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与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1
作者 任莉 郭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与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中心静脉狭窄的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24例)和B组(16例)。A组采用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与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中心静脉狭窄的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24例)和B组(16例)。A组采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B组加以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12个月,B组的一期通畅率高于A组(P<0.05);B组的每条静脉腔内操作次数多于A组,一期通畅时间短于A组(P<0.05)。术后6、12个月,B组的透析血流量、血管内径大于A组(P<0.05)。术后6、12个月,B组的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治疗中,相较于单纯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结合经皮支架植入术有助于提高一期通畅率,促进透析血流量、血管内径及凝血功能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经皮支架植入术 透析 中心静脉狭窄
下载PDF
肝素涂层覆膜支架与裸支架植入治疗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对照研究
2
作者 陈咏欣 张红 +1 位作者 李承志 张锋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素涂层覆膜支架与裸支架相比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V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治疗的58例慢性肾脏病合并CVS患者。根据植入支架种类不同,分为裸... 目的 探讨肝素涂层覆膜支架与裸支架相比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V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治疗的58例慢性肾脏病合并CVS患者。根据植入支架种类不同,分为裸支架组(34例)和肝素涂层覆膜支架组(24例)。术中行中心静脉造影评估病变闭塞位置及程度。术后随访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支架通畅率等评估疗效。结果 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裸支架34枚,肝素涂层覆膜支架24枚。两组术后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3,P=0.254),围手术期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裸支架术后3、6、9、12、15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100%、88.2%、79.4%、73.5%、58.8%,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4.1%、85.3%、82.4%;覆膜支架组术后3、6、9、12、15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1.7%、87.5%、83.3%,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5.8%。两组间仅术后15个月一期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长度支架间再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涂层覆膜支架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CVS早期疗效与裸支架相似,中期疗效优于裸支架。支架长度增加可能降低支架通畅率,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支架类型和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中心静脉狭窄 经皮腔内支架植入术 肝素涂层覆膜支架
下载PDF
球囊辅助穿刺置管在中心静脉狭窄透析患者的运用体会
3
作者 林伟汉 李强 陈刚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007-1008,共2页
中心静脉狭窄(central venous stenosis,CVS)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5%~40%^([1]),常见于临时或永久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后。CVS可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导致头颈部、颜面部及上肢水肿和胸部浅表静脉曲张,导致透析不充分。经皮... 中心静脉狭窄(central venous stenosis,CVS)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5%~40%^([1]),常见于临时或永久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后。CVS可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导致头颈部、颜面部及上肢水肿和胸部浅表静脉曲张,导致透析不充分。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在中心静脉狭窄治疗中安全有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回流障碍 中心静脉狭窄 运用体会 血液透析患者 穿刺置管 上肢水肿 颜面部 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张诚 刘莉华 +2 位作者 马胜银 宫峰 高军 《安徽医学》 2023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且完成随访的37例中心静脉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涂层球囊血管...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且完成随访的37例中心静脉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DCBA)组(n=14)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CBA)组(n=23)。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中心静脉血管内径及透析通路的开放情况。结果 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组1、3、6月一期通畅率为95.65%,65.21%,21.73%,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组1、3、6月一期通畅率为100%,92,85%,71.42%,两组患者的一期通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透析血流量、中心静脉血管内径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 <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治疗中,DCBA组比CBA组能够降低狭窄率,且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 紫杉醇
下载PDF
PTA联合不同支架置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通畅情况的影响
5
