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近视戴镜矫正后中心视野视网膜敏感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原 贺翔鸽 +1 位作者 刘少章 叶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5-436,共2页
目的 比较青少年近视戴镜矫正前后中心 3 0°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变化 ,为青少年近视眼是否戴矫正镜进行中心视野视网膜敏感度测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umphrev 75 0 Ⅱ型全自动视野分析仪 ,测定 12 2只青少年近视眼戴镜矫正前... 目的 比较青少年近视戴镜矫正前后中心 3 0°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变化 ,为青少年近视眼是否戴矫正镜进行中心视野视网膜敏感度测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umphrev 75 0 Ⅱ型全自动视野分析仪 ,测定 12 2只青少年近视眼戴镜矫正前后的中心视野视网膜敏感度 ,并进行比较。结果  12 2只青少年近视眼均通过可靠性参数指标 ,有 110只眼矫正后中心视野视网膜敏感度有改变 ,且近视程度越高 ,中心视野视网膜敏感度改变越大。结论 青少年近视眼做中心视野检查时应戴镜矫正 ,否则会影响结果 ,特别是检查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中心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 青少年
下载PDF
铅接触工人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钢 王一兵 麦才铿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6-548,共3页
目的 了解铅接触工人视野及视网膜光敏感度改变特点 ,探讨慢性铅接触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动静态视野计对铅接触工人 3 8例 76眼进行中心 3 0°和周边 3 0°~ 60°视网膜光敏感度阈值定量检测其视野指数、损害类... 目的 了解铅接触工人视野及视网膜光敏感度改变特点 ,探讨慢性铅接触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动静态视野计对铅接触工人 3 8例 76眼进行中心 3 0°和周边 3 0°~ 60°视网膜光敏感度阈值定量检测其视野指数、损害类型、形态、程度及平均敏感度。结果 铅接触工人视网膜光敏感度阈值明显高于正常眼 ,弥漫损害 19 14 % ,局部损害 14 47% ,混合损害 3 1 5 8%。主要为环状暗点和弥漫性损害 ,属轻、中度改变。多因素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平均敏感度与年龄、尿铅量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铅接触工人可致视网膜光敏感度的改变 ;程度与铅吸收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接触工人 视野 视网膜 敏感度 视功能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中心30°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状态分布及其对比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方严 石一宁 王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中心部视功能状态分布特点—10°~30°视网膜光敏感度,以期建立监测高度近视眼视网膜中心部视功能的方法,为预防性治疗视网膜黄斑病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CTOPUS101中的中心低视力程序C08、M2程序...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中心部视功能状态分布特点—10°~30°视网膜光敏感度,以期建立监测高度近视眼视网膜中心部视功能的方法,为预防性治疗视网膜黄斑病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CTOPUS101中的中心低视力程序C08、M2程序,对373眼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中心视功能状态—10°~30°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4象限光敏感度、4象限视野缺失点、平均视野缺失点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分别与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149眼、中低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51眼、正常108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高度近视眼30°平均光敏感度(27.60±6.26)dB,视力0.57±0.39;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28.51±4.95)dB,视力0.62±0.39;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28.45±6.53)dB,视力0.87±0.25;正常对照眼(34.05±2.29)dB,视力1.13±0.28。高度近视组视力仅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平均光敏感度和4象限平均光敏感度在高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度近视眼30°视野平均缺失点(1.76±7.16)个,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0.50±2.58)个,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0.88±4.16)个,正常对照眼(0.04±0.38)个。平均视野缺失点分别在高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与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人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除鼻上象限与正常人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三象限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度近视眼已经存在明显中心视网膜光敏感度的损害,但与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在发生视网膜脱离之前相似,他们与正常人群眼有着明显的功能差异;根据高度近视中心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形成机制和与中心视网膜光敏感度下降的关系,对此人群进行系统眼底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状态的检测有益于视网膜黄斑病变的临床前症状体征的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视网膜黄斑病变 视网膜敏感度 视野 低视力程序
下载PDF
高度近视与近视视网膜脱离眼周边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状态分布 被引量:2
4
作者 石一宁 李妮娜 刘耀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359-1361,共3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与近视视网膜脱离眼(RD)的视网膜周边部视功能状态分布特点—90°视网膜光敏感度,为预防性治疗视网膜脱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ctopus101中的周边低视力程序(LVP),对高度近视360例的视网膜周边部视功能状态-90...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与近视视网膜脱离眼(RD)的视网膜周边部视功能状态分布特点—90°视网膜光敏感度,为预防性治疗视网膜脱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ctopus101中的周边低视力程序(LVP),对高度近视360例的视网膜周边部视功能状态-90°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S)、四象限光敏感度、四象限视野绝对暗点、平均视野绝对暗点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分别与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161例、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眼118例、正常眼108例、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41例及其对侧眼54例进行对比分析,共计842例。