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幅度在紫杉醇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监测中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秦存恒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2期2-3,共2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幅度在紫杉醇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96例肿瘤患者紫杉醇化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同时做血涂片,瑞氏染液染色镜检。对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并计算百分率比,以有无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及核右移幅度与白细胞...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幅度在紫杉醇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96例肿瘤患者紫杉醇化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同时做血涂片,瑞氏染液染色镜检。对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并计算百分率比,以有无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及核右移幅度与白细胞计数变化幅度比较,判断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幅度对骨髓抑制监测的意义。结果 96例紫杉醇化疗肿瘤患者中有94例出现了白细胞计数降低,70例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核右移,而白细胞计数降低和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并不完全同步。其中,26肿瘤患者未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现象。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合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核右移现象,可以更准确监测化疗肿瘤患者骨髓抑制程度,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骨髓抑制 监测
下载PDF
染化厂的污染影响人体周血中性粒细胞核突的检测
2
作者 孔春宝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1-33,共3页
湖北省某染化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致使农民出现中毒症状。本文报道该村下水田和未下水田农民周血中性粒细胞核突均值分别为63.6%、61.%。与无明显污染区的华中师大师生核突均值22.3%相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表明中性粒细胞核突与环... 湖北省某染化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致使农民出现中毒症状。本文报道该村下水田和未下水田农民周血中性粒细胞核突均值分别为63.6%、61.%。与无明显污染区的华中师大师生核突均值22.3%相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表明中性粒细胞核突与环境污染有密切关系。说明该地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进一步证明可利用人体周血中性粒细胞按突检测机体对环境污染的反应,作为环境污染监测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中性粒细胞核 环境污染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多形核中性粒细胞水平以及颅脑磁共振影像表现与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付文君 张亚苹 +2 位作者 李会会 刘建茂 王婷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6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水平以及脑磁共振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水平以及脑磁共振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8例TBM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基线CSF PMN水平以及颅脑MRI表现与预后的关系。主要研究终点是治疗6个月时功能恢复和存活状态,次要终点是强化治疗2个月时MRI表现是否恶化。结果16例患者在治疗6个月时恢复不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3分),包含11例死亡和5例严重残疾。存活患者中,29例患者2个月时发生MRI表现恶化。相较6月时恢复良好的患者,恢复不良患者的CSF PMN水平和MRI异常表现个数显著升高(P<0.05),尤其是MRI表现为脑梗死和颅神经强化患者比例升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RI异常表现>3个及CSF PMN≥47.50%都是TBM患者恢复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RI异常表现、CSF PMN以及2者联合预测6个月时患者恢复情况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4(95%CI:0.703~0.945)、0.819(95%CI:0.695~0.943)、0.887(95%CI:0.795~0.978)。与存活患者比较,在死亡患者中MRI异常表现个数及CSF PMN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而且在存活患者中,MRI表现恶化患者的MRI异常表现个数及CSF PMN水平均显著更高(P均<0.05)。结论CSF PMN联合基线MRI表现对TBM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当基线MRI表现的脑异常情况越复杂、CSF PMN水平越高,预示患者的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脑膜炎 多形中性粒细胞 磁共振影像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下载PDF
