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3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1
作者 江南 孙红玲 +2 位作者 郭溪 柯喻 赵锐祎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931-933,共3页
总结1例乳腺癌患者置入PICC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针对患者发病早期变应原不明确、过敏症状与PICC相关应激反应、心律失常、类过敏反应相似等问题,通过早期识别导管过敏,启动快速反应小组,积极配合抗过敏、抗休克治疗,严密监护,心理... 总结1例乳腺癌患者置入PICC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针对患者发病早期变应原不明确、过敏症状与PICC相关应激反应、心律失常、类过敏反应相似等问题,通过早期识别导管过敏,启动快速反应小组,积极配合抗过敏、抗休克治疗,严密监护,心理护理等措施,3 d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随访2个月,患者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过敏 急症护理
下载PDF
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阙秋萍 吴芸 +1 位作者 彭婕 张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各30例。上肢...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各30例。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均行PICC,位置分别为上肢静脉、下肢静脉、头部静脉。比较三组置管效果。结果:下肢静脉组PICC置管疼痛评分低于上肢静脉组、头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三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低于上肢静脉组、头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上肢、头部静脉PICC置管,下肢静脉PICC置管能够减轻早产儿置管疼痛感,减少胆汁淤积风险,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静脉 下肢静脉 头部静脉
下载PDF
叙事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探究
3
作者 孙晓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目的研究叙事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08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叙事护... 目的研究叙事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08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希望水平、生活质量、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心理弹性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SDS及SCL-90分数均低于参考组;希望水平分数均高于参考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行PICC肿瘤患者采用叙事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降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心理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负性情绪
下载PDF
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内心感受的质性研究
4
作者 徐凯佳 杜理平 +3 位作者 李慧锋 王丽 郭亚男 王晓苏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内心感受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例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Braun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肿瘤患者...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内心感受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例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Braun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肿瘤患者拒绝二次PICC置管原因的真实感受可归纳为4个主题:支持系统薄弱、再次置管不确定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自我感受负担。结论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支持系统薄弱,自我感受负担较重,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其拒绝二次置管的具体原因与内心感受,给予必要的社会支持,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
5
作者 高丽丽 卢惠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施PICC置管的426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施PICC置管的426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症发生分为发生组(186例)和未发生组(240例)。收集新生儿的性别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其经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426例新生儿中,有186例发生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3.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胎龄、导管阻塞、导管部分脱出、是否合并基础性疾病、导管尖端未到达预期位置、穿刺位置、羊水污染和脐带异常均是影响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体重<1500 g、胎龄<30周、导管尖端未到达预期位置以及合并基础性疾病(P均<0.05)。结论新生儿PICC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主要与出生体重、胎龄、导管尖端位置和基础性疾病有密切关系,应当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分割线列线图构建与验证
6
作者 刘琴 杜更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13-18,共6页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留置PICC的144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留置PICC的144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1个月后是否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进行分组,分为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n=35)和未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n=10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因素,构建列阵图风险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Homst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别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价。并另选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144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概率为24.31%。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和未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颈内静脉置管、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APACHE-Ⅱ评分(β=0.272,0R=1.313,P<0.001,95%CI:1.127~1.530)颈内静脉置管(β=1.729,0R=5.637,P=0.001,95%CI:2.072~15.341)、PT(β=0.170,0R=1.185,P=0.009,95%CI:1.043~1.348)、D-二聚体(β=2.457,0R=11.666,P=0.039,95%CI:1.130~120.416)、FIB(β=0.803,0R=2.232,P=0.001,95%CI:1.374~3.626)均是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内部验证,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5.153,P>0.05,模型拟合优度良好;R0C曲线下面积为0.850(P<0.001,95%Cl:0.777~0.923),灵敏度为80.00%,特异性为75.20%。外部验证,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6.158,P>0.05,模型拟合优度较好;R0C曲线下面积为0.821(P<0.001,95%CI:0.668~0.974),灵敏度为81.30%,特异性为78.60%。模型预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校正曲线总体趋势与理想曲线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拟合优度良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高APACHE-Ⅱ评分、颈内静脉置管、PT、D-二聚体、FIB均是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模型预测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能够有效预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静脉血栓 风险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文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158-161,共4页
目的比较行化疗白血病患者开展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化疗的9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干预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 目的比较行化疗白血病患者开展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化疗的9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干预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研究组患者接受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的1次置管成功率,置管1、3、6、12个月时的置管留置率,置管12个月内的意外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置管12个月时的生存质量及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为80.00%(36/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56%(43/45)(P<0.05)。两组患者置管1个月时的置管留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置管3、6、12个月时的置管留置率分别为93.33%、68.89%、44.44%,高于对照组的53.33%、26.67%、0(P<0.05)。随访至12个月时,研究组患者未出现意外拔管情况,对照组患者出现意外拔管4例(8.89%),研究组患者意外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12个月,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89%(22/45)(P<0.05)。研究组患者置管12个月时生存质量评分(123.65±20.15)分和服务满意度评分(86.53±4.1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1.23±15.60)、(79.63±3.56)分(P<0.05)。结论相较于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虽然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次置管成功率更低,但后续置管留置率明显更高,意外拔管率和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白血病 化疗 意外拔管 置管留置率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骆春燕 苟菊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2期86-89,共4页
