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尿肾损伤分子1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
1
作者 张小薇 李洋 黄杰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尿肾损伤分子1(KMI-1)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行PCI的11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PCI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尿肾损伤分子1(KMI-1)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行PCI的11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PCI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CI后2 h的ANC、尿KMI-1与其他实验室指标,分析ANC、尿KMI-1与AMI患者PCI后缺血再灌注AKI的关系。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分析ANC、尿KMI-1水平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AKI组病变冠状动脉支数≥3支占比、ANC、C反应蛋白(CRP)、肌酐(Cr)、尿KMI-1水平均高于非AKI组,淋巴细胞绝对值(ALC)低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t分别=3.67、2.12、6.24、8.36、2.96,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NC、Cr、尿KMI-1与AMI患者PCI后缺血再灌注AKI有关(OR分别=5.04、1.32、1.36,P均<0.05);ANC、尿KMI-1单独及联合模型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0.91、0.93。随访3个月发现,随着ANC、尿KMI-1升高,PCI后短期MACE发生率也随着升高(χ^(2)分别=13.77、9.36,P均<0.05)。结论ANC、尿KMI-1与AMI患者行PCI后缺血再灌注AKI有关,同时可提示AMI患者行PCI后短期预后情况,其机制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肾损伤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下载PDF
P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钱宣辰 李庆节 聂耳 《青岛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15例健康人群为...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1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收集患者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等临床数据。比较不同急性脑梗死患者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情况,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因素,分析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价值,比较不同预后患者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情况。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共有16例发生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率为13.79%,记为溶栓后出血转化组;其余100例未出现溶栓后出血转化,记为无溶栓后出血转化组。溶栓后出血转化组及无溶栓后出血转化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收缩压、发病至介入治疗时长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出血转化组的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水平均高于无溶栓后出血转化组(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PLR水平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两者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灵敏度分别为72.73%,特异度为97.70%,AUC为0.884,联合特异度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PLR、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有关,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淋巴细胞比值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 急性脑梗死患者 溶栓后
下载PDF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动态变化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梁文英 李永涛 +1 位作者 于晓静 王丽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8期1881-1884,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动态变化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依据化疗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145例ALL患儿分为感染组(n=65)和非感染组(n=80)。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动态变化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依据化疗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145例ALL患儿分为感染组(n=65)和非感染组(n=80)。比较两组患儿化疗后第1天(T1)、化疗后第3天(T2)、粒细胞缺乏期出现发热后第1天(T3)、抗感染治疗第7天(T4)的PCT、hs-CRP、AN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hs-CRP、ANC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LL患儿发生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T2、T3、T4时刻,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CT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在T3时刻最为显著。T2、T3、T4时刻,感染组患儿的ANC均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3时刻最为显著。PCT、hs-CRP、ANC联合诊断ALL患儿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灵敏度为95.86%,特异度为87.20%,漏诊率为4.14%,误诊率为12.80%,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结论动态监测PCT、hs-CRP、ANC的变化,对于早期发现ALL化疗患儿发生肺部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肺部感染
下载PDF
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为主的儿童呼吸道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韵 张鸿彦 +3 位作者 徐燕霞 李晓跃 李佳泽 高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2015年哈尔滨地区儿童以中性粒粒细胞绝对值减少为主的EB病毒感染情况。方法收集分析2015年1~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患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儿童4 128例临床资料,采集血液通过ELISA法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对其EBV... 目的探讨2015年哈尔滨地区儿童以中性粒粒细胞绝对值减少为主的EB病毒感染情况。方法收集分析2015年1~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患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儿童4 128例临床资料,采集血液通过ELISA法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对其EBV感染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患呼吸系统疾病儿童中EBV感染率为41.71%,多发生于幼儿期及学龄前期;高发于2、11、12月份;EBV(+)患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占72.38%,常伴有Ig G、Ig A、C3、C4降低,并可引起ALT及CKMB升高,临床表现中以咽峡部脓苔为多见,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缩短了ANC恢复正常值的时间。结论 2015年EBV感染有独特的中性粒粒细胞绝对值减少趋势,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在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儿童 EBV 流行特征 临床研究 呼吸系统疾病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对细菌性败血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靳波 刘建 吴泽才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18期844-845,共2页