α_1酸性糖蛋白对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夏照帆 董元林 +3 位作者 王光毅 陈玉林 葛绳德 方之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反应质α1酸性糖蛋白(AGP)对中性多形核粒细胞(PMNs)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静脉注射AGP,以大鼠游移型和非游移型PMNs在吞噬过程中的化学发光为检测指标,并将经AGP调理后的PMNs... 目的:探讨急性期反应质α1酸性糖蛋白(AGP)对中性多形核粒细胞(PMNs)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静脉注射AGP,以大鼠游移型和非游移型PMNs在吞噬过程中的化学发光为检测指标,并将经AGP调理后的PMNs与酵母聚糖混和进行体外实验检测。结果:AGP组PMNs的化学发光值大大强于对照组,AGP对PMNs氧化发光的增强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用AGP调理的酵母聚糖组,其PMNs化学发光值明显低于用正常大鼠血清调理的酵母聚糖组。结论:应用AGP可以明显增加游移型和非游移型PMN的吞噬和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 急性期反应物 中性多形粒细胞
下载PDF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类计数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陆丹 魏中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3期353-353,共1页
目的探讨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类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 240血培养仪对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观察组)及100例非败血症感染组(对照组)进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类计数,将以上两种方法做统计学比... 目的探讨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类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 240血培养仪对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观察组)及100例非败血症感染组(对照组)进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类计数,将以上两种方法做统计学比较,以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大于10%为阳性,小于10%为阴性。结果 100例观察组患儿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类计数阳性47例,阳性率47%,100例对照组的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分类计数阳性11例,阳性率11%,观察组的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杆状粒细胞 新生儿 败血症
下载PDF
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对大环内酯抗生素内在化的特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向东 童瑾 梅同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101-1103,共3页
目的 了解多形核中性粒细胞 (PMN)对大环内酯抗生素内在化浓聚的规律及其继发意义。方法 采用体外PMN与红霉素共孵育的方法 ,检测共孵育过程及剌激活化后细胞内外红霉素浓度比的时相动力学改变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MN对红霉素浓聚... 目的 了解多形核中性粒细胞 (PMN)对大环内酯抗生素内在化浓聚的规律及其继发意义。方法 采用体外PMN与红霉素共孵育的方法 ,检测共孵育过程及剌激活化后细胞内外红霉素浓度比的时相动力学改变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MN对红霉素浓聚后细胞膜表面炎性表征膜结合弹力酶的基础水平以及经刺激活化后的改变 ;检测下呼吸道感染大鼠循环注入红霉素浓聚的PMN后 ,支气管肺胞灌洗液中红霉素浓度与正常大鼠的差异。结果 PMN可迅速浓聚红霉素 ,6 0min细胞内 /外浓度比达高峰 16 / 1,而此时膜表面弹力酶水平则明显下降 ;剌激活化浓聚红霉素的PMN ,可导致细胞内 /外浓度比下降 ,而此时膜表面弹力酶表达上升 ,但上升幅度低于正常PMN ;接受浓聚红霉素PMN注射的下呼吸道感染大鼠 ,其气道中红霉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大鼠。结论 红霉素可在PMN中迅速浓聚并导致PMN基础活化水平的降低以及刺激活化反应的抑制 ,刺激活化可导致浓聚红霉素的部分释放 ,此特性有助于浓聚于PMN的红霉素向感染部位的定向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中性粒细胞 大环内酯 内在化
下载PDF
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如英 武子涛 盛剑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758-759,共2页
目的了解血清中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我院51例溃疡性结肠炎、15例克罗恩病、30例对照患者血清中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51例溃疡性... 目的了解血清中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我院51例溃疡性结肠炎、15例克罗恩病、30例对照患者血清中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5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32例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2.75%及95.56%。15例克罗恩病患者中有2例阳性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3.33%,30例对照组未发现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及高度的特异性,对其检测有利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溃疡性结肠炎 诊断
下载PDF
四君子汤加三七对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财堂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29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加三七对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加三七对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组在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的基础上,再服用四君子汤加三七,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Mayo评分、肠镜下Baron评分等疗效指标及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 ANC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p ANC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三七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Mayo评分及肠镜下Baron评分,提高疗效,降低结肠黏膜炎性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四君子汤 三七 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9