结果:高度近视眼平均光敏感度(21.3±5.4)dB,视力0.56±0.37;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20.4±5.2)dB,视力0.55±0.40;正常对照眼(27.6±3.6)dB,视力1.00±0.00;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4.1±5.7)dB,视力0.19±0.26;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5.6±5.7)dB,视力0.27±0.32;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23.3±4.9)dB,视力0.87±0.27。视力和平均光敏感度在高近组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在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与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度近视眼视野平均绝对暗点(9.3±8.7)个,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10.5±8.2)个,正常对照眼(4.6±4.5)个,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9.8±11.0)个,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7.5±12.0)个,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7.2±6.0)个。平均视野绝对暗点在高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和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在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与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度近视眼已经存在明显周边部视网膜光敏感度的严重损害,与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在发生视网膜脱离之前相似;高度近视眼和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复位后,周边部视网膜光敏感度仍会降低,且中心视力仍呈不可逆降低;与正常人群、中低度近视有着明显的功能和结构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中低度近视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敏感度 视野 低视力程序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中心视野早期光敏感度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凯 栾洁 +1 位作者 董莉 杨冰全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 评价视野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HQDS Ⅱ型视野分析仪对51例(100只眼)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 46 例(92 只眼)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中心30度视野检查和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视野光敏感度...  目的 评价视野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HQDS Ⅱ型视野分析仪对51例(100只眼)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 46 例(92 只眼)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中心30度视野检查和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视野光敏感度较对照组平均降低 7dB,中心视野的三个区域内的平均光敏感度与对照组的平均光敏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糖尿病组视野平均光敏感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显著相关(r=- 0 .643,P<0. 05),而与空腹血糖不相关(r= 0 .324,P>0 .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视网膜病变之前视网膜神经感觉功能已受到了损害;这些损害与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等形态学病损并不相关,但与糖代谢障碍有关。电脑视野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心视野 敏感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诊断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患者中心视野光敏感度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笑琼 郭华 +2 位作者 陈晓玲 郭翠英 田恒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35期83-84,共2页
目的评价视野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国产APS-6000B型视野计对60例(120眼)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50例(100眼)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中心30°视野检查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有56.7%中心视野出现异... 目的评价视野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国产APS-6000B型视野计对60例(120眼)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50例(100眼)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中心30°视野检查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有56.7%中心视野出现异常,其平均光敏感度、平均缺损及短期波动3项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视野平均光敏感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显著相关(r=-0.623),而与空腹血糖相关性低(r=0.051)。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视网膜病变之前视网膜神经感觉功能已受到了损害,这些损害与糖代谢障碍有关,计算机自动视野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中心视野 糖尿病 视网膜敏感度
下载PDF
大鼠糖尿病早期给光/撤光中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层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秦要武 徐格致 王文吉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79-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糖尿病早期给光/撤光中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分层的变化规律,以解释糖尿病早期对比敏感度下降的原因。方法采用基因枪技术标记大鼠糖尿病早期RGC,以带Z轴的Leica显微镜和CCD照相机对标记的RGC进... 目的探讨大鼠糖尿病早期给光/撤光中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分层的变化规律,以解释糖尿病早期对比敏感度下降的原因。方法采用基因枪技术标记大鼠糖尿病早期RGC,以带Z轴的Leica显微镜和CCD照相机对标记的RGC进行拍照,并获得不同物像在纵轴的深度读数,分析树突层面在内丛状层的位置。结果①糖尿病第1个月和3个月时的撤光中心RGC的树突分层位置向内核层靠近,与正常大鼠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糖尿病第1个月和糖尿病第3个月时的给光中心RGC的树突分层位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从分布上看,撤光中心RGC的树突分层向0%方向单向移动,这种变化主要出现在B类(糖尿病第1个月时P<0.001,糖尿病第3个月时P<0.01)和C类细胞(糖尿病第3个月时P<0.001)中。给光中心RGC的树突分层比例与正常组相似,仅在糖尿病第1个月时A类细胞树突分层位置向内核层有所移位(P<0.01)。③在糖尿病第1个月和第3个月时分别发现85个和119个的异常RGC细胞。结论糖尿病第1个月和第3个月时RGC细胞树突在内丛状层的分布受到了干扰,可能导致明暗刺激在视网膜上的不平衡,引起对比敏感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分析 /撤中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析 对比敏感度 基因枪/方法 大鼠
