中心地学说&q... 顾朗日、韦伯、芒福德对城市历史社会学的考察是在西方卓越标准下进行的类型学研究,同时施坚雅构建的城市理论体系难以阐释中国历史上农牧交错地带所兴起的城市及其引起的区域社会变迁。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倡导的"中心地学说"为农牧交错地带的城市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而热河是农牧交错地带城市兴起的典型代表。康熙年间玄烨发起木兰秋狝并在之后肇建避暑山庄,反映了清廷在治边方略上从以武力为主转变为以柔绥为主。以避暑山庄的兴建为契机,热河从一个欠开发的地区转变为新兴的城市,并引起了区域社会的重大转变,集中表现为人口增长、生态类型迁移和地方管理体制升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地学说 康熙年间 木兰秋狝 避暑山庄 热河
下载PDF
高新技术产业与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研究
8
作者 李爱媚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6X期115-115,共1页
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与传统区域发展战略相比具有本质的不同,它不是以往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汀中游经济协作区发展战略的翻版和延伸,而是一种通过提高本区域城市化水平,改善和增强武汉发展后劲的区域生态,最终将武汉建成“中心地学说... 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与传统区域发展战略相比具有本质的不同,它不是以往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汀中游经济协作区发展战略的翻版和延伸,而是一种通过提高本区域城市化水平,改善和增强武汉发展后劲的区域生态,最终将武汉建成“中心地学说”概念上的首位城市的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高新技术产业 城市化水平 区域发展战略 经济协作区 现代化战略 中心地学说 发展后劲
下载PDF
宋都杭州的城市生态 被引量:1
9
作者 斯波义信 《历史地理》 1988年第1期268-282,共15页
一、引言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各个时代的城市,当然都出现在对当时起作用的种种复合因素相互影响的交错点上。郎使从所谓中心地学说的观点来看①,分类排列于城市系统的各层次的城市,必然也都占据着与该排列相当的、作为种种组织的、有... 一、引言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各个时代的城市,当然都出现在对当时起作用的种种复合因素相互影响的交错点上。郎使从所谓中心地学说的观点来看①,分类排列于城市系统的各层次的城市,必然也都占据着与该排列相当的、作为种种组织的、有机的枢纽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纽位置 复合因素 中心地学说 相互影响 城市
下载PDF
建立合理的珠三角城镇体系
10
作者 朱江 《中外房地产导报》 1998年第4期24-24,共1页
不同的区域或国家,由于历史和现状的差异,通过不同的城市化空间过程和空间组织,形成形态各异的空间组合,最终组成等级平衡分布的城镇体系。德国地理学家克利斯泰勒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中心地学说和国外众多城市连绵区的现实,都从理... 不同的区域或国家,由于历史和现状的差异,通过不同的城市化空间过程和空间组织,形成形态各异的空间组合,最终组成等级平衡分布的城镇体系。德国地理学家克利斯泰勒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中心地学说和国外众多城市连绵区的现实,都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论证了建立城镇体系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珠三角地区 城镇规模 中等城市 中心地学说 城市连绵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首位度 人口规模 等级结构
下载PDF
中心地等级体系的演化模型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陆玉麒 袁林旺 钟业喜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60-1171,共12页
作为地理学两大理论基石之一的中心地学说,因其无法提供确定的时空参数条件,及其在演化过程模式上的缺失,致使其他空间结构模型无法与之对接,也导致完整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体系构建上的困难.本文深入解析了不同等级中心地产生与演化的... 作为地理学两大理论基石之一的中心地学说,因其无法提供确定的时空参数条件,及其在演化过程模式上的缺失,致使其他空间结构模型无法与之对接,也导致完整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体系构建上的困难.本文深入解析了不同等级中心地产生与演化的过程机理,构建了中心地等级体系的演化模型,推导分析和模拟结果显示中心地等级体系的产生与演化可分为萌芽期、成形期、完善期、成熟期和提升期5个阶段.受空间区位和中心性影响,中心地规模结构和功能结构存在显著不同,不仅同一级中心地规模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低等级中心地规模可以超过高一级中心地,而位于中央位置的中心地最终可形成中心地集聚区.研究表明基于均质平原假设条件,不仅可以形成均衡性的中心地功能结构,同时还可衍生出不均衡的中心地规模结构,从而完成了从纯理论的空间均衡模式的推导向不均衡的现实模式的解释和论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地学说 等级体系 演化模型 功能结构 规模结构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华北庙会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赵世瑜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18-130,共13页
庙会是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传统社会中人民的经济文化活动密不可分,至今常盛不衰,但长期未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笔者在进行有关中国民间寺庙文化的研究时,发现庙会体现着许多寺庙所具有的经济和文化娱乐功能。目前... 庙会是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传统社会中人民的经济文化活动密不可分,至今常盛不衰,但长期未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笔者在进行有关中国民间寺庙文化的研究时,发现庙会体现着许多寺庙所具有的经济和文化娱乐功能。目前我们还无法知道某一特定时期城乡寺庙以及庙会的确切数量,康熙六年时礼部据各省巡抚报告所做统计为佛寺道观近八万处,实际数量当远不止此。如民国间李景汉对河北定县的调查便揭示,其地共有各类寺庙七百多座。一地如此,其他可知。因此,尽管并非全部寺庙都有庙会举行,庙会仍有可能作为集镇或市镇的补充,构成基层社会中一个独特的经济文化网络。由于对它的研究是个较大的、涉及多学科的题目,材料又冗杂而分散,所以这里暂就明清时期华北地区(今京、津、冀、豫、晋等)庙会的情形做一初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庙会 中心地学说 明清时期 华北地区 传统社会 重要内容 寺庙 中国民间 药王庙 娱乐功能
原文传递
市场力量、文化因素和区位过程 被引量:2
13
作者 戴维.M.史密斯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20,共12页
市场力量、文化因素和区位过程戴维·M·史密斯人类占据地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随着社会不同类型而建立空间结构的变化。传统上,地理学家都力图根据地方或地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突出地点独特性的方法来解释区位模... 市场力量、文化因素和区位过程戴维·M·史密斯人类占据地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随着社会不同类型而建立空间结构的变化。传统上,地理学家都力图根据地方或地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突出地点独特性的方法来解释区位模型,这种方法一直盛行到20世纪50年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因素 市场力量 利润最大化 空间结构 经济理论 人文地理学 中心地学说 企业家 经济地理学 市场经济文化
原文传递
商圈之魅:地理营销时代来临
14
《声屏世界(广告人)》 2011年第6期106-107,共2页
"圈"之魅1978年-2011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3年,也是中国商业空前繁荣发展的33年。1978年,商品经济发展之初,谁也没有预想到,市场经济的紧密集合与交融会如此的深刻地影响和颠覆着与我们并进的这个时代。超密集的人流量,几... "圈"之魅1978年-2011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3年,也是中国商业空前繁荣发展的33年。1978年,商品经济发展之初,谁也没有预想到,市场经济的紧密集合与交融会如此的深刻地影响和颠覆着与我们并进的这个时代。超密集的人流量,几欲塞堵的马路,巨幅流体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时代 中国改革 城市综合体 万达广场 徐家汇 媒体运营商 中心地学说 地标建筑 媒体资源 人以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