作者 郭烁 任莉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3099-3102,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不同支架置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V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60例CVS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目的比较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不同支架置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V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60例CVS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PTA联合裸支架置入治疗,B组患者给予PTA联合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再狭窄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血液透析流量和血管通畅情况。结果A组和B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93.33%vs 100.00%)、临床有效率(90.00%vs 96.67%)及支架置入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的血液透析流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B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的血液透析流量分别为(271.20±72.45)mL/min、(253.24±65.77)mL/min、(231.76±52.89)mL/min,明显高于A组的(225.15±80.93)mL/min、(212.32±76.52)mL/min、(200.38±60.43)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血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9个月、1年的血管通畅率分别为83.33%、76.67%,明显高于A组的60.00%、5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术后1年再狭窄率为10.00%,明显低于A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A联合裸支架或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CVS均具有显著疗效,且PTA联合覆膜支架置入更有助于提高患者血液透析流量及血管通畅率,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狭窄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支架置入 疗效 血管通畅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效果评估 被引量:15
6
作者 卞蓉蓉 赵丽囡 +6 位作者 马熠熠 徐德超 高翔 戴兵 张玉强 郁胜强 梅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2-546,共5页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已行中心静脉狭窄介入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随访术后的血管通路通畅情况...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已行中心静脉狭窄介入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随访术后的血管通路通畅情况以评估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共纳入82例发生中心静脉狭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68例(82.93%)患者既往有中心静脉临时插管病史。82例患者中,中心静脉双支病变13例(15.85%)、单支病变69例(84.15%);5例(6.10%)为轻度病变、17例(20.73%)为中度病变、35例(42.68%)为重度病变、25例(30.49%)为完全闭塞病变。82例患者中,57例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9例接受经皮腔内支架置入术(PTS)治疗后获得血管再通。术后随访时间12~62个月。术后6个月血管通路通畅率为75.76%(50/66),术后12个月血管通路通畅率为68.18%(45/66),整个随访期间总体血管通路通畅率为59.09%(39/66)。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狭窄后,可影响血管通路使用寿命,对于有症状且不能缓解的患者,建议积极干预,介入治疗是中心静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中心静脉置管操作,以减少中心静脉狭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狭窄 腔内介入治疗 支架 气囊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5
7
作者 高堃 王剑锋 +2 位作者 李惠 戴定可 翟仁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2-58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20例发生中心静脉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症状、体征,并行MRA或CTA明确诊断,经静脉造影明确病变长度、范围和程...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20例发生中心静脉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症状、体征,并行MRA或CTA明确诊断,经静脉造影明确病变长度、范围和程度,行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成形术失败时,行血管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MRA、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静脉造影,成功处理了20例患者共17条狭窄静脉,其中成功进行PTA 15例,支架植入成功2例,术后狭窄静脉血管通畅,侧支循环消失。首次PTA后再狭窄发生率为11.8%,再次行P1A。所有手术成功病例随访至今未出现再狭窄。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安全、有效,静脉通畅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中心静脉狭窄 血液透析 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 血管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谭正力 田然 +3 位作者 陈欣 缪鹏 姚辰亮 郁正亚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Viabahn覆膜支架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8例中心静脉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静脉造影检查,18例血液透析患者确诊为中心静脉... 目的探讨Viabahn覆膜支架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8例中心静脉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静脉造影检查,18例血液透析患者确诊为中心静脉狭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发生弹性回缩或残余狭窄〉30%,或伴有PTA术后短期出现再狭窄,植入Viabahn覆膜支架。一期植入18枚Viabahn血管内覆膜支架,二期再狭窄植入2枚。随访2~21个月。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一期支架通畅率为85.2%和75.8%,一期辅助通畅率为100%。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治疗首选PTA,但PTA和金属裸支架(BMS)通畅率较低,对于中心静脉再狭窄的患者使用新型Viabahn血管内覆膜支架近期通畅率令人满意,远期通畅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狭窄 覆膜支架