下载PDF
地图样萎缩性黄斑患者视网膜敏感度改变的微视野检查
8
作者 王梅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78-1078,共1页
关键词 视野检查 黄斑部 敏感度 视网膜 萎缩性 患者 黄斑中心 视野
下载PDF
单点多次和多点一次性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喆 相义会 付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探讨单点多次和多点一次性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86例(102只眼)非增生期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53只眼)和对照组43例(49只眼),研究... 目的探讨单点多次和多点一次性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86例(102只眼)非增生期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53只眼)和对照组43例(49只眼),研究组采用多点扫描模式一次性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照组采用单点扫描模式分3~5次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比较两组患者激光能量、光斑数、激光能量密度,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视野阈值敏感度、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a、b波振幅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研究组激光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光斑数、激光能量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最佳矫正视(BCVA)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a、b波振幅、视野阈值敏感度先呈降低趋势,然后逐渐上升,其中治疗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F-ERG a、b波振幅、视野阈值敏感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组(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各时段F-ERG a、b波振幅、视野阈值敏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灌注区及新生血管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单点多次和多点一次性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非增生期DR对患者视力改善情况相当,而多点一次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能够显著降低能量密度,最大程度降低因激光治疗对视网膜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 视野阈值敏感度 扫描模式
下载PDF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丽娜 曾琨 +3 位作者 成洪波 张国明 辛欣 王林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一阶反应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对早期POAG组49眼,可疑POAG组23眼,正常对照组41眼进行mfERG检查,早期和可疑POAG组同时行视野检查,记录并分析mfERG的六环和颞上、颞下、...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一阶反应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对早期POAG组49眼,可疑POAG组23眼,正常对照组41眼进行mfERG检查,早期和可疑POAG组同时行视野检查,记录并分析mfERG的六环和颞上、颞下、鼻上、鼻下4个象限的平均P1振幅和潜时。结果早期和可疑POAG组六环和4个象限的平均P1振幅较正常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中心黄斑区的下降幅度尤其明显。但不同组别间P1波潜时的延长则无统计学意义。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P1全视野平均振幅呈正相关(P=0.003),和P1波潜时之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mERG一阶反应对检测早期POAG的视网膜异常反应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 多焦视网膜电图 早期诊断 POAG MFERG 正常对照组 一阶反应 视野检查 敏感度 异常反应 mERG 显著性 P1波 平均 潜时 振幅 正常组 黄斑区 统计学 正相关 视野 象限 下降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毛细血管无灌注区与视野关系的研究
11
作者 黄杜茹 黄中宁 尹东明 《广州医药》 2007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与视野光敏感度关系。方法对处于增殖前期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例28眼进行视野检查,以没有或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15例21眼作对照组,得出中心视野光敏感度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视...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与视野光敏感度关系。方法对处于增殖前期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例28眼进行视野检查,以没有或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15例21眼作对照组,得出中心视野光敏感度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视野指数矫正模式标准差(corrected 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CPSD)。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用眼底荧光造影确定。用计算机整合视野和荧光造影图观察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对应的视野改变。结果26眼(26/28,92.9%)增殖前期或增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有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多位于中周部,表现为片状,而位于后极部多为小灶状,表现为中心视野光敏感度下降。在对照组未发现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增殖前期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MD为(-11±8)dB,CPSD为(6.1±2.8)dB。MD和CPSD与正常参比值比较的P值小于0.05有27眼(27/28,96.4%);对照组MD为(-0.8±1.6)dB,CPSD为(1.8±0.6)dB,MD与正常参比值比较的P值小于0.05有6眼(6/21,28.6%),CPSD有4眼(4/21,1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s分析发现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严重程度与MD呈负相关(γ=-0.736,P<0.01),与CPSD呈正相关(γ=0.593,P=0.001)。结论增殖前期和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相对应的视野区光敏感度下降,视野检查可提示视网膜的缺血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殖前期和增殖早期 眼底荧血管造影 毛细血管无灌注区 视野 敏感度
下载PDF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视野阈值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玉英 魏世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196-1197,共2页