本文综述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不良影响,分析原发性与继发性导管异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对穿刺血管和部位的选择、体表测量的预置长度、患者配合、阻断颈部静脉、合理应用可视化设备、避免中心静脉压升高及肢... 本文综述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不良影响,分析原发性与继发性导管异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对穿刺血管和部位的选择、体表测量的预置长度、患者配合、阻断颈部静脉、合理应用可视化设备、避免中心静脉压升高及肢体过度活动、加强外固定、持续监测及精细化维护、有效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重视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PICC异位带来的风险,从而保障患者安全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异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送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9
作者 谷林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106-111,共6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及需要长期输液、静脉高营养治疗的患者。本文对PICC置管过程中送管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进行综述,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及需要长期输液、静脉高营养治疗的患者。本文对PICC置管过程中送管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进行综述,PICC置管过程中送管困难的原因通常包括血管选择、血管痉挛、穿刺体位、操作者因素等,护理人员应针对相关的因素开展预防及实施高效处理方法,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送管困难 血管痉挛 穿刺
下载PDF
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发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10
作者 张文静 王冲 +2 位作者 卢晓华 杨彬 王孟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发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静脉血栓(CRT)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治疗的2033例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发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静脉血栓(CRT)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治疗的2033例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PICC置管,将出现CRT的患者纳入血栓组(n=270),未出现CRT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1763)。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发生CRT的危险因素。结果2033例患者中,13.28%(270/2033)患者发生CRT。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深静脉血栓形成史(OR=4.778,95%CI 1.339~17.048)、D二聚体≥5 mg/L(OR=3.951,95%CI 1.401~11.143)、总胆固醇≥6.7 mmol/L(OR=3.983,95%CI 1.582~10.026)、体质量指数(BMI)≥25 kg/m 2(OR=4.433,95%CI 1.336~14.710)、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OR=3.808,95%CI 1.316~11.016)、同步放化疗(OR=5.307,95%CI 1.299~21.678)及长期卧床(OR=4.749,95%CI 1.347~16.748)是影响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发生CR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需加强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史、D二聚体≥5 mg/L、总胆固醇≥1.7 mmol/L、BMI≥25 kg/m 2、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同步放化疗、长期卧床等患者的监测及早期干预,降低CRT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肠道肿瘤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下载PDF
儿童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11
作者 毛慧玲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181-185,共5页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导管功能丧失,但治疗尚未结束不得已而拔除导管。目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成人中应用较为成熟,关于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也较多。儿童使用时存有较多问题,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可能会...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导管功能丧失,但治疗尚未结束不得已而拔除导管。目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成人中应用较为成熟,关于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也较多。儿童使用时存有较多问题,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可能会影响患儿的正常治疗进程,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甚至导致医患纠纷。非计划性拔管是儿童在PICC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目前关于儿童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报道偏少。通过研读国内外现有文献,就儿童使用PICC过程中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等进行综述,并与成人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人员提供参考,采取有效预防策略以降低儿童在使用PICC过程中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提升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儿童 非计划性拔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基于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的分级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陈永玲 晋小祥 田德名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851-856,共6页
目的探讨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的分级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就诊的72例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4... 目的探讨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的分级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就诊的72例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4,采用常规干预方法)和观察组(n=38,基于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PT)]、导管相关性血栓(CRT)发生情况、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结果、血栓前状态指标[血小板P选择素(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FIB、PTA均高于本组干预前,PT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FIB、PT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TA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R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低危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MP-140、VWF、TAT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但观察组患者GMP-140、VWF、TAT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WHO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WHO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结果对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进行分级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CRT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Caprini模型 分级干预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13
作者 张永妮 《包头医学》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98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 目的:探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98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52例患者为观察组。以护理效果、置管保留时间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感染、局部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观察指标,评估两种护理方案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置管保留时间和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延长置管保留时间,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患者 护理 护理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的风险护理对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14
作者 陈红菊 江泽仙 +1 位作者 舒丽霞 谢成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的风险护理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的风险护理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的风险护理,2组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健康量表(SCL-90)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护理可减轻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故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风险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下载PDF
静疗专科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女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5