下载PDF
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多中心静脉狭窄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开龙 左洪炜 +2 位作者 霍本刚 王惠明 何娅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88-688,693,共2页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中心静脉狭窄 64排CT DSA引导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惠 翟仁友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2年第5期458-461,共4页
中心静脉狭窄是血液透析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常引起上肢持续肿胀等典型临床症状,其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或留置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血管造影是中心静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狭窄静脉的具体部位、程度。中心静... 中心静脉狭窄是血液透析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常引起上肢持续肿胀等典型临床症状,其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或留置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血管造影是中心静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狭窄静脉的具体部位、程度。中心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和血管支架植入术,且安全、有效,已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狭窄 血液透析 介入治疗 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 经皮血管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原因及治疗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启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和闭塞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对首次确诊为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有中心静脉置管史61例,无置管史17例;中心静脉单支病变57例(头臂静... 目的探讨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和闭塞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对首次确诊为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有中心静脉置管史61例,无置管史17例;中心静脉单支病变57例(头臂静脉31例,锁骨下静脉16例,颈内静脉7例,股静脉3例),双支病变18例(均为头臂静脉合并相连中心静脉),三支病变3例(双侧头臂静脉+左颈内静脉,双侧头臂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右头臂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右颈内静脉)。78例患者中,66例进行介入治疗,其中症状缓解55例[病变部位球囊导管扩张术(PTA)成功23例,PTA术后经皮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术(PTS)20例,PTA后同侧或对侧更换长期导管12例)],介入失败11例(PTA失败内瘘结扎2例,PTS失败内瘘结扎4例,导丝无法通过5例);病变侧内瘘结扎对侧重建内瘘(更换长期导管过渡至内瘘成熟)11例,其中7例为介入治疗失败对侧重建自体动静脉内瘘,1例为介入治疗失败对侧人工血管,未行介入治疗直接内瘘结扎5例中的3例对侧重建内瘘;更换长期管11例,其中未行介入治疗换长期管6例,未行介入治疗直接内瘘结扎5例中换长期管的2例,介入治疗失败更换长期管3例;静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轻无明显症状1例,未予处理。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是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MHD通路的使用和寿命,病变部位以头臂静脉和(或)锁骨下静脉为主,对于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尽可能采用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狭窄 血液透析 球囊导管扩张术 经皮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介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祥宝 乔彤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balloon angioplasty,PTA)和经皮血管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tenting,PTS)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静脉狭窄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1...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balloon angioplasty,PTA)和经皮血管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tenting,PTS)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静脉狭窄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经血管造影检查存在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静脉狭窄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18例患者均有颈内动脉插管史,平均留置时间(3.0±0.4)个月。PTA术选用相应直径的扩张球囊,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建立血管通道,在放射监测下将扩张球囊置于狭窄部位,缓慢充气至目标值后,保留30S后缓慢放气。PTS术18例患者中,共植入支架4枚,2例为左侧锁骨下静脉狭窄,使用血管球囊扩张成后残留狭窄严重,植入10mm×62mm自膨式支架,另2例为右侧无名静脉狭窄,植入12mm×62mm自膨式支架。结果发生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静脉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18例均行PTA进行治疗,术后予双嘧达莫50mg,口服3次/d,随访6~12个月,其中2例出现再次狭窄,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肿胀,3个月后再次予以PTS,术后3d予以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随访至今无肿胀发生,手术成功。结论介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静脉狭窄的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狭窄 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 血管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应用支架对吻技术治疗中心静脉狭窄1例报告