目的:应用自动视野计通过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中心30°和周边60°视野范围阻塞静脉支引流视网膜象限阈值缺损程度的分析,探讨分支静脉阻塞患者进行光凝时间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经眼底荧光素造影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 目的:应用自动视野计通过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中心30°和周边60°视野范围阻塞静脉支引流视网膜象限阈值缺损程度的分析,探讨分支静脉阻塞患者进行光凝时间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经眼底荧光素造影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伴有无灌注区患者48例48眼分为2组,分别检测中央30°视野范围内80个位点的光敏感度和周边60°视野范围75个位点光敏感度,将两组患者检测到的中心30°和周边60°静脉阻塞所在象限的视野缺损阈值计算出平均值,作统计检验。结果:中心30°视野范围内,Ⅰ组和Ⅱ组患者的缺损阈值皆与无灌注区呈正相关性,周边60°视野范围内,Ⅰ组患者的缺损阈值与无灌注区范围不存在相关性,Ⅱ组患者的缺损阈值与无灌注区范围呈正相关性。结论:在中心30°视野范围内,视野阈值缺损达11.4及在周边60°视野范围内视野阈值缺损达4.9时即有产生新生血管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无灌注区 新生血管 视野敏感度
下载PDF
青光眼与健康眼的视网膜血氧饱和度比较
13
作者 黄继琴 李平 陈欣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0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部的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3月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的青光眼患者80例共139眼(观察组)和同期到该院接受检查的健康者80例共146眼(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和视野指标,...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部的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3月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的青光眼患者80例共139眼(观察组)和同期到该院接受检查的健康者80例共146眼(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和视野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的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低于对照组,平均视野缺损度高于对照组(P<0.05)。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与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呈正相关(P<0.05),与平均视野缺损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青光眼患部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且与视网膜光敏感度和视野缺损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氧饱和度 敏感度 视野缺损度
下载PDF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涛 侯传俊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95例DR分期Ⅲ~Ⅳ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这些患者视网膜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8、12、24周的视力增加值以及治...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95例DR分期Ⅲ~Ⅳ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这些患者视网膜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8、12、24周的视力增加值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 d、4周、8周、24周的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结果Ⅲ期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8周、12周、24周的视力增加值分别为(0.105±0.017)、(0.152±0.052)、(0.485±0.057)、(0.637±0.019)、(0.709±0.044),Ⅳ期组患者分别为(0.066±0.021)、(0.084±0.014)、(0.177±0.042)、(0.372±0.038)、(0.512±0.037)。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均在不断增加,且Ⅲ期组患者的视力增加值明显高于Ⅳ期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 d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又逐步恢复,基本在治疗后24周恢复到治疗前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4周、8周、24周的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能有效改善视力,且越早治疗越好,但视网膜光凝有一定的激光损伤性,不过这种激光损伤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 视力 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
下载PDF
正常儿童中心30°、6°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闵晓珊 刘双珍 +1 位作者 吴小影 夏晓波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 研究正常儿童中心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特点。 方法 用国产QZSⅡ型自动视野计对30例(60只眼)5~9岁正视眼或屈光不正眼(可矫正至正常视力)的儿童进行中心30°、6°视野的测定。 结果 平均光敏感度... 目的 研究正常儿童中心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特点。 方法 用国产QZSⅡ型自动视野计对30例(60只眼)5~9岁正视眼或屈光不正眼(可矫正至正常视力)的儿童进行中心30°、6°视野的测定。 结果 平均光敏感度(m ean sensitivity,MS)不受年龄、性别、眼别及屈光状态的影响。光敏感度(dB值)的分布以正常型为主。依正态分布法确定正常值区间:中心30°MS> 193 dB,中心6°MS> 225 dB。dB值的数量与分布异常未同时出现。 结论 正常儿童的视野分布表现为正常型,视野结果的判定应综合dB值的分布及中心30°、6°MS的大小等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野检查法 敏感度 视网膜 儿童
原文传递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误诊为视神经视网膜病变1例
16
作者 许畅 毛晓春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14-214,共1页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AZOOR)是一组急性发作、眼底表现不明显,以单个或多个区域视网膜外层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症候群。其早期可仅表现为视力下降,传统的检测手段,如眼底彩色照相、视...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AZOOR)是一组急性发作、眼底表现不明显,以单个或多个区域视网膜外层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症候群。其早期可仅表现为视力下降,传统的检测手段,如眼底彩色照相、视野、视网膜电图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等在AZOOR的诊断及随访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电图 隐匿性 OCCULT 视野检查 黄斑中心凹反 感受器细胞层 性易 ZONAL 眼底照相
下载PDF