作者 宋萧怡 许程洁 +1 位作者 张航烽 王甲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8-663,共6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疾病活动中的作用,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将1 025例SLE患者纳入本研究,并依据系统性红...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疾病活动中的作用,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将1 025例SLE患者纳入本研究,并依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将其分为非活动组(n=750)和活动组(n=27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自身抗体、常规实验室检查、细胞因子和肾脏病理学等指标。结果 活动组患者具有肾、肺、皮肤、关节炎表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活动组(均P <0.05)。所有患者均进行了ANCA检测,核周型ANCA(perinuclear ANCA, p-ANCA)是最主要的核型,且与疾病的活动状态显著相关(P <0.05)。对两组患者的自身抗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有反应的患者有25例,所有患者对蛋白酶3(proteinase 3, PR3)均无反应;此外,两组之间的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非活动组相比,活动组p-ANCA+的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β2-MG)显著升高、抗dsDNA抗体滴度及SLEDAI评分明显增加;相反,白蛋白、C3和C4水平显著降低(P <0.05)。同时,p-ANCA与IL-6水平明显相关,且IL-6水平随SLEDAI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此外,p-ANCA阳性的患者更易于发生狼疮性肾炎,但与肾脏病理无关。结论 在SLE患者中,p-ANCA的出现表明了更严重的疾病活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胞介素6 周型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类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汉超 庄泽吟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8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分类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的78例无感染征... 目的探讨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分类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的78例无感染征象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hs-CRP、PCT以及Nst水平,并分析计算hs-CRP、PCT、Nst以及三者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患儿的hs-CRP、PCT、N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PCT、Nst三者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高于其他三组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PCT以及Nst分类计数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快速的检测指标,三者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中性杆状粒细胞 新生儿 败血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放宽肝硬化腹水中性多核粒细胞的诊断标准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俊福 李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40-743,共4页
目的评价放宽肝硬化腹水中性多核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的诊断标准是否可以提高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根... 目的评价放宽肝硬化腹水中性多核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的诊断标准是否可以提高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根据腹水培养阳性并存在临床可疑SBP症状诊断的SBP患者340例及无任何临床SBP表现且2次腹水培养阴性排除SBP的患者67例,完成腹水培养同时完善腹水常规检查,评价腹水PMN的不同取值对SBP的诊断效率。结果根据腹水PMN计数诊断SBP的诊断效率较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5(95%CI:0.93~0.97);通过约登指数在ROC曲线上选取最佳cut-off值,cut-off=0.25×10^9L^-1和cut-off=0.10×10^9L^-1有相同的约登指数,均为0.7;当cut-off=0.25×10^9L^-1时的诊断敏感性为74.4%,特异性100%,特异性较高,适合作为确诊指标;当cut-off=0.10×10^9L^-1时的诊断敏感性为93.2%,特异性77.1%,敏感性较高,适合发现早期SBP。对腹水培养阳性的SBP患者,当腹水PMN的cut-off=0.10×10^9L^-1时,假阴性率为6.5%;当腹水PMN的cut-off=0.25×10^9L^-1时,假阴性率为19.1%,经配对χ^2检验,腹水PMN的不同取值对假阴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腹水PMN的cut-off=0.10×10^9L^-1时,对SBP的敏感度更高,更容易发现早期SBP患者。结论腹水PMN计数是诊断SBP十分有效的诊断指标,当PMN≥0.25×10^9L^-1时可以确诊SBP,但敏感度欠佳,漏诊率高达19.1%;以腹水PMN≥0.10×10^9L^-1诊断SBP可明显降低SBP的漏诊率,可提高早期SBP的诊断效率,同时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诊断 腹水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在脑出血继发性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从凯 张鑫(综述) 李爱民(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7-881,共5页