关键词 细菌性败血症 诊断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相对值与青年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贾娇坤 刘艳芳 +1 位作者 郭加欢 赵性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及相对值(relative neutrophil count,RNC)与青年卒中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不良预后及90 d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及相对值(relative neutrophil count,RNC)与青年卒中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不良预后及90 d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18~45岁发病72 h到院的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以出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和90 d mRS评分为结局评价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WBC四分位分组、ANC、RNC与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4分)和不良预后(mRS评分2~5分)的关系。结果WBC>7.82×10^(9)/L与出院时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和90 d预后不良独立相关,ANC仅与90 d预后不良独立相关,而RNC与出院时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预后不良及90 d预后不良均独立相关。结论WBC>7.82×10^(9)/L是青年卒中患者出院时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及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NC升高比ANC更具有提示作用,其与出院时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预后不良及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卒中 预后 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中性粒细胞相对值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值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美玲 刘芸 +6 位作者 王晓瑞 栾芳 成士清 宋晓斐 王勇 张炳昌 鞠瑛 《中国医药》 2017年第6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值(PNR)、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7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59例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组)和124名体检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值(PNR)、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7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59例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组)和124名体检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标本,检测血常规、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乙型肝炎超敏DNA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组PNR低于、RDW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7.33(45.48,70.95)比71.07(59.84,83.24)、12.45%(12.10%,13.18%)比12.30%(12.00%,12.50%)](均P〈0.05)。乙型肝炎组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选取最佳截点分为低PNR组(PNR〈65.55,40例)与高PNR组(PNR≥65.55,19例)、低RDW组(RDW〈12.45%,37例)与高RDW组(RDW≥12.45%,22例)。低PNR组与高PNR组AST、ATJT、GG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RDW组AST、ALT、GGT分别为46.50(27.75,140.75)、40.00(25.75,121.25)、(45±42)U/L,高于低RDW组的25.00(19.50,31.OO)、22.00(15.50,36.00)、(29±20)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6、-2.63、-2.03,均P〈0.05)。低RDW组与高RDW组乙型肝炎超敏DNA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R、RDW对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人的辅助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小板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值 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清粒细胞集落因子的测定对早期诊断小儿细菌性腹泻的作用
8
作者 庄奕宏 《江西医学检验》 CAS 2002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血清粒细胞集落因子 中性粒细胞 小儿急性腹泻
下载PDF
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减少患者的感染风险调查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宏智 刘加良 吴美娟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533-534,共2页
业已证实,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可显著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然而作者在临床实践观察中曾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ALC)下降,患者的感染风险也可急剧增加。现对近期在本院住院的患者血ALC水平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期进一步探讨该指... 业已证实,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可显著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然而作者在临床实践观察中曾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ALC)下降,患者的感染风险也可急剧增加。现对近期在本院住院的患者血ALC水平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期进一步探讨该指标的降低是否与感染发生存在相关性,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感染风险 绝对值 中性粒细胞减少 实践观 ALC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自发性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万增 赵旺淼 +2 位作者 葛春燕 孙昭胜 李晓卫 《中国医药》 2019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ICH)后神经功能恶化(ND)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N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ICH患者130例,其中1周内发生ND 37例(观察组),未发生ND 93例(...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ICH)后神经功能恶化(ND)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N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ICH患者130例,其中1周内发生ND 37例(观察组),未发生ND 93例(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就诊时的一般资料、头颅CT成像数据和入院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淋巴细胞绝对值(ALC)和NLR]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ND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和脑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入院时WBC、ANC和N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1±4)×10~9/L比(9±4)×10~9/L,(10±5)×10~9/L比(6±3)×10~9/L,(9.7±5.6)比(4.1±2.6)],ALC水平低于对照组[(1.8±0.8)×10~9/L比(2.1±1.