13
作者 职康康 王晓民 +5 位作者 柏骏 吴鉴今 吴永发 温兴铸 季相国 曲乐丰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1期158-160,共3页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4岁,因“右上肢及颜面部肿胀1个月余”于2016年7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尿毒症”于外院行右前臂人工动静脉造瘘术,术后患者逐渐出现右上肢及颜面部肿胀,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提示:右锁骨下静脉...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4岁,因“右上肢及颜面部肿胀1个月余”于2016年7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尿毒症”于外院行右前臂人工动静脉造瘘术,术后患者逐渐出现右上肢及颜面部肿胀,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提示:右锁骨下静脉闭塞,右侧颈内静脉闭塞,右头臂静脉闭塞(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狭窄 腔内治疗 支架对吻
下载PDF
不同方式处理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狭窄的近中期疗效观察
14
作者 许冉 曹宏敏 +1 位作者 杨庆良 程秀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年第7期830-83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处理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狭窄(CVS)的近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伴有CVS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经皮支架植入术...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处理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狭窄(CVS)的近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伴有CVS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经皮支架植入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穿刺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6个月初级开放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每条静脉腔内干预次数多于对照组,初级开放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通路CVS患者需首选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当患者出现频繁复发或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抵抗时,可行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为疾病治疗提供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狭窄 血液透析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应婷 张静 +3 位作者 张胜男 简讯 胡诗德 李静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9期672-675,共4页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entral vein stenosis,CVS)严重影响血管通路建立,因此,CVS的诊断与治疗备受关注。早期准确的诊断是采取有效治疗的前提,能使患者更多受益。本文对血液透析患者CVS狭窄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综述,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中心静脉狭窄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长期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石勇胜 傅麒宁 +1 位作者 胡良柱 刘杨东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10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狭窄/闭塞透析患者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或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tenting,PTS)的远期通畅率及治疗费用。方法对我中心于行PTA或PT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狭窄/闭塞透析患者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或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tenting,PTS)的远期通畅率及治疗费用。方法对我中心于行PTA或PT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PTA 3,6,12,24月初级通畅率为88.2%,73.3%,57.1%,37.5%,次级通畅率为94.1%,86.7%,71.4%,50.0%;PTA+PTS 3,6,12,24月初级通畅率为88.9%,66.7%,33.3%,0%,次级通畅率为100%,83.3%,66.7%,33.3%。首次PTA平均费用为20 938.50元,首次PTS平均费用为32 599.58元。结论目前介入治疗费用较高,远期通畅率仍有赖于技术发展获取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狭窄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 经皮腔内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血液透析致中心静脉狭窄/闭塞患者应用PTA及PTS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冯洪涛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intravascular stent implantation,PTS)治疗血液透析致中心静脉狭窄/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血液透析致中心静脉狭窄...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intravascular stent implantation,PTS)治疗血液透析致中心静脉狭窄/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血液透析致中心静脉狭窄/闭塞患者110例,分析患者一般情况、PTA联合PTS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肢体血液透析流量、治疗前后血管通畅情况、PTA联合PTS治疗及患者术后体征。结果110例患者术前患侧肢体均无法顺利进行血液透析,进行介入治疗110例,其中单纯进行PTA患者47例,PTA联合PTS患者63例。治疗1、3个月后无复发患者,6个月时8例进行PTA联合PTS患者复发;治疗前,患者患侧肢体血液透析流量为(133.4±44.1)mL·min^(-1),治疗后1个月患侧肢体血液透析流量为(245.1±80.9)mL·min^(-1),治疗后3个月患者患侧肢体血液透析流量为(235.1±76.5)mL·min^(-1),治疗后6个月患者患侧肢体血液透析流量为(213.4±70.4)mL·min^(-1),治疗后患者患侧肢体血液透析流量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血管通畅率为0.0%,治疗后1、3个月患者血管通畅率均为100.0%,治疗后6个月患者血管通畅率为92.7%,治疗后患者血管通畅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患者接受PTA联合PTS治疗后,体征均消失,3个月后5例(7.9%)体征重新出现,6个月后增加至11例(17.5%)。结论在血液透析致中心静脉狭窄/闭塞的治疗中,PTA联合PTS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狭窄/闭塞 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流量