脑出血是脑卒中第二大类型,有着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研究表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升高可预示脑出血患者的不良预后。而活体显微镜检查和免疫组化明确地揭示了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在出血性脑实质中的积累,可推测在脑... 脑出血是脑卒中第二大类型,有着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研究表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升高可预示脑出血患者的不良预后。而活体显微镜检查和免疫组化明确地揭示了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在出血性脑实质中的积累,可推测在脑出血继发性损伤过程中,PMNs引起的炎症反应影响甚大。PMNs亦存在类似小胶质细胞表型的概念,分为促炎型N1和抗炎型N2 PMNs。文章结合近年相关研究对PMNs及其相关分子在脑出血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中性粒细胞 脑出血 神经炎症
下载PDF
嗜中性多形核粒细胞(PMN)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13
作者 王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复杂多样 ,其中嗜中性多形核粒细胞 (PMN)起着核心作用。本文参考国外文献 ,着重综述了如下三个问题 :( 1)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PMN表面的粘附分子及其配体 ;( 2 )活性物质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MN粘附和趋化的调节 ;...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复杂多样 ,其中嗜中性多形核粒细胞 (PMN)起着核心作用。本文参考国外文献 ,着重综述了如下三个问题 :( 1)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PMN表面的粘附分子及其配体 ;( 2 )活性物质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MN粘附和趋化的调节 ;( 3)PMN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许多学者认为 ,缺血再灌注时 ,在多种活性物质的调节下PMN由粘附分子介导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并跨内皮细胞迁移 ,PMN与内皮细胞粘附时被激活 ,通过释放氧源性的代谢物和蛋白水解酶以及导致“无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多形粒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皮细胞 粘附分子
下载PDF
血清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如英 武子涛 +1 位作者 贾燕 盛剑秋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700-70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薄片法对我院107例溃疡性结肠炎,其中轻度25例,中度40例,重度42例,42例克罗恩病,30例无肠道疾病(对照)者的pANCA进行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血清中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薄片法对我院107例溃疡性结肠炎,其中轻度25例,中度40例,重度42例,42例克罗恩病,30例无肠道疾病(对照)者的pANCA进行检测。结果pANCA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4%、95.8%。溃疡性结肠炎pANCA轻度组阳性表达率为56.0%(14/25),中度组为52.5%(21/40),重度组为47.6%(20/42),pANCA阳性表达与疾病活动程度无关(P〉0.05)。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pANCA阳性表达率为55.6%(10/18),左半结肠为57.1%(16/28),广泛型为47.5%(29/61),pANCA表达与病变部位无关(P〉0.05)。结论p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及高度的特异性,对其检测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与克罗恩的鉴别,但其阳性表达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程度及病变部位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诊断
下载PDF
最优中性粒细胞杆状核判断标准的选择
15
作者 闫晓华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中性粒细胞杆状核的观察,寻找最好的中性粒细胞杆状核划分标准。方法从查体人群中选择实验对象200例,采集静脉血,推制血涂片,每张涂片用数字图像摄像系统采集100个白细胞,4名检验人员用1/3标准和丝标准分别计数。结果用...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中性粒细胞杆状核的观察,寻找最好的中性粒细胞杆状核划分标准。方法从查体人群中选择实验对象200例,采集静脉血,推制血涂片,每张涂片用数字图像摄像系统采集100个白细胞,4名检验人员用1/3标准和丝标准分别计数。结果用1/3标准计数中性粒细胞杆状核变异系数(CV=0.363)大于丝标准计数的变异系数(CV=0.277);正常人外周血血涂片用1/3标准和丝标准杆状核比例的参考范围分别为(1.2~6.8)和(3.0~11.7)。结论丝标准判断杆状核粒细胞更易执行,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杆状 标准 变异系数 参考范围
下载PDF
大鼠力竭运动后中性粒细胞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秦廷武 杨瑞芳 +2 位作者 蒋稼欢 吴云鹏 蔡绍皙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4-68,81,共6页