作者 王瑞雪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9期153-155,159,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女性患者采用静疗专科护理方式实施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女性患者共300例,以患者就诊单双号实施分组,常规组予基础护理,试验组予静疗专科护... 目的:研究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女性患者采用静疗专科护理方式实施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女性患者共300例,以患者就诊单双号实施分组,常规组予基础护理,试验组予静疗专科护理,分析两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两组舒适状况量表,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就诊期间舒适度较常规组高(P<0.05),负性情绪评估,试验组评分护理后较护理前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病率较常规组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与常规组比较生活质量,护理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女性患者就诊期间,静疗专科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控制并发症发病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疗专科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女性患者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模型
16
作者 杜梦迪 丁娟英 《中国医院统计》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建立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决策树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5月某医院行PICC的400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模型组,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该医院行PICC的120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验证组... 目的建立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决策树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5月某医院行PICC的400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模型组,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该医院行PICC的120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老年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Modeler软件构建老年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决策树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400例老年肿瘤患者中有74例发生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8.5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糖尿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老年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老年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决策树模型的分类节点为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慢性肾功能不全、穿刺次数及体质量指数5个临床特征,其中糖尿病是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决策树模型的AUC(AUC=0.749,95%CI:0.688~0.811)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AUC=0.701,95%CI:0.633~0.770)(P<0.05),验证组的AUC为0.812(95%CI:0.783~0.841)。结论体质量指数、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糖尿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老年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老年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决策树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肿瘤患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LOGISTIC回归 决策树
下载PDF
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门诊维护中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李宗燕 李清燕 陈晓霞 《中外医疗》 2024年第8期150-153,共4页
目的分析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8月—2023年7月古浪县人民医院门诊维护的72例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据法分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分析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8月—2023年7月古浪县人民医院门诊维护的72例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据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最终护理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各项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置管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6,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门诊维护期间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门诊维护 基于微信平台 延续性护理
下载PDF
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乳糜性心包积液致心脏压塞临床分析
18
作者 欧阳燕 吴萍英 +2 位作者 刘群 邱钧钰 汪清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9期3753-3755,共3页
回顾性分析1例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出现乳糜性心包积液致心包填塞的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及治疗随访,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相关的问题拓宽了临床护理思路。
关键词 乳糜性心包积液 心脏压塞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早产儿
下载PDF
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王超莹 柴小青 马月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7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经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资料,调查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发生...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经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资料,调查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发生DVT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96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发生DVT 27例(28.1%),未发生DVT 69例(71.9%);将27例发生DVT患者设为DVT组,其余69例患者设为非DVT组,单因素分析:吸烟史、穿刺次数、肿瘤分期、置管肢体活动、合并糖尿病、置管前D-D水平、病理类型、导管尖端位置、体重指数与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发生DVT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合并高血压、年龄、同步放疗、住院时间与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发生DVT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吸烟史[OR值(95%CI)=2.911(1.123,7.547)]、肿瘤分期Ⅲ~Ⅳ期[OR值(95%CI)=2.631(1.042,6.646)]、置管肢体活动过度或缺失[OR值(95%CI)=10.057(3.354,30.156)]、合并糖尿病[OR值(95%CI)=3.308(1.296,8.439)]、置管前D-二聚体(D-D)水平>0.5 mg/L[OR值(95%CI)=3.632(1.432,9.213)]、腺癌[OR值(95%CI)=5.720(1.940,16.867)]、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上2/3[OR值(95%CI)=3.289(1.305,8.294)]、体质指数≥25 kg/m^(2)[OR值(95%CI)=5.444,(1.947,15.221)]是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发生DVT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易发生DVT,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临床针对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干预,可能减少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化疗
下载PDF
改良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20
作者 邓成菊 熊永英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1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使用经24G 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效果,并分享经验。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并经24G 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置入PICC的患儿252例的资料,统计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 目的分析使用经24G 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效果,并分享经验。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并经24G 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置入PICC的患儿252例的资料,统计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移位发生情况、置管时间与术中出血情况。结果252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100%(252/252);操作过程中导管移位至颈外静脉、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11例(4.4%),其中经体位、手法等调整后达到目标位置7例(2.8%),一次置管成功率95.2%(240/252);置管时长10~90 min,术中患儿出血量较少或无出血。结论经24G 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置入新生儿PICC导管,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较高,穿刺后新生儿出血情况较好,有利于减轻新生儿痛苦,降低出血、渗血等发生率,同时利于减轻护理人员穿刺操作时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G Y型留置针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改良置管术 新生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