无黄斑病变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结构与视功能改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阳 蔺云霞 徐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7-460,465,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近视程度的无黄斑病变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etinal thickness,RT)、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内丛状层(ganglion cell and inner plexiform layer,GCIPL)厚度及微视野改变规律,并分析结构与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 目的研究不同近视程度的无黄斑病变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etinal thickness,RT)、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内丛状层(ganglion cell and inner plexiform layer,GCIPL)厚度及微视野改变规律,并分析结构与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6至12月就诊于我院的100例(199眼)无黄斑病变的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等效球镜度数、眼轴长度。HD-OCT测量RT及GCIPL厚度;采用MAIA微视野计检测视网膜黄斑区10°范围平均光敏感度(MS)。根据屈光度不同分为A组(-1.0^-3.0 D)、B组(>-3.0^-6.0 D)、C组(>-6.0 D),比较各组所有测量参数的差异。分析患者屈光度与微视野计测量参数的相关性,相同解剖位置的黄斑区RT、GCIPL厚度与MS相关性。结果黄斑区4个方位RT 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心方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区4个方位视网膜GCIPL厚度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黄斑区总体MS,4个方位MS 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心方位视网膜MS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所有参数在3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均显示A组与B组、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B组、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总体视网膜MS及4个方位视网膜MS与屈光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中心方位视网膜MS与屈光度无相关性(P>0.05)。黄斑区RT与视网膜GCIPL厚度4个方位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两者上、下方位2个参数与视网膜MS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余方位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无黄斑病变近视患者即使最佳矫正视力≥1.0,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黄斑区结构及功能改变,二者具有一定相关性。临床中可采用OCT和微视野二者相结合进行近视患者黄斑区结构与功能改变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厚度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内丛状层 视野 视网膜敏感度
下载PDF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黄斑区微循环状态与视功能改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彩媚 臧苗苗 +4 位作者 王丽君 易澄 曾璐瑶 武天硕 李汉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7-202,共6页
目的 联合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微视野计探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黄斑区微循环状态和视功能变化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观察性研究。收集NTG患者17例30眼作为NTG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 目的 联合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微视野计探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黄斑区微循环状态和视功能变化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观察性研究。收集NTG患者17例30眼作为NTG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NTG组3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3例23眼作为对照组。使用OCTA获取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管线性密度(LD)及灌注密度(PD)。使用微视野计检测黄斑区10°范围的视网膜光敏感度(RS)及2°、4°固视率。比较各组间OCTA参数及微视野计参数的差异,并分析NTG患者OCTA参数与微视野计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与轻度NTG组受试者之间除黄斑区中央和鼻侧的LD、P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区域和整体平均LD、PD在对照组和轻度、中度、重度NTG组受试者间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轻度NTG组患者黄斑区下方和颞侧区域RS均较对照组受试者降低。黄斑区各区域及整体平均RS随NTG病情分期加重而降低。在NTG组患者中,LD、PD与RS在黄斑区各区域和整体平均中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均为P<0.05)。NTG组患者黄斑区LD、PD与P2在一定区域内呈正相关。结论 NTG患者黄斑区微循环状态及视功能均较健康人显著下降,且随病情进展而加重;NTG患者黄斑区血管密度与RS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眼压性青 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野 血管密度 视网膜敏感度 固视率
下载PDF
正常人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余敏斌 周文炳 叶天才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41-344,共4页
应用国产QZS-2型自动视野计全阈值程序对正常者59人(111只眼)进行中心30°视野和周边30°~60°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测量。被检者年龄15.0~68.0岁,平均38.4岁。结果表明:正常人双眼黄斑光... 应用国产QZS-2型自动视野计全阈值程序对正常者59人(111只眼)进行中心30°视野和周边30°~60°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测量。被检者年龄15.0~68.0岁,平均38.4岁。结果表明:正常人双眼黄斑光敏感度、中心30°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周边30°~60°视野平均光敏感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男、女性中心视野和周边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平均光敏感度随年龄和视野偏心度增加呈直线下降,年龄每增加10岁,中心视野平均光敏感度下降0.60dB,周边视野下降0.70dB;偏心度每增加10°,光敏感度以2.60dB的趋势直线下降,正常人的短期波动为1.39±0.566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野 视网膜 敏感度
原文传递
正常人全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晶彤 夏德昭 +1 位作者 李红 张洋 《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290-292,共3页
采用美国AllerganHumphery视野分析仪630型测定80例160只正常眼的全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结果表明:全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eansensitivityMS)与年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由中心注视点到周边... 采用美国AllerganHumphery视野分析仪630型测定80例160只正常眼的全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结果表明:全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eansensitivityMS)与年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由中心注视点到周边,MS呈非均匀一致性下降,上方象限MS下降幅度最大。中心15°内各象限MS无差别,16°─60°范围内,上方象限MS低于鼻、下、颞侧象限,且距注视点越远,MS变异越大,尤以上方象限明显。随年龄增长,MS变异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野 视网膜敏感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