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1、<0.001、0.0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脑出血量、脑出血部位、是否存在脑室出血、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变异系数等因素后,WBC(比值比=1.27,95%置信区间:1.10~1.48,P=0.032)、ANC(比值比=1.59,95%置信区间:1.28~1.98,P=0.034)、ALC(比值比=0.19,95%置信区间:0.07~0.51,P=0.033)和NLR(比值比=1.55,95%置信区间:1.29~2.02,P=0.012)仍为ND的影响因素。NLR预测ICH患者1周内N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大于WBC、ANC和ALC(0.878比0.699、0.754、0.819),最佳临界值为5.66。结论 NLR可预测ICH后ND,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淋巴细胞绝对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斌 张周良 +1 位作者 杨珍珍 张惠中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呼吸科发热待查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记录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计算NLR;并连续进行痰...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呼吸科发热待查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记录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计算NLR;并连续进行痰培养及血培养。结果细菌感染阳性组与阴性组WBC、Neu无显著性差异(P〉0.05),Lym、NLR有显著性差异(P〈0.01)。NC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各组最高(74%、62%、66%、71%);Lym(62%、59%、60%、61%);WBC(48%、53%、51%、51%);Neu(43%、57%、50%、50%)。NCR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706);Lym(0.530);WBC(0.487);Neu(0.324)。结论NLR对早期预测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早期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淋巴细胞绝对值 比值 预测 细菌感染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秀兰 《大医生》 2019年第3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京东中美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12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京东中美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12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绝对值,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NLR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NLR值、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糖尿病史以及高血压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NLR(OR=2.976,P <0.05)。结论 NLR与急性脑梗死发生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计数 密切相关性 细胞计数 高血压病程 Logistic回归法 淋巴细胞绝对值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IFN-γ、IL-10、IL-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魏影非 王素云 +7 位作者 任莉莉 杜惠兰 王超 李杰 李世辉 曹晓艳 邓叶君 左金洪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CD4 /CD8)和血清干扰素-γ(IFN -γ)、白细胞介素(IL) - 10、IL -2的影响。方法将6 5例初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加化疗组(参芪组,32例...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CD4 /CD8)和血清干扰素-γ(IFN -γ)、白细胞介素(IL) - 10、IL -2的影响。方法将6 5例初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加化疗组(参芪组,32例)及单纯化疗组(对照组,33例) ,观察其缓解率、治疗前后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IFN- γ、IL -10、IL- 2水平。结果治疗后参芪组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化疗后第1、2、3周末两组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降低,与本组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 0 1或P <0 . 0 5 ) ;第3、4周末两组成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较化疗后第1、2周回升,且参芪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 0 5 )。治疗后两组CD4 、CD4 /CD8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P <0 . 0 1)。治疗后两组血清IFN -γ、IL- 2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L -10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 0 1) ;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 <0 . 0 5 )。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改善、调节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化疗后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增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血清IFN-Γ T淋巴细胞亚群 IL-2水平 化疗治疗 疗效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急性白血病患者 CD4/CD8 血清IL-10 造血细胞增生 显著性 干扰素-γ 细胞介素 治疗后 对照组 化疗后 单纯化疗 治疗前后 0.05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美罗培南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并发感染25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苏萍 史军 +2 位作者 罗文纪 桑桂珍 刘建惠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8期630-630,共1页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粒细胞缺乏症 并发感染 美罗培南 治疗 注射用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和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敖小凤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7年第9期708-711,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肾病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R)的变化,探讨NLR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天津市海洋石油总医院内分泌肾内科住院的280例T2DM患者...