研究了Wistar大鼠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前后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s)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光镜和电镜研究均表明大鼠PMN与人PMN有相似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在被动状态下,PMN呈球形,膜表明有许多皱褶。运动... 研究了Wistar大鼠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前后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s)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光镜和电镜研究均表明大鼠PMN与人PMN有相似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在被动状态下,PMN呈球形,膜表明有许多皱褶。运动前大鼠PMN从被动态到激活态的平均时间为3.5h,而运动力竭后大鼠PMN从被动态到激活态的平均时间则为2h,明显减少。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表明大鼠运动力竭后细胞骨架(微丝和微管)发生明显改变,结合对大鼠PMN组织学的观察,提出大鼠运动力竭后PMN处于“预激活态”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性运动 多形中性粒细胞 形态学 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羟基脲可纠正镰状细胞贫血患者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的L-选择素表达异常及H_2O_2产物增多
17
作者 彭高农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3年第9期412-412,共1页
镰状细胞贫血(SCA)由于β-珠蛋白链上第6位的缬氨酸被谷氨酸取代,导致血红蛋白S(HbS)产生,红细胞畸形、僵硬及脆性增加,从而发生溶血性贫血、血管阻塞性疾病及进行性功能性无脾。最近认为,镰状红细胞粘附于内皮、以及粘附于多形核中性... 镰状细胞贫血(SCA)由于β-珠蛋白链上第6位的缬氨酸被谷氨酸取代,导致血红蛋白S(HbS)产生,红细胞畸形、僵硬及脆性增加,从而发生溶血性贫血、血管阻塞性疾病及进行性功能性无脾。最近认为,镰状红细胞粘附于内皮、以及粘附于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状细胞贫血 多形中性粒细胞 羟基脲 L-选择素 过氧化氢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荧光核型与靶抗原不符的特殊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美娥 胡朝军 +6 位作者 李萍 邓垂文 吴子燕 曾小峰 张奉春 李永哲 张蜀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633-63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中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和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荧光模型与靶抗原不相符的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荧光模型cANCA、pANCA,用ELISA法检测... 目的分析血清中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和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荧光模型与靶抗原不相符的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荧光模型cANCA、pANCA,用ELISA法检测靶抗原髓过氧化物酶(MPO)、蛋白酶3(PR3)。将pANCA合并MPO阳性、cANCA合并PR3阳性以外ANCA荧光模型以及靶抗原同时有阳性的其他特殊情况定义为ANCA荧光模型与靶抗原不相符,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ANCA荧光模型与靶抗原不相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ANCA合并PR3阳性的患者组中,年龄(44.20±17.25)岁,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占56.8%,ANCA相关性血管炎占15.2%,其中诊断为UC与非UC的患者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2,P=0.001)。pANCA合并MPO、PR3阳性的患者组中,年龄(58.20±14.05)岁,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最多,占48.3%。cANCA合并MPO阳性患者组中,年龄(56.06±20.39)岁,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占61.8%,间质性肺炎以及甲状腺亢进各占8.8%。结论pANCA、PR3阳性可作为UC的敏感性指标,pANCA、MPO、PR3阳性及cANCA、MPO阳性也可作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髓过氧化物酶 蛋白酶3 溃疡性结肠炎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下载PDF
呼吸重叠综合征患者中性粒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鑫 曹洁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1期2216-2221,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种呼吸系统疾病,当COPD与OSA并存时称为呼吸重叠综合征(OS)。与单纯患有COPD或OSA的患者相比,OS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更高,损害也更严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与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种呼吸系统疾病,当COPD与OSA并存时称为呼吸重叠综合征(OS)。与单纯患有COPD或OSA的患者相比,OS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更高,损害也更严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而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延迟是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低氧情况下,PMN凋亡延迟可导致炎症因子和活性氧类释放增加,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和严重的心血管功能障碍。因此,了解OS患者低氧情况下PMN凋亡机制对减少心血管损害至关重要。未来可通过干预PMN的异常凋亡,为OS患者心血管损害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叠综合征 多形中性粒细胞 凋亡 低氧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阎锡新 郭丽萍 +1 位作者 石玉珍 王保法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2年第4期194-196,共3页
简介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中性粒细胞含量、凋亡及相应炎症介质或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急性肺损伤发病的关系。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ALI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中性粒细胞 PMN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