下载PDF
中心静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支架断裂错位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区景运 胡波 尹良红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索中心静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支架断裂错位的处理措施。方法以1例因"右前臂动静脉内瘘处疼痛1月余"入院的肾衰竭置管透析的老年男性患者为对象,分析其右上肢静脉造影特点,从中探索其处理方法。结果造影结果显示右前臂桡... 目的探索中心静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支架断裂错位的处理措施。方法以1例因"右前臂动静脉内瘘处疼痛1月余"入院的肾衰竭置管透析的老年男性患者为对象,分析其右上肢静脉造影特点,从中探索其处理方法。结果造影结果显示右前臂桡静脉、头静脉血流缓慢,局部表浅静脉迂曲、增粗,肱静脉中段大量侧枝循环形成,上腔静脉近端呈支架置入术后改变,支架近端见一局限性狭窄,且支架中段断裂、错位;遂置入10 mm×40 mm球囊再次扩张狭窄段及支架,造影示:狭窄基本解除,支架内血流恢复通畅;术后患者右前臂无疼痛,右上肢体水肿完全消退。结论对于支架置入术后上肢疼痛的患者应考虑支架错位甚至断裂的可能;造影是明确支架状态的最有效措施,且可直接指导支架异常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狭窄 支架断裂 造影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卢静 刘观莲 +2 位作者 操凤 黄亭 汤显湖 《当代医学》 2022年第36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中心静脉狭窄的92例MH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非中心静脉狭窄的93例MHD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分析两组的临床...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中心静脉狭窄的92例MH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非中心静脉狭窄的93例MHD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静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载脂蛋白A(ApoA)、脂蛋白a[LP(a)]、甲状旁腺素、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poA、LP(a)、甲状旁腺素及CRP水平是中心静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与患者的ApoA、LP(a)、甲状旁腺素、CRP水平密切相关,通过预防以上危险因素降低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狭窄 危险因素 脂蛋白A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治疗及报销方式对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自强 刘珍 +3 位作者 王雅静 赵淑丽 付立平 杜书同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7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治疗(central vein stenosis,CVS)的临床效果、治疗费用、对通路血管资源的节省与保护,并依据当地患者报销方式的不同,初步探讨报销方式对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沧州...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治疗(central vein stenosis,CVS)的临床效果、治疗费用、对通路血管资源的节省与保护,并依据当地患者报销方式的不同,初步探讨报销方式对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沧州市人民医院首次确诊中心静脉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变侧均伴有通畅的动静脉内瘘,临床综合评估,分别予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tenting,PTS)、选择合适血管重建通路3种方案治疗,记录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并进行3个月、6个月、12个月通畅率的随访,记录不同治疗方案的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报销方式及报销后患者自付费用,同时记录3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血管资源的使用情况。结果共有2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12例,女15例,96.30%存在中心静脉置管史,其中12例行单纯PTA治疗,4例行PTS治疗,11例选择合适血管重建通路。(1)从通畅率分析,PTA、PTS 3、6、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1.67%、58.33%、41.67%和100%、75%、50%;次级通畅率为100.00%、83.33%、58.33%和100.00%、100.00%、75.00%;从再次通路干预时间分析,PTA、PTS、重建通路分别为(6.36±2.69)月、(9.00±4.24)月、(1.73±0.26)月,重建通路者均因应用动静脉内瘘后拔除导管进行住院干预。(2)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报销后患者自付费用分析,血管腔内治疗(PTA及PTS)者与重建血管通路者相比,因治疗后不影响血管通路的使用,故住院时间较短[(6.58±0.67)天、(9.00±0.82)天、(11.45±1.75)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8.657,P<0.001;t=-3.675,P=0.003),其总治疗费用高[(21788.16±1246.29)元、(33853.50±1524.99)元、(12966.36±902.44)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9.557,P<0.001;t=25.800,P<0.001),但PTA及重建血管通路者相比,其自付部分费用相当[(5056.36±1795.27)元比(4510.09±916.26)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0,P=0.366)。(3)从通路资源的节省及保护方面来看,PTA、PTS治疗者医源性干预仅涉及1处血管资源,重建血管通路者涉及4处血管资源。(4)因医保报销比例差异,报销比例高者,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多倾向于PTA或PTS治疗(72.73%、100.00%、33.33%),而报销比例低者则倾向于选择合适的血管重新建立动静脉内瘘。结论从临床效果、治疗费用、通路血管资源的节省与保护方面综合分析,介入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以单纯PTA治疗临床效价最佳,报销方式影响患者对治疗方式的选择,随着医保报销比例的提高,腔内治疗仍是CVS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狭窄 经皮血管内治疗 治疗花费 报销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