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肾病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R)的变化,探讨NLR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天津市海洋石油总医院内分泌肾内科住院的2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美国《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K-DOQI指南)中关于肾功能损伤的判断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组(A组)100例,糖尿病肾病无肾功能损伤组(B组)100例和单纯T2DM组(未并发糖尿病肾病或合并其他任何肾病,且无肾功能损伤,C组)80例。收集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淋巴细胞绝对值(L)、单核细胞绝对值(M)等,并计算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MLR)。用SPSS 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χ~2检验,用Pearson相关分析NLR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A组NLR(2.44±0.73)明显高于B组(1.85±0.77)和C组(1.67±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OR=2.934,95%CI∶1.349~6.377,P<0.01)和年龄增长(OR=1.186,95%CI∶1.104~1.274,P<0.01)是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NLR与胱抑素C(Cys-C)、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和血清尿酸(U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8、0.281、0.349和0.159,P<0.05,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e GFR)呈负相关(r=-0.392,P<0.01)。结论T2DM患者NLR升高与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是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损伤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淋巴细胞绝对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
原文传递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敏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3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药物不良反应 淋巴细胞绝对值 胸部正侧位片 患者资料 入院查体
下载PDF
重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南海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20-223,共4页
重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evere congenital neutropenia,SCN )由瑞典儿科医师Kostmann于1956年首次报道,又名Kostmann 综合征,是一种以骨髓和外周血中成熟中性粒细胞缺乏为特征的异质性遗传性综合征。SCN 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 重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evere congenital neutropenia,SCN )由瑞典儿科医师Kostmann于1956年首次报道,又名Kostmann 综合征,是一种以骨髓和外周血中成熟中性粒细胞缺乏为特征的异质性遗传性综合征。SCN 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常低于0.5×10^9/L,易反复发生侵袭性细菌感染,如脐炎、皮肤脓肿、肺炎、败血症等,长期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还易罹患侵袭性霉菌感染。除感染外,患者可并发骨质疏松、神经系统损害、心脏及泌尿生殖系统畸形,部分患者还可同时伴有单核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先天性 重型 中性粒细胞缺乏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遗传性综合征 神经系统损害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
18
作者 周荃芝 赵春青 +1 位作者 蔡聪慧 李宁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11期1283-1283,共1页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护理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血液系统 治疗方法 继发感染 成分输血 层流病房
下载PDF
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浊阻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亮 谢文英 +2 位作者 牛贺 陈壮 刘高阳 《中医研究》 2022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浊阻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龙子湖院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市新华中医院门诊就诊的咳嗽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浊阻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龙子湖院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市新华中医院门诊就诊的咳嗽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选用二陈汤加味(姜半夏、陈皮、炒紫苏子、党参、苦杏仁、麸炒白术、麻黄、葶苈子、茯苓、山药、桂枝、麸炒枳壳、地龙),每日1剂,水煎,于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温服;对照组给予太极急支糖浆(主要药物组成为麻黄、前胡、枳壳、鱼腥草、紫菀、金荞麦、四季青、甘草片),每次20~30 mL,每日3~4次,口服。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3.33%(22/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咳嗽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可以提高痰浊阻肺型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痰浊阻肺型 二陈汤加味 中医证候积分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术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血清瘦素、睾酮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旭伟 刘红耀 +2 位作者 马丁 王超 朱联锴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3期4572-4575,456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清瘦素、睾酮对前列腺癌(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82例PCa患者。术前均检测NLR、血清瘦素、睾酮水平。术后...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清瘦素、睾酮对前列腺癌(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82例PCa患者。术前均检测NLR、血清瘦素、睾酮水平。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2年随访观察,按照是否发生生化复发分为复发组(n=34)以及无复发组(n=48)。比较两组NLR、血清瘦素、睾酮水平差异。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以及血清瘦素、睾酮预测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评估价值。结果:复发组术前NLR以及瘦素水平均高于无复发组(P<0.05),而睾酮水平低于无复发组(P<0.05)。复发组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10 ng/mL、TNM分期T2期人数占比以及Gleason评分均高于无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SA≥10 ng/mL、TNM分期T2期、Gleason评分较高、术前NLR较高、瘦素水平较高、睾酮水平较低是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检测术前NLR、血清瘦素、睾酮水平预测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的0.678、0.712、0.733。结论: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受术前PSA、NLR、血清瘦素、睾酮水平、TNM分期、Gleason评分等因素影响,术前NLR联合血清瘦素、睾酮对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根治术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值 瘦素 睾酮 生化复发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